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机理论的阶段戒烟干预方案对老年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01-05 07:28余五珍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戒烟出院疾病

余五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多与暴露于有害气体或颗粒导致的肺泡和气道异常相关。研究显示,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较于非吸烟人群,吸烟人群发生COPD的风险高9.92倍[1]。吸烟还与80%~90%的COPD患者死亡有关[2]。因此,戒烟是预防和治疗COPD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处在不同阶段的患者,其对戒烟的认知和感受存在不同,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戒烟行为。时机理论是指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接受过程,将疾病分为诊断期、稳定期、准备期、实施期和适应期共5个阶段[3]。强调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本文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阶段戒烟干预方案对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男性长期吸烟COPD患者106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017年《COP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球策略》中COPD诊断标准[4];②年龄60~80岁;③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心脏疾病或其他肺部疾病;②精神疾病或有意识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8.25±9.75)岁,病程(11.02±5.17)年,吸烟时间(38.25±8.36)年,吸烟指数(741.59±355.28)支/年;疾病分级:Ⅰ级5例,Ⅱ级26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7.83±9.62)岁,病程(10.81±5.13)年,吸烟时间(38.32±8.43)年,吸烟指数(732.64±352.68)支/年;疾病分级:Ⅰ级4例,Ⅱ级28例,Ⅲ级10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吸烟相关情况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项目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为患者讲解COPD疾病知识,并发放戒烟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吸烟的危害、戒烟对健康的好处以及戒烟的方法。出院当天邀请患者加入戒烟微信群,同时,对患者进行简短的戒烟干预,内容包括:①了解并记录患者的吸烟状况;②告知患者吸烟与COPD密切相关,彻底戒烟是治疗该病必选部分。同时,再次叮嘱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复查和咨询。居家期间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持续免费的戒烟咨询。以微信或者电话形式提醒患者按时复诊随访。(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阶段戒烟干预方案。①组建干预小组并制订干预方案:成立由1名呼吸科医师(副主任医师)、2名呼吸科护士(主管护师)组成的干预小组。均接受戒烟系统培训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干预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护士负责方案实施和数据收集。②实施干预:诊断期:指入院至疾病确诊前。该期主要工作是由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吸烟现状,帮助患者建立戒烟的行为动机。同时,对患者给予戒烟劝导,如向患者讲解吸烟危害和戒烟好处,同时发放戒烟手册。该期干预时间为5 min,采用面对面方式。急性加重期:指疾病确诊至病情稳定前。该期主要工作是由医护人员结合疾病并发的不适症状,如咳嗽、喘息、咳痰等,强化患者的戒烟意愿。同时向患者讲解COPD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和康复的方法,尤其注意告知患者吸烟不但会造成COPD的发生,还会加重病情,降低治疗效果。同时注重鼓励家属对患者戒烟给予支持。该期干预时间为10 min,采用面对面方式。出院准备期:指病情稳定至患者出院前。该期主要工作是由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一步树立戒烟信心,并强化戒烟的意愿和行为。包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法,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必要时应用戒烟药物以及家属监督等。邀请患者加入戒烟微信群,随时为患者提供咨询,并指导患者戒烟。该期干预时间为15 min,采用面对面方式。调整期:指患者出院至出院后1个月。该期主要工作是观察评价患者戒烟计划实施情况,同时,为患者提供科学戒烟的有关信息。主要通过微信群互动方式推送知识,提供咨询,并督促和了解患者的戒烟情况。对持续戒烟者,给予鼓励;对中断戒烟者,了解原因,帮助他克服困难,给予戒烟药物,并取得其家庭支持,继续戒烟。该期采用微信干预,>1次/周。适应期:指患者出院后1~6个月。该期患者由于病情的改变和时间的变化,其戒烟信念和行为可能会发生波动或变化,因此,重点工作是帮助继续维持戒烟的信念和行为。对戒烟成功者给予鼓励,防止复吸,对复吸者,给予行为和药物戒烟干预。该期采用微信干预,1次/月。出院后6个月电话或微信通知患者门诊随访。

1.3 观察指标 (1)CAT问卷评分:CAT问卷共包括咳嗽、胸闷、咳痰、睡眠、情绪、精力和活动能力8方面问题,临床上多采用其评估COPD对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每个项目均为0~5分,CAT问卷总的分值范围是0~40分。分值越低表示COPD患者症状越轻,健康状况越好。(2)肺功能指标:采用Pony FX肺功能仪(科时迈公司,意大利)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指标测定。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肺活量比值(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指标。测量时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如为急性发作期,则待病情转入稳定期2周后再行检测。(3)急性发作次数: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COPD急性发作次数。(4)戒烟率:戒烟是指患者停止吸烟≥6个月者,戒烟率=戒烟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T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x±s)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次(x±s)]

2.4 两组患者戒烟率比较 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成功戒烟21例,戒烟率39.62%;观察组患者成功戒烟39例,戒烟率73.58%。观察组戒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3,P<0.05)。

3 讨论

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5]。吸烟与COPD密切相关。吸烟中的化学物质主要通过降低呼吸道免疫功能、自由基损伤肺组织、促进促炎因子释放以及打破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和直接诱导气道细胞凋亡等方式促进COPD发生和进展。研究表明,戒烟是治疗COPD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6]。然而,COPD患者的戒烟难度更大[7]。一是烟草本身的成瘾性,二是COPD的诸多慢性呼吸道症状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和忧郁症状,而烟草中的诸多物质,如尼古丁等能够缓解此类症状,因此COPD患者戒烟难度较大。寻找更为有效的戒烟干预方法,对COP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资料结果显示,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CAT评分和急性发作次数均发生降低,观察组患者CAT评分和急性发作次数降低更加明显。表明基于时机理论的阶段戒烟干预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患者的COPD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戒烟方法。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均升高,观察组患者升高更加明显。表明基于时机理论的阶段戒烟干预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患者的肺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戒烟方法。分析原因,这可能与观察组针对患者按照5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和不同特点逐步深入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戒烟意识,强化家属对患者的戒烟意愿的情感支持,进而解除患者对烟草的依赖,减少患者的吸烟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戒烟率是反映戒烟干预方案效果的主要指标。有研究报道进行戒烟热线干预1个月后,患者的戒烟率为32.84%[8]。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戒烟率73.58%,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时机理论的阶段戒烟干预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戒烟率。可能因针对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利于患者戒烟意识的增强,且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纠正患者对疾病和戒烟的认知偏差,促进其戒烟行为的形成。此外,全程戒烟咨询和微信督导有利于患者戒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研究发现,戒烟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戒烟咨询能够提高患者戒烟成功率,且建议力度与戒烟成功率密切相关[9]。

猜你喜欢
戒烟出院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帮忙戒烟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戒烟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第五回 痊愈出院
Good Ange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