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疗养中心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2022-01-10 14:16竺嘉幸朱亮宋玥锦雷蕾王玮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海南三亚572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神药品艾司疗养

竺嘉幸,朱亮,宋玥锦,雷蕾,王玮(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海南 三亚 572000)

精神药品(Psychotropic substances)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应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使人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1]。本疗养中心2019年9月初开始购入第二类精神药品,麻精类药物使用以第二类精神药品为主,目前无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在文献查阅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康复疗养机构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调查分析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2020年疗养中心精二类药物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精二类药物使用现状,为康复疗养机构的精二类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资料 收集整理疗养中心2020年1-12月精二处方,利用疗养中心信息系统分别提取2020年精二类药品的临床应用数据,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

1.2 方法 利用Excel对所有收集的精二类药物使用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排序和统计分析,采用WHO推荐的日限定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DDD值根据卫生部精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国药典2015年版[2]、《新编药物学》[3]及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常用剂量来确定,其中用药频度(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某精二类药物的年总用量/该药的DDD值,精二类药物的DDDs值越大,表示精二类药物的临床使用量越大,侧面反映临床医生对其选用越多;DUI=DDDs/用药总天数,其中DUI是药品处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指标,若DUI>1.0,表示处方剂量超出其常用量范围,药物使用剂量存在不合理情况;若DUI≤1.0,表明处方日剂量未超过正常用量范围,药物使用剂量合理。

2 结果

2.1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数及使用频率 艾司唑仑的使用频率最高。见表1。

表1 各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数及使用频率统计

2.2 不同性别疗养员用药处方数及比例 女性疗养员用药处方数为45张,占总处方数的54.88%;高于男性疗养员的37张,占总处方数的45.12%。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疗养员用药处方数及所占比例统计

2.3 不同年龄段疗养员用药处方数及比例 51-60岁用药处方数最多,30岁以下用药处方数最少。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疗养员用药处方数及所占比例统计

2.4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和DUI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和DUI统计情况。见表4。

表4 2020年疗养中心第二类精神药品DDDs和DUI统计

3 讨论

3.1 精二类药品使用频率分析 2020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疗养员在本疗养中心疗养期间就诊,多数疗养员基础病情稳定、诊断明确,且已接受过正规治疗,在疗养期间主要以康复保健为主,疗养周期为15天。由于疗养中心的性质和服务对象不同于地方医院,疗养员失眠情况占比较小,其中仅有82名疗养员存在睡眠障碍等问题而开具精二类处方,仅占总人数的1.55%,导致精二类药物品种的选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表1可知,康复疗养中心使用较频繁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为苯二氮卓类,包括艾司唑仑片(51.22%),其他类型为右佐匹克隆(19.51%),酒石酸唑吡坦片(19.51%),氨酚羟考酮片(1.22%)。而地西泮注射液使用量为0,是因为“地西泮注射液具有镇静、安神、促睡眠的作用,主要用于抗癫痫、抗惊厥的治疗,静脉注射是治疗癫痫持续发作状态的首选药物”。在本中心地西泮注射液作为急救药品配备,没有使用过,而氨酚羟考酮片仅用一次。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通过加强γ-氨基丁酸(GABA)对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而起作用,停药后的反跳反应比巴比妥类小,且具有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目前已基本取代了巴比妥类等传统镇静催眠药,成为治疗失眠症的首选药物[4-5]。

3.2 用药性别分析 统计显示,总处方数中女性用药多于男性,常用药物艾司唑仑和右佐匹克隆用药明显多于男性,这与女性生理结构域、心理状态和社会多因素相关。女性疗养员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明显高于男性,且大多数在家庭中承担的任务更多,思想压力较大,容易导致烦躁、焦虑、失眠,建议首先从解决心理、社会因素入手,通过让她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适度调整自己。本中心通过开展快走、拉伸、八段锦、太极拳、中医疗法耳穴贴等非药物治疗方式,调整疗养员身体和心理状态,可一定程度减少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率。

3.3 用药年龄分析 统计显示,老年疗养员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频率更高,这与相关文献资料[6-7]分析结果相近。细分到各个年龄段,发现51-60岁用药处方数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分析认为,这与51-60岁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相关。该年龄段疗养员职务相对较高,多数还在工作岗位上,同时该年龄段患慢性疾病几率逐渐增大,容易导致烦躁、焦虑、失眠等不良情绪,健康问题与工作压力造成的思想负担较重[8]。疗养员可通过心理科开展的音乐疗法、睡眠疗法等改善心情,缓解压力,通过制定合理的运动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适度调整睡眠质量;此外,可以通过使用补心养肝、安神益智、镇静催眠功效的中成药来改善睡眠状况。

3.4 各类精二类药物的DDDs及DUI分析 目前本疗养中心精二类药物共有6个品规,其中DDDs值前三位分别是:艾司唑仑、酒石酸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表明在临床上,医生对这三种药物选用更多。其中艾司唑仑是快吸收合并半衰期中等的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催眠作用强,可减少睡眠潜伏期15-20min,服用后药效时间可持续6小时,适用于中老年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人群。临床研究显示艾司唑仑对失眠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5%,比其他同类抗失眠药物效果更为理想。在药理学研究方面,艾司唑仑的药理作用情形明显,能够对脑中枢神经起到相应的控制,同时其药理相互作用情况也较为明显,这些药理研究有利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更好地用药控制,避免出现药物中毒和严重的药物依赖情形[9];酒石酸唑吡坦是短效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通过激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发挥药效。其优点是:后遗效应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没有明显的停药反跳及戒断反应,对肝肾功能、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影响较小,对原发性失眠及伴发于脑卒中、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疾病的失眠均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右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通过异构性调控GABA受体发挥镇静催眠作用,是佐匹克隆的S异构体,但对中枢苯二氮卓类受体的亲和性比佐匹克隆强50倍,不良反应和毒性更小,临床上发现其不仅可用于治疗原发性失眠,还可用于呼吸睡眠暂停、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围绝经期等伴随的共病性失眠[10]。地西泮片DDDs值比较小,临床医生对其的使用量较小,主要是由于地西泮属于长效的苯二氮卓镇静催眠药,血浆半衰期为20-50h,患者服用之后第二天也会出现嗜睡。从DUI值统计结果看,6种药物的DUI值均≤1.0,表明处方日剂量未超过正常用量范围,药物使用剂量合理。无两种以上精二类药物合用的情况,表明本疗养中心临床医师在应用第二类精神药品方面是合理的,也是比较谨慎的。疗养中心精二类药物使用基本符合实际需求与医生临床用药习惯。

总体上看,疗养中心的精二类药物达到国家标准,目前疗养中心精神药物使用以精二类药物为主,未配备精一类药物。临床精二类药物使用以唑仑类、唑吡坦类为主,临床精二类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稳定,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疗养中心引进精二类药品时间较短,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当前还存在着对麻精类药品学习及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为加强精二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应该依据国家第二类精神药物管理相关制度,健全精二处方点评制度,建立精二类药品审核登记本,组织本疗养中心医师加强精二类药品的使用学习,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以达到更好的合理用药目的。

猜你喜欢
精神药品艾司疗养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举办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培训
某医院门诊2018-2019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某疗养机构10年疗养员基本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景观疗养改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况的作用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
论军队疗养院的疗养安全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