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护理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2-01-05 07:28余鸿杨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胸腔镜根治术出院

余鸿杨

肺癌是现阶段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肿瘤疾病[1]。目前最常用肺癌治疗方法是手术根治术,而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TS)下肺癌微创手术是主流术式[2]。我国现阶段日益兴起的日间手术模式[3],其本质是优化传统手术流程,将择期手术的术前检查前移和护理后延,从而达到快速完成入院、手术、出院。近年来,随着医学理念不断发展,基于循证医学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4]理念逐渐应用于护理领域。本文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ERAS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6~9月本院行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患者150例。纳入标准:①经评估可采用单纯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的早期肺癌;②无患侧胸腔手术史、胸膜炎及结核等病史;③无放、化疗病史;④年龄<75岁;⑤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风险分级<Ⅲ级。排除标准:①术前有肺部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②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器官功能障碍、或心肺功能明显不强;③中央型肺癌需做袖状切除者;④预计手术复杂,中转开胸可能性大;⑤多发肺结节并肺内转移,或有远处转移。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由同一医疗护理团队参与,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基线信息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模式。(1)术前:①患者术前不要求住院,通过电话等访视,确认患者术前检查完成情况,进行注意事项提醒,给予饮食、锻炼建议;应用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心理辅导,阐述手术的先进理念、设施设备和可靠方法,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手术室播放舒缓音乐,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绪。②成立专科小组,人员相对固定,定期开展培训,提升配合默契度。设立专科手术间,固定手术床,固定放置电刀、超声刀、等常用设备及仪器。患者入室前2 h开启层流,室温保持在24℃,严格人员进出,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度。(2)术中:①患者取健侧卧位,腋下垫好体位垫,背部和腹部分别垫一小软枕,双腿中间垫软枕,将约束带分别固定于膝关节和髋关节处。给予弹力绷带。使用下肢加压泵,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计手术时间较长或皮肤易破损的患者,加垫棉垫。每30 min对脚踝、手臂、面部等减压。根据患者体型调整体位架,避免肩胛关节、手臂过度外展,防止臂丛神经损伤。②术中一般不留置导尿,术毕触诊膀胱充盈者,予一次性导尿。留置20号留置针,保证术中外周静脉通畅。采用22号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加14G胸腔穿刺置管接螺口引流袋,术后第1天符合拔管指征的,予以拔除。③麻醉后,及时调整输液速度,控制麻醉后液体用量,防止肺水肿和弥散功能障碍。根据体温实时调整术中输液加温仪温度及暖风机温度。④术中手术室温度降至20℃,监测患者核心体温,同时构建手术间及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间的全程链式体温监测系统,实现患者体温监测与管理的可视化与智能化。⑤了解患者既往镇痛经验和要求,为其制定个性化、多模式的镇痛方案。准备好罗哌卡因,做好切口局封和肋间神经阻滞。同时将止痛泵连接至患者静脉留置装置上。(3)术后:①病床床头抬高30°,饮用温水,2 h后给进食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术后24 h恢复普通食物;②术后1 h酌情在医务人员陪同下床边坐立,若耐受,可下床做一些简单锻炼动作;③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轻度者,可采用聊天交流,听音乐等予以缓解,中、重度者,按医嘱选用适当、适量的镇静药物干预;④对患者的出血情况、疼痛程度、精神状态等进行检查评估,形成综合评估意见报告,符合出院标准的,予以出院。⑤出院后进行康复锻炼,注重心理疏导,克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出院后3 d内进行电话或视频回访,了解患者康复和身体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简要宣教手术注意事项和手术情况;术中采用常规统一体位,留置导尿管,简单输液加温,低温防护;术后24 h下床活动,3~5天出院,简要说明出院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胸管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肺部持续漏气、下肢静脉血栓等。满意度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8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胸管时间等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胸管时间等指标比较(x±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VATS是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现已逐渐成为治疗开胸肺叶切除的替代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均缩,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势[5]。多数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存在恐惧和担心,如不疏导干预,会影响患者配合治疗,本研究中实行术前不住院,可避免住院环境和氛围增加患者焦虑;进行专业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增强信心。术中如何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是提升治疗质量的关键,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措施,如采用双腔喉罩麻醉方式、酌情少插管,实时调整至舒适化体位、全程链式体温监测等,均有益于减少患者创伤,提升舒适度,通过精熟的医护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本研究中患者术后通过震动排痰、雾化吸入及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快促进痰液、胸腔内液体的排出,能大幅减少和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加强术后的风险评估,早发现、早调整、早干预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作者分别在术前、术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以期控制和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ERAS护理提倡术后早拔管、早活动、科学饮食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危害。术后康复中,患者不适的主因是急性疼痛,其主要来源于术中切口损伤刺激神经,以及术后放置的胸腔引流管与胸膜产生摩擦等[6],传统镇痛方法为单一使用阿片类药物,虽有效果,但易使患者恶心、呕吐,带来新的痛苦。本研究中多模式、个性化的镇痛模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医疗费用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模式相对于常规模式能有效缩短围术期,可大幅降低手术总费用。

综上所述,ERAS护理应用于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术后康复,减少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胸腔镜根治术出院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