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所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控思路

2022-01-14 10:07赵宇ZHAOYu
价值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气体事故

赵宇ZHAO Yu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719000)

0 引言

近年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特别是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进一步实现双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仍时有发生,总体形势仍处于爬坡过坎期,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物料危险性高,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大,属于传统高危行业,行业风险还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体系不完善等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准备工作,将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出来、管控到位,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保障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是化工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

1 化工企业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类型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强制性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内部实施作业的过程。化工企业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有:①进行清除、清理作业;②设备设施的安装、更换、维修等作业;③涂装、防腐、防水、焊接等作业;④巡查、检修等作业。

按照作业频次来划分的话,有限空间作业有经常性进行的和偶尔发生需要进行的作业,经常性进行的作业指的是本单位的主要作业类型,作业量较大、作业频次较高。反之则为偶发性作业。

按作业主体划分,有限空间作业可分为自行作业和发包作业:①自行作业指由本单位人员实施;②发包作业指将作业进行发包,由承包单位实施。

2 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一般具备的特点

一般具备以下特点:①空间有限,与外界相对隔离。有限空间既可能是全部封闭的,也可能是部分封闭的;②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能够进入开展有关工作。有限空间限于本身的体积、形状和构造,进出口一般与常规的人员进出通道不同,大多较为狭小。虽然说进口或者出口受到限制或进出不方便、不便利,但人员还是可以到里边开展作业;③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设计,没有考虑采光、照明、通风和新风量等要求,建成后内部的气体环境不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只是在临时进去开展工作;④内部存在空气流通不佳,有造成毒害和燃爆物质的聚集或缺失氧气,产生中毒、燃爆和缺氧风险。

3 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特性

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高温高湿等。在一些特定或特殊的环境中,以上安全风险可能并存。纵观2017-2021年化工企业较大以上事故统计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无论是从事故起数还是死亡人数或是从事故类型的分布情况看,绝大部分是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事故;②因检维修引发事故的占比接近50%,主要是有限空间作业和设备内动火作业;③从典型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窒息或者中毒事故是主要多发的,其次为火灾爆炸事故;④从典型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分析,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主要危险物质为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或有害气体混合物;⑤绝大多数有限空间作业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初始受害人员数量较少,大部分受害人员是因为后续盲目施救造成的。

3.1 作业的环境情况复杂

①作业的空间会小,作业场地局限,容易使作业人员进出不便,互相沟通不畅,对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有一定阻力;②可能存在酸、碱等化学危险性的介质,易发生作业安全事故;③设备设施之间或者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开,导致作业内部空间空气不流通,亮度不够,信号不强;④若湿度和温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就会加大,易于疲劳;⑤存在氧气不足或富氧、易燃有毒气体或蒸汽,在其中作业时存在中毒窒息、高坠等危险有害因素。

3.2 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①中毒,作业场所内存在毒害气体或物质,人员吸入或接触后可导致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②缺氧窒息,空气中氧含量的体积分数约为20.9%,氧含量低于19.5%时就是缺氧。环境中供人呼吸的氧量不同,对人身体的影响也不同。有限空间内缺氧主要是人体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或有限空间内存在窒息气体排挤氧空间,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造成缺氧。引发有限空间作业缺氧风险的典型物质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氩气等。

3.3 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一家知名的化工公司曾研究统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盲目施救问题非常突出,近80%的事故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近50%的事故死亡人员是救援人员。

4 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常见问题

易出现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问题主要有:①作业前未办理作业许可;②未进行作业前风险分析;③作业人员、作业许可人员、现场监护人员职责不清;④未对作业相关人员组织安全教育培训;⑤未制定或落实消除、控制危害的安全措施;⑥未制定或落实针对性的作业计划和事故应急预案。

5 如何提升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5.1 基本原则

①化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②辨识出企业内部的有限空间并建立管理台账,可参照表1;③开展作业前的风险分析,辨识出危险有害因素,评估潜在风险和风险度,采取有效风险管控措施;④履行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程序,办理票证;⑤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按照相应的作业方案进行,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预案,各类救援物资应配备到位;⑥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进行安全教育或安全交底;⑦有限空间作业中断或停止时,应在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落实防止人员误入的措施;⑧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全程视频图像采集监控。

表1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样式

5.2 完善文件资料

①应急援救预案;②进入气体监测分析表,可参照表2;③人员进出者名单表及进出工具清单表,可参照表3;④进入前安全交底;⑤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表2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间气体检测记录表

表3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人员与工器具进出登记表

5.3 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①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对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完善应急保障措施;②根据现场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内部结构等情况,分析事故风险种类、风险度及影响范围,明确用于救援的装备在进入点附近的摆放位置;③结合本单位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事故预案,分析危险的特性和可能存在的特殊危害编制施救办法;④按照相关频率要求定制组织演练,做好演练评估工作,持续改进。

5.4 辨识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对于中毒、缺氧窒息、气体燃爆、高温高湿风险,主要从有限空间内部存在或产生、作业时产生和外部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辨识:①内部存在或产生的风险分析时,主要判断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使用、残留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导致中毒,或者有限空间是否长期封闭、通风不良,有限空间内温度是否过高、湿度是否过大,或内部发生生物有氧呼吸等耗氧性化学反应,或存在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亦或是有限空间内是否储存、残留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导致燃爆;②作业时产生的风险分析时,主要判断作业时使用的物料是否会挥发或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导致中毒或燃爆,或者作业时是否会大量消耗氧气,或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导致缺氧,亦或是作业时是否会产生明火或潜在的点火源,增加燃爆风险;③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风险分析时,主要判断与有限空间相连或接近的管道内单纯性窒息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扩散、泄漏等。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主要安全风险有中毒、缺氧、可燃性气体爆炸、高处坠落、触电、灼烫、淹溺等。

5.5 组织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

①组织作业前的安全喊话活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②要求员工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③教会员工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和意外情况下的紧急处置方法;④根据有限空间的“一点一作业”方案,明确有关人员安全职责。

5.6 落实消除、控制危害的安全措施

①事先列出需要隔离的清单。②做隔离措施“不得用阀门代替盲板”,并在相关设备上挂牌。③根据清单内容逐项确认隔离措施,并作为作业票证的附件。④进行清理、清洗、置换,方式有清空、清扫、冲洗、洗涤、中和危害物等,最常用的方式是蒸汽吹扫和氮气置换。⑤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狭长型有限空间可以使用系列风机将空气送入有限空间内部。纵深型有限空间可由底部吹入新鲜空气,使污染物从顶部排出。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的设备主要有移动式风机,通常有送风和排风2种通风方式。使用时应注意移动式风机应与风管配合使用,使用前应检查风管有无破损,风机叶片是否完好,电线有无裸露,插头有无松动,风机能否正常运转。⑥为排出比重小(大)的污染物,需使用风机及风管。一边开口处下(上)部放风机鼓入新鲜空气。另一边开口处,通风管伸入有限空间上(下)部使污染物从顶部排出。

5.7 气体检测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在可靠位置应设置气体检测报警仪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随时查看。检测仪器应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连续实时监测并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当达到设定报警值时可实时报警。按传感器数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按采样方式划分,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式。单一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单一传感器,只能检测一种气体。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内置多个传感器,可检测多种气体。有限空间作业主要使用复合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利用被测气体自然扩散到达检测仪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无法进行远距离采样,一般适合作业人员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过程中实时检测周边气体浓度。作业中断,再次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选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注意的事项:①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符合《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其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②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应每年至少检定或校准1次,量值准确方可使用;③仪器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洁净空气下开机,确认“零点”正常后再进行检测,若数据异常,应先进行手动“调零”;④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时,应确保采样泵、采样管处于完好状态;⑤使用后,在洁净环境中待数据回归“零点”后关机。

5.8 人员防护

①根据呼吸防护方法,将呼吸防护用品分成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隔绝式防护用品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自带气源或者通过导气管引入作业外部的清洁气源供佩戴者呼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能把使用者从作业环境吸入的气体通过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去除其中有害物质后作为气源供使用者呼吸,如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等。在不清楚有限空间内危险介质的情况下要进行进入式的气体检测时,进入者必须穿戴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保其完好、可用,各类呼吸器使用前检查要点,可参照表4。②明确专职监护人,能看清有限空间内作业过程,与作业人员始终保持有效的信息沟通。③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不会对人员产生危害。④照明的照度满足工作要求。⑤接入有限空间的电线、电缆、通气管应在进口处进行保护或加强绝缘,且应尽量避免与人员出入使用同一出入口。⑥监护人员须在有限空间外进行监护,不得离开现场,严禁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探入有限空间。

表4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各类呼吸器使用前检查要点

5.9 应急救援

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视频监控设备全程监控录像。①一旦发生事故,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在分析事发有限空间环境危害控制情况、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及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种救援方式。决不允许强行施救。②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发生异常情况时,严禁无防护救援。③作业人员发生中毒、窒息等危险,意识清醒时,及时呼叫外部监护人,及时发现或排除事故险兆。④监护人接到呼救信号后,及时发出警报,通过对讲机请求支援。⑤作业人员首先做好自救,监护人要配合救援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救助。⑥应急救援人员准备好的防护设施穿戴整齐后再实施救援。⑦对作业现场实行封锁,防止无关人员影响救援。⑧成功救出被困人员后,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等候旁边的急救车将其送往附近医院。

6 结语

国内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仍不断发生事故,相关企业人员作业风险辨识不到位、违规违章作业问题突出,且经常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反映出部分企业安全发展理念还不够牢、安全责任没落实、安全预防控制整体水平还不高等问题。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但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作用发生的结果。墨菲定律也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该来的终究会来。在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领域,不敬畏风险,必将付出惨痛代价!在事故成本如此之高的今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提高站位,提升自身素质,重视风险管控,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遏制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使得化工企业能健康持续发展。希望本文能给相关化工企业从业者提供一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方面的思路。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气体事故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学中文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吃气体,长大个
小恍惚 大事故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
化工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