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1-12-29 02:12
南方农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数字化电商

王 刚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推进农村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将数字化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产销的电商化、服务的多元化,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水平,实现农业新发展。

1 数字农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数字农业也称为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或“互联网+农业”等,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以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电商化、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发展数字农业主要意义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农业是将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销渠道、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的经营效率,增大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二是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管理等方式,形成一个信息化的农业产业链条,推进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借助信息化的融合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农业产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如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三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增强农民收入。数字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的控制与管理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使农业向精准化、环保型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对于农村农民而言,数字农业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数据,使农作物不再是单一的产收,销售渠道更为多样化,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销售压力和库存压力,为农民创造更大的增收价值[1-2]。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一套符合农村发展特色和发展水平的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服务与管理等方面都进一步密切融合,按照我国数字农业未来的发展走向,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是集各种前沿技术于一体,农业系统整体最优化,农业产业链条智能化、信息化,农业生产发展取得新突破。

2.1 农业生产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实现对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无论是种植业方面对育苗、播种、施肥、灌溉、病虫防治,还是在养殖方面对畜牧品种、饲料使用、环境管理、疫苗防控等,都能做到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管。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推广和农业数字化市场的扩大,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投入到智能农业领域中,为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平台。2015年农信互联正式成立,猪联网1.0诞生,农信互联通过互联网掌握猪场数据;2018年农信互联开辟了生猪交易的左端市场——畜牧市场,在市场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强与智能化设备和硬件厂商的广泛合作,完成猪场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技术集成,而后农信互联与内蒙的马铃薯联网、河南的大蒜联网,不断加强模式创新,实现产业的数字化升级[3-4];2019年农信互联与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厦门市软件园三期成立厦门农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农芯”),主攻农业产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标志着农信互联的AI智能时代正式起航。目前,已经初步建成“数据+电商+金融”三大核心平台,实现了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厦门农芯数字化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进入农业产业,厦门农芯的产品与技术也实现对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帮助农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的同时,建设服务于农业产业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2.2 农产品流通的电商化进程加快

2021年是我国农产品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与农产品的数字化、交易的数字化、物配的数字化、支付结算的数字化、场景数字化、空间数字化、卖场数字化、供应链的数字化、再生资源的数字化、消费的数字化,以及生产的数字化、流通的数字化、消费的数字化相适应的是治理和监管的数字化。我国农产品电商数字化转型将加快推进,形成高效、安全、健康、绿色、智能、生态的产销体系。我国陆续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指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农产品电商与传统农产品业态融合创新。许多创新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如京东农场、阿里未来农场在生鲜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具有示范性。谷歌、亚马逊、敦豪DHL、苏宁易购、顺丰快递以及沃尔玛等都在推出无人机配送业务。京东于 2016 年成立了X事业部,专注智慧物流相关技术的研发。如今,京东在智慧物流领域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构建起了以无人仓、无人机和无人车为三大支柱的智慧物流体系。我国农业电商化主要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社交化、场景化、融合化、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网链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2020年,各大电商平台举办一系列抗疫助农活动,直播、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企业助力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下沉市场消费潜力被激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上网成为亮点。具体数据如图2、图3、图4所示。

图2 2016—2020年农村网络零售额

图3 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及增速

图4 2020年分月电商物流指数和农村电商物流指数

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电商规模在稳步地提升,农村网民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电商发展基础不断增强,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也是保持增长的态势,成为推动数字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3 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

数字农业的实施为农业产业生产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在坚持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专业性的服务,如“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地完善农业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加强农户与社会化服务综合体资源平台的建设,集中散户、经营大户与合作社、农机公司的信息共享,改造了传统的供应链,实现按需定制,既能解决农产品难卖、滞销等问题,同时,“农户+合作社+电商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也能整体上提升优质农产品的用户价值,依托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更能挖掘乡村的价值,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数字化农业的建设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创新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三农”立场,全面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数字化发展格局,加深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从多个层面发挥数字化农业的价值和作用,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3.1 发挥数字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构建完善的数据感知网络,建立适应性强、全覆盖、高分辨率的遥感观测平台,加强对农田水利监测站点信息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点信息的整合,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园艺花卉产业等提供可靠的、科学的监测数据。同时,构建完善的物联网体系和农业智能生产决策控制体系,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实现对农业产业生产的绿色增效。

3.2 推进乡村数字经济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工程,构建产销一体化的数字平台,建立农产品电商服务体系和孵化基地,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主体发展。同时,加强多元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和“数字平台+文旅”产业融合模式的建设,如农耕体验、乡村民宿等,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数字经济融合的新业态,强化对乡村资源的整合优化利用。除此之外,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还可以加入直播、文创、电商等农业发展新模式,拓展乡村经济产业链,推进乡村经济的振兴[5]。

3.3 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管理,完善基层服务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好基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新销售模式,加强大数据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做好对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储运等环节链条的有机整合,协调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各方面资源的有效组织、协调与控制。同时,还需要建立企业数据共享平台,对产品生产信息、品种信息、施肥信息、灌溉信息、农机信息、新技术等资源数据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农业生产发展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6]。

4 结束语

数字农业是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加强数字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实现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智能化、电商化、多元化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数字化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