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法律援助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呼图壁县为例

2022-01-01 07:29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龙跃
区域治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呼图壁县农牧区法律援助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高龙跃

一、呼图壁县少数民族农牧区法律援助概况

(一)机构设置概况

呼图壁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为县司法局内设部门,2007年底,各乡、镇司法所挂牌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工作延伸到了基层,县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社会组织成立了法律援助机构,成为县法律援助中心指导下的重要的法律援助社会力量,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2015年6月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工作站,构建起多元化、多层面的法律援助受理渠道。

现呼图壁县法律援助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两名(1人在编人员),另外有31名法律援助律师兼职,均来自呼图壁县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其中,新疆众志成律师事务所11名律师、新疆鑫仕民律师事务所1名律师、新疆新靖律师事务所12名律师、新疆景化律师事务所3名律师、新疆葛泽萍律师事务所4名律师。

(二)工作开展概况

2017年1月—2019年6月,呼图壁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案件共118件,其中民事案件74件,刑事案件34件。受援人总数130人,其中农民工20人,残疾人4人,老年人11人,妇女24人,未成年人19人,少数民族18人。接待咨询人总数345人,为援助人挽回经济损失110.35万元。对公检法部门指派的刑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中心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予以提供援助。

二、呼图壁县少数民族农牧区法律援助现存问题

(一)法律援助知识知晓率低

1.法律援助知识理解困难

在呼图壁县,农牧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以放牧、种地为生,大多数农牧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甚至有些人都没有上过学。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多都以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相互交流,没有学习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导致很多人听不懂也不会讲国语。文化水平和语言交流的问题阻碍了法制建设工作在少数民族农牧区群众中的展开和推进。同时教育水平低、语言沟通有障碍的问题也导致少数民族群众难以理解法律援助相关知识。

2.法律援助宣传不精准

在调研过程中,县司法局同志介绍,县里由宣传部组织、司法局主导,会定期在农牧区群众中开展普法学法的宣传工作。在乡镇、社区、村委会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但是普法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效并不是非常好,究其原因是因为农牧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低、法律宣传的手段和途径较为单一,对于一些专业的法律名词难以理解,导致普法效果不是很好。少数民族农牧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语言理解难再加上普法宣传成效低、法律援助工作宣传不精准。这些问题导致群众对法律援助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阻碍了法律援助工作在少数民族农牧区群众中的展开。

(二)法律援助人才队伍薄弱

1.法律援助人力资源少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现呼图壁县法律援助办公室现在仅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法律援助方面的相关工作,其中1人为在编人员,另一人则为临聘人员。呼图壁县法律援助中心没有专职律师,法律援助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全县五家律师事务所的31名法律兼职。通过学历分析发现,31名律师中有仅有20人本科法学专业毕业,其余11人中9人为电大法学专业毕业,2人学习专业与法律无关。另外有5名律师从事法律工作时间不足三年。这些律师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由此可以看出,呼图壁县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着工作人员少,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整体素质低,经验少等问题。因此,法律援助人力资源少是影响呼图壁县法律援助工作进行的重要因素。

2.缺乏懂双语的工作人员

呼图壁县为少数民族农牧县,农牧区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低,也不会讲国语,有些人即便听得懂国语,也不认识汉字。语言沟通稳定也是影响法律援助工作展开的因素之一、调研数据显示呼图壁县兼职法律援助工作的31名律师中5人为哈萨克族、2人为回族、24人为汉族。仅有5名少数民族律师可以和农牧区少数民族群众无障碍地交流案件情况,其他大部分法律援助律师存在和受援群众沟通难的问题,懂双语的工作人员少,成了阻碍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法律援助的经费问题

1.经费少并且来源单一

就援助经费的来源渠道而言,目前呼图壁县法律援助工作的来源仅限于政府财政拨付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两个途径。2019年,呼图壁县政府财政拨付给法律援助的经费仅为7万元,扣除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的补贴后,用于援助的经费也没有多少,这也影响了呼图壁县法律援助程序的正常进行。同时作为经费另一来源渠道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对援助主体有明确的限制。同时经费申报的类型、程序、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这也是呼图壁县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的一方面原因。

2.法律援助律师办案经费少

律师事务所不同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再加上律师进行法律援助的办案经费十分有限,行业奉献的进展缓慢。经调研,呼图壁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标准为每件补助500元。这500元经费主要用于交通、打印等必要开支。有时遇到一些取证困难、案情复杂的案件,由于投入法律援助的补贴经费十分有限,还需要律师自己“倒贴”。办案经费少影响了部分律师的积极性,认为法律援助就是为了完成政府的任务,在案件的办理过程存在不尽心、不出力的现象。

三、加强呼图壁县少数民族农牧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宣传渠道

1.完善法律援助宣传机制

农牧区法律援助知晓率低,抛开农牧民文化水平限制的因素外,主要还是相关主管部门的舆论宣传、工作部署没有到位或者说做的不够。在调研中,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就强调他们没有开展专门的法律援助宣传工作,而是在普法宣传时一并开展。如此,在现有基础上设立专职人员进行一般性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宣传显得势在必行。

2.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宣传

农牧区法律援助的宣传,一方面存在宣传对象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当前融媒体技术和宣传手段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相关部门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非常好的“阿肯”弹唱手,他们能将宣传内容编成歌词进行弹唱,接地气,群众也易于接受,所以要积极鼓励农牧区中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众和干部积极参与其中。所谓有针对性的宣传,也是基于目前呼图壁县农牧区在法律援助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该县石梯子乡和雀尔沟镇为例,由于这两个地区处于山区和牧区,所以有关交通事故和草场纠纷的问题比较多,故基层法律服务者在这两个地区就应当着重宣讲这两种问题的法律处理方式,这就有了精准性和针对性,能提高宣传效果。

(二)加强法律援助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目前尚不能及时解决增加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水平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自治区相关部门提出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将司法行政机关将基层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纳入司法行政系统培训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培训。大力支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区内外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律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和培训。

2.返聘公检法司退休人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

招聘新的专业人员是面对人才流动问题时较为典型的一种应对方法,而针对呼图壁县农牧区少数民族群众居多的情况,这种招聘必然面临着需求双语人才这样更为高要求的现实问题,也就基本上限定为招聘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另一种途径是目前相关学者所推崇的,即是返聘当地公检法司系统已经退休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让他们发挥余热。他们实践经验丰富,是进行普法和法律援助的极佳人选。并且由此组成的“类律师群体”也是目前国外已经实行的一种法律援助手段。

(三)合理分配资金,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

1.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

呼图壁县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每一案件仅有500元的办案补贴,这确实对办理好案件来说是杯水车薪。分析原因,主要是我国法律援助资金的来源由两部分组成。财政方面,对呼图壁乃至全疆地区来说自然无法和东中部发达省份相比,所以在法律援助方面投入不足是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平衡的现实表现。而社会捐赠,即主要是法律援助基金方面。一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所设法律援助专项基金方面,有“法治阳光基金”等22种法律援助专项基金,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进行积极协调,以此弥补资金的不足和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应当加大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宣传,鼓励一些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支持法律援助事业,同时政府给与其适当的政策优惠,提高企业的宣传和口碑。

2.加强对法律援助经费的投入

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针对法律援助专项资金的使用和落实情况提出,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法律援助经费的投入力度。因此,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的问题,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提供的措施更多是完善制度和加强社会力量投入来加以解决,而追根到底,基层法律援助作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还是最主要的,这除了更加重视此项工作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政策倾斜,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区域的法律援助经费投入。

四、结语

法律援助,特别是基层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通过分析呼图壁县少数民族农牧区法律援助的基本现状,宣传存在短板、专业人员不足和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机制的长远发展,新时代,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总目标当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呼图壁县农牧区法律援助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对策研究
西藏农牧区的茶叶消费:一种身心生态的微观视角
对民族地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以合作市农牧区中小学为例
从法律援助“全覆盖”视角对值班律师制度进行剖析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什么是法律援助?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