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个线椒品种的评价试验

2022-01-08 11:43肖春芳高剑华张远学张等宏沈艳芬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线椒海拔辣椒

王 甄,肖春芳,高剑华,张远学,张等宏,闫 雷,沈艳芬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恩施州属湖北省西南部,垂直气候明显,年平均温度在13~16 ℃,相对湿度80%~85%,年均降雨量1 400 mm,气候冷凉,多雨寡照,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适于农作物的生长[1]。辣椒(Capsicum annuumL.)属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营养价值很高,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占首位。由于辣椒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目前辣椒种植面积在全球位列蔬菜作物第3 位,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2],也是恩施州高山蔬菜精细化调整的重点品种之一[3]。辣椒在恩施州种植历史较长,全州常年辣椒播种规模稳定在2 万hm2左右,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辣椒产地[4]。

随着辣椒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存在生产种类单一和多年连作,辣椒生产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连作障碍,辣椒连作1 年产量下降10%~15%,连作2 年产量下降20%~30%,连作3 年产量下降30%~50%[5,6]。辣椒的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辣椒炭疽病、辣椒疫病、辣椒病毒病为辣椒的三大病害,而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防控辣椒病虫害,导致辣椒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有害生物再度猖獗、生物抗药性等问题凸显,产量和效益下降,食品安全性也受到影响[7,8]。选用抗病、抗虫、优质、高产辣椒优良品种,配合高产栽培措施是最经济、最环保、最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9],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决定作用,因此筛选符合消费市场需求,适宜在本区域栽培推广的品种有重要意义[10,11]。

中国地域辽阔,土壤、气候类型多样,不同辣椒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适应性不同[12]。本试验收集了在恩施州销售的线椒品种14 个,分别在恩施州恩施市的高、低海拔2 个地点对14 个线椒品种进行比较,从田间表现、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对各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好的辣椒品种,为本地区选择优质线椒品种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共计14 个,均为线椒,分别来自江西、四川、安徽等省,种子均购于正规销售商,具体见表1。

表1 参试材料基本信息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本试验选择在恩施州恩施市的高、低海拔地区分别种植。高海拔区选择在海拔高度为1 210 m的天池山基地(109.65°E,30.33°N),低海拔区选择在海拔高度为541 m的阳鹊坝基地(109.53°E,30.32°N)。

1.2.2 播种与栽培 14 份线椒材料分别采用苗床营养块进行育苗。低海拔区于3 月16 日育苗,高海拔区于3 月28 日育苗。苗龄为4~5 片真叶时进行移栽,低海拔区于5 月3 日移栽大田,高海拔区于5 月29 日移栽大田。试验采取完全随机排列,重复3 次,每个小区种植45 株(5×9),行距60 cm,株距50 cm,小区面积13.5 m2。小区间不设间隔,区带间走道70 cm。采用当地辣椒种植技术,第一批采摘后进行追肥并中耕锄草,在整个辣椒生长季节不防治病害,低海拔区防治地下害虫1 次,高海拔区防治蚜虫1 次。

1.3 评价方法

调查记录大田辣椒的生长表现和特征,对引进线椒的熟性、果色、果面、株高、株型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对14 个线椒品种之间的性状进行统计比较,对辣椒果长、果横径、果肉厚度进行测产后处理与分析数据。以小区逐次采摘累计产量为小区总产量,测产后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调查各品种在大田的发病情况,对果实发病率和主要病害进行统计。综合各线椒品种的田间表现,筛选出适宜在恩施本地种植的高品质线椒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表现特征

对14 种线椒的果色、果面光滑度、株高和株型进行田间调查。由表2 可知,熟性方面,春辣三十号为极早熟品种;春研吉长、春研十三号、春研巨龙、春辣四号、线椒王、科丰八号、景鸿316、椒满园为早熟品种;鑫辣18 号、鸿大816、新加长线椒王、S300 为早中熟品种;科丰三号为中熟品种。果色方面,春研吉长、鑫辣18 号、春研十三号、春辣四号、新加长线椒王、科丰三号、S300、线椒王、科丰八号、椒满园的果皮颜色均为绿色;春研巨龙和鸿大816的果皮颜色为深绿色;春辣三十号和景鸿316的果皮颜色为浅绿色。果面光滑度方面,春研十三号和线椒王果面有皱,其余品种果面均光滑。株高方面,春研吉长、春研十三号、春研巨龙、春辣四号、春辣三十号、科丰三号的植株长势较高;鑫辣18号、鸿大816、新加长线椒王、S300、线椒王、科丰八号、景鸿316的植株长势中等;椒满园的植株长势相对较矮。株型方面,春研巨龙和椒满园的株型为半紧凑型;新加长线椒王和S300的株型为平展型,其余品种的株型均为紧凑型。

表2 参试辣椒田间表现特征

2.2 农艺性状分析

辣椒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13],分别测量14 种线椒的果长、果横径和果肉厚度。由表3 可知,14 种线椒的果长为17.50~26.50 cm,其中春研吉长和春研巨龙2 个品种的果长较长,分别为25.67、26.50 cm,与新加长线椒王三者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余品种间差异显著;线椒王、春研十三号、春辣四号、科丰八号、S300、椒满园、景鸿316、春辣三十号、新加长线椒王9个品种果长均大于等于20.00 cm,除新加长线椒王外,其余8 个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新加长线椒王果长为24.00 cm,相对较长,与S300、椒满园、景鸿316 和春辣三十号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余品种间差异极显著;鑫辣18 号和鸿大816 果长较短,分别为19.00、19.83 cm,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科丰三号果长最短,为17.50 cm,与鑫辣18 号、鸿大816、线椒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14 种线椒的果横径为10.43~19.65 mm,其中春研十三号果横径最大,为19.65 mm,与其他13 个线椒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科丰八号、S300、线椒王、春研吉长、椒满园、春研巨龙果横径较大,为13.03~14.72 mm,6 个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7 个品种果横径较小,其中鸿大816 果横径最小,为10.43 mm,与科丰三号、新加长线椒王、春辣三十号、鑫辣18 号、景鸿316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14 种线椒的果肉厚度为1.26~2.17 mm,其中鑫辣18 号果肉厚度最小,为1.26 mm,除鑫辣18 外,其他13 个线椒品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3 参试辣椒农艺性状分析

2.3 产量分析

高海拔区辣椒采收时间依次为8 月9 日、9 月6日和10 月13 日。低海拔区辣椒采收时间依次为7月3 日、8 月9 日、9 月6 日和10 月13 日。小区总产量以逐次采摘累计产量计算,再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

由表4 可知,高海拔区14 个参试线椒品种的产量为1 522.16~3 337.22 kg/667 m2,其中春研巨龙和春研吉长产量最高,分别为3 220.87、3 337.22 kg/667 m2,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12 个线椒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春研十三号、S300、新加长线椒王产量较高,分别为2 026.94、2 153.67、2 245.48 kg/667 m2,其中新加长线椒王与春研十三号差异显著;春辣三十号、科丰八号、线椒王、科丰三号、春辣四号、景鸿316、椒满园7 个品种产量一般,为1 563.09~1 766.23kg/667 m2,且这7 个线椒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鸿大816 和鑫辣18 号产量较低,分别为1 522.16、1 534.10 kg/667 m2,且二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4 参试辣椒产量分析

低海拔区14个参试线椒品种的产量在2 418.49~3 582.04 kg/667 m2,其中S300、新加长线椒王、春辣三十号、春研吉长、景鸿316、鸿大816的产量较高,在3 129.96~3 582.04 kg/667 m2,鸿大816 产量最高,且与春研吉长、景鸿316、春辣三十号、新加长线椒王产量差异不显著;春研巨龙、椒满园、科丰八号、鑫辣18号、科丰三号、春辣四号的产量中等,为2 853.28~3 063.26 kg/667 m2,这6 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线椒王和春研十三号产量相对较低,分别为2 418.49、2 724.82 kg/667 m2,线椒王与春研十三号产量差异显著,与其他12 个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2.4 抗病性

经调查,恩施州辣椒的主要病害为脐腐病和炭疽病,其中菜椒的主要病害为脐腐病和炭疽病,线椒在高海拔区和低海拔区的主要病害均为炭疽病。辣椒果实炭疽病率为采收高峰期病果率,疫病率为苗期每个品种调查45 株的病株率,具体发病情况见表5。高海拔区辣椒炭疽病率在2.21%~9.37%,低海拔区辣椒炭疽病率在1.49%~7.49%。辣椒疫病发生较轻,每个品种发病株数为0~3 株,高海拔区辣椒疫病率在0~6.67%,低海拔区辣椒疫病率在0~4.44%。辣椒炭疽病危害较严重,在韩国Goesan 县辣椒果实炭疽病发生率为15%~20%[14],本试验选取的14 个线椒品种发病率均不高,抗病性均较好。

表5 参试辣椒发病率

3 小结与讨论

春研吉长、新加长线椒王在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产量均较高,且表现稳定,各方面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但是春研吉长抗病性相对较差,在推广中应加强病害的防治。春研巨龙、春研十三号在高海拔区产量表现较好,在低海拔区表现一般,2 个品种抗病性均相对较差,在高海拔区推广中应加强病害的防治。鸿大816、景鸿316、春辣三十号在低海拔区产量表现较好,适宜在恩施低海拔区种植,其中鸿大816、景鸿316 抗病性强,春辣三十号抗病性处于中等水平,而鸿大816 果形较小。S300、春辣四号、科丰三号、椒满园在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综合表现均中等,其中科丰三号果形较小,S300、椒满园抗病性较差。鑫辣18 号、科丰八号、线椒王在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综合表现均较差。

通过对多个线椒品种从田间表现、农艺性状、丰产性和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西南山区高、低海拔种植的品质佳、抗病好、产量高的品种[15,16],有助于解决本区域优良线椒种质资源匮乏的现状[17]和种植户品种选择困难的问题,同时筛选出高产、高抗、农艺性状好的优良品种,也为辣椒育种中亲本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18,19]。本研究选择14 个线椒品种分别在高、低海拔区进行筛选试验,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可满足不同的种植需求,因地制宜种植后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20]。后期将针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进一步开展果实品质分析,配套进行高产栽培和病虫害抗性相关技术研究,为本区域线椒品种布局和高效生产提供更加充分的基础依据。

猜你喜欢
线椒海拔辣椒
辣椒也疯狂
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我与线椒的约会”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耐高温线椒新品种辛香16号的选育
不同配方施肥对线椒生殖生长的影响研究
线椒雄性不育系金椒2A的选育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