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

2022-01-01 09:05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庆平
区域治理 2021年46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突发事件预警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庆平

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管理是危机应急处理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首要任务是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社会组织在制定发展规划和经济统筹的同时确定有几率发生的危机和意外,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发生或将其伤害和损失降到最小。由此可知,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设必须要依照全面、高效、及时的原则而开展。因此,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逐步实现了建成小康社会的远大目标。但随着新老思想的更迭与碰撞,还有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许多因素导致矛盾激增,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根据调查可知,在2015年到2020年,我国累计发生的突发事件数量超过二十次,经济损失超过一百亿,人员伤亡超四千人。由此不难看出。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无形中增加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概率,因此,优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想要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建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成离不开优良的社会秩序,要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维护好社会安全,如果这些做不到,那么建成小康社会就只是一个愿望。由此可见,提升政府管理能力,优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十分重要。

二、我国政府预警机制建设的指导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预警机制的首要任务是做到预先警告,因此,“及时”就是预警机制的最重要原则。只有及时地判断危险和事件的发生,才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策略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具体流程为,相关人员在发现任何公共事件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时,就要立刻向有关国家单位或者部门进行上报,然后国家部门根据问题的类型以及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或者问题指导意见。对于此,我国可以学习美国与俄国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

(二)高效性原则

创立公共事件的政府欲将机制的目的是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制定合理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得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处理,减少因突发公共事件而产生的各项损失。比如,二〇〇二年十月,俄国莫斯科出现劫持人质的事件,因俄罗斯相关部门的预警机制效率较高,此项突发事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得到了解决。虽然用武力解决该突发事件使得相关部门损失了一定的人员,但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控制住嫌疑人员,则避免了因突发事件持续过长而带来的其他更多的损失。

(三)全面性原则

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社会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地区或领域进行监督,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制定出问题解决方案,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安全,这就是设置预警机制的目的。除此之外,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的全面性原则还表现为预警机制的系统性,预警系统是由风险评估、信息监测、预警对策等系统组成的,这些系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预警工作。同时,预警机制部门也坚守创新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升级调整工作方式,以解决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三、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所存在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的重视程度不足

通常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危机的重视程度较轻,这也是影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完善的因素之一。人民群众的危机意识较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国家政府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意识较为薄弱。通过研究分析以往的突发公共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工作部门不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对于大多数的突发事件,其一般都是在事件发生后进行一系列的策划后再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做出预测,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尽量避免该事件的发生,避免产生各种人力与物力的损失。故而可知,政府部门缺乏一定的危机意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能力较差。第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机意识较弱。政府部门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领导者,政府的思想会直接影响民众的意识思维。由于政府的危机意识较弱,对于危机意识的宣传较少,民众对预警以及危机的了解过少,造成民众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不能及时地有所察觉,甚至在危险发生时,还不能够及时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部分具有一定危机意识的公众,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突发事件给自身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因此,公众缺乏危机意识也是造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存在问题的因素之一。

(二)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

当前这一阶段,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在整体上并不完善,针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工作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目前,我国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并不完整,不能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并且,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强国,我国的政治系统、经济体系与社会格局等都较为复杂,普通的突发事件预警方案已不能有效地处理我国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预警部门的改进速度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各部门之间的预警与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不协调,在突发事件预警宣传工作中,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配合,宣传工作的策划与实施情况不佳,缺少统一的宣传标准与预警方式,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预警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四、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的策略

(一)健全法律体系

完善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机制,首先需要完善我国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办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是规范也是标准。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重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与其处理办法的法律,国家法律的约束能够保证国家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运行,同时也能够促进其发展。如俄国制定《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与《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来保证国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完整;日本为完善社会安全制度,设置《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与《传染病防治法》;美国为保证社会长期的安全与稳定,建立了《反恐怖主义法》《联邦应急计划》和《国家安全法》。

(二)加强预警机制的宣传教育

加强预警机制的宣传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民众的危机意识与预警意识。此外,国家政府与有关部门也可以将预警意识的相关知识投入到对青少年的义务教学工作当中,帮助青少年建立一定的危机意识。国家要做到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与预警意识,就要使用视频宣传、走访等各种方法,使得预警意识相关知识流传到各个城市与地区。不仅如此,国家还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微信、各大视频软件等媒介,向公众传播预警知识。还可以定期在商场、学校等地点举行突发公共事件普及讲座,帮助民众理解危机预警,并使其具备一些应对临时危机的能力,在遭遇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可以有效地保障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并有能力帮助他人逃脱危机。

(三)组织公众参与危机演习

想要完善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预警机制的建设,除了提高预警意识之外,也要做好危机演习工作,保证民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地配合国家相关部门解决突发事件。政府部门可以与消防、武警等部门合作,组织群众进行危机演习,教育群众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鼓励其积极学习各项自救知识,提高其危机意识与预警意识,使得群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自身损失,保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五、预警机制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

(一)预警机制的预见能力

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当中,总会遇到许多的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的安定与正常发展,怎样避免突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怎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怎样落实应急管理策略等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努力攻克的难题。而应急管理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预防及预警工作,换句话来讲,如果可以从根源上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其对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与预防工作要比其应对及解决工作更加重要。

预见事故的发生是预警机制的核心,也是预警机制存在的意义。不论是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或是自然突发公共事件,都具备一定的规律。如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其发生规律,就可以预见未来在自然及社会领域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变化。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潜伏期,事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断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作用就是依靠科学的办法,详细地分析一些同类型公共事件构成与某些重要指标,从而寻找一些决定性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而预先找到突发事件发生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阻止。

(二)预警机制的监测能力

在一些公共事件的潜伏期和爆发前期,都是预警监测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期,预警机制的监测作用主要指的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指标的评估,从而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检测突发公共事件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的公共危机的源头一定是现阶段的突发事件情况,且现阶段的突发事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监测突发公共事件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可以借助一些算法和模型,通过科学手段判断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及其影响,做出详细的评估与分级,可分为非常严重、严重、比较严重、不严重等级别,对于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采取不同措施应对,实现针对化处理。也就是说,在处理一级突发公共事件时应用同样一组科学指标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尽可能做到监测精确化、科学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预警监测工作当中,不一定需要对所有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根据事件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决定因素的指标着重分析,既可以减少工作量,还可以清楚地反映出突发事件的情况。

(三)预警机制的防范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自身较为复杂,决定因素众多,时机不确定、原因不确定、影响不确定等不确定性决定了不可能彻底制止与控制其发生。影响强、发生频率高的突发事件非常容易引发社会动荡,从而影响社会发展甚至正常运转。虽然不能够完全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但如果想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某些社会突发问题或降低某些可能发生的危机的影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时预警机制就可以起到很强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防范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一些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可以借助科学的预警机制预测哪些部门会出现问题、会出现什么类型的问题。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对策,尽量规避一些危机的出现,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危机的负面影响。

(四)预警机制的缓解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发生迅速,大部分人不具备应对的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能够准确判断突发事件的发生,不能在其出现征兆时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面对已经发生并持续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当想办法尽可能减轻其危害,降低其对社会和我国发展造成的损失。这就要发挥预警机制的缓解能力。预警机制可以借助高新技术设备第一时间判断危机并发出警报,自动采取相关措施以控制事态的蔓延与发展。换个角度来看,对于已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缓解其实就是尽可能避免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站在宏观角度来看预警机制的各种能力,不难发现其预见与检测能力是最为基本与重要的,这两部分内容的本质其实是有关部门为阻止公共事件的发生,减轻其负面影响所做的防范工作,属于应急管理缓解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尽可能发挥预警机制的预见与监测能力本质上是为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起一道围墙。预警机制的防范和缓解能力同样也是为应对潜在危机而做的准备,争取时间处理危机,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在危机后的重建工作的工作量,可以帮助社会尽快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状态。总而言之,预警机制就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潜伏期和爆发前期对其进行掌控和监测,起到预警防控的作用。一个好的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将其危害性削弱,还可以帮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实现高效善后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部门的负担,帮助社会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发展状态。也就是在危机已经出现并持续发展的态势之下,预警机制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危机的发酵速度,并降低其对社会、经济、人民造成的危害。预警虽然只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阶段,但其作用影响覆盖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政府预警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六、结束语

总之,无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如何,各个国家与地区都无法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预警机制,来降低突发事件对国家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故而,我国政府部门要从科学的角度,设立一系列体系完整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并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对预警机制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也要完善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预警机制能够顺利实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及时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事件,降低公众以及社会与国家的损失。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突发事件预警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支付宝变蓝、张朝阳自省,危机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可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预警个啥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从危机意识谈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