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工匠精神基因 建设“双一流”高校

2021-12-30 15:36李伟
南方论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工匠

李伟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一、前言

2017 年1 月24 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法(暂行)》,标志着“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列入建设名录中的高校都在努力按照建设要求,围绕国家的战略布局和社会需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奋发努力,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世界上的综合影响力和学科竞争力。

国家之本,在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都要有一流教师来建设;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持续不断地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一流的大学。”[1]要做好这一切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养:即教师不仅自己用工匠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专心于人才培养,还要鼓励学生用工匠精神刻苦学习、探索真理、勇于创新。要在 “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植入工匠精神所具有的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和勇于创新的基因。

一流教师应当坚持工匠精神,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能够体现坚忍不拔、坚持不懈、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勤奋踏实、勇于创新和甘当人梯的精神,专注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是具有工匠精神一流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流人才应当培养工匠精神,他们在大学中应该具有这样一些表现:首先,他们要勤学,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要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他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提高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第三,他们还要善于辨别是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不断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第四,他们要懂得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养。一流人才的这些特质与工匠精神内涵的时代特征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二、工匠精神内涵的时代特征

工匠,过去多指工人中的手艺人,今多指高技能工作者,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某个专业及岗位上有一技之长,通过其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从而成为专家或专业人士。“工匠精神”承载着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所亟需的文化基因。2016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工匠精神一词成为当年的十大流行语之一,被视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制造水准的一剂良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3],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提倡的敬业奉献、专注勤勉、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职业精神,无疑是“双一流”建设所必须植入的精神元素。

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工匠精神,具体内涵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追求卓越,就是竭尽全力追求远大理想,成就不凡。有无“追求卓越”的勇气和行动是判断“双一流”高校师生是否具有工匠精神的重要参照系,也是最终能否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标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时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人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立足实际,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勤奋付出,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做到极致状态。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不断的磨炼和修身,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精力、力量聚焦于所从事的事业,才可能使自己的工作、学习或者做出来的产品质量达到极致。

没有追求卓越的实际行动就能实现“世界一流学科”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二)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内涵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它原来是指一种对产品或者物品进行精雕细琢,使之“细中更细”“精而更精”“美中更美”的设计制作理念。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传承下来的传统中, 古代工匠这种专业精神同样适用于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尤其在追求更高标准的“双一流”建设进程中,要想在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之中,争得一席之地,这种精益求精之专业精神必须得充分地运用和“淋漓尽致”地展示。

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教师要有工匠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多优秀的教师、有成就的科学技术工作者都是长时间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一个岗位或一份事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打磨,对知识求甚解,对工作求完美,对产品求精致,正所谓精心而精细,精细而精通,精通而有精品。同时,在教学技艺上精雕细琢,在治学态度上严肃认真,又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追求卓越,让学生养成锲而不舍、追求完美的心理品质,成为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

(三)爱岗敬业

工匠精神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爱岗敬业、舍我其谁的精神。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就职业道德层面而言,高校教师要带头爱业、敬业、守业、乐业,执着专一地潜心教书育人。这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十分契合。工匠精神是一种坚守,是执着的追求,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底色,营造敬业风气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旨所在。因此,从职业精神来说,弘扬工匠精神也适用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爱岗敬业不仅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对高校学生也不例外。教师的“业”是指教书育人的事业,在校期间学生的“业”就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习、科研任务,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一流人才,将来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双一流建设中,师生的爱岗敬业就是师生心怀敬畏之心,视教与学为生命,把教与学当修行,心无旁骛,从容淡泊,匠心不改。

(四)敢于担当

“双一流”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以确保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不仅仅是国家的历史使命和追求,也是我们每个个体的历史使命和担当。高等教育及高校师生必须勇于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一头挑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头挑着学生和家庭的幸福,职业虽然清贫,但使命崇高;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学生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广大师生都要敢于担当,专注勤勉,涵育社会责任感。

(五)勇于创新

创新是优秀工匠的基本特质,它要求人们不断完善自我,同时推己及人,形成正面的引导作用,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使其得以完善自新。任何技艺的继承和精神的传承要经过工匠的反复实践与不断思索,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和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促进社会的发展。

追求创新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甚至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传统的“工匠精神”需要继承,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需要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既善于虔诚虚心向自己的前辈和老师学习,领悟参透前贤的优点和长处,又富有力求突破、敢于革新的创新活力。他们绝不拘泥一格、因循守旧,不满足于历史上和当下已达到的高度,而要超越前人。他们敢想,想前人和时人所不敢想的;敢干,干前人和时人所不敢干的。他们勇攀高峰,善于转化与创新,后来居上,创造新纪录。他们甚至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新的目标和理想,不断地筑梦又圆梦。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发明和创新的工匠们一直是全球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比,信息的更新更是瞬息万变,“双一流”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复合交叉,实现多种技能的组合,才会不断地产生创新成果。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

在“双一流”建设中,一些高校存在“一流学科靠拼凑”和“一流师资靠挖人”的现象。通过这种方法建设“双一流”的质量是不高的,经不住历史的考验。“双一流”建设需要扎实努力、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出来, 既不靠指标评出来,也不是靠急功近利方式拼凑出来。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双一流”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一)有利于精准定位建设一流学科

2015 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4]

学科发展水平决定着大学发展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由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来支撑。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根基和命脉,同时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建设“双一流”的抓手。

精准定位一流学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彰显特色。学科建设的精准定位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学科特色,要将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从实际出发,实行合理定位和差异化选择,围绕主干学科,保持特色,取长补短。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区别于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学科上坚持“错位发展”和“非对称发展”,强化特色学科优势,克服片面地追求规模大、多元化、综合性、多学科而导致的学科建设泛而不精的问题,避免人才培养趋于同质化的现象。

其次,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打造精品。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清晰地认识到校内优势学科并不等于一流学科,高校应当抓住“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充分运用和把握地域性资源,提升学科水平,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提炼学科方向。要凝神聚力,精心精细,追求极致,打造核心竞争力。着力在该学科领域的某个专业、某项技术形成优势,成为亮点,使该学科的科研水平、人才质量、创新能力成为“标杆”或“标志”,以学科贡献和学科实力支撑一流学科。

(二)有利于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人的工作,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时代重任。一流的教师,首先应是品行之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其次应是学问之师,以高深的学术造诣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追求卓越、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百折不挠的品质与“工匠精神”的实质是高度契合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学的文化之中,有利于高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般做法是:一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引进新毕业的博士生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培养人才,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学历、学位、职称层次,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其中,第二、三种情况是成本最低、效果较好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办法。高校花大力气培养青年教师,对他们提要求、压担子,制定各种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他们踏踏实实地安心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不仅用待遇“留住人才”,用“双一流”建设的事业“留住人心”,更用工匠精神“培养人才”,建设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一流教师队伍。

(三)有利于培养一流人才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制造业已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更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拥有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国家育人的重要阵地,要坚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摆脱“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摆脱大学科研重视计划指标完成而无法有效地回应社会需要的窘境。[5]首先,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差异发展,精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企业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东南大学以建筑人才闻名遐迩,南京理工大学以军工人才支援国防,南京邮电大学以通信人才而家喻户晓。其次,人才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方针,杜绝“大谈特谈”,“毫无硬度”,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再次,实施产学合作计划,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强化实践培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用、实效、实战。最后,有效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技能大赛,逐步扩大科技竞赛的学科范围,增强各类竞赛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引导学生直面学术的枯燥,攀登真理的高峰,直面困境的挑战,成为新时代的“匠才”。

(四)有利于提供一流服务

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只有将工匠精神植入理念中,渗透到师生的科研、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有科学的学科布局和顶层设计,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协同创新,为教师打造更尖端的科研平台,研究解决国际国内学术前沿问题。高校的科学研究、治学育人就是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服务的,为人民生活的满足提供一流的人才和技术服务。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技术突破领域,通过合作共建、整合共享的方式,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着力解决国家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高校的发展受到当地的社会资源、文化传统、经济状况等现实因素影响,有较为突出的地域性,特别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联系得更加紧密,高校应该整合专业优势,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将技术优势、技术革新催化为产品,从而推进成果转化。

在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的同时,弘扬工匠精神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优美的校园学术文化环境,创建优雅的品牌活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成长空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五)有利于传承一流文化

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凝练和发展校园“工匠”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发挥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回顾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其校训、校标其实就是这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是一种看不见但能感受得到的氛围,彰显着大学精神,它凝结着每一代人的努力和奋斗,传承着每一代人的智慧和梦想。这种校园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决定了“象牙塔”的宽度和高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双一流”建设中,校园文化“软实力”也要与办学规模、学科水平、师资力量等显性的硬实力并驾齐驱,“软实力”不能软,也要硬。因为缺乏工匠精神高地和文化底蕴的大学,即使硬件再强,也是有形无魂;不能扎根于中国土壤的大学,即使貌似高大,也根基不牢难成“一流”。

四、“双一流”建设中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工匠精神要靠长期积累传承形成,需要我们以铁杵成针的韧劲,持续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一)更新管理理念,营造全员涵养工匠精神的氛围

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出发,更新管理理念,将工匠精神纳入学校管理体系,必须要营造浓厚的有利于“重拾工匠心,重塑匠人魂”的氛围。“双一流”建设既要靠学校全体师生素质的提升、境界的提高,更要靠制度来保证、约束和规范。用制度引导养成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固化为工匠精神, 让工匠精神的基因永久地植入高校的文化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师生,成为“双一流”建设的精神动力,并持久地产生影响。

更新观念,还要更新对传统工匠精神内涵的认识。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环境下,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精神理念和道德品质依然不变。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北斗导航系统、5G技术等值得自豪的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一流学科的建设、一流人才的培育更需要在大学校园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师生追求完美、勇于创新,推动“双一流”建设。

工匠精神一旦成为一所学校文化基因的组成成份,必将成为学校永恒的精神财富,成为学校向社会展示身份和价值的“名片”。高校应该通过校园内外各类媒体平台、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专业学术活动强化对工匠精神、优秀工匠事迹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引领师生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科研中和日常生活中,并将勤勉细致、遵守纪律和效率意识、质量意识等作为对师生的基本要求。

(二)回归教育本质,在双一流建设中培养工匠精神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工作是百年大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不断锐意进取,超越自我,将工匠精神内涵于具体的工作岗位,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同步发展。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才能出精品。教师的作品就是科学研究成果和学生成长成才,要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专注于“育人”,努力追求“作品”的完美。

工匠精神包含求精求新。《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尚且追求精致完美,推陈出新,当代社会更应该秉承和发扬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品质。有个成语叫“别具匠心”,意思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这里面都蕴藏着创新的元素。教师就是要有做匠人的决心和初心,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拥有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育人水平,才能在平时大量的、琐碎的工作中发现问题,产生改变、创造的欲望,从而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同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浪潮中,高校更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创新融合,注重科研转化为成果,在此目标下加强对一流人才的培养,既要保证数量,更要提升质量,形成一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卓越品格。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目标很高,难度很大,只有全校上下勠力同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实现建设目标。在这过程中,也培养了师生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的基因在每个人的努力中发挥作用。

(三)树立正确导向,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根指挥棒,往往会影响广大师生工作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2020 年7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不简单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限制性条件[6]。清华大学随后提出“要建立突出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制度,坚持以能力、质量、贡献评价人才,强调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性。”[7]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目的是让大学能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让科学研究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不能让“五唯”评价标准左右高校广大师生的工作,影响双一流目标的真正实现。对教师评价如此,对学生评价也要这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是否勇于批判和质疑,在探究过程中是否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格和毅力,是否坚持不迷信、不盲从、唯真理是论等等。”[8]在考核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注重能力、注重品性,不唯分、只唯实,对于符合工匠精神内涵和要求的行为,在评价过程中应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褒奖,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过程性和科学性。

在对高校师生的各类评价中,在评价主体体系、指标体系、方法体系的设计中,要选择那些有利于鼓励创新、弘扬工匠精神的评价指标,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要扭转单以师生的科研项目、论文数量,学业绩点、考研升学、出国深造作为考核依据,要结合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过程,将是否为师生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的帮助、反馈和解决,是否促进师生的潜能和创造性的发展,是否重视师生的德行修养作为过程性评价指标框架。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工匠神形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工匠赞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