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碎石术Ⅰ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2022-01-05 07:28廖开森蔡琦曹俊杰陈静任黎刚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软镜导丝肾盂

廖开森 蔡琦 曹俊杰 陈静 任黎刚

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常见治疗方法有保守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开放取石、输尿管镜碎石术(UR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输尿管镜碎石术因创伤小、可重复操作等优点被患者所广泛接受。输尿管镜分为输尿管硬镜及输尿管软镜,对于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则需选择输尿管软镜碎石。由于输尿管软镜置入前需放置输尿管软镜鞘,大部分患者因输尿管较窄需Ⅰ期留置双J管2周预先扩张输尿管,再行Ⅱ期输尿管镜碎石术。随着输尿管镜手术越来越成熟,医师的手术技巧不断提高,可直接行Ⅰ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Ⅰ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40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7例患者行Ⅰ期碎石,165例患者行Ⅱ期碎石。纳入标准:(1)术前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肾、输尿管上段结石;(2)1.0 cm≤结石长径≤2.0 cm;(3)无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4)尿白细胞及尿培养阴性。排除标准:(1)术中导丝进入输尿管后即见脓性尿液涌出;(2)严重髋关节病变,完全无法摆截石位;(3)严重尿道狭窄或输尿管狭窄;(4)存在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明显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并完善B超、CT检查及术前肾功能评估。Ⅰ期碎石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输尿管硬镜监视下找到输尿管开口,导丝进入输尿管内,在导丝引导下输尿管硬镜进入输尿管上段,如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尽量将结石推入肾盂,留置斑马导丝,退镜,循导丝放置输尿管软镜鞘(12/14F),换电子输尿管软镜通过软镜鞘进入输尿管上段及肾盂,寻找到结石,予钬激光击碎结石,套石网篮套取较大结石碎片,退出软镜,沿鞘放置导丝,导丝在位后退出软镜鞘,沿导丝常规留置F6双J管1根。手术时间严格控制在2 h内,术后第1天拍卧位腹平片查看双J管位置,术后2周拔除双J管,术后2个月复查泌尿系CT。Ⅱ期碎石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输尿管硬镜监视下找到输尿管开口,导丝进入输尿管内,沿导丝常规留置F6双J管1根。术后拍卧位腹平片查看双J管位置。2周后行Ⅱ期输尿管软镜碎石,碎石方法同Ⅰ期碎石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净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其中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发热、输尿管损伤、石街形成、输尿管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Ⅰ期碎石组中老年患者、有生育史女性、有排石史及输尿管镜手术史的患者Ⅰ期碎石成功率较高,而<30岁年轻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Ⅰ期碎石率成功率较低。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随着临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师能够熟练掌握输尿管软镜技术,可以从容施行Ⅰ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从而省掉预留双J管这一步骤。一般情况下,7-8/9.5-12F输尿管硬镜如能顺利进入输尿管上段,输尿管软镜操作鞘也能置入成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便可进行。2016年AUA 指南并不推荐术前常规预置双J管,证据水平为 B 级,因术前留置双J 管会增加手术费用以及降低生活质量。Ⅰ期双J管预留期间较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肉眼血尿、尿路刺激征等,甚至个别患者会出现发热[1-2],Ⅱ期碎石过程中在输尿管软镜下可见肾盂内血凝块、黏膜水肿等影响视野。MADEC等[3]研究发现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可简化术前操作,无需常规放置双J管,Ⅰ期手术的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并无明显下降,临床效果肯定。

本资料结果显示,Ⅰ期碎石组和Ⅱ期碎石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致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主要集中在结石负荷大、质地硬。肾盂-肾下盏漏斗部夹角(IPA)较小的患者碎石成功率低。JESSEN等[4]发现 IPA<30°不利于对肾下盏结石的操作,最终延长该例患者手术时间甚至碎石失败。Ⅰ期碎石组因输尿管偏窄置入输尿管镜鞘失败导致Ⅰ期碎石失败,需置入双J管准备Ⅱ期碎石。还有进输尿管口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部分医师在这一步发现输尿管口偏窄,输尿管硬镜无法进入输尿管就直接沿导丝留置输尿管双J管拟Ⅱ期碎石,有较多患者仅输尿管口狭窄,输尿管硬镜突破输尿管口后见输尿管腔增粗,输尿管硬镜可顺利到达输尿管上段,从而判断可以放置输尿管软镜鞘实施Ⅰ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只要导丝留置到位,可以尝试突破输尿管口,通过旋转、倒置输尿管硬镜头端,多次进镜失败再考虑Ⅱ期碎石,有时进输尿管口需要技巧。如输尿管末端角度太大,导丝也无法拐弯置入输尿管内,多次导丝试探后输尿管口有撕裂、黏膜夹层、穿孔等,导丝仍不在位,这个时候要沉着冷静,可以用电切镜电切,每一刀要切薄一点,见到凸起红润的管状小孔,一般是正常输尿管腔道,导丝可顺利进入从而成功进行Ⅰ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同时,从Ⅰ期置入软镜鞘成功并完成碎石的患者中发现,其中部分患者Ⅰ期碎石成功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长期排尿阻力增加致输尿管慢性扩张管腔增粗有关。有生育史女性,输尿管管腔较粗,可能与孕激素扩张松弛输尿管平滑肌有关。Ⅰ期碎石未成功的31例患者中,<30岁年轻患者占81%,特别是肥胖患者Ⅰ期碎石率成功率较低。主要是输尿管偏细无法置入输尿管软镜鞘。两组净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完全排净的结石主要集中在肾下盏,肾盂-肾下盏漏斗部夹角(IPA)较小的患者。李武学等[5]研究报道肾盏与肾盂长轴的最小夹角(IPA)对 f-URL 清石成功率有影响。输尿管硬镜直视下发现局部明显狭窄,旋转推进过程仍然困难,表明患侧输尿管内腔细小或有“抱镜”情况出现,不可暴力推进,否则有可能导致输尿管撕脱。术中水压管理也非常重要,视野清晰的情况下进水量可调小,术中关注软镜鞘出水是否通畅,如无出水则尽早结束手术,肾盂内压过高则术后感染性发热可能性增加。输尿管狭窄与置鞘损伤输尿管、激光烧灼有关,还与结石梗阻时间长,长时间局部刺激引起息肉增生有关。激光碎石时要保证有进出水,良好水循环可降低局部温度,从而减少激光热损伤导致的输尿管狭窄,同时输尿管上段结石最好推入肾盂后行钬激光碎石术。如有狭窄可能,则双J管留置时间应延长,甚至3个月,拔管后告知患者每3个月至泌尿科门诊复查B超,防止输尿管狭窄导致慢性肾积水最终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尿石症10年复发率达50%,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石街的形成与结石负荷有关,结石负荷越大形成石街可能性越大,结石负荷大的患者拔管前应做CT平扫,查看结石残留情况,如有石街形成可能,则可在拔管时清除结石。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Ⅰ期碎石组较Ⅱ期碎石组有优势,因Ⅱ期碎石组需Ⅰ期留置双J管,部分患者Ⅰ期行无痛双J管留置,则需住院1~2 d,2周后Ⅱ期碎石,增加住院时间及费用。

综上所述,输尿管软镜碎石术Ⅰ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可靠,通过术前分析,有选择的对患者进行Ⅰ期碎石,既减少患者留置双J管的时间,又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猜你喜欢
软镜导丝肾盂
双侧肾门位置变异
产前超声定量指标预测胎儿肾盂增宽预后的价值
超声内镜引导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导支架植入成功1例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以降低输尿管软镜损坏率为导向的标准化管理路径的构成和应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患上上尿路结石,是选择输尿管软镜手术还是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