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几丁糖注射联合扶他林外涂及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01-10 14:16刘昌艺张逢乐钟超雄杨辉罗家良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050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07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联组骨性医用

刘昌艺,张逢乐,钟超雄,杨辉,罗家良(.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050;.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07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并且长期的疼痛会导致患者行走困难,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它的主要病理特点为髌骨关节面软骨出现退行性病变,且关节面下骨会出现变形与硬化现象,关节边缘也会形成骨赘,关节面下也会出现囊性病变[1-2]。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与遗传因素、年龄、关节损伤及性别等因素有关,体内代谢异常与骨质营养异常均为相关影响因素,生物力学因素会破坏患者的关节软骨,进而导致其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现象,主要表现为韧带组织改变、骨质增生、软骨下关节囊与滑膜出现改变等,若未给予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关节畸形,甚至会累及滑膜与关节囊,导致患者残疾。由于疾病呈现为进行性发展趋势,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与活动障碍,对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3-4]。本次研究对2020年5月-2022年4月期间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医用几丁糖注射与扶他林外涂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2020年5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三联组(n=40),二联组1(n=40)与二联组2(n=40),其中三联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2岁,均值(56.65±3.35)岁;病程最短0.3年,最长6.2年,均值(3.25±0.95)年。二联组1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3岁,均值(57.75±3.25)岁;病程最短0.2年,最长6.3年,均值(3.45±0.85)年。二联组2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4岁,均值(58.53±3.47)岁;病程最短0.4年,最长6.5年,均值(3.45±1.05)年。三组患者基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三联组采用医用几丁糖注射+扶他林外涂+运动疗法 ①医用几丁糖注射。为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规格:2ml),每2周注射1次,每次注射2ml,共注射3次。指导患者伸直患膝,在髌骨外侧缘中偏外1cm的部位进行穿刺,使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之后采用9号针进行穿刺,快速进入关节腔,在此期间注意不可触碰骨性组织,以免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疼痛。将针头刺入关节腔之后回抽无黄色关节积液后,将2ml医用几丁糖注入其中,在此期间若阻力增大则需要调整针尖位置,在阻力变小之后进行回抽,若无液体或者血液则表示针尖位置合适,之后再将几丁糖注入其中。在注射的过程中要保证动作缓慢,不可损伤患者的关节软组织,在注射完成之后取无菌敷料外敷于患者的针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协助患者屈伸膝关节,72h内需要保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降低感染发生率。②扶他林外用。在掌心内取3g扶他林乳膏(规格:20g)揉搓患者膝关节的疼痛部位,保证力度适中,通过揉搓可保证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渗入皮肤内并达到病灶,3次/d,共治疗6周。③运动疗法。首先指导患者实施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开始时进行缓慢收缩,之后尽全力进行完全收缩,在保持5s之后放松5s,每组的次数在15-20次,每天锻炼3组;其次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者直腿抬起之后坚持15-30s之后休息5s,再一次抬起坚持,每组的次数在15-20次,每天3组;再次指导患者进行踮脚锻炼,保持跖屈状态5s之后再放松5s,以一屈一伸作为一次,每组为15-20次,每天3组;之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每组15-20次,每天3组;最后进行蹬空自行车练习,每天锻炼15min。以上锻炼需要护理人员监督,共锻炼6周。

1.2.2 二联组1采用医用几丁糖注射+运动疗法 医用几丁糖注射与运动疗法同三联组。

1.2.3 二联组2采用扶他林外涂+运动疗法 扶他林外涂与运动疗法同三联组。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干预前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后有效率。采用WOMAC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包括功能、关节僵硬与疼痛三项,疼痛程度分数为0-20分,僵硬程度分数为 0-8分,日常活动困难程度分数为 0-68分,最高可达 96分,各项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病情程度越重。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中医证候积分主要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与行走时疼痛或者不适三项,分值范围在0-6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症状越轻。治疗后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经治疗患者无晨僵、疼痛与肿胀现象,可正常下蹲或者爬楼梯,步行不受限为显效;存在轻微疼痛,晨僵时间较短,能够勉强下蹲与爬楼梯,步行距离较短为有效;疼痛不能忍受,无法下蹲与爬楼梯,晨僵时间较长且步行距离在500m内为无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5ml空腹静脉血,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8min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血清IL-1、IL-6及TNF-α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满足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WOMAC评分、VAS评分 干预前WOMAC评分、VAS评分相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WOMAC评分、VAS评分相比,三联组较二联组1、二联组2低,并且二联组1低于二联组2,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干预前后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三组干预前后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WOMAC评分 V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3周 干预后6周 干预前 干预后3周 干预后6周二联组2 40 121.51±6.96 110.38±8.57 91.27±4.54 7.52±0.82 4.91±0.83 3.65±0.61二联组1 40 119.31±10.15 106.66±7.63 88.44±5.49 7.51±0.76 4.57±0.85 3.32±0.67三联组 40 119.94±5.36 102.44±9.68 82.04±4.12 7.47±0.65 3.21±0.65 2.41±0.48

2.2 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干预前中医证候积分相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相比,三联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行走时疼痛或者不适症状积分较二联组1、二联组2低,并且二联组1低于二联组2,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三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关节疼痛 关节肿胀 行走时疼痛或者不适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二联组2 40 4.25±1.56 2.64±1.38 4.05±1.39 2.98±1.04 4.44±1.38 2.57±1.21二联组1 40 4.13±1.41 2.03±1.03 4.02±1.44 2.42±1.39 4.39±1.62 2.06±1.04三联组 40 4.04±1.76 1.57±0.79 3.98±1.58 1.71±0.91 4.31±1.51 1.58±0.78

2.3 干预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干预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三联组较二联组1、二联组2低,并且二联组1低于二联组2,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干预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

表3 三组干预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

组别 例数 IL-1 IL-6 TNF-α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二联组2 40 57.44±8.49 40.41±7.68 4.13±0.11 2.75±0.14 64.36±4.98 57.36±2.49二联组1 40 57.03±8.66 33.22±7.83 4.14±0.22 2.53±0.12 64.26±4.85 53.55±1.87三联组 40 56.61±9.47 26.68±7.07 4.12±0.12 1.86±0.07 64.34±4.97 48.35±1.54

2.4 治疗后有效率 三组之间治疗后有效率相比,三联组较二联组1、二联组2高,并且二联组1高于二联组2,P<0.05。详见表4。

表4 三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疼痛与关节损伤引起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患者病情,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出现关节畸形现象,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会降低患者膝关节的屈肌肌力与伸肌肌力,并且会对伸肌肌力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患者一般都有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现象。此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也与股四头肌肌力减弱有关,下肢肌力减弱会增加患者膝关节的负重,导致病情恶化,治疗该病关键在于阻断该种恶性循环。临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所采用的方式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手术虽具有一定效果,但会损伤患者机体,导致其出现较多并发症,患者对保守治疗的接受程度更高。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方式之一,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对该病的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关节腔注射药物,医用几丁糖是主要治疗药物,该药具有较好的黏弹性与防粘连效果,在抗菌的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疼痛,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有显著效果[5-6]。

医用几丁糖属于合成的聚氨基葡萄糖,又称为壳聚糖,是一种蟹壳提纯的高分子化合物——几丁质,主要经过脱N-乙酰基化之后再进行深加工制成,生物学活性较强,是医用高分子多糖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在临床应用中类似于透明质酸钠,但医用几丁糖可有效缓解关节粘连,预防骨关节病,并且医用几丁糖可滋养并润滑关节软骨,在关节内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生物屏障作用,可有效预防患者的关节组织出现粘连现象,对关节软骨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并且其作用原理类似于关节内氨基多糖,具有较强的缓吸收性与黏弹性,用药之后可在患者的关节腔内长时间停留,具有持久的作用效能,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此外,软骨基质及软骨构成与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成分为氨基多糖,采用与其作用原理类似的医用几丁糖进行治疗可促进软骨与软骨基质的代谢,用药后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进而有效阻断疼痛信号对疼痛感受器的激活,对于缓解关节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还可使得患者巨噬细胞中的溶菌酶活性不断提高,有助于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机能。扶他林属于环氧化酶非特异性抑制药物,是非常有效的抗炎药物,临床常将其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用药之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释放得以抑制,膝关节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对膝关节疼痛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局部外用药物虽然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但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需要配合其他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诸多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其病态过程的同时还可不断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运动疗法辅助锻炼可有效防止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并且不会磨损患者的膝关节面,在改善软骨营养的同时还可对各个关节的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改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采用医用几丁糖注射与扶他林外涂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对患者来说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联组骨性医用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三联五统四规范』 打通基层纪检监察执纪办案『最后一公里』
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制度研究
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对盂肱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联”心共建“组”阵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