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 法的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

2022-01-08 11:43叶银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秦岭陕西权重

叶银宁

(西安翻译学院,西安 710105)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亚健康人群日趋增加,放松身心,追求平衡、闲适的生活状态逐渐成为人们的目标;养生旅游这一满足旅游者舒缓身心、康体保健等需求的新型专项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养生旅游在20 世纪30 年代源于墨西哥和美国,而中国养生旅游兴起较晚,始于2002 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之后在四川、山东、黑龙江等省快速开展,并逐渐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生态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的细分类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陕西秦岭地区作为秦岭山系的主体,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具有发展生态养生旅游的优势条件。

1 研究综述

养生旅游源于欧美国家,国外学者针对养生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Goodrich 等[1]探讨了养生旅游的概念,Connell[2]从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对养生旅游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Murat 等[3]研究了土耳其等地养生旅游的市场特征。

国内学者针对养生旅游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养生旅游市场的研究,翟北方[4]、李甜甜等[5]研究了针对老年人的生态养生旅游市场开发;二是关于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娄白[6]比较了国内外养生旅游模式的异同,刘晓燕等[7]分析了终南山地带生态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汪淑敏等[8]基于动态演进导向探讨养生旅游发展模式;三是关于各地养生旅游开展情况的研究,程清清[9]、马静等[10]研究了黑龙江、崆峒山等地养生旅游发展情况;四是关于养生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杨荀荀[11]、史文文等[12]基于不同方法评价养生旅游资源,杨懿等[13]则研究了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外学者从多学科角度研究了养生旅游的概念、产生原因、社会功能等方面,而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养生旅游市场、开发模式和资源评价利用等方面。本文所研究的陕西秦岭地区作为秦岭国家公园建设的主体,拥有优良的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重要地位,开展生态养生旅游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秦岭旅游资源的重要方式。因此,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运用AHP 法构建了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陕西秦岭地区进行资源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资源开发相关对策。

2 研究区域概述

陕西秦岭地区横亘于陕西省中南部,界于关中平原与汉江谷地之间,特殊的区位及地质结构使其形成了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有陕西秦岭72 峪等地质地貌景观;汤峪温泉、高冠瀑布等水体景观;华山日出、骊山晚照、太白积雪等气象气候景观;还有森林、高山草甸、珍稀动植物等生物景观。

“秦川自古帝王都”,陕西秦岭地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积淀了丰硕的人文遗迹,如蓝田猿人遗址、道教圣地楼观台、佛教圣地南五台、姜子牙钓鱼台、草堂寺等。该地区也是多种文化的汇聚地,北部的秦文化、东部的中原文化、东南的楚文化、南部及西南的巴蜀文化和西部的羌文化,这些文化涵养出特殊的秦岭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融为一体,使陕西秦岭地区具有开展生态养生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3 评价体系构建

3.1 研究方法

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是系统、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因素,需要计算各指标权重来表示所选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所采用的AHP 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常用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 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提出的多层次权重分析方法[14]。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诸多评价因子分解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其次通过专家调查对各层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各因子的总权重及总排序,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关键,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其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性[15]。本研究通过参考相关评价指标体系[11,13],结合专家调查意见和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养生旅游的特点,构建了包含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的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综合层包含旅游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和开发条件3大指标,项目层包含7 大评价项目,因子层包含20 个具体评价因子,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 所示。

3.3 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

3.3.1 判断矩阵构建 采用问卷的方式向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等单位20 名专家学者发放意见咨询表,对各层级中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对比。根据重要程度分级表(表1)计算各专家给出的各因子相对重要性的平均值,得出各层级判断矩阵。

3.3.2 判断矩阵求解 采用方根法求解判断矩阵,以Excel软件实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对每个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每行的乘积Mi及其n次方根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矩阵阶数,即评价因子数目;aij(i=1,2,…,n;j=1,2,…,n)为矩阵A中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第i个评价因子相对于第j个评价因子的重要性。

3)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其中()AW i表示列向量AW中的第i个元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4)为了检验结果是否合理,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将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来说,CR<0.1 即认为一致性令人满意。经检验,所有矩阵CR均小于0.1,一致性检验较满意,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一致性检验结果

根据问卷数据和上述方法,得出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表3)。

4 评价结果分析

4.1 评价综合层分析

从表3 中可以看出,评价综合层中,环境价值权重最高,为0.507 7,旅游资源价值次之,为0.391 8,开发条件权重最低,为0.100 5。由此表明,生态养生旅游者以康体保健、修身养性为主要动机,对环境非常关注和敏感,环境价值是开发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基本保障和核心要素。同时,生态养生旅游作为一种细分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本身价值也是影响评价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再者,要将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必不可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源评价和开发。

表3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

4.2 评价项目层和因子层分析

评价项目层中,旅游资源价值中包含的资源养生价值权重(0.843 8)远高于资源属性权重(0.156 2);环境价值中包含的环境质量权重(0.848 5)远高于多样性权重(0.151 5);开发条件中,区位条件权重最高,为0.617 4,养生旅游设施及服务次之,为0.264 1,其他条件权重最低,为0.118 5。相对于总目标而言,评价项目层中权重较高的指标分别为环境质量、资源养生价值和多样性。环境质量中空气质量和气候条件权重明显较高,且比较接近;资源养生价值中温泉养生权重最高,中医养生和饮食养生次之;多样性中生态环境多样性权重明显高于物种多样性。相对于总目标而言,评价因子层20 个因子中权重较高的为空气质量、气候条件、温泉养生、中医养生和饮食养生。由此表明,环境价值和资源养生价值是决定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等级的两大最重要因素,对空气质量、气候条件、多样性等环境因素要求较高,同时,拥有丰富的温泉、中医、饮食等养生资源也是开展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保障。

4.3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结果,在权重最高的环境价值方面,陕西秦岭地区海拔多在2 000 m 左右,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具有多样化的气候类型和生态环境,适游季节长。秦岭地区空气质量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6.3%,是中国中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水量丰富,水体清澈[16]。秦岭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基因库,物种丰富多样,有种子植物2 931 种,兽类144 种,鸟类399 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3 种,尤以“秦岭四宝”为典型,已建成8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点),18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6]。

生态养生资源方面,陕西秦岭地区富含温泉资源,水质优良,尤以华清池温泉和汤峪温泉为典型。该地区也具有丰富的中医养生和饮食养生资源,有3 000 多种天然药用植物,民间有“秦地无闲草”之称,而主峰太白山更有“草药王国”的佳誉。宗教方面,楼观台是道教鼻祖老子的传道讲经之地,华山、太白山是道教名山;终南山是佛教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六大佛教宗派的祖庭或中心寺院所在地。

开发条件方面,权重最高的是区位条件。陕西秦岭地区界于关中平原与汉江谷地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便利。同时,秦岭距离西安仅20 km,有5 条国道、12 条省道通往或通过秦岭[16],宝成、西康、阳安、襄渝铁路贯穿其中,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1 h 车程,已基本形成一体化交通网络,为开展生态养生旅游创造了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综上分析,陕西秦岭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养生资源融为一体,加之优越的开发条件,使该地区的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等级较高,具有开展生态养生旅游的优势。

5 对策及建议

5.1 政府层面——政策导向和保障

5.1.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通过分析发现,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多样性等环境因素是决定秦岭地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等级、吸引生态养生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环境的保护是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前提。虽然政府部门已将秦岭国家公园建设提上日程,陆续出台秦岭保护相关规定,但仍存在侵占林地、滥砍私建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秦岭生态的保护、监管和治理,颁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标准,为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5.1.2 统一规划,塑造整体形象 陕西秦岭地区地域较广,涉及众多地市,各地在山地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资源开发盲目无序,同质化严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基于区域大环境角度,制定明确的整体旅游开发规划,塑造陕西秦岭生态养生旅游这一鲜明的整体品牌形象。各地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甄选凸显本地旅游资源特色的文化资源,并开展跨地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5.1.3 兴建设施 在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中,区位条件和养生旅游设施及服务是两大重要条件。陕西秦岭地区虽已基本形成与外部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但内部交通路线密度较低,景区之间及景区内交通状况较差,应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可进入性。在此基础上,整顿或拆除违规旅游设施,在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兴建养生设施,为生态养生旅游的深度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2 旅游企业层面——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

5.2.1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开发专项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各类景区应和旅行社合作,针对老年群体、亚健康群体、白领、女性等不同细分市场,深度开发各类专项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1)温泉生态养生旅游产品。针对不同类型旅游者设计各类主题温泉,如针对新婚夫妇推出蜜月温泉,针对家庭旅游者推出亲子温泉等。同时,温泉养生可以结合中药、推拿推出不同功效的药浴,以提高养生效果,如针对老年人推出养心安神温泉,针对白领推出放松舒缓温泉,针对女性推出美容养颜温泉等。

2)中医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可结合陕西秦岭地区特有的中草药和温泉,采用针灸、拔罐、推拿等方式,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可设立中医药馆为旅游者免费诊疗,并出售秦岭地区独有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可围绕采摘、生产、熬制等过程,开展中草药观光体验活动,充分发挥中医养生旅游资源的价值。

3)饮食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结合中医养生设立养生餐厅,针对旅游者不同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为其私人定制具有安神、美容、缓解疲劳等功效的个性化药膳和绿色养生食品,也可设立养生茶馆,推出各类养生茶饮。

4)森林生态养生旅游产品。陕西秦岭地区森林覆盖率高,风景秀丽,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可开发森林浴、雾浴、森林健步道、养生SPA、森林瑜伽、太极等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也可建立森林疗养院,使旅游者深度体验森林养生。

5)宗教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可结合中医养生、饮食养生和道教养生理念,在楼观台、华山、太白山等地设立道教养生餐厅和养生茶馆,推出道教药膳。可设立道医馆和习武场,将道教文化、中医文化和武术文化相融合。也可设立道乐馆、佛乐馆,使旅游者在欣赏音乐时达到静心养性的目的。

5.2.2 培养养生人才 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专业人才建设,可采用“培养+培训”的方式,让设有旅游专业和中医专业的院校联合培养兼有养生知识和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中医保健、养生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养生技能。

猜你喜欢
秦岭陕西权重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好忙好忙的秦岭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