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湿疹用药规律分析

2022-01-11 11:36邵海峰杨妞妞刘延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24期
关键词:苦参内服外用

邵海峰,杨妞妞,刘延庆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225009)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1]。《医宗金鉴》[2]记载:“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搔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因其皮损形态多样、发疹部位不一,历代医家也称之“湿毒疮”、“黄水疮”、“奶藓”等[3]。湿疹易反复,缠绵难愈,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增加其经济负担。中医治疗湿疹疗效较好、毒性小、不易复发且用药辨证灵活[4]。本研究收集整理有关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期刊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湿疹用药规律,旨在为湿疹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同时为开发新方新药、探讨止痒药物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研究材料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文献,来源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主,万方数据库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作为补充。使用“湿疹”“湿疮”和“中医”“中药”等检索词检索,按文献发表时间进行排序收录。

1.2 文献录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录入:文献数据需来自临床病例,且符合湿疹的临床诊断标准;文献中需要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及组方用药;文献中病例样本量需≥20例,且湿疹治疗有效率需≥80%。

下列文献不予录入:非临床数据,如综述、动物和细胞实验文献等;治疗方案中包括西医手段或针灸、艾灸等辅助疗法;文献中使用的中成药未列明生产厂家批号或组方用药不明者;文献中方剂由超20味药组成者;文献中组方用药属于民族草药如蒙药、藏药等应用不广泛者。

1.3 文献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将上述筛选过的方剂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信息包括文献名称、作者、期刊名称、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病例数、病名、证型、给药方式、组方用药及加减用药。在完成录入后由双人负责审核以确保数据录入准确,为数据挖掘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1.4 文献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规范中药名称:将按相关标准筛选后的方剂中所有中药录入Excel并进行数据处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为主要参考,“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华本草》[6]作为补充,将所有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皆查询不到者予以剔除。此外,对于不同中药别称、品种、炮制等,先作为同一药物录入。见图1。

1.5 数据分析

通过Excel以及Spss Modeler软件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组方规律分析及数据可视化分析。

2 结 果

共检索得到相关文献1 214篇,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584篇并建立数据库,其中涉及970首方剂,包含中草药454味,湿疹的平均治疗有效率93.08%。将所有方剂按治疗方案分类为内服方、外用方。

2.1 频数统计

2.1.1 内服中药频数统计:共有387篇文献,涉及内服方剂456首、中药273味,频次共5 003次,平均每味中药使用频次约18次,将药物按出现频次排序,其中出现频次≥90次的中药有甘草、白鲜皮、生地黄、苦参、当归等。见表1。

表1 内服高频中药分析

2.1.2 外用中药频数统计:共有405篇文献,涉及外用方剂561首、中药300味,频次共3 775次,平均每味中药使用频次约为13次,将药物按出现频次排序,其中出现频次≥55次的中药为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等。见表2。

表2 外用高频中药分析

2.1.3 高频中药性味归经分布频数统计:湿疹内服方及外用方中高频药物的四气分布皆以“寒/微寒”为多,见图2A;五味分布皆以“苦”居多,见图2B;归经多归于“肝经”“肺经”“脾经”,见图2C。

2.1.4 湿疹皮肤瘙痒剧烈中药加减频数统计:将文献中内服方、外用方涉及的辨证加减进行整理汇总,选取高频常见症状“皮损瘙痒剧烈”并分析其中药辨证加减的高频用药,见图2D。

A.药性分布统计;B.药味分布统计;C.归经分布统计;D.湿疹瘙痒剧烈加减中药频次统计。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运用SPSS Modeler中的Aprior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建模,选择合适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分析内服方和外用方的组方规律,并采用网络视图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

2.2.1 湿疹内服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大前项为5,支持度≥10%,置信度≥80%[7],支持度为10%表示某药物组合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才被纳入显示,置信度的含义是前项A出现时,后项B出现的概率。分析得出湿疹内服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各组药对增益均≥1。见表3、图3。

表3 湿疹内服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

2.2.2 湿疹外用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大前项为5,支持度≥10%,置信度≥80%,分析得出湿疹内服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各组药对增益均≥1。见表4、图4。

表4 湿疹外用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3 讨 论

湿疹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许多针对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4、IL-33或者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治疗药物正在研发中,其中较为有效的系统性药物为Dupilumad[8],但药物副作用明显。中医学[9]认为湿疹多因患者脾胃健运失常,湿热内生,或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中医药治疗湿疹以口服汤剂和外用洗剂为主,有时结合熏蒸、坐浴、针灸等疗法[10]。中医药治疗湿疹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但缺少系统和科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本研究结果表明,内服方中高频药物为甘草、白鲜皮、生地黄、苦参、当归等,外用方中高频药物为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等,主要为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攻毒杀虫止痒药,功效围绕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祛风解表、健脾补气、行血活血、攻毒杀虫止痒等。

药物性味频次统计显示,湿疹内服方及外用方中药物的四气分布皆以“寒/微寒”为主;其次是“温/微温”,寒性药物多具有抗菌消炎、镇静作用,能有效抑制患者机体的病理性亢进,可有效缓解湿疹患处的炎症反应[11];湿疹病初在气分,久则入血分,湿疹日久则耗血伤阴,失润化燥,属血虚风燥之证;或久病入络,因湿又可致瘀,属湿淤互结之证,因湿致瘀需活血[12],故湿疹治疗应在解表散邪、燥湿止痒的基础上辨证辅以养血活血润燥之温品。

五味分布显示湿疹用药以“苦”味药物居多;“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对湿证的治疗效果颇佳;其次,甘味药在湿疹治疗中也应用广泛,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与脾经相对应,湿疹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以湿邪为主[13]。此外,甘味药物可缓解药力之急,包括降低峻猛药物作用于病灶的强度,或抑制其副作用,同时延长其药效持续时间[14]。故治疗湿疹配伍使用甘性药物对湿疹迁延不愈、易复发具有作用。

湿疹用药多归于“肝经”“肺经”“脾经”。肝为人体气机调节之枢纽,若肝失疏泄,则易致脾失健运而水湿内生。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之邪蕴结于肝及其经脉所属,故“浸淫疮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致遍身生疮”。湿疹的病机关键在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与肝脾二经密不可分[15]。肺外主皮毛,司腠理开合,卫护一身。若风热之邪袭表,肺卫失宣不能顾护肌表,则“热客于皮,金不胜火,皮与肌离而成泡也”。临床治疗湿疹时,应在清肺平肝的同时积极固护脾土,防止湿疹久治不愈转为慢性。此外,湿疹治疗用药应重视心经,湿疹虽是表现于外的皮肤疾患,但其发病与心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情志也是湿疹发病的病因之一,湿疹患者因为长期的剧烈瘙痒极易产生情志变化[16],所以,在治疗湿疹时要应用清泻心火、养血止痒甚至是重镇安神之品。

湿疹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患者最不能耐受的症状多为湿疹瘙痒剧烈,选用有效的止痒药物是控制湿疹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图4中可见,湿疹伴瘙痒剧烈者多加地肤子、白鲜皮等以杀虫止痒;因湿疹发于肌表,与络脉关系密切,乌梢蛇、蜈蚣等搜风走络之力强的动物药也有奇效,但湿疹本质上为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急性发作时需谨慎使用富含动物蛋白的虫类药,应避免用量过大或长期使用[17]。

从内服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来看,栀子-甘草、黄柏-白鲜皮-苦参及荆芥-防风的关联程度较高。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在改善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皮损严重度和瘙痒症状方面疗效较佳。甘草与栀子配伍能够降低栀子的肝肾毒性[18]。荆芥-防风药对水煎液可有效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且还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19]。

从外用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来看,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4味药物关联程度较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病的治疗。苦参对于小鼠特应性皮炎和慢性瘙痒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蛇床子通过直接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中TLSP的表达而抑制特应性皮炎[21]。苦参提取物与蛇床子提取物联合使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2]。白鲜皮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从用药频次分析中可见,白鲜皮作为高频药物,同时在内服方和外用方中出现,白鲜皮也频繁应用于湿疹伴瘙痒剧烈症状,且效果明显。白鲜皮及其部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白鲜碱、梣酮等,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抗炎、止痒抑菌作用[23],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苦参内服外用
苦参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300例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