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2021-12-31 20:4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思政教育

蒋 丽

(铜陵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61)

网络空间治理关乎国家安全稳定,也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尤其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当前国内学者主要以“互联网思维”或“互联网+”为切入点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王宇龙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思政教育的积极意义[1]。龚亮提出构建网络平台,进而搭建O2O教育模式的思政教育创新路径[2]。兰华聚焦“慕课”模式,分析了“慕课”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以网络空间治理为视角的研究成果较少,陈志勇在透析网络空间变量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多重挑战[4]。李颖等从理念、方法、路径、机制四个角度系统阐述思政教育创新[5]。总体来看,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缺乏系统性与实践性,因而深入研究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支撑基础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无论从手段创新还是场域拓展,都必然要进一步延伸到网络空间,尤其是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边界愈发模糊,大学生在网民与学生的身份转换中日益消极,将网络空间纳入思政教育体系是高校的必然选择。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在场域、路径方面存在明显重合,进而在目标、主体、手段等方面高度契合,这为思政教育展开积极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环境一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8月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统计报告》)。《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网民规模达8.54亿人,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超过98%,网络理财、网络支付、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等应用用户规模较大[6]。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领域的广泛融合,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低俗网站、垃圾病毒、诈骗赌博等问题对社会造成巨大伤害。网络空间治理应以当前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本着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建设为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从长远来看,网络空间治理最终致力于对广大网民形成正向引导。思政教育包含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要素,通过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力图通过外部灌输和内在自觉性激发来实现人格教育,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践行,也是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的重要途径。所以,网络空间治理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这种发展环境与背景的高度一致,使得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层面表现出高度契合,即二者最终都是为了提升主体精神境界,从而为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健康稳定夯实基础,这也为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

(二)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主体协同

网络空间主体主要包括网民、网络运营商、政府部门,不同主体在网络环境中的功能与定位不同,实际形成的影响力也有所差别。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教学关系的两大主体,政府部门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网络思政教育则进一步扩大了主体范围,总体来看,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具有主体协同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网络空间治理需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监督、立法作用,思政教育也同样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指导,虽然二者的主管部门有所差别,但都处于行政系统之中,在研究管理方向、制定相关政策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实际上,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的相关主体并非绝对固定。教师与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同为关键主体,教师主导教育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知识与能力,进而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体而言,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对象,这种教育关系相对稳定。但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网民身份而存在,都是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对象,受网络运营商、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所以,网络空间治理的全力推进也为思政教育扩大了教育主体和影响范围。

(三)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手段趋同

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最终都是以先进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以优秀文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二者本质上都是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对人的引导和教化,只是实践过程中网络空间治理和思政教育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网络空间治理强调从制度层面界定网民行为,思政教育突出依靠思想力量规范师生言行,所以二者在内容与路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侧重差异。网络空间治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直接目的,通过技术、立法等强制性手段对治理对象加以约束管理,同时依靠道德教化、文化建设等隐性手段推动持续治理能力的形成。我国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了网络失范行为及其严重后果。相较而言,思政教育是对人的柔性管理,其手段具有隐蔽性和柔和性。思政教育以促进个体成长发展为直接目标,着眼于个人思想意识、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人格品性等不同维度,主要通过教化引导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从外在表现来看,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对人的管理都明确提出了禁止行为,但对积极行为都以教化形式加以倡导,没有明显的强制性、约束性色彩,这种治理与教育手段的趋同也为网络空间治理下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维度

网络空间治理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综合运用技术、法律、文化等等手段,最终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使广大网民在清朗的网络空间实现积极发展。所以,在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也要立足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民族进步等现实需求,着眼于高校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及学生成长成才,以全局性眼光制定教育目标,以整体性思维确立教育主体,以发展视角看待教育内容,以现代化思维审视教育手段,从不同角度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创新。

(一)坚守教育准则,滋养网络空间治理

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复杂活动,涉及多方主体、多个层面,既要立足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又要着眼于教育创新、学生成长成才的细微之处。所以,在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创新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必须具备全局视野,建立多向化教育目标。首先,高校要明确高等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要厘清“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要积极承担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培养大量政治可靠、思想突出、能力全面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好人才储备。其次,高校要牢牢把握“教书育人”的教育准则。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发展需依靠人的发展来体现。高校思政教育要在面对新问题、应对新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更新教育知识、创新教育手段、调整师生关系,从而使大学生在系统化思政教育中将知识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达到推动思政教育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目标。最后,思政教育要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滋养。网络空间治理是解决当前舆论问题、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途径,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优势,在网络空间积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净化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二)推进多方参与,突出网络空间优势

在信息高速传播、舆论迅速发酵的网络时代,依靠单一主体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模式显然无法对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进行全面治理,这就要求政府在治理现代化理念下,将“一元管理”尽快转变为“多元治理”,尽早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良性机制。所以,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思政教育也应当构建多元主体,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扩大教育影响。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治理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健康清朗的网络教育空间。政府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力量,应建立权责统一、分工协作的内部运行体系,不断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引导主流思想意识、先进文化渗透到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培育优质土壤[7]。另一方面,政府要凸显服务职能,为社会团体、自治组织参与思政教育搭建桥梁。政府要在号召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倡导这些主体树立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服务教育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用户基数大、使用黏性强的“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网络应用软件,应当在加强内容净化和内涵建设的同时,提升青少年使用监管水平。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优势,切实扩大思政教育影响范围。高校是思政教育的主体之一,对思政教育的效率与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必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高校要通过网络空间传播教育知识、扩大教育影响,也要依托网络空间与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其他自治组织展开深入合作,积极构建多元化思政教育主体。

(三)尊重学生需求,优化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知识体系要经得起历史验证,教育内容也要经得起生活实际检验,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在保证科学性、稳定性及系统性的前提下,尽量消除大学生的偏见和疑虑,从而达成思政教育目的。基于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必须处理好“超前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多维化内容体系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成长在普遍较为重视物质利益和生活品质的环境之中,在生活实践中强调自我感受,喜欢彰显个性、自我表达。同时部分大学生也存在明显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需求,思政教育不能一味地用过高的道德准则要求大学生,教师也不能习惯性“唱高调”,只讲道义、气节,只强调奉献和无我精神。高校思政教育需理直气壮地讲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需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也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融合,引导大学生在关注社会与国家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

(四)创新教育手段,发挥网络技术价值

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万物互联和信息高度共享,这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所以,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思政教育应当着眼于教育手段的创新与拓展,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要利用技术手段清理网络空间,以期为思政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网络时代,信息的来源和传递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信息监测工作也在“内容”这一单一对象基础上增加了“行为”“位置”“关系”等新的监测要素。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场域净化要依靠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筛选、分析、处理,对不良信息及时拦截和清除,使信息监测工作由事后清理转变为事前预测,降低不良信息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与危害。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网络手段搭建立体化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渗透力。广大青少年是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忠实用户,也构成了以互联网为中心最大的使用与消费群体。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2020年抖音用户画像报告(上)》数据显示,2020年1月抖音日活用户超4亿,同期增长60%,其中19~24岁用户占比达19%,仅次于25~30岁年龄段用户24%的占比[8]。所以,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创新思政教育手段,不仅要搭建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发展中国大学MOOC,还要将微信、微博、短视频软件作为思政教育手段,通过构建“两微一视”教育体系填补思政教育空白场域。

三、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向度

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创新思政教育,必须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为前提,以此保证思政教育的方向与定力,同时也要通过构建高效互动的教育关系,为师生展开学习交流创设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政教育需从内部建设和外部保障同时出发,利用过程性评价规范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增强师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部门需重点加强网络立法建设,通过法律震慑和制度约束净化网络空间,为思政教育提供健康环境。

(一)正视网络影响,保持思政教育定力

无论传统教育场域还是网络教育空间,高校思政教育都要保持教育定力、掌握教育主动权。我国高校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社会主义大学,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球化进程加剧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竞争,网络时代则进一步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推向白热化,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博弈的制高点。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遭受严重冲击的被动局面,高校与教师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高校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和态度,要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决心。高校应当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作用与义务,慎重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深刻问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常抓不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职责,以坚定师生“四个自信”为追求。保持高校思政教育定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用优秀文化滋养心灵,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所以高校与教师必须树立思政教育权威,努力掌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从而保证思政教育的稳定性与方向性,进而为学生提供高效可靠的思政教育。

(二)依托网络空间,加强教育过程互动

提升思政教育传播力与影响力需以提升其吸引力为前提,而实现师生的情感互动是提高教学吸引、强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基础。在网络环境的冲击影响下,思政教育需掌握话语权威,但并不代表教师要绝对主导整个教育过程,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依靠教育霸权强制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需要被认可、接受和尊重,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相互独立、在人格上相互平等,必须摒弃传统“为师独从”的落后理念,将师道尊严从宗法社会和家庭人伦中解放出来,转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在和谐公正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共同进步。此外,思政教育不能只传播复杂的理论知识和超越当前实践的理念准则,还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合理需求,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帮助。所以,思政教育应依托大数据算法分析学生的需求点和兴趣点,通过智能匹配为学生推送优质教育内容。比如,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应用软件,向学生推送礼赞改革开放、强军兴军、科研成就等方面的文字与视频信息,使学生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崛起与强大,不断增强大学生对道路和制度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感与自豪感。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网络行为责任意识,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从而为网络空间治理贡献积极力量,进而为提高个体思想道德水平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三)拓展网络参与,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网络空间治理将网络行为及结果作为直接目标,同时强调追溯行为过程、验证行为事实。在此视域下,思政教育评价应构建多元评价模式、突出过程评价导向,对现有评价机制作出全面改革。对于考核对象,思政教育不能只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方式、内容、效果展开评价,建立自我评价、师生互评、院系综评的多元评价主体,以消除传统单向评价无法规范评价过程、无法生成准确评价结果的弊端。对于评价方式,思政教育要加强统一考核与过程评价的结合利用,注重构建多条评价路径。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依靠期末考试成绩判断学生学习效果,辅之以平时表现考核来督促学生日常学习。这会导致不少学生疏于日常学习,将考试合格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即使在以课堂出勤为主要考核对象的“平时成绩”要求下,依然有学生很难保证成绩及格。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该标准在二级指标“教学方法改革”下强调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9]。思政教育评价创新的目的在于使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所以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课堂讨论、测验、互动等方面的考核,增加实践调研、论文报告等方面的考核比重,从而保证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效率与质量。

(四)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教育空间

各种互联网应用填满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大学生在享受互联网技术便捷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低俗话题、虚假信息、负面言论、非法放贷、诈骗赌博等网络乱象的冲击与影响。所以,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必然要面对网络问题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网络空间治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迫切需要通过法制建设清理网络乱象。网络失范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所以网络立法必须对相关利益方加强监管。当前我国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主要针对网络运营安全方面进行立法约束,对于其他“灰色地带”威慑力度不足。比如百度竞价排名误导患者医疗选择;短视频和主播行业,部分人为了争取流量收益,不惜发布低俗内容吸引受众;电商平台假货横行等,这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已从个别企业行为蔓延为整个产业链经济利益的相互绑定。因此,政府要从立法角度管住网络市场资本,防止网络空间因为过度逐利而失控。网络失范的驱动力在于技术进步,所以网络立法也要针对技术管理展开[10]。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但开发和使用技术的人却有道德水平、价值准则的高低之别,点对点网络传输技术被用于缓存和上传淫秽物品、大数据技术深度提取网民个人信息、算法机制捕捉个人偏好制造信息茧房,都是开发者打着“技术无罪”“技术中立”的幌子与法律法规打“擦边球”。网络空间立法必须对技术背后的利益行为做出界定,明确技术开发应用的主要范围,通过打击网络技术犯罪降低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使用网络的风险。

总而言之,网络问题的影响与危害决定了网络空间治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网络空间治理与思政教育创新之间的高度耦合为二者展开合作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因而,在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要在保证思政教育方向与价值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拓展教育主体、创新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使思政教育真正走近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彰显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