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中班幼儿自主用餐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1-12-31 02:51金丹
考试周刊 2021年89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策略

摘 要:午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重要环节,课程游戏化支架4中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由此打破由教师分餐、幼儿等待的传统用餐方式,把取餐的自主权交还给幼儿,幼儿根据自己的食量决定取多少。

关键词:课程游戏;中班幼儿;自主用餐;策略

一、引言

自主用餐的新形式能够激发幼儿对用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幼儿从自主用餐环节中能够得到哪些方面经验的提升?小班幼儿如何实现向中班自主用餐的过渡?现阶段的自主用餐真正能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了吗?笔者以教师观察、问卷调查、与幼儿和家长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去探究,发现目前自主用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进行优化。

二、自主用餐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强健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指南》健康领域明确指出,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不偏食、挑食、暴饮暴食;引导幼儿生活自理,促进其双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取餐时,幼儿自己端着盘子盛取食物,学习让盘子保持平衡,并顺利端到自己座位上;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大菜勺,学习拿菜勺的正确方法;吃饭时保持正确的坐姿等,这都是在一日生活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大、小肌肉动作。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虞永平教授提出的课程游戏化中游戏精神包含四个词汇“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指南》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的用餐环节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道道菜品、一样样餐具无一不吸引着幼儿,将取餐主动权交还给幼儿,做到“自主、愉悦”,有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同时还能让幼儿理解在集体中与他人分享的社会规则,养成轮流、排队、遵守秩序等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并逐步内化,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三)提高教师课程意识

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都在不断变革,明确课程就在幼儿的生活和行动里,课程内容的生发实质是幼儿获得适宜的问题和挑战,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在自己的努力中获得相应的新经验。中班幼儿身体大、小肌肉还在发展中,因此用餐环节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拿不稳菜勺、排队拥挤、饭菜难盛等,但教师需要秉持着“让幼儿成为主动的问题解决者”原则,学会放手。幼儿根据菜品不同调整拿菜勺姿势以便将菜品盛到碗里,并且感受到盛软软的蔬菜和硬硬的排骨使用的力量、觸感不同。见微知著,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引导幼儿商讨规范用餐行为,从而获得相应的教育反思,提高自身课程意识。

三、中班幼儿自主用餐的现状调查

笔者所在园所微信公众号里开辟“每周食谱”版块,对早点、午餐和午点安排配合图文进行详细说明,遵循多样化、均衡性的膳食结构。各班教师每周日在班级群公布下周食谱,供家长参阅,如有食物禁忌提前告知班级教师。前期笔者对10个中班的用餐现状进行调查,主要集中在午餐环节,发现自主用餐能否顺利开展涉及多方面的主体,包括环境、教师、幼儿、家长等,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用餐环境创设不够完善

1. 心理环境

餐前过渡环节是在一日生活作息表中午餐环节与前一活动之间相互衔接的时刻,一般在10~15分钟,如户外自主性游戏结束回班后,幼儿稍作休息;角色游戏结束后,师幼进行游戏点评,再进行餐前洗手。从观察情况来看,各班会选择开展趋于安静的活动,让幼儿在餐前保持平静的心情,避免因剧烈活动造成食欲不振。这些活动是否有助于幼儿进餐还有待斟酌。有些班级选择复习近期学习的儿歌或手指游戏,以语言活动让幼儿身心得到放松;有些班级则是鼓励幼儿趴在桌上休息,放纵幼儿相互聊天,教师忙着自己的事情,造成消极等待现象。用餐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风格不同营造了不同的班级用餐氛围。有些教师过分强调用餐规则,倾向于对幼儿的每个行为进行语言指导。

2. 物质环境

用餐时需要和幼儿明确规则,可以以规则墙的形式呈现,从而促进幼儿正确行为的发生;而规则的设立,又离不开班级教师对中班幼儿自主用餐环节目标的制订和对本班幼儿用餐喜好的了解。因中班幼儿还不太能够理解“量”,盛菜时该把握的度是什么,特别喜欢吃和不喜欢吃的菜如何平衡,需要教师用语言去提醒,但也不可“一刀切”,每位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能接受的菜品种类和量不同。

(二)教师指导策略有待改善

通过对班级用餐环节的观察和对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食物营养——食物的名称、生长方式、外形特征、营养价值;

2. 卫生习惯——餐前洗手、餐中保持桌面和衣物干净、餐后漱口和擦嘴;

3. 自理能力——自主盛饭菜、整理碗筷、擦桌子;

4. 道德意识——分享、轮流、谦让等;

5. 环保意识——光盘行动。

各班教师表示知道午餐环节是一日生活中的重要一环,但幼儿园对此环节没有制订目标的要求,再加上平时组织班级活动时间紧凑,因此不会专门对午餐制订符合本年龄段的目标,并且教师的指导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现场看到某种行为时临时选择对其进行教育,指导不具备连续性。教师选择的指导方式更多的是用语言制止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如洗手时不玩水、排队时不插队、吃饭时不说话,偏消极的引导。

幼儿用餐的时间势必有快有慢,吃得快的先把小椅子搬到中间,班级两位教师对这一部分幼儿的组织管理方式也有很大区别。有些班级仅仅让幼儿坐着等待,全部幼儿用餐结束后再统一活动;有些班级则会让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或使用低结构材料自主游戏;更有甚者使用观看动画片的方式完成餐后活动这一环节。

(三)家园共育步调不一致

幼儿进入中班实施自主用餐后,与班级家长也进行了定期沟通,发现在幼儿园养成的自主用餐习惯在家很难贯彻落实。尤其是由祖辈负责用餐环节的家庭,对用餐要求松懈,往往看到幼儿在餐桌上发呆或有想离开的趋势,祖辈便会行使这举手之劳,只为幼儿能将饭菜吃下。祖辈还会倾向于做幼儿喜欢的菜品,助长幼儿挑食、偏食的现象。

四、中班幼儿自主用餐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餐前环节,营造进餐氛围

1. 保育员的操作方式

班级保育员的工作在餐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桌面消毒、推餐车、分餐具等,我园对此有明确、严格的要求。各年龄段分时间段推餐车,桌面消毒时保育员需先使用醮有消毒水的毛巾擦一遍,再用干毛巾擦一遍水渍;餐车推至班级后先放在储藏室,不可影响幼儿活动。这时,保育员将餐具准备好,毛巾放在指定位置;过烫的食物打开盖子凉一凉,避免烫到幼儿。教师应当和保育员积极沟通、相互配合。

2. 教师的组织管理

(1)合理安排过渡环节活动内容

餐前过渡环节能够有效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活动的节奏,使之适应一日生活不同环节间节奏快慢交替的变化。过渡环节内容可涵盖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等多方面。因此,班级两位教师要协商一致,合理利用这10~15分钟,关注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采取观察、互动等方式,使每天的安排有相同也有不同。

安排中相同的部分包括对今日食谱的介绍,教师事先利用网络搜索菜品的相关知识,以图文的方式生动地与幼儿讨论食物的名称、色香味、外形特征、营养价值等,激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营造宽松、愉悦的用餐氛围,让幼儿想吃、乐吃、爱吃。例如,笔者所在园每周有四天是饭菜搭配,但周五通常是面条或五色饭搭配骨头汤,提前让幼儿知晓并习惯这一规律。又如,剥虾对幼儿来说是一次挑战,教师可在餐前引导幼儿讨论快速剥虾的方法。与中班组教师进行研讨,还梳理出以下几点不同:餐前活动可以与当天的具体活动情况相联系;餐前活动应当考虑教师层次的不同,关注幼儿当天的需求,形式不做固定要求;年级组对餐前活动有一定的安排,给予教师活动参考内容。

(2)巧用音乐维持餐前盥洗秩序

教师还可以用音乐律动组织幼儿进行盥洗,减少等待现象。通常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完手到端完饭又有一段时间差,如教师组织不当,幼儿洗干净的手又要再次污染。较好的做法是幼兒分组洗手,其中一组先搬椅子回组,将椅子呈现拉开的状态,而后到盥洗室洗手,其余幼儿专心做律动或手指游戏或讲故事;盥洗回来的幼儿排队盛饭菜、取餐。

(3)规范端饭路线确保幼儿安全

实施自主用餐过程中,教师发现尽管已经有序进出盥洗室和教室,仍然免不了因端饭引起的泼洒或碰撞,如果幼儿都能围绕在固定的线路(如逆时针从后到前)进行活动,就可以减少人为碰撞。这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种方式。

(二)掌握用餐方法,培养自主能力

1. 循序渐进,自主盛饭

中班幼儿可以在学期初先尝试盛饭,菜由阿姨分好,慢慢熟悉大饭勺的使用方法和自主盛饭的量,然后再过渡到盛菜。经过一学期锻炼后,随着班级值日生制度的建立,每日由值日生先行分配餐具,端到自己的组上;值日生轮流担任,给每位幼儿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增强幼儿的集体感。

2. 制定规则,约束表达

幼儿从小班升入中班后,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性发展明显提高,用餐时也变得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观察与记录后发现他们交流的内容无非以下几点:当天的食物自己喜欢与否、好吃与否,比较用餐的速度,家人也烹饪过同样的菜品等。如果教师强行制止话题,会影响幼儿的用餐情绪。其次,教师应当向幼儿明确,用餐时说话音量降低、不嬉笑打闹。

3. 细嚼慢咽,饮食均衡

如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幼儿对餐厅中烹调方式多样的食物爱不释手,尤其是煎炸类食物,但对芹菜、菠菜等蔬菜却难以接受,盛饭时常能听到有诸如“这个我不喜欢吃”“老师我不想盛这个菜”此类的言语。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榜样示范法,对同一组上吃饭光盘、干净整洁的幼儿进行表扬,利用幼儿不服输的个性激起他们想要得到表扬的斗志;又如小组比赛法,依靠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吃得快、吃得多,使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增加自律性。

五、结语

课程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文章从中班幼儿自主用餐的现状出发,在《指南》的引领下从不同人员的角度切入寻求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办法,教师除了观察并发现幼儿的困惑和需要,也要对用餐环节的组织持续反思、思考,通过研讨梳理出有效策略优化该环节,通过家园双方的互动、支持与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主用餐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虞永平.虞永平: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J].幼儿100:教师版,2016(12).

[4]校欣玮.自主进餐研究[J].幼儿教育,2018(9).

[5]周页川.幼儿园自主午餐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昆山市为例[D].镇江:江苏大学,2020.

[6]平燕玉.源于需求、自主管理、收获成长:幼儿自主用餐再探究的思与行[J].家庭教育,2021.

作者简介:

金丹,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