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在改善孕产妇尿失禁、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2022-01-10 14:16何芳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42100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孕产妇盆底肌力

何芳(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具体指的是盆底组织由于衰老及损伤等导致结构出现病理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体征,譬如大小便失禁、盆腔疼痛等[1]。FPFD既有损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又有碍于其生活质量的保持及提升。现如今,全社会都已认识到防治FPFD的重要性,并对其保持持续关注。发生此疾病的关键原因就是妊娠及分娩,而孕期及产后则是防治此疾病的特有时机,此阶段颇为重要[2]。当前,国内外一致认为预防及医治此疾病的一个有效方法即为凯格尔(Kegel)训练,然而此运动的动作太过单一,难以长时间吸引产妇主动去做,以致成效低下[3]。本研究基于Kegel运动,完成了适用于不同阶段孕产妇训练的盆底康复操小视频的录制,同时借助微信平台对孕产妇展开规范化的盆底康复管理,收获了较佳的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336例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产科门诊接受定期产检、建档且在本院产科分娩的孕产妇。入选标准:妊娠不小于28周的单胎孕妇;无认知问题,可以与人正常互动;会用微信或其家属能助其用微信得到信息;知晓且自愿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妊娠小于37周分娩的产妇;新生儿体重不到2500g或者超过4000g;曾患阴道前后壁膨出、泌尿系疾病及有盆腔手术史等;曾流产、早产、引产者;同时存在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后 3个月内接受其他盆底康复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共172例,首次、二次妊娠者分别有96例、76例;阴道分娩88例(无裂伤或者侧切、裂伤、会阴侧切分别有4例、40例、44例)、剖宫产84例;新生儿性别为女性、男性的分别有88例、84例。实验组共164例,首次、二次妊娠者分别有88例、76例;阴道分娩94例(无裂伤或者侧切、裂伤、会阴侧切分别有2例、42例、50例)、剖宫产70例;新生儿性别为女性、男性的分别有70例、94例。两个小组在年龄、孕周、分娩时BMI、新生儿体重等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值可见表1。

1.2 方法 两个小组孕产妇都在孕期和产后接受盆底康复常规健康指导,对照组在孕期接受一位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产前孕妇授课,主要涵盖了女性盆底肌群的生理学知识、进行盆底肌锻炼的方法及其作用、自我评估和应对FPFD的措施等内容。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在妊娠28周时加入盆底康复微信群,不定期通过微信接收与盆底康复有关的知识并进行自我学习,同时跟着盆底康复视频做盆底训练操,一直持续到产后3个月。主要内容如下:①设立盆底康复小组,并建好相应的微信群。小组成员有一位主任医师(具有国家认可的盆底治疗资质)以及一位主治医生、一位护士长、三位护师(均接受过与盆底康复有关的培训且在妇产科从事专业工作时间超过3年);设多位管理员,管理工作轮换进行。②完成对盆底康复健康宣传教育内容的设立,使相应的训练具有规范性。编制盆底康复操视频:基于Kegel运动,借鉴钱虹[4]等人的研究,由小组人员一起探讨及制作。训练涵盖了两个部分,即孕期、产后,共有缩肛、桥式、靠墙蹲立、伸展运动4个动作,对其进行规范演示,并做成视频,时长为6min。盆底康复知识微信推送短文的制作,主要有盆底的功能及构造、定位盆底肌的正确方式、发生FPFD的原因及症状、医治方法等。只有通过主任医师及护士长的审核之后,才能对短文进行推送,语言要浅显易理解,同时附有直观的图片等。③盆底康复指导及管理。健康宣传教育:孕妇都要在门诊进行系统化的盆底康复课程学习,并且在妊娠28周的时候加入到相应的微信群当中,设立好个人的档案号,从而为后期的评估以及随访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入群之后,孕产妇可以不定时地接收小短文,自行学习相关的康复知识,从而对FPFD的防治更了解。盆底训练操指导:用微信向孕产妇发送制作好的盆底训练操视频。孕产妇在门诊孕妇课堂和产科病房产后第2天由专职护士进行指导,跟着视频完成第1节动作的训练。专职护士在产妇出院的时候要再一次按照视频对产妇进行指导,康复操第2-4节动作的训练则从产后第3周、7周、9周开始,使盆底得到有效的锻炼,以20-30min/次、3次/日为宜。嘱咐产妇每周都要对完成盆底锻炼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小组人员每2周对其进行一次随访,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干预一直持续到产后3个月。咨询和心理护理:康复小组人员应及早对微信群里面与孕产妇盆底锻炼有关的问题进行释疑,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解答,同时予以有效可行的指导。结合孕产妇的心理波动状况对其展开心理护理,使其消极情绪得以弱化。

1.3 评价指标 产后42d评价产妇尿失禁、盆底肌肌力、FPFD状况。由专职医生完成对尿失禁问卷的收集工作,且通过人工指检、仪器评分的方法进行评定,研究人员在门诊发放FPFD问卷并指导产妇完成。所有工作者在研究前都已接受相应培训,以确保资料有效且无误。

1.3.1 评定尿失禁 对于产后尿失禁发生状况的评估,选用的是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5]。维度共有4个,包括造成尿失禁原因的自我诊断、漏尿量、漏尿频率、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中后三者是用数字评分,对应的分值分别为0-6分、0-5分、0-10分。总分为0-21分,所获分值越小,提示尿失禁程度越轻。

1.3.2 测定盆底肌肌力 ①人工指检法:根据通用于全球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完成对盆底肌力的等级划分,也就是0-Ⅴ级,共6级。收缩持续时间为0s,则肌力是0级;持续1s则为Ⅰ级;同理,持续5s即为Ⅴ级,超过Ⅲ级即可视为无异常。②仪器评分法:选用PHENIXA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以及盆底肌肉治疗头(肌电型)进行测定。告诉患者把膀胱排干净,保持膀胱截石位,向阴道里放入探头,告诉患者反复收缩阴道和提肛,对其盆底肌肉舒张及收缩之时的疲劳度、肌电值数据进行记录。③综合评分法:将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6]运用。

表1 两个小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个小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s)

新生儿体重(kg)对照组 172 30.27±2.62 39.01±0.74 15.38±2.90 24.16±2.60 426.18±175.33 49.26±1.13 2.98±0.64实验组 164 29.78±3.73 39.29±0.83 14.24±3.24 23.74±2.14 437.84±189.77 49.67±1.26 3.26±0.75 t-0.781 0.359 -1.231 -0.651 3.779 0.369 2.869 P 0.233 0.670 0.124 0.376 0.012 0.609 0.089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周(周) 孕期增重(kg) 分娩时BMI(kg/m2)总产程(min)新生儿身长(cm)

1.3.3 FPFD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对产妇产后出现尿失禁、盆腔脱垂、排便异常等影响生活的项目进行评估时选用的测评工具是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20,PFDI-20)[7]。各问题的评分都是0-4分,依次表示从未,有但无影响,影响为轻度、中度、重度。总分越高提示对生活的影响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者以(±s)表示,反之则以中位数表示,运用秩和检验及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对比两个小组产妇的漏尿量及次数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的漏尿量及次数都相对较少,两个小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值可见表2。

表2 两个小组产妇的漏尿量及次数对比[n(%)]

2.2 对比两个小组产妇的PFDI-20得分和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状况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的PFDI-20得分较优,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两个小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值可见表3。

表3 两个小组产妇的PFDI-20得分和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状况对比(±s,分)

表3 两个小组产妇的PFDI-20得分和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状况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PFDI-20得分 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对照组 172 22.85±2.45 8.34±2.16实验组 164 12.13±1.75 5.14±1.90 t-4.371 -3.141 P 0.000 0.005

2.3 对比两个小组产妇产后42d盆底肌肌力状况 测量选用的是人工指检法,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Ⅱ类肌、Ⅰ类肌肌力都较优,对比区别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值可见表4。

表4 两个小组产妇产后42d盆底肌肌力状况对比(例)

2.4 对比两个小组产妇产后42d盆底肌电状况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后42dⅡ类、Ⅰ类肌纤维肌电值以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都较优,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值可见表5。

表5 两个小组产妇产后42d盆底肌电状况对比(±s,μV)

组别 例数 总肌电值 Ⅱ类肌纤维 Ⅰ类肌纤维疲劳度 肌电值 疲劳度 肌电值对照组 172 10.23±2.44 0.11±1.25 4.27±2.09 -4.35±2.37 3.47±2.34实验组 164 14.73±3.93 -0.56±1.24 5.38±1.97 -4.58±2.48 5.98±2.85 t 4.969 -2.111 2.179 -0.361 3.559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SUI)多发于女性怀孕及经阴道分娩之后。有资料指出,怀孕阶段约有6%-67%的孕妇出现SUI,而产后约有8.47%-24.80%的产妇出现SUI。此外,相较于怀孕之前,产后更易出现SUI[8-9]。美国妇产学院委员会(ACOG)认为要鼓励危孕妇对盆底肌肉进行规律性锻炼[10]。很多研究都指出,基于专业工作者的指导开展孕期盆底肌肉训练可以使妊娠晚期及产后1-3个月发生SUI的几率大大减小,初产妇产后规范的盆底功能锻炼可使其产后6-12个月出现PFDI的几率减小[10-12]。在此次研究中,从妊娠28周起直至产后3个月不间断地对实验组展开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同时对训练的有效性及规范性都极为重视,在孕后期及分娩早期加强对盆底神经的刺激,提高运动单位及兴奋频率,大大增强了盆底肌肉的力量,有益于盆底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够减少尿失禁的出现。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漏尿量及次数都相对较少,两个小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有资料指出,造成PFDI的高危因素有妊娠及分娩等[8-10]。妊娠阶段,孕妇的子宫重量持续加大,以及在腹腔及盆腔位置的变化,使得盆底组织遭受重压,再加上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使得组织越来越松弛。分娩阶段,宫口扩张造成盆底支持组织牵拉,盆底神经和肌肉在侧切、会阴撕裂后受损。如果不及时对受损的盆底支持组织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康复训练,就极易引发PFDI,子宫脱垂及SUI等也会随之出现。产后盆底康复是借助综合手段,对女性在妊娠及分娩期间被损伤的盆底组织进行防治的经过[2]。其中,Kegel训练是一个关键的康复方式,鼓励患者对盆底肌肉进行有意识的自主性收缩,使这些肌肉的力量得到强化,从而对PFDI进行有效的防治[13]。此次研究中运用的盆底康复操就是基于这一训练,加入部分产后瑜伽动作,根据孕产妇的具体生理状况设立具体的训练方法,共有4个动作,指导其于孕28周至产后12周开展相应的训练。产妇能够跟着视频不间断地进行规范性锻炼,并结合自身的恢复状况逐渐提高训练的强度。在运动的持续加强之下,盆底神经变得更加兴奋,有效地增强了盆底肌肉的张力及收缩力。从此次研究结果不难发现,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盆底肌电值与手测盆底肌力均相对较优,两个小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在现代护理中,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互动管理工作及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收获的成效颇为突出,远胜于以往[14-15]。为得到更好的孕产妇盆底康复护理健康宣传教育及管理成效,此次研究以微信互动方式,在各个时期通过事先备好的盆底康复知识微信小短文和训练视频对孕产妇进行针对性指导和管理。小短文将图片和文字融合在一起,便于理解;视频直观形象,易于学习,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孕产妇主动开展盆底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使其盆底功能及早恢复、盆底肌力增强、尿失禁减少,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切实的改善[16]。

总之,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不但能够使孕产妇的尿失禁状况得到改善,而且也有助于其盆底肌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此次研究尚有不足,如对孕产妇的心理情况未进行深度评估、随访时间较短等。因此,后期应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猜你喜欢
孕产妇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