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园林文化对西方造园的影响与实践

2022-01-12 11:57谢圣韻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造园园林一带一路

谢圣韻

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中国·上海 200030

1 引言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贯穿东西南北。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从容铺展,提倡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使得古老丝绸之路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造园史上具有独树一帜的显著地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必将显现出其无可替代的传承使命。

2 中国园林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园林文化前后两次对西方世界产生影响。

2.1 源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次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秦汉,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连接延伸。17世纪以来欧洲海外贸易的扩张,为欧洲人打开了东方帝国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欧洲人对东方元素和中国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园林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广为传递[1]。18世纪,军事实力和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在欧洲崛起,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大大促进了个性思想的解放,促使人们开始追求贴近自然、更为自由的浪漫主义思潮。中国艺术如诗画般的意向美、道法自然、含蓄雅韵的美学特点,以园林这种直观的形式被表现出来时,恰好与浪漫主义的审美十分吻合,这成为促成后来的英自然风景公园形成的重要内部契机[2]。随后,这种被称之为“中国式花园(Jardin chinois)”或“英中式花园”在欧洲开始风靡流传。见图1。

图1 勒胡式《英中式花园》中巴黎附近蓬乃勒(Bonnelle)花园

2.2 西方世界再度关注的原因

中国园林文化自17世纪进入西方世界后,随着欧洲复古思潮的涌现,欧洲造园艺术陷入一种较为杂乱的状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热”的衰落,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名声每况愈下[3]。

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世界经历了长期以人定胜天的理念、以掠夺式开发推动社会发展的惨痛代价,环境问题愈发严峻。西方学者意识到自古以遵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造园思想,恰好蕴含着生态文明社会所追求的核心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环境。中国园林文化再次被西方世界所采纳和关注[4]。

3 近代中国园林文化在西方的影响与实践

沉寂后的第一次实践是在1978年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筹备建造陈列明代文物陈列馆,以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作为蓝本,仿制一座名为“明轩”的中国园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明轩”典雅精湛的造园技法和舒朗相宜的空间布局赢得了美国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恒展品,载入现代造园史册[5]。

“明轩”的成功使得中国传统园林在当时受到了其他很多国家青睐,先后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成功实践,如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山公园内的“逸园”、澳大利亚悉尼“谊园”、英国利物浦仿北海静心斋建造的一组庭院等。不得不提的是德国慕尼黑的“芳华园”更是获得了国际园林展的金奖[6]。受此次成功的启发,同时搭载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列车,中国开始频繁参加各种国际展览,并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又有大量成功的中国式园林在异国他乡落户并绽放光彩。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在世界各地约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造了30余项园林项目,作为咨询参与建设、设计的成功案例则更多。之后1999年、2001年和2004年中国又承办了大型的国际园博会,集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精髓,见图2。

图2 纽约大都会博物院中庭——中国园林“明轩”

这些优秀的中国园林作品作为一种具象的载体,将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精髓——道法自然、移步异景的造景手法以及巧夺天工的精湛技法展现给世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世界各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7]。

4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园林文化的价值与新使命

4.1 新视野下中国园林文化的价值

中国园林文化的价值是源于古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在中国锦绣山河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将这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注入传统文化中,正如明代造园师计成在《园冶》中所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园思想[8]。从现代视角分析,它体现的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态美学观,讲究造园的艺术性,更要在文化内涵上崇尚自然,以穿越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风格。

4.2 “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园林文化新使命

“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倡议,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中国园林作为“第二自然”,是人们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与实现,人们在园林中所获取的乐趣是可以跨越国界与文化隔阂的桥梁,它能够为处于当代世界人居环境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启迪,对当今人类保护“地球村”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命题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作用和精神资源。作为世界园林之母起源地,未来中国园林文化将承载更多的使命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9]。

5 新时代中国园林文化传播与弘扬的建议

当下,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将中国园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弘扬,推动全人类共同的生态文明发展。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践:

第一,积极弘扬传统园林文化,吸引更多优秀设计师不断钻研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挖掘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与应用,积极投身到当下的美丽中国建设中。第二,利用便捷高效的现代网络及媒体,多渠道弘扬中国园林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园林的美丽,聆听中国园林的故事[10]。在这个过程中,挖掘“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园林特色,不断探索不同园林文化间的创新交融,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以美丽“地球村”为人类共同奋斗的目标,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和谐生态的地球家园。

6 结语

几百年来,中国园林文化对西方造园的两次影响,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实践意义。中国园林文化的价值是在中国锦绣山河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它体现的实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态美学观,讲究造园的艺术性;在园林中所获取的乐趣是可以跨越国界与文化隔阂的桥梁。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能够为处于当代世界人居环境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启迪,对于当今人类地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命题具有现实意义的借鉴作用和精神资源,为地球村的美好家园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造园园林一带一路
清代园林初探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