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结果分析研究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1-06 13:13焦小刚董华龙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年肺活量体质

焦小刚,董华龙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需求更加强烈,广场、健身房、校园操场每天坚持锻炼的人处处可见,足以证明健康的体质是每位公民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保障。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对未来国家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发展期,身体形态、机能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身体素质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学生居家时间久、运动量少、身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2020级大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情况,探索学生身体素质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20—2021学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5260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文章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了“体质健康”“体质测试数据”等关键词,参考文献20余篇,并且阅读了有关体质健康相关政策文件,为后期文章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表格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整理的数据上传至国家体质健康网,通过网站软件分析得出有效数据。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数据归纳和逻辑推理,确保结论相对合理和准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2020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体情况分析

图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格率 /%

表1、图2 是2020-2021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结果,2020年全校总共测试大一学生5700多名学生,除去伤病、事假等其他原因未参加测试的学上,最后上报有效数据5260名学生,其中男生共4073名,女生共1187名,由于属于理工科院校,女生相对较少,女生大概占全校总人数三分之一。

表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格率

从图2直观看出,女生测试成绩良好率明显高于男生,高出男生接近19个百分点,及格人数男生和女生相差不多,不及格人数男生远远高于女生。说明高职院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不及格率相比往年呈现急剧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居家时间长,运动量不足,身体机能下滑严重,身体素质下降明显。

图2 学生肥胖程度评价(N=5260)

2.2 2020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形态情况分析

身体形态通常指的是人体外围特征,它反映的是人体外部形状,一般是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1]。高职院校学生正属于身体发育的后期,身体形态发育不完全,因此,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对特定群体给予有针对性、合理的锻炼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2.2.1 BMI指数

BMI指数指的是人体体重的指数,反映的是人体体重是否正常、超重、肥胖或者消瘦的指标[2]。其计算公式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以千克(kg)为单位,身高以米(m)为单位。一般BMI指数在19-23.9范围内属于正常体重值,低于19的就是属于低体重,大于或等于24的就属于超重,大于28的就属于肥胖体质。

表2 男生、女生BMI指数

从表2可以看出,我校2020级学生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4m,平均体重为63.9kg,BMI指数整体为21.1,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68m,平均体重为58.8kg,BMI指数为20.8。因此,可以反映出我校2020级学生体重整体属于正常,这只是全体学生的平均指标值,反映的是一个宏观现象,不能说明我校学生2020级学生身体状况全部属于正常范围。

图2是学生肥胖程度的评价值,可以明显反映出全校5260名大一学生体重的健康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我校2020级学生属于标准体重的男生有2834人,女生有975人,处于低体重的男生有574人,女生有83人,处于超重的男生有479人,女生有100人,处于肥胖体重的男生有186人,女生有29人,由此可以看出体重没在正常值范围内的同学有1451人,这主要是目前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学生贪食,挑食、厌运动现象严重,导致身体体重过轻过重。

2.3 2020年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身体素质一般指的是人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反映的是人体身体机能的强弱,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3]。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每年对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主要有: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100米/女生800米、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

2.3.1 肺活量测试结果与分析

肺活量是人体尽最大力气吸入气体,然后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它反映人体心肺功能强弱的指标,肺活量越大,代表机体供氧能力越强,反之,肺活量越小,机体供氧能力越弱。

表3是2020-2021学年学生体质健康肺活量测试成绩,结果显示,男生肺活量的优秀和良好率和女生相差不大,而及格率和不及格率女生远远大于男生,整体来说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不及格人数较多,还有待提高。

表3 学生肺活量测试成绩

2.3.2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成绩测试结果分析

1000米/800米是反映学生耐力、速度素质的重要指标,从表4可以看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优良率人数寥寥无几,提升空间较大,男生和女生不及格率相差不大,人数较多,有些学生测试过程中,对中长距离项目表现出胆怯、逃避的心理现象,可见学生平时在课余时间没有养成跑步、越野的运动习惯。中长距离项目可以侧面体现出一个人坚持不懈的毅力,当运动者出现极点时,会出现乏力,无心继续坚持下去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不畏惧的恒心,很难达到运动状态。所以在后期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增强学生积极锻炼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毅力。

表4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测试成绩

2.3.3 50米跑测试结果分析

50米是反映学生绝对素质和下肢爆发力的重要指标,从表5可以直观地看出,2020级大一新生50米成绩处于优秀和良好区间的学生较少,男生达标率相对较好,女生达标率相对较差,可以反映出男同学的下肢爆发力相对较好,但是整体来看达标的人数较多,这就说明在后期教学过程可以安排一些下肢力量的训练,如蛙跳、深蹲、纵跳等授课内容,力求提高学生下肢爆发力量。

表5 学生50米测试成绩

2.3.4 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分析

表6是2020-2021学年2020级大一学生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统计结果显示,女生优秀率、良好率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立定跳远整体不达标人数较多,这一结果显示,更能效证明学生下肢爆发力薄弱,需要广大体育教师高度重视,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地训练,来提高学生下肢力量,避免学生因为下肢力量不足,导致额外损伤产生。

表6 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

2.3.5 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分析

表7是2020-2021学年2020级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测试级,统计结果显示,2020级学生相比其他项目,坐位体前屈男生和女生整体达标率较好,女生未达标率高于男生,这主要是和性别差异有关,女性天生柔韧性较好,身体柔软,男生身体肌肉密度大,关节柔韧性较差。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还有部分同学未达标,这就要求在今后的上课学习和平时锻炼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身体关节的拉伸运动,以及课后的放松伸展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表7 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

2.3.6 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分析

表8是学生引体向上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分别是反映男生上肢力量和女生腰腹力量的主要指标,良好的上肢力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其他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腰腹力量是人们参与其他运动的核心力量,所以具备良好的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是每个学生和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从表8可以看出,我校男生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偏差,不达标人数远远大于达标人数。女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结果显示,不达标者人数众多,表明女生的腰腹力量十分薄弱。这就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体能发展。在后期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教学模式,变以传授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技能为主,体能为辅,体技结合的授课方式,一节课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可以加一些体能训练,每节课可以设计一些力量练习内容,比如平板支撑、俯卧撑、推小车、仰卧起坐、卷腹练习等,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

表8 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2020-2021学年2020级学生总体测试成绩相比往年有所下降,女生整体成绩高于男生。

2)2020-2021学年2020级学生肥胖程度测试成绩显示,仍有大多数学生身体未达到标准体重,出现低体重、超重、肥胖现象。

3)2020-2021学年2020级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成绩显示,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尤其是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等素质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建议

1)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意识,加大体育锻炼宣传,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兴趣,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课堂上传授科学锻炼的手段,提高学生课余时间锻炼的自觉性。

2)改变以传授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体育课堂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体能训练为辅,体技结合进行授课,每节课设计身体素质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3)体育课堂应多增加游戏、娱乐、素质拓展等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猜你喜欢
学年肺活量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第二届星火学年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大学生肺活量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