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研究

2022-01-01 09:05四川省委党校廖继超
区域治理 2021年46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机制科学

四川省委党校 廖继超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公共权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管理模式。而社会治理是由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公众等广泛参与的一种新型多元化治理模式。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依托于基层社会组织体系,行之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管理成效以及管理质量,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和谐、快速发展。可以说,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以及政策向导。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为切实有效地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必须从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与优化。[1]

一、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考量

为深入全面地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以及发展,全方位保障社会治理的稳步且有序推进,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彰显基层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可以说,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依据的。

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其价值的必然体现。在推动社会治理工作深入且有序发展的进程中,卓有成效地保障社会治理的科学及高效性,应该注重引领基层社会组织积极自主地参与其中,切实有效地保障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我国在突出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进程中,进行了数次变迁以及改革,不断契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不断结合时代的发展实践,积极推动基层社会组织的完善,充分全面地理清了基层社会组织的职能,在凸显基层社会组织自身价值和作用的同时,也保障了社会治理的有序深入发展。可以说,只有发挥好基层社会组织的整体作用以及核心效能,才能够全面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发展。

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具有紧迫性。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科学且高效化地提升社会治理成效,需要基层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及全面响应。但不可否认,基层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尚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及完善化的管理体系,比如未能够有效地把握好个性化需求,未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能,也没有真正展现自身的价值,这无疑会影响并制约着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为此,积极推动基层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是提升以及优化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立足点。

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可行性。现阶段,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日益多元化以及科学化,基层社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突出。为保障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入,需要基层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很多社会治理工作也亟待基层社会组织进行完善和拓展,以此来保障工作开展的成效。

二、促进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路径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基层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为卓有成效地保障以及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应该充分全面地把握好其工作路径,最大程度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成效与质量。

(一)彰显基层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功能

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深入且有序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应真正全面化地提升以及优化社会治理成效,不断保障其创新发展力度,注重科学且全面地彰显基层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功能。基层社会组织应该将服务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全面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宗旨,不断优化以及创新工作方针,积极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实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同政府部门相比,基层社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根植于群众当中,也能够及时把握以及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还能够系统全面地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继而整体提升并优化工作效率,真正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二)实现基层社会组织与政府形成合力

在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基层社会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可靠的作用。为深入全面地提升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切实有效地保障基层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应该注重在充分彰显基层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同时,积极全面地将其与政府部门统筹结合起来,形成完整性、全面性的发展合力,更好地保障社会治理成效。要想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就要承认基层社会组织与政府不仅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存在着指导、引导和被指导、被引导的关系,两者之间是购买社会服务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明确自身的定位,把握好基层社会组织存在的现实意义,充分全面地为其进行有效赋能,科学精准地发挥其桥梁以及纽带的作用。同时,政府部门要倡导人民群众在自身需求未达成的条件下,可以寻求基层社会组织帮助解决。通过这样的权利分配以及社会倡导,有利于整体彰显基层社会组织的协调沟通等作用,继而真正形成发展合力,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奠定夯实的组织保障。[2]

(三)增强人民群众对基层社会组织的认同感

在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工作日益完善以及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科学全面地夯实以及提升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应该真正全面地发挥好基层社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及服务效能。可以说,这些作用或者职能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踊跃参与。试想,在实践过程中,若人民群众缺乏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整体认同感,或者人民群众不愿意寻求基层社会组织的帮助,那么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自然无法发挥。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寻求基层社会组织的帮助,才能够真正提升它的整体作用。对于基层社会组织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全面系统地彰显它的服务能力,以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来寻求认同。在打造完善且系统的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更要注重打造特色化、品牌化的服务,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基层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深入精准地把握好服务对象的实际诉求。服务对象是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服务群体,是其工作目标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且高效地创新以及优化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的整体精准性,切实有效地优化服务的整体力度。此外,对于基层社会组织而言,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整体优化并缩短服务流程,不断改良以及创新服务方法。比如基层社会组织要减少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要实现工作处理的短平快,部门岗位或者窗口要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直接与服务对象进行深入沟通,第一时间解答他们的诉求,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机制构建

在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基层社会组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科学全面地提升以及优化社会治理创新实效,切实有效地发挥好基层社会组织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核心效能,应该注重从机制方面来进行创新化构建。

(一)支持机制的构建

在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进程中,离不开精细化且科学化的支持机制。只有从根本上完善以及保障支持机制的全面化建构,才能够真正凸显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3]一方面,为真正发挥好基层社会组织的关键效能,应该注重在机制创新的过程中,有效降低准入门槛。伴随着社会治理工作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利益多元化,社会治理工作任务艰巨且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推动基层社会组织的有序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现阶段,基层社会组织在登记备案等过程中面临着相对繁琐的流程,这就使得很多基层社会组织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难以提升服务对象对它们的整体信任程度。为改变这一局面,应该对准入机制进行有效地变革,建立基层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并存的双轨制,最终过渡到直接的登记制。依托于准入门槛的有序降低,能够扩大基层社会组织的准入范畴,同时也有利于整体激活其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在激发以及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且系统化的资金链条能够进一步提升以及优化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成效,也能够保障基层社会组织有序开展活动。依托于科学的资金保障,全面建立专项资金,为基层社会组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且科学化的资金导向。此外,在推动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中,应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还应该注重整体梳理其职能与分工。政府部门要真正做好“简政放权”工作,不断转变自身职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式,主动退出微观领域,真正赋能于基层社会组织。

(二)完善引导机制

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中,基层社会组织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科学全面地提升以及优化其发展成效,切实彰显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应该注重建立科学且精细化的引导机制,积极为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创设科学且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发挥好自身的培育引导作用,努力为基层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培训管理服务,切实有效地优化它们的职能建设,不断提升其工作质量。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为基层社会组织创设科学的发展条件,积极有效地建构科学的设施设备,真正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效能。另一方面,在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政府部门还应该通过科学广泛的采购服务来扶持前者的发展。比如政府部门应科学梳理自身职能,积极进行放权,并将这部分业务内容转移给基层社会组织,以此来进一步夯实其发展质量,全面保障其发展水平。

(三)完善培训机制

在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实践中,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卓有成效地建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夯实人才培养实效。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充分结合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实践,行之有效地建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加大对基层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服务意识培养以及专业素养再教育。通过系统且科学的培训机制,有利于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也能够优化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效能。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通过科学的组织号召等,积极鼓励优秀人才向基层迈进,通过基层实践来锤炼自己的能力。如政府部门在招录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时,可以安排他们在基层社会组织任职锻炼,待规定年限截止后,再进行抽调。

(四)健全管理机制

在优化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效能的进程中,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全面系统地加强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有序管理以及科学统筹,进一步夯实管理实效。各级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明确各类基层社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大力培育行业类社会组织、公益性组织和以服务基层群众为重点的社会组织,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依托于精细全面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能够真正培育专业型的基层社会组织。与此同时,在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实践中,政府部门还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激励考核体系。通过严谨且科学的考核评级制度,有效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的工作成效,不断激发其履职信心以及能力建设。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同步建立一定的评估机制等。

四、结论

为科学高效化提升以及优化社会治理成效,应该注重深入全面地发挥好基层社会组织的职能以及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推动基层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明确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科学路径,积极实现高效全面的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核心效能。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机制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皮革机制
科学拔牙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