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型板栗品种沂蒙短枝在武汉的引种试验初报

2022-01-08 11:43何秀娟邱文明徐育海王泽琼孙中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罗田沂蒙板栗

何秀娟,邱文明,徐育海,仝 铸,肖 翠,王泽琼,孙中海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 430064)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ume)是中国特有的栗属(CastaneaMill.)植物,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中国栗属植物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区域性,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可以划分为南、北两个明显的自然区域[1]。湖北是中国板栗优势产区,主栽品种属南方品种群,均为乔化品种,通常表现树体高大、生长旺盛,不利于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难度大,采摘困难。

沂蒙短枝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Yimengduanzhi’)属北方品种,于1994 年通过专家鉴定[2],来源地山东省日照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在山东地区该品种短枝遗传性状特别明显,早期丰产性、抗性和适应性都非常强,特别适合高密度栽培[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于2013 年从国家果树种质泰安核桃板栗资源圃引入沂蒙短枝板栗品种,进行该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观察试验,并总结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湖北地区板栗品种结构优化和种植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1 引种概况

试验园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年平均温度16.6~17.2 ℃,年均降雨量900~1 400 mm,年无霜期268 d,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试验地为黄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弱酸性。

2013 年3 月将沂蒙短枝板栗接穗嫁接于两年生本地自然实生乔化砧,2014 年3 月将嫁接苗定植于试验园内,树形为自然开心形,供试品种定植株行距2 m×4 m,南北行向。对照品种选用罗田乌壳栗和江山2 号,其中罗田乌壳栗为湖北地区主栽中晚熟板栗品种,江山2 号为湖北大悟的地方油栗品种,对照品种定植株行距3 m×4 m。2015—2020 年,参照《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中的数据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对该品种(系)的植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调查记录和评价。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征

沂蒙短枝板栗在武汉表现树姿半开张,树冠紧凑,树体矮小,定植后第7 年栗树平均树高1.9 m,主干直径平均5.4 cm,平均冠径1.6 m,分别是对照品种罗田乌壳栗的53%、45%和47%(表1)。自然分枝良好,主枝直径平均为3.8 cm,枝干表皮灰褐色,发育枝节间平均长3.1 cm,皮目较大、密度中等。叶片椭圆形,叶色浓绿,叶面平展,叶缘锯齿锐、浅,叶背茸毛稀疏,平均叶长19.3 cm,平均叶宽7.9 cm。平均每果梢着雄花序11 个,雄花序颜色乳黄色,雄花序平均长14.8 cm。

2.2 生长结果习性

沂蒙短枝幼树生长健壮,较乔化品种生长量小,不徒长,定植当年可分枝,多发健壮短枝,4~5 年即可成形。易形成粗壮结果母枝,结果母枝平均长34.3 cm,平均直径0.9 cm,花芽大小中等,节间平均长2.3 cm,平均每母枝上结果枝数1.9 个。结果枝平均长27.3 cm,平均直径0.8 cm,每结果枝平均着生2.2 个刺苞,果前梢平均长14.4 cm。早实性好,试验园定植第2 年开始少量结果,第5 年产量趋于稳定,定植第7 年,平均株产1.46 kg,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量0.76 kg/m2,与罗田乌壳栗相当,高于江山2 号,根据板栗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4]评价,沂蒙短枝丰产性高(表2)。该品种连续结果能力强,在湖北生长常有少量二次花,形成簇状二次果,但不能发育至成熟。

表2 沂蒙短枝板栗与对照品种在湖北武汉的主要生长结果习性比较

2.3 物候期

从表3 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物候期略有不同,在湖北武汉地区,沂蒙短枝板栗物候期较罗田乌壳栗略晚。3 月下旬萌芽,4 月上旬展叶,5 月上中旬雌花显露,5 月下旬进入盛花期,9 月下旬果实成熟,11 月下旬落叶。

表3 沂蒙短枝板栗与对照品种在湖北武汉的主要物候期比较

2.4 果实经济性状

刺苞椭圆形,中等大小,单刺苞平均重41.7 g,刺苞横径6.7 cm,纵径6.0 cm,苞肉厚度2.3 cm,刺束粗、硬,刺束分枝角大、密度中等,刺束长1.3 cm,刺苞开裂方式先纵裂,有两性花序尾部枯存,每苞具坚果2.2 粒,出实率37.9%。

表4 结果表明,沂蒙短枝板栗果实较南方品种小,平均单果重8.7 g,果实横径2.8 cm,纵径2.8 cm。果实红褐色,光泽明亮,边果形状圆形,果顶果肩喙突,茸毛分布近果顶密,茸毛黄色,筋线较明显,底座大小中等、具瘤点、接线平滑。成熟新鲜栗仁含水量49.9%,可溶性糖含量7.8%,淀粉含量32.5%,蛋白质含量6.3%,果实涩皮易剥离,口感细糯。

表4 沂蒙短枝板栗与对照品种主要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2.5 适应性及抗逆性

沂蒙短枝在引种地适应性强,与本地实生苗嫁接或大树高接换种亲和性良好,病虫害发生少。田间观察显示,该品种枝梢粗壮、叶片肥厚,在夏秋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下依然能保持很好的叶片姿态,与本地品种相比抗旱性更强。湖北地区雨水较多,该品种在连续阴雨天气以及梅雨季节依然生长良好,仅在发生洪涝灾害的年份出现少量落叶和裂果,耐涝性与罗田乌壳栗相当,较江山2 号强。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定植

选择植被较好、光照良好的阳坡或半阳坡,土层厚度40 cm 以上,地下水位1 m 以下,通透性良好,pH 5.5~7.2,以沙壤土、壤土为佳。选用生长健壮的嫁接苗定植,株行距2 m×(3~4)m,定植时间为板栗落叶后至萌芽前,以春季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为最佳时间。

3.2 整形修剪

沂蒙短枝板栗嫁接到本地砧木苗后抽生新梢为粗壮短枝,成苗矮小。树形宜采用自然开心形,幼树定植后及时摘心和抹芽,促发并培养3 个主枝,当年新梢长到20~30 cm 时摘心,促发分枝,每主枝选留2~3 个侧枝,以后每年继续培养主枝及侧枝。进入结果期后以冬季修剪为主,选留和培养骨干枝,去除病虫弱枝和过密枝,对新梢生成的壮枝,采用重、中短截并结合夏季多次摘心培养结果枝组。经观察,将沂蒙短枝接穗高接到本地乔化品种大树后,抽生新梢粗壮,且与嫁接苗相比新梢变长、生长更旺盛,甚至当年可长出雌雄花序,通过及时摘心和抹除花序能控制枝梢长度并迅速促发分枝,加快树体成形。

3.3 土肥水管理

提倡适当间作绿肥或生草,在秋冬季节深翻改土,秋季在果实采收后,结合施基肥进行,翻挖深度20 cm 左右,也可在冬季霜降前后,与清园消毒等工作同时进行。秋施基肥于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在树冠外缘开沟,将有机肥20 kg 混加过磷酸钙等磷肥2 kg 施入沟内。沂蒙短枝抗旱耐涝性强,夏秋高温干旱和多雨天气对树体生长和叶片姿态影响很小,但对果实大小有较明显的影响,加强水分管理有利于保持产量和品质。在雨季需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在板栗萌芽期和刺苞膨大期等需水关键时期,应及时灌溉。无灌溉条件的栗园,高温干旱季节,在树下覆草(作物秸杆、杂草等)保墒,覆草厚度10~20 cm。

3.4 花果管理

沂蒙短枝花期与湖北地区中晚熟品种一致,授粉品种可选罗田乌壳栗、九月寒等本地中晚熟板栗品种。该品种花量大,易形成雄花簇,应及时去雄疏果,去雄时保留新梢最上端3~5 个花序,疏果时每果枝留2~3 个果苞。此外,沂蒙短枝在湖北生长期有少量二次花,应及时去除,以免消耗树体营养影响果实品质及次年产量。忌恶性早采,影响产量和品质。

3.5 病虫害防治

湖北地区常见的板栗病害有膏药病、炭疽病、栗叶黄斑病等,虫害有栗实象、桃蛀螟、栗大蚜、栗瘿蜂、剪枝象等。沂蒙短枝抗性强,病虫害发生很少,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者少用农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5]。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源。

4 小结

通过7 年的引种试验观察,沂蒙短枝板栗在武汉温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表现适应性良好,早实性好,成熟期晚,丰产性好。该品种保留了北方板栗品种特征,植株抗旱性强,果实口感细糯,果形较南方品种小,每千克坚果数小于120,根据板栗质量等级标准[6]炒食最佳,也可菜用。该品种植株矮化性状突出,较本地乔化品种更适合观光采摘模式,利于栽培模式的调整;且抗逆性强,生长季节病虫害发生少,适宜于省力化栽培管理,亦可应用于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探索。该品种可在湖北地区进行优质栽培,对湖北板栗品种结构和栽培模式的调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罗田沂蒙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徐建南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雪中浪漫 罗田薄刀峰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罗田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