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电务系统的知识平台构建研究

2021-12-31 08:01赵红霞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职工设备专业

冯 飞,许 宾,赵红霞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电务段,江苏 徐州 221000)

截至2018年底,国内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9万km,超过全世界总里程的 2/3,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其中,电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行车效率的必要体系。但是由于电务系统设备种类多、损耗频繁、数据量大、新技术迭代速度快等原因容易给设备维护人员带来困难,构建面向电务系统的知识平台,可以帮助维护人员提高业务技能知识水平,从而提高设备维护率和事故处理能力。

1 构建面向电务系统知识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职工对于知识的迫切需求

面对现在、将来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线路的继续投入,电务职工需要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在工电供一体化背景下,3个专业需要统筹作业,这就要求其余专业的职工必须学习电务专业的知识,才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目前,职工学习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师带徒、单位组织的相关培训以及自学3个方式,由于师傅个人知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拥有大量实际操作经验,但是在原理方面却不够清楚,不能够授人以渔,导致徒弟有可能会一知半解,难以触类旁通;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和知识大纲对全段职工组织培训,但是由于电务系统小专业较多,再加上有时候可能生产任务重,分担到个人专业培训的机会就不多。自学虽然时间自由,但是经常会遇到资料难以搜集的情况,而且由于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很难接触到其余专业的知识,浪费时间,效果不佳。构建面向电务系统的知识平台,可以有效地整合电务系统相关知识,既有电工原理,也有实际操作技巧,同时存储大量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资料,为职工的学习带来便利,就显得尤为必要。

1.2 电务系统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路一共有18个铁路局,负责全国各个线路的安全运输任务。由于国内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个局的工作重点不尽相同,积累的大量先进经验就可以提供给相关其他局参考。例如东北的冬季特别寒冷,在防寒防冻方面,一旦出现设备冻裂应该如何处理和应急,有着丰富的经验;又例如南方和沿海城市夏季雨水较多,或者山多隧道多等特点,如何有效地防洪防涝、信号抗干扰方面,其他局可以借鉴南方的经验。有些设备可能在某个局率先使用,后面再使用该设备的其他局,如果可以借鉴之前的经验,就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节约了使用成本和技术人力资源。

不仅如此,各个局都有技术能手,他们每个人对于工作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一技之长,把他们的优势集中起来,相互交流,各自取长补短,就能够快速的促进知识技巧的更新。构建电务系统知识平台,把上述的所有先进经验进行分类存储,各个局知识共享,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有利于职业发展,更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2 面向电务系统知识平台构建流程

知识平台的构建一般是基于知识管理的基本价值活动流程,包括知识获取或创造、知识整合和过滤、知识共享和传播、知识创新服务。基于知识管理流程,构建出面向电务系统知识平台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平台构建流程Fig.1 Flowchart for creating a knowledge platform

2.1 明确知识平台需求

每个人对于知识需求层次是不一样的,只有明确知识平台的受众需求才可以构建出想用、有用、实用的知识平台。电务系统知识平台面向的受众主要是电务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工电供融合下其余专业需要学习电务知识的人员,更确切的是从事技术岗位的一线人员,所以对他们进行访问调查,就能够准确的明白他们的需求。

由于笔者在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任职驻段培训师,在一年的时间内,对电务系统的高铁资格培训班、国铁兼职师资培训班、武汉局一体化培训班和武汉局优秀班组长提质班都进行了相关的谈话访问,询问目前在工作中最需要哪些知识,以及如果构建知识平台又需要哪些功能。

这些人涵盖了全路18个铁路局的电务系统人员和一体化其他专业人员,大多数是来自一线基层岗位,少部分来自科室和车间。通过调查得知,需求的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入路人员、转岗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由于对电务缺乏了解,没有电务系统整体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来说,更需要知识扫盲,认识设备并了解设备,重点是掌握设备日常维护,即普遍性知识为主;第二类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甚至是技术能手,想更多掌握故障处理技巧,更快更准的完成任务,同时消除隐患。所以要求构建的知识平台内的知识既要体现出专业性的深度,又需要体现出普遍性的广度。

2.2 知识的获取

面向电务系统的知识平台既要体现知识普遍性,又要体现专业性,因此要求知识的采集要全面,并有深度。知识的获取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是采集书本中内容,因为书本中会有相关概念解释,有大量的理论基础,能够满足知识平台的普遍性需求。目前中国铁道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很多电务相关书籍,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设备种类,并且都已经按照设备名称进行分类,把这些书籍电子版或者影印版存储在知识平台,方便职工查找学习。而且由于书籍内容具有更新慢的特点,采取人工方式就可以录入,后期维护使用也方便。

第二是可以和高铁训练段合作,引入他们的课件资源,因为该课件资源都是集合了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开发,深受学员好评。该资源包含了中图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要求的所有培训内容,不仅内容充实,而且更新及时,让职工学到的知识可以学以致用,不会与现实脱节。该部分知识格式主要是PPT形式,可以采用人工方式录入。

第三是采集铁路相关期刊中内容,主要是经验的总结、先进技术应用、发展前景论述等,严谨度高、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体现了专业深度。该部分内容由于更新快的特点,需要采用爬虫技术对相关内容进行抓取、根据标题关键词的语义分类、保存。

第四是采集优秀作业指导书,职工工作标准就是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将此内容分类保存,有助于职工利用自由时间去学习,熟悉作业过程和作业标准。该类资源最好以视频的资源进行采集录入。

第五是采集工匠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比如在日常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或者处理故障的技巧,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心得体会等。

2.3 知识的整合和分类

由于电务系统原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不同工种的职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认知不够全面。同时,大量数据表明,人类社会正在快速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社会、全球化社会过渡,要想发挥出网络知识平台在线学习的优势,可以通过构建电务概念知识树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整合分类,将概念作为意义表达的基本结构, 依靠概念的行为和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意义主体相互作用的知识层次化表示,可以使原本复杂多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条理化、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职工学习理解。

首先将电务系统知识分为两大类: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其次再将这二者细分,其中安全防护知识分为劳动安全、行车安全、电气化安全3类;专业技术也可以分成3类:现场信号、电子设备、车载信号。然后再逐步细分,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分为计算机联锁设备、列控中心设备、调度集中设备、集中监测、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临时限速服务器设备、安全数据网等。接着再细分,例如计算机联锁设备按照厂家继续细分。最后按照这个主流产品型号细分成各个板卡,例如DS-K5B,可以分为IPU6、F486、FSIO、以太网板、FIO7、ET-LINE、PIO、光分路器、24 V电源模块;驱动采集板、控显机、维护机等,构建电务系统知识树,如图2所示。

图2 电务系统知识树Fig.2 Knowledge tree of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采集知识后利用关键词提取方法,根据匹配度计算值将这些知识归入到相应的枝叶中进行数据存储。

3 知识平台功能

3.1 检索功能

知识平台需要提供检索入口,方便职工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按照关键词抽取技术进行匹配,将检索结果按照相关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将关键词标红。检索结果按照知识类型进行分类,例如书籍中知识点10条,论文5篇、经验分享1条等。并且提供下载保存服务。

3.2 个性化推荐功能

根据用户的搜索次数进行用户兴趣计算,并根据知识树结构进行联系推荐。例如用户经常搜索应答器相关知识点,根据知识树结构应答器是属于列控中心范畴,可以将LEU、报文分析等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推送。

3.3 互动交流功能

在知识平台采集过程中的知识再多,会出现职工需要但是未采集到的知识,或者职工看到别人的经验不理解,想要咨询,这时就需要交流互动功能。职工可以在平台中留言,其他职工看到后就可以进行回答。提问的用户对答案进行满意度打分,得分高的用户可以得到平台的一定奖励。同时,从安全角度和网络环境考虑,用户的注册必须实名认证加工作证认证。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不断更新,面向电务系统的知识平台功能也会逐步完善,越来越充实的平台可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从而提高设备运用质量,保证行车的稳定安全。

猜你喜欢
职工设备专业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调试新设备
部分专业介绍
职工摄影(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