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1-12-31 14:51梁若冰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农民传统

梁若冰

(内蒙古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力量。在文化建设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与自豪”[1]。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文化自信”的相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历史起点,文化自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尤其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赓续着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乡村社会也呈现出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活力,但乡村文化建设却未能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甚至在此过程中遭遇了冲击和消解。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违背历史、践踏乡风、不尊重乡村优良传统等情况时有发生,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对乡村文化缺乏自信,致使乡村文化建设陷入困境。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建设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没有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就不会有乡村的发展与振兴。以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文化建设,使乡村文化建设走出困境,关键在于抓住关键性要素,找准实践路径。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双创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构建乡村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深藏于中国乡土之中,乡村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石,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乡村文化建设应筑牢乡村文化发展的内在根基,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首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是回应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诉求。新时代是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要抓住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要求,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所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皆以传统文化为对象。“创造性转化”就是将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社会依然有意义的精神内涵、思想理论、实践要求等内容加以挖掘,对陈旧的观念等加以改造,使传统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创新性发展”即结合时代的新特征,以创新精神对传统文化加以完善和拓展,使其时代内涵得以丰富、现实意义得以彰显,更具影响力。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土壤。在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影响力非同寻常,然而站在新的视角考察中华传统文化时,要将其置入新的历史发展潮流和历史语境之中,要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新时代,立足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乡村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要有准确的分析判断。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正是这种优势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乡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提升文化自信,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要结合时代发展和乡村特点,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关键,回应时代诉求,激发乡村文化的自信。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以“双创”转化为“乡村新文化”。所谓乡村新文化,其“新”有两层含义。一是乡村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政治等的发展,要实现相应地转变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其在新的时代得以承续并发挥积极作用。因而,中华传统文化何以能够转化成“乡村新文化”,首先必须明确二者的关联性。“乡村新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前社会历史的延续,传统文化仍然是乡村新文化的内核。费孝通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时着重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他指出:“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4]建设“乡村新文化”,一定要考虑乡村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不同的社会文化变现为不尽相同的历史个性,其独特个性便延续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最终形成有特色的社会共同体。广大乡村相对完整地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新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文化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但也需要认识到,继承中华文化并不是不加分辨的继承,而是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剥离落后文化,坚持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和进步文化,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碰撞予以恰当的引导,即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乡村文化来讲,这种“转化”和“发展”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的转化和发展,需要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不是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也不是守成不变,而是在激活先进乡村文化的同时,激活乡村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乡村文化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构建“乡村新文化”的重要路径,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二、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

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需求日益广泛,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的需求不断增长,相应地,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和价值观的关系十分密切,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而文化又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涵义丰富,但其“自信”的关键是对一个文化体系当中核心价值部分的充分认同与景仰,可以说,文化自信首先应对价值观有充分的自信。基于此,文化自信的增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在互动中协同并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在价值理念上,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与追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稳定秩序、规范行为、提升精神追求、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乡村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对于提升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强化科学理论的引导。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过程中,通过强化科学理论的引导,对不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批判,构建符合民众心声与乡村实际的价值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也是乡村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现实问题,对于实践具有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乡村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一系列问题的详细论述,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指明了行为方向,也为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重塑乡村文化价值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二是要挖掘乡村本土化资源的价值及功能。当前,在乡村社会文化生活中存在着一定的价值观混乱乃至精神家园失守的困境,面对文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挑战,需要挖掘乡村本土化资源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点,尊重乡村实际,增强广大农民的认同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重视乡贤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乡村本土化资源的价值及功能,而且能够有效应对乡村人才空心化的局面。此外,乡村优秀传统美德、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等乡村本土化资源的价值及功能也应被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美德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优秀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生成了农民淳朴、善良、正直、仁爱、勤劳、互助等优秀品质。这些传统美德在当下依旧为广大农民所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些传统美德在当下的反映,应充分挖掘乡村本土化资源的功能和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传统美德相结合,使农民在践行乡村传统美德的同时,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认同,真正做到“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4]。家风家训是家族以及家庭中长辈与晚辈、夫妇、兄弟姐妹等借助家族或家庭情感的力量所发出的谆谆告诫,家风家训不仅有助于家庭美德的培育、个体品德的提升,还有助于乡村文化的整体建设。将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使家庭成员在接受家风家训熏陶的同时进一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规民约是农民在意见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其特点是贴近乡村生活实际,能够发挥劝善惩恶的功能,能够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在凝聚人心和维护秩序上有其独特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乡规民约之中,使其贴近乡村生活实际,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真正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

三是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亦是衡量是非曲直的重要价值标准。树立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进而提升其文化素质、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解决的是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能否发挥作用,关键要看它是否得到践行,能否真正融入到农民的具体言行中,而道德就是行为的“根”。加强对农民的道德教育,关键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融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加贴近实际,从而增进认同。开展好道德教育活动,搭建各类平台,积极进行探索实践,组织连民心、接地气的活动,畅通农民乐于参与的渠道,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让农民亲身体验感悟,真正做到日用而不觉。加强农民道德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觉抵制落后、腐朽、低俗文化的侵蚀,弘扬科学精神,凝练和倡导优良家风,开展诚信建设,在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增强农民的道德意识和奉献意识。

三、在文化阵地的坚守中提升文化自信

当前,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文化自信又是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文化自信的树立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镶嵌于农民在乡村社会特有的文化生活与活动方式中,而文化生活又置于特定的文化阵地当中。所以,乡村文化阵地不单单指文化场地及设施建设,它更是一项包含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制度机制、组织机构、场所场地及设施等在内的系统性建设工程。文化阵地建设只有突出历史风貌、乡土特点,统一领导、长远规划,才能呈现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因此,在树立乡村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乡村文化阵地的坚守,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生活,使农民在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中提升文化自信,从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一是搞好文化活动。农民对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认可度高,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载体优势与公共性特征使其成为增强乡村凝聚力与提升农民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农民通常会遵循地方性共识和规范,参与到丰富的公共文化生活当中,从而激发乡村活力与文化自信。搞好乡村文化活动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互动。乡村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但现代社会的冲撞也使其兼具新的文化特色。搞好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既要开展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活动,如腰鼓、秧歌、山歌等,又要开展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乡村大舞台等,以此扩大乡村文化生活的群体参与范围。另外,乡村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为农民所熟悉,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传统节日或庆典仪式等关键节点开展文化活动,还可以结合本地特有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如结合农民所长开展相应的文体活动等。通过形式丰富且具体的文化活动,培育农民对一方乡土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其文化自信。

二是建好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生活顺利展开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等原因,城乡差别不断扩大,文化重心向城市转移,致使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种落后状态制约着乡村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抑制了农民的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强烈,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政府的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城乡文化统筹不断增强,相应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也呈现出新气象,但如何进一步建好、用好乡村文化设施仍然是重要课题。在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一项必要之举,浙江省台州等地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建好乡村文化设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建立健全文化设施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文化设施使用率,为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图书室、文化站、文娱活动中心等场所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域,也是广大农民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最基本场所,针对当前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配备不健全的实际,应着力打造相对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文化组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培养好乡村文化骨干,加强乡村文艺人才的队伍建设,拓宽文化服务渠道,重视对民办文艺团体的大力扶持,以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是搭建好网络文化阵地。信息化时代,在价值观多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对乡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网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所以必须建设好网络化的乡村文化阵地。一方面,剔除和隔离不良的价值倾向,确保乡村有一个清明的网络空间。“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5]在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中,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使党的声音在广大乡村充分传播开来始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的网上文化活动。有的地区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不适宜开展过多的户外文化活动,即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扩大农民的参与面,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此外,还应创新乡村网络文化生活内容,即结合本地实际,挖掘乡村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样式,并使其数字化,呈现网络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拥有一支过硬的乡村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从事乡村网络文化管理的人员只有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和熟练的业务能力,才能在乡村网络文化政治方向的把握、技术难题的解决、工作方式的创新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用好乡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相对于城市,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劣势,但我们应在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利用好乡村文化建设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内经过一定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点和风格的文化现象,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6]乡村文化的特色资源包括富含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等,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与转化,使其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文化的独特资源还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因此,在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中,要尽可能盘活相关文化资源,如培育以诚实守信、孝老助人、和谐友善为主要内容的乡贤文化,并以此为主旋律引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根据乡村特有的历史风貌、精神特质、乡风民情,打造乡村文化的亮点和文化品牌,营造富有传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氛围,把文化资源这一“软实力”融入到乡村建设中,以文化资源涵养乡村文化阵地的底蕴,进而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在文化自觉中增强文化自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农民既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受惠者。乡村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自信归根到底是农民的发展和农民的自信,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十分重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增强农民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增强其文化自觉。“中国文化要实现他人称道的文化自信,就必须要有清醒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强的过程。”[7]文化自觉具体表现为“对文化规律的把握,对文化使命的担当,对文化发展渊源、过程以及前景的理性判断”[8]。乡村文化自觉要认识乡村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变化、文化性质和文化特点、现实作用和未来走向。文化自觉既是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农民文化自信的内在精神源泉。可以说,文化自信的基础即是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便没有文化自信。因而,拥有文化自觉能够真正让农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

一是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对于农民而言,文化自觉是农民以主体性的身份认知自己的文化、安排自己的社会生活,在文化生活中进行自我定位的过程。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农民主体对自我身份的高度理解与认同之上。“农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他们的眼界比以前开阔多了,已经不同于那种个体经济的小天地所局限的农民,不同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所描写的被自然经济封闭起来的农民。”[9](P.89)尤其是进入到新时代,农民更是展现了其独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乡村文化自信的构建,首要的是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乡村文化建设便有如无本之木。政府要积极转变思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变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被动局面,使农民这一主体充分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尤其要激励乡村精英,提高他们的创造性。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讲,增强其主体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自身不是文化的无关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从而使农民能够在历史与现实的发展中为自己定位,让农民真正担负起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责任。进入新时代,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乡村文化事业的迅速崛起,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自觉条件。农民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要大力推进乡村社会农民参与和认同度较高的文化活动,发展独特的乡村文化精神,使农民深刻感知到乡村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的重要价值。具备主体意识的农民才称得上是乡村文化真正的创造者,这样的主体意识使得农民能够主动思考乡村文化的缺失,进而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突出自身的主体作用,培育自己的文化自信,最终成为乡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

二是引导农民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先进文化和外来文化。文化自觉的关键是要文化主体准确认识民族文化、正确认识先进文化以及辩证对待外来文化,这一过程也是农民对文化的认知、反思与重建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因此,农民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文化价值,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主体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而这种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0]文化自觉是农民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而这种自觉建立在正确认识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先进文化在当前指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创新。“在当前我国乡村的现实环境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互联网助推的网络文化等各种形态的文化现象交叉更迭、错综复杂。但越是多元越要确立主导、越是多样越要发扬主流。”[11]所以,引导农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至关重要。在乡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民不仅直接参与了文化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先进文化成果,而且农民丰富的乡村社会生活与活动也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实现了农民的文化权益,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发展,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使其成为乡村文化自信的动力和源泉。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能够辩证对待外来文化,即以包容开放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甄选。以宽阔的胸怀和视野看待外来文化,既要认识到文化发展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故步自封。以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的姿态发展乡村文化,亦是培育文化自觉的应有之意。

五、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保障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随着我国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乡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要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立足新方位,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使命。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建设,需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乡村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承担着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对于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来讲,中国共产党是凝聚和创造乡村文化的领导主体。只有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势。从根本上说,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就在于强化党的文化担当、增强党的领导本领。一方面,要转变党的治理方式,增强治理本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乡村文化工作时,要走群众路线,转变文化部门的观念,依据乡村实际情况,提炼具体文化价值的标准,探寻出基于提升乡村文化自信的乡村文化建设新路径。另一方面,要增强党的文化惠民本领,乡村文化建设应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农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文化工作的重要标尺。只有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构建乡村文化自信才更有底气。

二是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在广大农村实施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党的目标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也是党在农村基层凝聚民心、引领发展的核心。“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回应自上而下的作为规划的现代化的国家要求和自下而上的乡村社会性质变迁的要求。”[12]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直接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最坚实的力量。因此,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是构建乡村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带头作用,及时准确地做好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宣传工作,向广大农民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农民切身感受到党的先进性,感受到广大农村与党和国家的紧密关系,提升自豪感和使命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基层党组织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要建立在乡村文化已有的发展基础之上,建构以内部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杜绝脱离农民实际需求的工作倾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要与农民的主体作用进行良性互动,在对农民进行价值观、道德教育的同时,唤醒农民的主体和权利意识,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遵循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为乡村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好引领工作,真正成为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的推动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构建,乡村文化的建设状况体现着整个乡村社会的精神风貌。党的十九大将“文化自信”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发挥这一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需立足新时代乡村发展现实,找准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多措并举地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建设好乡村文化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基层、个体等各尽所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形成合力,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发展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昌盛,助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价值观农民传统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