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IG休克指数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2022-01-05 07:28潘笑朱斌刘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存活

潘笑 朱斌 刘宏

颅脑外伤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的颅脑外伤数量更多[1]。这就对急诊科颅脑外伤伤情的分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能在早期快速的评估病情,筛选出严重的颅脑损伤,进而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置,可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休克指数(SI)即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急性创伤患者的评估指标[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用于评估意识水平显示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相关[3]。结合两个指标的特点,日本学者提出一种新的评分工具rSIG休克指数,其是以GCS评分/SI计算,可以评估创伤患者的死亡风险[4]。本文探讨rSIG 在评估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316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4岁;②首诊我院且外伤后12 h内入院。③明确有颅脑外伤史。排除标准:①入院时已死亡或主动放弃治疗。②其他部位外伤,简明损伤评分(AIS)[5]≥3分。所有患者均立即按照颅脑外伤救治指南进行救治[6],包括吸氧、机械通气、监护、镇静镇痛、控制血压、急诊手术等。根据患者院内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82例)和死亡组(34例)。

1.2 方法 收集所有进入急诊室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评分、入院生命体征、院内结局等资料。根据入院时的生命体征计算SI、即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及rSIG、即GCS评分/SI。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及MedCalc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U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约登指数寻找最佳截断点、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分析rSIG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16例,其中存活组282例,死亡组34例。存活组患者SI低于死亡组[0.60(0.50,0.71)VS.0.65(0.50,0.96)],存活组患者rSIG高于死亡组[22.09(15.76,27.32)VS.8.34(5.84,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存活组与死亡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rSIG和SI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SI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低,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608(95%CI:0.552~0.662,P>0.05)。rSIG对脑外伤患者院内死亡预测有一定的价值,rSIG的AUC 0.842(95%CI:0.798~0.881,P<0.05),rSIG 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794。见表2、图1。

图1 rSIG和SI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死亡的 ROC 曲线

表2 rSIG、GCS和SI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3 rSIG分组颅脑外伤患者比较 以rSIG 13.58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rSIG≤13.58和rSIG>13.58组。rSIG≤13.58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rSIG>13.58组。见表3。

表3 颅脑外伤患者在rSIG≤13.58、rSIG>13.58时院内死亡比较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急诊领域常见的急危重症,特别是严重的颅脑外伤,死亡率高;而且在存活的患者中有较高的致残率。据统计,在我国颅脑外伤年发生率为55~64/10万,每年近10万人因颅脑外伤死亡,且发生率和致死、致残率逐年升高,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7]。尽早的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缩短抢救时限,提升救治效果[8-9]。准确快速的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诊,识别危重患者,对提高救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既往已有包括TRISS评分和ISS评分等多种方法来评估创伤严重程度,但是这些指标计算较复杂且难以在繁忙的急诊科第一时间获得。因此,对于急诊医护分诊而言一种无创、简便、可以反复、动态测量的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KIMURA等[4]分析168,517例创伤患者,发现rSIG是可以用于确定创伤患者风险水平的可靠指标。一项对成人严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进行的多中心研究[10]分析发现rSIG可以预测成人重型颅脑外伤死亡。本资料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rSIG明显低于存活组,rSIG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AUROC为0.842,最佳截断点为13.58,灵敏度为0.912、特异度为0.794。进一步以rSIG13.58为最佳截断值分组,结果显示rSIG≤13.58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rSIG>13.58组。提示rSIG在判断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死亡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SIG≤13.58时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rSIG是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死亡进行预测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入院rSIG≤13.58的患者归类为优先救治的对象,及时救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通过动态观察rSIG可以更好的预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快速评估病情,从而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高效的分诊和救治。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存活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脱水神功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