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炼铁高炉冶金技术的应用

2022-01-01 14:54董兴山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炼铁钢铁行业高炉

董兴山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104)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钢铁行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虽然当前我国正向着第三产业发展,但现阶段社会各界对钢铁资源的需求依然只增不减,并且对生产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钢铁制造主要以高炉技术为主,但是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和隐患,不仅降低钢铁冶炼效率,还会为钢铁产品带来一定质量问题。为了提高冶炼水平,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专家和学者试图将冶金技术应用到高炉冶炼技术中[1],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冶炼方法不仅能够切实解决传统冶炼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高钢铁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由此可见,对冶金技术在炼铁高炉中的应用以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对促进钢铁行业稳定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炼铁高炉冶炼现状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钢铁行业不断借鉴先进国家冶炼技术,并积极引进现代冶铁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钢铁行业发展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冶炼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具体体现在钢铁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这也使得国际市场降低了对中国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冶炼出现供过于求现象。另外,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炼铁过程中普遍采用高炉冶炼技术,由于投入能源较大,冶炼效率较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钢铁行业稳定发展。而将冶金技术应用到炼铁高炉中,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有利于实现钢铁行业持续发展目标。

2 常见的冶金技术

冶金技术是通过多样化方法对能够利用的矿石等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并提炼出原材料中的金属物质或金属化合物,而后采用特殊工艺将提取物进行加工制作,从而形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材料。现阶段在冶炼行业较为常见的冶金技术有以下几种。

2.1 火法冶金技术

所谓火法冶金技术,就是在高温环境对矿石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矿石资源产生物化反应,从而由原始形态转变为金属化合物或金属物质,并汇集在气体、固体、液体等产物中,最终满足矿石资源杂质和金属相互分离的目标。冶金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燃料燃烧达到一定温度条件,少数也会通过化学反应供应热量。其冶炼过程较为复杂,包括干燥处理、焙解、焙烧、熔炼、精炼以及蒸馏提取等多个环节[2]。

2.2 湿法冶金技术

所谓湿法冶金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溶液中对矿石资源进行冶炼。这种冶炼方法通常温度不高,冶炼流程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对矿石进行浸出处理,而后将浸出的矿石净化,最后制备金属。具体如下:第一,在矿石浸出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溶剂,将矿石浸入溶剂中,使矿石中的金属与溶剂发生反应,并以离子形态与溶剂相融合。在矿石浸出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处理难度较大的矿石,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提前对矿石进行预处理,使其形成易于浸出的化合物[3]。第二,由于一些矿石在浸出处理后,部分金属和需要提取的金属同时与溶液混为一体,所以需要通过净化将溶液中的杂质去除,该过程也是净化处理过程。第三,金属制备,主要是采用置换法、还原法等方式,将净化处理后溶液进行处理,从而提取出所需金属。

2.3 电冶金技术

所谓电冶金技术,就是利用电能方式提取矿石中的金属物质。常见的电冶金技术有两种,一种为电化冶金技术,另一种为电热冶金技术。前者主要采用电化反应冶炼金属,需要将矿石中的金属从熔体或溶液中提取出来[4]。后者是通过电能转化热能方式提取矿石中的金属物质。可以看出,电冶金技术与火法冶金技术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差异之处,即热能来源不同。

3 冶金技术在炼铁高炉中的应用

3.1 双预热技术在炼铁高炉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冶金技术被应用到炼铁高炉中,高炉双预热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炼铁高炉在运转过程中离不开热能支撑,其中大部分需要通过燃烧焦炭和煤粉获得,少部分由热风以及炉料化学反应获得。另外,高炉炼铁所需的煤炭资源会有34%左右能量转换为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副产煤气[5]。众所周知,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钢铁行业作为耗能大户也应该不断向节能减排方向优化,而回收副产煤气,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也是降低冶炼成本的关键途径。具体来说,高炉双预热技术,就是将高炉煤气燃烧时产生的废气与热风炉烟道产生的废气回收,并将二者相融合作为热源。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混合后的气体能够将煤气预热到300℃以上。

例如:近年来鞍钢、宝钢等钢铁冶炼企业,在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中就积极采用了高炉双预热技术,取得的高温风温度达到1200℃左右。以宝钢企业钢铁冶炼来说,在3号热风炉采用了分离型热管式双预热装置,4号热风炉采用了分离型热管煤气和空气双预热装置。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通过回收预热,将风炉预热到一定温度,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高炉废气,有效节约煤炭资源,还能够优化热炉燃烧情况,有效提高焦炭和高炉使用率。然而,受技术制约,导致高炉双预热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回收废弃预热量较低,仅展总比26%左右,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需要专家和学者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完善该技术[6]。

3.2 干法除尘技术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

高炉除尘技术是钢铁冶炼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冶金技术,该技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干法除尘,另一种为湿法除尘。其中干法除尘又分为布袋除尘和高压静电除尘两种,前者应用效率较高,并且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优势。众所周知,钢铁冶炼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由于我国水资源较为紧缺,所以为了尽可能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浪费,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引入干法除尘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十年发展进程。

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在最初应用时,主要通过煤气加压方式,对大布袋进行反吹,从而达到除尘效果。虽然除尘效果较好,但并不适用于大型高炉企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所以该技术最初引进时,只常见于200m³~300m³高炉冶炼中。而后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干法除尘技术也得到了一定优化和完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我国研发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型高炉企业的煤气低压脉冲除尘技术,在滞后的7~8年间,该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几乎所有新建的1000m³以下的高炉都应用了该技术,促进该技术在推广、应用方面达到质的飞跃。现如今,在科技支撑下,该技术也逐渐向成熟化趋势发展,并且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适用于2600m³高炉冶炼中。

3.3 喷煤技术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

上文多次提到,高炉冶炼过程中离不开焦炭资源的支撑,其不仅能够为高炉运转提供充足热量,还是矿石处理的主要还原剂。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应用喷煤技术,主要是将煤粉从高炉风口处吹入,从而达到提供热量的目标,同时充分发挥还原剂功能,如此不仅能够降低高炉铁焦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炼焦设施的使用,同时可以满足节能减排需求,是钢铁行业高炉冶炼中的重要改革。

炼铁高炉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能够提高煤粉燃烧率。在长时间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燃烧精料、降低渣比能够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所以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预热工艺,保证炼铁高炉安全生产。

在喷煤技术最初应用过程中,采用的喷吹系统大多为串联罐系统,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并联罐系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逐渐取代传统串联罐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计量与控制精度也越来越精准,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通过适中速度对焦煤进行磨制,使其形成煤粉[7]。第二,回收烟气炉废气和热风炉废气。第三,利用大布袋对煤粉进行收集。第四,采用并连罐系统喷吹煤粉。现阶段,宝钢企业在炼铁高炉生产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喷煤技术,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

4 炼铁高炉冶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冶金技术得到了相应完善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但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冶金技术能够提高钢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满足节能减排需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并为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动控制目标。所以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专家和学者加大研究力度,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冶金技术利用率。

第一,进一步提高高炉炼铁反应速度。想要强化反应能力,就要不断提高冶金技术反应效率。实现该目标的方法有两种:意识保证焦炭与矿石配比科学,使其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高速还原。第二,适当添加催化剂,以此提高反应速度。

第二,降低焦煤资源使用率。新时期我国坚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钢铁行业作为耗能大户,需要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煤炭资源依赖程度,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需要不断优化炼焦配煤系统,从而扩大炼焦煤源,尽量减少焦比,保证系统能够自动匹配出最佳配煤模型。

第三,开发碳化氢技术。在高炉炼铁该过程中采用碳化氢技术展开低温还原工作,一方面可以优化熔融带透气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有效提高高炉利用率,达到提高钢铁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产量的目标。现如今,碳化氢技术依然处于发展过程中,需要专家和学者不断探索,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对钢铁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钢铁行业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由于传统高炉炼铁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焦煤资源,并且生产效率低,生产产品质量不佳,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竞争压力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探索冶金技术在高炉炼铁中的应用,旨在为强化我国钢铁行业生产水平奠定基础,使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炼铁钢铁行业高炉
昆钢2500m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昆钢2500m3高炉停炉及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玉钢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降低高炉炼铁燃料比的技术工艺研究
云南钢企引进FINEX炼铁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昆钢炼铁技术进步与问题探讨
高炉前
铸造文明 坩埚炼铁 发明地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大数据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