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路径寻绎*

2022-01-12 01:28凌金欢马少坤吕俊杰
运动精品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凌金欢 马少坤 吕俊杰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路径寻绎*

凌金欢 马少坤 吕俊杰

(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高校作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功能,大学生通过身体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以达到以体塑人、身心合一的效果,继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文章分析归纳得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路径,一是完善制度:开拓发展空间,实现全方位育人;二是搭建平台:强化网络宣传,创设舆论主阵地;三是激活创新:鼓励创新项目,打造全员创新路;四是扩大供给:创办专业赛事,构建专业化体系。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高校是为国家、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高校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以体塑人,以体育心的方式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可靠之路,同时也是必经之路。民族传统体育优秀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被提出后,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以及系列会议的提炼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不难看出这一理念已然成为当今做好民族工作的研究热点和指导思想。2018年3月,“中华民族”首次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宪法基础”[1]。

范君则指出,可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秉承、基本原则和文化方法[2]。通过学习、概括、精炼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的理解,笔者发现当前学术界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主要有三个维度,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理解;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凸显民族情怀的整体观;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从日常行为中可以表现出来,换言之也就是指,我们作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人人应当树立起国家整体观,具备大局意识,从而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始终[3]。

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各民族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理性与感性的思考和作为,建立起对“中华民族”的全面认同,在形成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习俗、记忆等的过程中,最终达到各民族成员实现从个体意识向社会共同体意识转变的目的。

1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培育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同时也是开展体育训练和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培育身体强壮、格局高大的民族继承人的重大责任。高校能否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重要一环。高校通过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以及思想品性修养,引导大学生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中体验和感悟民族体育的智慧和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大学生心中埋下民族信仰的种子和树立崇尚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

1.1 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

民族传统体育从十九世纪初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世界形势、国内形势的双重压迫,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夹缝生存,发展历程举步维艰。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有自身的独特局限性,首先是不具备普遍存在性,不被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认知,甚至有少部分项目已经被人民群众所遗忘,比如投壶、蹴鞠等娱乐性项目;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性不强,具有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低等特征。由于这些自身局限性,导致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项目逐渐减少。

为解决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茫然境况,全国自上而下都采取措施致力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复兴。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家政策保护、社会支持以及高校大力发展中获得强盛的生命力,共同为民族传统体育创造发展机遇,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这也得益于对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娱乐性、观赏性、奇特性的挖掘与利用,高校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软、硬件资源,有针对性的集中精力发展一些易推广、易开展的项目,由点到面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快速发展。

1.2 有利于高校培育高素质文化人才

人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高素质文化群体,群体庞大,做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肩负着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良好载体,除了拥有合适的场地和优越的师资以外,受众更是最大的优势,青年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是高素质教育最好的受众,也是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最好的受众。新时代发展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社会性开放,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因此,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所求。

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重要的教育理念,如儒家思想中提到的“礼、乐、射、御”等民族传统体育对教育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其提倡在练习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通达礼、义、仁、智、信等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亦是如此,高校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知礼节、守诚信、达仁义,完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创造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让大学生以四有青年的精神面貌接受社会的洗礼。

2 耦合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社会成员集体认同的团体意识,在提倡全民参与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中起到精神引领作用,在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不断探索发展中,作为指导性思想指引其的推进。习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实际相结合,提出从价值取向、思想基础、物质条件、制度保障四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思路。

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找到恰当的载体,承载恰当的载体在个体和社会日常行为活动中深入灌输,简单的意识转变无法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服务均立足于中华民族之中,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高素质人才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条件,通过发展以体塑人、以体育心的民族传统体育,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高校是融汇新一代新生力量,培育祖国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大熔炉,各民族青年汇聚于各大高校,组织专业体育训练和竞赛,通过身体记忆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感受和体验。

高校通过促进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紧密配合,实现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奔赴”发展。

3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路径

高校通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引导大学生增进民族认同,弘扬民族精神,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本文的落笔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6]。本文的实践路径探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完善制度、搭建平台、激活创新、扩大供给。

3.1 完善制度:开拓发展空间,实现全方位育人

高校作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载体,可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纳入学生的日常在校培养方案中,通过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案并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全方位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

课堂是学校发展育人的主阵地,高校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校特色等,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课堂,比如公选课、思政课等,有中医院校把太极拳等易开展、易传播、娱乐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公选课中,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和热爱;民族传统体育中包含的人文价值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利用思政课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政价值,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双重教育价值,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思政课的“双向奔赴”。

高校亦可利用借助大学生日常喜爱的平台,如社团、校队等平台,扩大群众基础,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以打造“明星社团”“王牌校队”的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和锻造大学生精神的品牌,并且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率纳入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考核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量化体系之中,走群众路线,激励全员参与和全员共创。高校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制度,创建有领导组织、有精英队伍、有特色项目、有推广经费、有精品活动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形成学生参与、教师重视、领导支持的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坚定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 搭建平台:强化网络宣传,创设舆论主阵地

新时代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显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驻足停留、主动接受信息的主渠道,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必须通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方式广泛推广,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新颖有趣的内容,通过受众追崇的推广途径进行宣传,使“零距离”“常接触”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与学生之间的新常态。

从学校到二级学院、社团自上而下逐层开设学生常用平台的账号进行推广宣传,如开设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账号等,精炼内容,选择有趣的正能量内容以新颖的剪辑、排版推出吸引学生的推文或短视频,在全社会、全校园范围内推广宣传,主动掌控舆论前沿,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开展,同时密切监控舆论动态,及时预知风险,及时排查不良舆论苗头,掌握舆论主动权。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内的传播和推广离不开校园网络宣传,加强网络宣传,有助于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深入人心,在高校中广泛传播和深度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3 激活创新:鼓励创新项目,打造全员创新路

创新是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守正创新,鼓励广大师生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课题,丰富和完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课题,激发校园内形成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化、广泛化研究热情,师生在交流、碰撞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和感悟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和个性。“文化因差异而冲突,因冲突而交流,因交流而发展,因发展而保持个性,因保持个性而多样发展”[7]。

同时,借助互联网打造全员创新路是新时代发展的突出特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和娱乐性,可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独特的发展创新路。例如,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利用校园资源建立“互联网+”师生研究团队,指导大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创新研究,实现从高校走出去,由社会引进来的双向路径,拓展创新路径和发展思路。

高校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致力于创设和强化高校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的创新研究接轨渠道,既形成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的学术氛围,又顺应了国家民族体育谋发展的需求。

3.4 扩大供给:创办专业赛事,构建专业化体系

专业赛事的创办,归根结底要回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项目上来,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引导各高校加强对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训练和学习,在参训过程中以及比赛宣传中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与技能掌握。

高校除举办一些大型综合性的赛事以外,还应更多的举办单项赛事,缩短赛事举办间隔时间,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预防面子工程,流于形式,逐步形成一系列专门的单项赛事供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保护的同时,更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高校在增加赛事供给时,特别要注意建立健全举办赛事的相关制度与保护措施,提高赛事举办规格,提高赛事宣传辐射面,扩大赛事影响力,构建起专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体系。

高校专业化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体系的建立,可以从学校、二级学院、校级社团等几个层面开展,通过赛事促进高校内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以此加强高校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各族人民的相互认同和理解。

4 结语

高校在国家、社会的支持下,集思广益,全社会共同谋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突破在高校实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向奔赴”的人力资源、硬件设施、舆论环境等限制,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身强体壮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大学生投身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传承之中,在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中感受、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石亚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J].人民论坛,2019(12):36-37.

[2]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8):49-55.

[3]郝时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1-05-19(013).

[4]邓磊,罗欣.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6):24-30.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唐明贵.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文化演进[J].聊城大学学报,2009,28(1):13-14.

[7]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EB/OL].新华网,2015-09-30.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s of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LING Jinhuan, etal.

(Yulin Normal College, Yulin 537000, Guangxi, China)

2022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2YJJD0021)。

凌金欢(1997—),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政与体育。

吕俊杰(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社会。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