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我西沙群岛的侵犯及其影响刍议(1917—1952)

2021-12-29 11:37赵德旺
南海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条约

赵德旺

(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南海本来是一片平静之海,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经营和生活,无论就历史还是法理而言中国都拥有南海诸岛的主权,但进入近代之后,南海的平静被西方列强的侵入打破,他们不顾历史和现实,更不顾及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立场,采取各种手段企图侵占中国的南海岛礁,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前辈学者成果丰硕(1)主要研究成果:著作方面,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28年;韩振华:《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李金明:《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年;李国强:《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论文方面,吕一燃:《近代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概论》,《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王涛:《“牛角Paracel”转为“西沙群岛Paracel”》,《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侯强:《民国政府对西沙群岛的鸟粪开发》,《文史杂志》,2001年第5期;张明亮:《旧金山对日和约再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许盘清:《西沙群岛主权:围绕帕拉塞尔(Paracel)的争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日本人到西沙群岛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江户时期,1634年末吉孙左卫门曾乘“朱印船”经过西沙群岛一带,不过他仅仅是经商途经此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日本人到过西沙群岛的纪录(2)齋藤道彦:《南シナ海问题総論》,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2019年,第161頁。。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打败了清政府,占领我国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有了台湾岛这个大基地,日本就扼住了南海的北大门,日本渔民和商人在日本政府“殖产兴业”的鼓动下纷纷到我国南海诸岛从事所谓“探险”活动,距离台湾最近的东沙群岛成为日本人侵占的首要目标。

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治(中国文献多译为“西泽吉次”)带领大批工人来到东沙群岛,他们驱赶中国渔民,捣毁和焚烧了岛上的大王庙、兄弟所,并在岛上修建码头、房屋,非法开采岛上的磷矿,掠夺渔业资源,将东沙群岛占为己有(3)李国强:《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第214页。。西泽吉治的暴行传到中国国内后,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于是派军舰前去调查。1909年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经过多次交涉,中日双方签署了《交还东沙岛条款》,中国依法收回了东沙群岛。日本人对东沙群岛的侵略使清政府产生了南海其他岛屿可能被侵占的危机感,两广总督张人骏派水师提督李准等人前往西沙群岛查勘。“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初一日,李准率广东补用道李哲濬等官员和官商、测绘人员、化验师、工程师、医生、工人等共计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兵船从广东出发,至十八日抵达西沙群岛罗拔岛(今甘泉岛),随即在各岛上展开了物产调查、测绘等工作,至二十二日返回”(4)同①:第162-163页。。为了宣告西沙群岛的主权,他们还竖旗鸣炮,命名勒石,昭告中外。1909年,清政府设置了西沙岛筹办处,“负责筹办经营西沙岛事宜”(5)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第3页。,1911年,广东省政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岛崖县管辖。这些举措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有效治理和管辖,也表明了中国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决心和意志。

一、日本势力对我西沙群岛资源的掠夺

日本商人侵犯东沙群岛受挫后,又将目光瞄准了西沙群岛。“1917年6月日本商人平田末治乘‘南兴丸’号船,闯入我西沙群岛永兴岛等12个岛屿擅自进行探测和调查”(6)同①:第221页。,发现岛上有大量海鸟粪,这些鸟粪含有丰富的磷元素,是生产磷肥的上等原料。当时平田末治对西沙群岛了解不多,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岛屿,将其非法命名为“平田岛”,并向日本海军省、农商省及外务省提出开发申请,日本政府也对此展开调查,“1920年3月,在日本的《海军水路志》中发现早在1907年大清国已经将该群岛整体做了记录”(7)浦野起央:《南海諸島国際紛争史【研究·資料·年表】》,東京:刀水書房,1997年,第161頁。,西沙群岛非常明确是中国领土,而且不是单个岛屿的记录,是整个西沙群岛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平田末治强行到西沙群岛开采鸟粪,势必引起外交纠纷,因而日本外务省建议平田末治放弃开采计划,但平田到处游说日本的投资者参与西沙群岛的开发。投资者的基本态度是必须明确西沙群岛的经营权后才能投资,一筹莫展的平田末治向台湾总督府外事科科长镰田陈述了他的遭遇,请求总督府提供帮助。镰田科长发现当时总督府专卖局局长池田幸甚与广东省政府及民间都比较熟悉,于是将池田幸甚介绍给平田末治,让池田帮助他解决相关问题。池田在了解到广东省计划开发西沙群岛的消息之后,“将平田末治介绍给了驻广东省领事藤田荣介及广东省政府盐运使邹鲁的亲戚梁国之,并就获得鸟粪开采权一事请求梁国之。但当时状况是以日本人的名义不能获得开采权,因此就以梁国之的名义向广东政府申请开采权,并很快得到了广东省政府的批准。他们还缴纳了订金,但其后西沙岛开采权却交给了何瑞年,并撤销了对梁国之的开采权”(8)JACAR(亜細亜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B09040864000、東沙島及西沙島ニ於ケル本邦人ノ利権事業関係雑件/漁業及海産物採取業関係,外務省外交史料館,1927年3月30日。。

此时的何瑞年虽然得到了西沙群岛的开发许可,也成立了西沙群岛实业无限公司,但是其本人没有技术和足够的资本来开发西沙群岛,而梁国之背后有日本人资金支持,于是梁想办法与何瑞年合作。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共同经营,何瑞年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梁国之则成为何瑞年公司的股东。虽然平田末治与何瑞年、梁国之达成了协议,但他自己也同样缺乏资金,于是到处寻找日本投资商,最终在池田幸甚的斡旋下,“平田末治与当时的盐水港制糖会社社长槙哲签订协议,槙哲出资30万,这样平田才得以着手开展业务”(9)JACAR(亜細亜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B09040864000、東沙島及西沙島ニ於ケル本邦人ノ利権事業関係雑件/漁業及海産物採取業関係,外務省外交史料館,1927年3月30日。。后来何瑞年因出卖国家利益被广东省政府吊销采矿执照,但他仍与日商斋藤藤四郎、东则正、大西宇兵卫等人勾结签订卖矿合同,出卖西沙群岛的利益,一直持续到1929年。综合来看,虽然日本商人在西沙群岛开采鸟粪,但是必须由中国商人从广东省政府获得采矿权后“与日商共同经营”(10)朱庭祜:《西沙群岛之磷酸矿》,《矿冶》,1928年第5期。,公司依然是中国的公司,公司每年都必须照章纳税,接受广东政府管理,这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依法对西沙群岛的有效管辖和治理。

除上述日本公司外,日本三井物产会社也考虑开采西沙群岛的鸟粪,他们还想从中国获得开矿权。1920年9月20日,日本三井物产会社发信函给法属印度支那海军上校列米询问西沙群岛是否是法国领土,列米回答:“海军公文中没见到帕拉赛尔群岛(西沙群岛)所属国的内容,但我确信该群岛与法国领土没有关系。不过这只是我本人凭记忆得出的结论,没办法给你提供任何证明材料。”(11)浦野起央:《南海諸島国際紛争史【研究·資料·年表】》,第161頁。随后列米又致电巴黎海军部询问西沙群岛归属,巴黎海军部调查后回电“1909年中国人重申自己对帕拉塞尔的所有权”(12)韩振华:《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539页。。另外,日本人在与何瑞年合作开采西沙群岛鸟粪时屡屡出现问题,于是想从其他方向寻找突破口,“昭和二年(1927)日本驻河内总领事向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外务部长进行了非正式咨询,该部长说法属印度支那可能跟此处岛屿没有什么关系”(13)JACAR(亜細亜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B13081337400、仏国ノ南支那海礁島領流問題経緯/第六十五議会用調書(第一冊),外務省外交史料館,1933年12月。。日本三井物产会社调查后发现西沙群岛不属于法属印度支那,只能寻求与中国合作,但此时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这股寒流也波及日本肥料制造商,鸟粪价格急剧下跌,开采鸟粪运回日本销售不再是利益丰厚的产业,于是日本商人逐渐撤离西沙群岛。从上述史料来看,法属印度支那的海军上校和总督府的外务部长都应该对法属印度支那的领土了如指掌,既然他们都否定了法属印度支那与西沙群岛的关系,也就表明中法之间及后来的中越之间根本不存在西沙群岛的领土争议,日本这些文献直接证明了西沙群岛属于中国。1926年日本人阿曾八和太在其所著《磷矿事情:东洋及南洋方面》中详细记载西沙群岛属于中国。“大正五年秋田县人平田末治在打捞海草时,突遇暴风船只漂流过程中在(西沙群岛)发现了磷矿。关于其领土归属日本外务省经多次调查仍没有结果,之后才发现(西沙群岛)是中国领土”(14)阿曽八和太:《燐礦事情:東洋及南洋方面》,東京:東京東洋製糖東京出張所,1926年,第41頁。。

二、日本因战略需要入侵我西沙群岛

20世纪30年代,法国在南海活动日益频繁,给日本造成了战略上的威胁。尤其是1933年4月法国悍然入侵我南沙群岛,制造震惊中外的“九小岛事件”,使日本政府倍感压力和威胁。此时日本已经占领中国东北,企图南下占领更多中国领土,中日全面战争即将爆发。如果此时法国势力控制南海,日本将无法从海上切断中国的补给,也就没有信心与中国全面开战,因此日本迟早要与法国在南海摊牌。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陆军加快了从北向南入侵中国的步伐。日本海军则封锁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主要港口(15)日本海军封锁的主要港口有:浙江省温州、海门、古鳌头;福建省福州、泉州、铜山、诏安、三都澳、罗源、湄州浦、沙埕;广东省汕尾、兴化、珠江等。参见日本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著:《中国方面海軍作戦(2)》,朝雲新聞社,1975年8月,第102-103頁。,企图阻断中国的石油、武器等战略物资供应。法国看到中日两国开战,马上乘虚而入,1938年7月4日,突然决定占领西沙群岛。此时法国占领我西沙群岛并非领土诉求,而是他们看出了日本在南海的企图,认为日本侵占中国后的下一个目标会是法属印度支那,为了创造一个海上的战略缓冲区,法国才派军舰侵占我西沙群岛,御敌于海上。

日本对法国入侵西沙群岛颇为不满,一是法国打乱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骤,二是法国已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巨大障碍。1938年7月8日,日本《读卖新闻》晚刊中发表了题为《我国向法国抗议,西沙群岛是支那领土》的文章,反对法国侵占西沙群岛,并用大量证据证明西沙群岛属于中国。7月12日,日本政府在与法国的照会中指出:“(日本)帝国政府认为西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日本认为没有必要和理由改变原有的态度和立场。”(16)齊藤雅俊:《南シナ海における大日本帝国》(2015年10月31日),http:∥donttreadonme.blog.jp/archives/1043946377.html。由此可见,虽然有战略需求的考量,但日本始终认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1939年2月10日,日本攻陷海南岛,3月又侵占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3月31日下午五点,日本外务省发布公告,依据“台湾总督府令”第31号正式宣布将“新南群岛”(17)“新南群岛”是日本对我国南沙群岛的称呼,自1917年起,日本势力以“探险”之名,在我南沙群岛非法调查,当时将这些岛屿暂定名称为“新南群岛”,起初该名称仅出现在日本的秘密文件中,1939年日本非法侵占我南沙群岛后才对外正式称“新南群岛”。编入“台湾总督府”下属的高雄市管辖,法国势力退出西沙群岛。不过,法国在西沙群岛的小动作依然不断,1941年11月1日,法国驻日大使亨利指出日本公司如果在西沙群岛继续从事磷矿开采业务,必须征得法属印度支那政府的许可才行,但日本政府的答复是“日本既然不承认法国拥有西沙群岛的主权,也不需要得到法方的许可”(18)同②。,这也进一步否定了法国对西沙群岛的无理要求。

1942年日本出版的《拓殖丛书》中“第二篇海南岛”的章节中关于西沙群岛有一段记录:“民国17年(1928年)广东省南区善后公署曾经与中山大学教授、建设厅技师等人一同乘坐海瑞舰前往西沙群岛调查,并根据该岛的情况整理了内容翔实的报告。”(19)日本拓殖協会:《拓殖叢書.第2篇海南島》,東京:日本拓殖協会,1942年,第166頁。这段史料可以体现出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民国政府派军舰前往西沙群岛调查并整理出了翔实报告,说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属于政府行为;第二,书中将西沙群岛的章节列在海南岛中,说明日本人非常清楚西沙群岛隶属海南岛;第三,这本书出版日期是1942年,日本侵华战争仍在继续,这时候日本人记录西沙群岛属于中国,说明他们是描述客观事实,也是证明西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可靠史料。

三、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成功收复南海诸岛

1943年中美英三国所发布的《开罗宣言》中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20)《中美英三国对日公告》,《中央日报》,1945年7月28日,第2版。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中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21)同①。抗战胜利后,收复南海诸岛的问题摆在中国面前。1945年10月8日,中国驻海口粤桂南区总指挥部前进指挥所主任朱晖日发函给日军海南警备府司令长官伍贺启次郎,询问西沙群岛的状况(22)JACAR(亜細亜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 C08010759400、西沙群島の兵営及楡林秀英地区要塞現状調査の件,防衛省防衛研究所,1945年10月8日。,12月21日,琼崖日军官兵善后联络部部长发电报给中国海军总部粤越海军特派员驻海南办事所副主任梁显中校报告西沙群岛的状况(23)JACAR(亜細亜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08010751000、西沙群島調査事項の件報告,防衛省防衛研究所,1945年12月21日。,表示日本驻岛官兵会听从中国军方安排并配合中国军方的工作。“12月8日,中国台湾省向西沙群岛派遣了‘成田’号帆船,12日在林岛(永兴岛)插上了中华民国的国旗”(24)浦野起央:《南シナ海の领土问题【分析·資料·文献】》,東京:三和书籍,2015年,第98頁。。接收的过程先是收复台湾,其后紧接着接收西沙群岛,一切活动都顺理成章。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地位,1946年8月31日,行政院电令会商内政、国防二部,以讨论协助广东省接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1月24日,由海军上校林遵率领的永兴、中建两舰抵达永兴岛。“29日上午,舰队派出仪仗队随同中央部会代表和广东省接收专员和驻岛人员,为收复西沙群岛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并鸣炮升旗。在水泥制成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卫我南疆’四个大字,背面刻着‘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和‘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立’的字样”(25)李国强:《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第448页。,由此中国政府完成了对西沙群岛的接收任务。另外,“1947年3月15日,决定由海军管辖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同年4月14日中国派‘中基’号前往西沙群岛调查。9月4日中国内政部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编入广东省管辖”(26)同⑤:第99页。。除此之外,中国在行政管辖上也进一步规范,1947年8月,行政院院务会议通过将琼崖改为海南岛特别行政区,隶属行政院。9月13日,行政院进一步规范南海诸岛的名称,从群岛所处位置重新命名,将20世纪30年代的“南沙群岛”改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为“南沙群岛”,并通过内政部编制《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正式向国内外公布。

四、冷战初期的南海问题

二战以后,美苏对抗加剧,形成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此时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战后日本的处置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中国革命的成功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中美两国从二战中的盟国变为敌对国家,美国不可能公正地处理中日间有关南海诸岛的领土问题。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西方国家自然不愿意将这些岛屿归还中国,他们认为一旦中国控制了南海诸岛将会影响到地区的战略格局。于是西方国家在商议处置日本时,“要求日本放弃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权利,但不明确这些岛屿放弃之后归还给谁”(27)Kimie Hara, Cold War Frontiers in the Asia-Pacific, Divided Territories in the San Francisco System ,New York: Routledge,2007, pp.150-151.。1951年 7月12日,美英两国在华盛顿和伦敦同时公布了对日和平条约草案,7月20日,美国政府发出了召开旧金山会议的通知,准备签订对日单独和约。中国政府对西方国家的意图了然于胸,1951年8月15日,时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对旧金山会议发出声明:“草案又故意规定日本放弃对南威岛和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而亦不提归还主权问题。实际上,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此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威岛和西沙群岛之不可侵犯的主权,不论美英对日和约草案有无规定及如何规定,均不受任何影响。”(28)韩振华:《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第444页。

在《旧金山和约》的参会问题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出席还是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出席引起西方国家内部的争执,最终结果是国共双方都不被邀请参加和约签署。但对日和约问题涉及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主权,把中国任何一方排除在外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1951年9月4日—8日,51国的代表在旧金山研讨对日和约问题。9月5日苏联代表葛罗米柯提出了13项修正案(29)伊奈久喜:《ソ連が13項目の条約修正提案》(2012年10月27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NASFK1601D_Y2A011C1000000/。,指出日本战后赔偿问题,并认为日本应该承认中国在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区的领土权利,而不是只是将上述区域放弃,但没有得到美英等国的采纳。最终《旧金山和约》中第二条(f)款规定:“日本放弃对南威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30)1951年9月4日,旧金山和约开议时草案中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描述改为“日本放弃其在南沙群岛(the Spratly Islands)和西沙群岛之所有权利、名义和主张。”虽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严正表明立场,但当时在西方国家形成的话语体系下,《旧金山和约》的确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后来的南海问题埋下了隐患。

五、日本官员对西沙群岛归属的发声

战后日本成为美国占领下的战败国,日本内政、外交被美国掌控。此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虽然失去了谈判的话语权,但日本政府仍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研讨南海问题,并论证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1951年10月17日,在日本众议院和平条约及日美安保条约特别委员会上,政府委员兼外务省条约局长西村熊雄指出“日本从未并主张过西沙群岛的主权”(31)《第12届国会众议院和平条约及日美安保条约特别委员会会议录第2号》(1951年10月17日),https://kokkai.ndl.go.jp/#/detailPDF?minId=101205185X00219511017&page=10&spkNum=6¤t=52。。换言之,虽然二战时期日本曾因战略需求武力占领过西沙群岛,但是日本政府始终没有主张过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10月26日,在参议院和平条约及日美安保条约特别委员会上,西村熊雄再次重申日本并没有主张过西沙群岛的主权。11月6日,日本参议院和平条约及日美安保条约特别委员会上政府委员兼外务政务次官草叶隆圆指出:“法国和中国曾经在西沙群岛上有过领土争端,这与日本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大正6年(1917)开始日本人也经常前去调查,之后还开采磷矿。法国虽然主张领有西沙群岛,并为此采取过措施,但是日本政府认为西沙群岛是中国领土。”(32)《第12届国会参议院和平条约及日美安保条约特别委员会会议录第11号》(1951年11月6日),http:∥kokkai.ndl.go.jp/SENTAKU/sangiin/012/1216/01211061216011.pdf。这就说明日本政府已经明确指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

虽然《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要归还“满州、台湾、澎湖群岛等”中国领土,但在《旧金山和约》中却改用模糊的“放弃”一词。“归还”与“放弃”,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其意义和领土处置的结果完全不同。如果“归还”中国,直接通过中日签订条约归还即可,“放弃”意味着日本将所占领土抛出不要,不明确领土的归属,这给觊觎中国南海诸岛的一些国家带来了“机会”,也引出了更多争端。《旧金山和约》从条约的酝酿到制定以及最后的实施,都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中国无论参会与否都不会改变这个结果,这是西方国家有意制造的争端,旨在通过制造领土争端拉拢盟友,遏制中国。因而战后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了在美国一手操纵下的大陆与台湾、朝鲜与韩国、中日钓鱼岛问题等系列问题,既让中国深陷其中,也给美国操控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提供了机会。在日本政府明确指出西沙群岛主权归属中国的前提下,美国主导下的《旧金山和约》仍然对南海诸岛主权归属使用模糊用语,完全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上述意图。

六、《日台条约》中的西沙群岛问题

冷战开始后,吉田内阁借《旧金山和约》之机向美国提交了“吉田书简”,表面上看日本是在美国压力下对抗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台湾当局作为媾和的对象,实际上则体现出日本政府选择将“台湾当局”视为正统政权的对华政策。1952年4月28日,在《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夕,日本政府与蒋介石的“台湾当局”签订了《日台条约》(33)本条约还称作《日华和平条约》,台湾当局称《中日和平条约》,《日台条约》是本条约的通称,本文中统一称《日台条约》。。条约的第2条规定,“(日本)放弃在台湾、澎湖、南沙、西沙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日本写这一条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呼应《马关条约》的条文。1895年的《马关条约》第2条规定“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之权永远让与日本”,在《日台条约》中再次提及这些岛屿并使用“放弃”一词,实际上就是表明将这些领土归还“台湾当局”所“代表”的中国;其二,间接表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虽然在日本占领西沙群岛之前(1939年)法国曾侵占西沙群岛引发了争端,但日本政府却只跟“台湾当局”签署条约,并明确表明放弃“西沙、南沙”,而未和其他任何国家签过放弃“西沙、南沙”的条约。很明显,日本政府更倾向于认定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1952年5月28日,日本众议院外务委员会针对《日台条约》第2条展开讨论时,众议员佐佐木盛雄指出:“在签(《日台条约》)之前南沙群岛属于日本版图下的台湾高雄市,现在日本选择放弃(南沙)是理所当然之事。西沙群岛与日本毫无关系,也没有主权之争,日本为什么在条约中写放弃西沙呢?”日本外相冈崎胜男回应:“我在外务省工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负责西沙群岛问题,我是记得很清楚,一直以来日本主要关注磷矿石的权益或是日本船能不能进入西沙群岛等问题……现在所阐述的并不是权利、权源、主权方面的问题,而是为了直接表明日本政府(在西沙群岛)没有主张过主权。因中国与法国在西沙群岛存在纷争,所以我们就和《旧金山和约》一样加入了这一条。”(34)《第13届国会众议院外务委员会第27号》(1952年5月28日),https:∥kokkai.ndl.go.jp/minutes/api/v1/detailPDF/img/101303968X02719520528。针对此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贝拉尔东亚研究中心教授原贵美惠(Kimie Hara)认为:“关于中法在西沙群岛上的纷争,日本政府认为中国更具主权声索的权利。”(35)Kimie Hara, Cold War Frontiers in the Asia-Pacific, Divided Territories in the San Francisco System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147.由此可见,无论从史料还是法理而言,中国在西沙群岛主权问题上均占优势。

七、余 论

西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对其进行了长期且有效的管辖。民国时期,虽然日本商人开采西沙群岛的鸟粪,但是整个过程都是在广东省政府管辖下完成的,体现出中国政府依法对西沙群岛的治理和有效管辖。抗战爆发后,法国企图侵占西沙群岛,日本政府虽然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但考虑到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后派兵占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战后,日本战败接受处置,被迫“放弃”西沙群岛,但是日本政府多数官员依然认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另外,日本多种文献都有西沙群岛属于中国的记载,这些材料就是西沙群岛主权属我的有力证据。

猜你喜欢
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条约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俄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我国美济礁引种植物调查
谈《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改动建议
海洋划界中远洋岛屿法律效力分析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里斯本条约》有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