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技术运用规律分析
——以202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决赛为例

2022-01-11 08:08蔡瑞卿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接发球中路落点

蔡瑞卿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当今羽毛球技术更新日渐加快,原有的部分技术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羽毛球比赛节奏。随着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将发球规则改成击球高度不超过1.15m后,给羽毛球男子项目,尤其是对发球、接发球技术环节要求极高的男子双打项目带来了非凡的变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统计202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决赛(印尼组合苏卡穆约、吉迪恩对阵日本组合渡边勇大、远藤大由)有关发球、接发球技术的相关数据,对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的发球、接发球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男子双打决赛发球对比分析

发球是羽毛球男子双打中的关键环节,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球的胜负走向。通常在发球环节中,将发球的落点从前到后依次划分为1~6区(图1)。羽毛球运动员能够熟练应用每个区域的发球技术,将在开球阶段占据场上主动。

图1 羽毛球发球区域

根据划分出来的发球区域,将202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决赛印尼组合苏卡穆约、吉迪恩以及日本组合渡边勇大、远藤大由4位选手的发球落点统计见表1。

表1 发球落点数据统计表

2.1.1 苏卡穆约发球落点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苏卡穆约的发球落点集中在1区,占总发球次数的73%。2~6区的发球比例无明显特征,从数据上看分布较均匀。这说明苏卡穆约的发球较灵活,虽然以发1区为主,但是其发球落点较分散。尽管对手了解他的发球落点集中在1区,但是也必将分散精力准备其他落点的接发球。

2.1.2 吉迪恩发球落点分析吉迪恩在整场球中,除发了一个后场球6区以外,发球的落点全部集中在网前小球的1区和5区之间。其中,1区发了23次,占总发球次数的71.8%;5区发了8次,占总数的25%。相对于苏卡穆约,吉迪恩的发球落点较固定,以发1区为主、5区为辅,其他区域没有过多的数据体现。

2.1.3 渡边勇大发球落点分析从数据上看,渡边勇大的发球落点更为单一,有21次1区、2次5区、其他区域的落点频次均为0。发球区域的集中,让对手可以集中注意力去抢接发球的点,但同时也使自己的队友更加熟悉地应对接下来的球路。因为1区是距离发球队员最近的区域,5区次之。渡边勇大的发球区域集中在离自己最近的区域,很明显是想将对手的接发球控制在自己身体所能达到控球范围,为之后的球路计划做准备。

2.1.4 远藤大由发球落点分析远藤大由的发球落点相对于苏卡穆约的发球更为分散,虽然依然是以发1区为主、5区为辅,但是其他区域的发球频率更高。发后场球的3个区域即3区、4区、6区的比例更是达到了25%,高于苏卡穆约的19.2%。所以,相对于苏卡穆约、吉迪恩、渡边勇大,远藤大由的发球最为灵活,落点相对分散,使对手难以判断。

2.2 男子双打决赛接发球落点对比分析

接发球是应对对手发球的一项技术。接发球质量高,可以直接占据场上主动,反之,则会陷入被动。对印尼组合苏卡穆约、吉迪恩和日本组合渡边勇大、远藤大4位选手在202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接发球的落点统计见表2。

表2 接发球落点统计表

2.2.1 苏卡穆约接发球落点分析苏卡穆约的接发球落点较为分散。在统计的5个接发球落点中,以打两边腰上的球和放网中路为主。放网中路是离接发球队员最近的落点,在放中路后,有利于自己对下一拍球的控制。但同时放网中路也是距离发球队员最近的落点,有可能被对手抓住球路,从而被动。而接发球打两边腰上的球,有利于形成平抽挡的直接对抗。这对于以平抽挡为特点、以抽压打法为主的印尼组合颇为有利。

2.2.2 吉迪恩接发球落点分析吉迪恩的接发球以放网中路为主,占接发球总数的47.8%,其他落点的运用频次较为平均。前文提到放网中路是距离发球接发球双方队员最近的接发球落点,对双方球员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同时,接发球放网中路也是较简单的一项接发球技术。接发球放网中路不仅成功率高,且不容易被对手抓住空当。缺点就是威胁性不够,难以带动场上的速度。这对擅长抽挡,以双压战术为主的组合而言较为不利。

2.2.3 渡边勇大接发球落点分析渡边勇大的接发球是以放网中路为主,打两边腰为辅。从他的总体数据来看,渡边勇大接发球角度相对较大,球路较为开阔。放网两边、两边腰和推两边3项数据加起来总占比为51.6%,其目的都是让对手跑动起来接球,这对接发球运动员技术要求很高,同时也给对手增加了接球难度。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渡边勇大接发球并未刻意避开要和印尼组合形成正面平抽挡的思路,但是他采用将印尼组合调动开再进行平抽挡技术的打法。

2.2.4 远藤大由接发球落点分析远藤大由的接发球,从数据上看较凶狠,打两边腰和推扑中路各9次,共占接发球总次数的62%。接发球打两边腰上,对方要移动起来,接下来有可能会形成平抽挡的对抗。而推扑中路就是直接在正面对抗起来,从接发球开始给对手施压,对方也必定快速回击,形成短距离的正面对抗,从而加快场上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掌握熟练的平抽挡技术,才能在这种对抗中占据主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世界级羽毛球运动员的发球落点均是以1区为主、5区为辅;其他区域的发球落点,可以根据战术需要以及发球人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发1区,距离发球人最近,发球运动员在发完球后可以重点关注对方接发球的动态,尝试抓住对手的接发球球路,从而争取场上主动。发5区,落点相比于1号区较远,但是发球运动员仍然可以尝试去抓一拍对手的接发球球路。同时,发球运动员的搭档需集中注意力去补发球运动员没有抓到的球,形成补位。其他区域的发球落点除了2区是发网前球,3区、4区、6区都是发后场球。这4个发球区域都易于给对手抓住机会,给发球方运动员留下空当,但是灵活的发球落点可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从而使发1区和5区的效果更好。

3.1.24位运动员在接发球方面,多以放网中路和打两边腰为主。放网中路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接发球方式,但同时也是距离对方发球运动员最近的区域,易于被对手抓住球路。接发球打两边腰,较容易和对方发生平抽挡的快速对抗,这就需要接发球运动员根据双方运动员的特点,权衡利弊。

3.1.3接发球阶段,按照对方的移动范围可以分为近身球和远身球。放网中路,推扑中路都属于近身球。采用近身球的接发球方式,极有可能会加快场上的速度,形成中路的平抽挡或者网前的对抢。而放网两边、两边腰和推两边的接发球方式,都是让对手移动起来去接球。虽然也有可能形成快速的平抽挡对抗,但是接发球质量的好坏决定是以主动的方式形成平抽挡,还是以被动的形式形成平抽挡。总体而言,接发球运动员要根据对手的发球质量以及对接下来球路的整体构思进行接发球球路选择。可以依据双方运动员的技术特点相应地增加某一接发球球路的占比,但是坚持多样化的接发球仍然很有必要。运动员只有结合多点的接发球球路,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特长技术,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3.2 建议

3.2.1发球阶段,在发距离发球运动员较近的1区、5区时,要注意第3拍的抓球,争取场上主动,但是搭档依然要准备好为同伴补位,准备好弥补发球运动员抓不到的第3拍。

3.2.2接发球阶段,接近身球,易于形成短距离对抗,在快速对抗中能否占据优势,需要对双方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判断。接远身球,特别是打两边腰上的球,容易形成平抽挡的对抗。接得好可以在平抽挡中,以主动的方式进行。接得不好,将会以被动方式进行对抗。但是在一系列的平抽挡和一些球路组合中,主动和被动会相互转换。接发球质量高,可以对对手进行施压,接发球质量差,可以利用球路组合化被动为主动,甚至有些平抽挡技术过硬的运动员可以直接和对方运动员正面对抗,从而转被动为主动。

3.2.3发球和接发球阶段,首先,是对技术本身的一个考验。同样的落点,不同的出球质量,产生不同的效果。其次,在发接发的落点上,应当根据双方运动员的特点进行球路选择。正面对抗能力强于对手的,在发接发区位选择上可以多打一些近身球。反之,正面对抗能力不如对手时,可以选择打一些远身球,让对手移动起来接球,从而尽可能占据先手主动权。尽管不同的运动员会根据双方特点进行发球、接发球的战术安排,但是多样化的发球、接发球落点在比赛中依然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接发球中路落点
道路工程中路侧用缆索护栏施工技术
网球运动中接发球技能的强化探讨
第54届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技战术分析①
当奥迪RS5 Sportback的性能,邂逅乌鲁木齐中路的潮流与复古
瞌睡虫找朋友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吃火锅的发现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