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山药

2022-01-17 06:27文化产业殷柱山
文化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乌龙山药

《文化产业》记者 殷柱山

□ 陈国昀

平鲁人把土豆称为山药。山药,在东北、河北、内蒙称土豆,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为番仔薯。山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平鲁人都知道,山药其实是另外一种蔬菜,但祖祖辈辈还是把土豆称为山药。平鲁人叫它山药,因为它确实是一味药,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便秘、心脑疾病和“三高”患者们可是常服用的“良药”。

山药的种植历史相当久远。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距今大约七千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土豆。

刚开始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还没有种植、食用山药。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人们把山药视作鲜花,其花朵呈白色或蓝紫色,形状小巧玲珑,叶片茂盛浓绿,贵族家庭将其作为装饰品。可以想象,那时的山药肯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十六世纪,山药开始在法国和英国种植,随后传入美国和俄国。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药在明朝时传入我国。明朝万历年间,各地灾荒不断,饿殍遍野。远在菲律宾的华侨见国人饥寒交迫,就把易栽培、产量高的山药引入中国。经过各地试种,发现山药最适合在高寒地区生长,且适宜在种植莜麦的地区大量种植,可以为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山区人民提供生活保障。

平鲁便是适宜种植莜麦的地区

从营养角度来看,山药与大米、面粉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能量,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山药的营养成分极为全面,营养结构合理。山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B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含量是苹果的数倍,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

山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因此胃肠对山药吸收较慢,食用山药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比米饭长,因此更具有饱腹感。同时山药还能帮助带走胃肠中一些油脂,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作用。

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少都会引发疾病。同样的道理,调整膳食,多吃山药,就可以“吃”掉相应疾病。专家们研究发现,在许多国家著名的长寿之乡,人们的主食就是山药。

平鲁最早成立的科研技术单位不是研究煤炭,也不是研究教育,而是研究推广山药种植的马铃薯脱毒中心,足以看出山药在平鲁地区的重要性。现在,山药已经被培育出几百个品种,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白色等各种颜色的山药。

吃山药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山药,含有一种叫生物碱的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大量的生物碱,会引起中毒、恶心及腹泻等反应。这种有毒的化合物,集中在山药皮里,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皮,特别是要削净已变绿的皮。此外,发了芽的山药更有毒,食用时一定要把山药上的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炖煮时宜大火。

平鲁的三宝之一

山药是平鲁的三宝之一,另外两宝是莜面和大皮袄。

山药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食物,普通到在影视剧中,反面人物的代号都叫“土豆”,要么是“洋芋”,而正面人物都是“银杏、苹果、黄河……”

为什么普通的山药能成为平鲁的宝呢?大体上原因有三:首先平鲁人吃饭顿顿离不开山药;其次平鲁的山药好吃,这里的沙壤土、坡梁地、温差大这三个条件长出的山药最好吃;再次平鲁人的性格像山药一样质朴。

平地、水浇地和其他土质种植的山药不沙、不绵,淀粉含量少,口感不好。同时具备沙壤土、坡梁地和温差大这些条件的地方较少,只具备其中一种条件的土地长出的山药也不好吃,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也是大自然的宽容与厚爱。

平鲁人与山药

平鲁人做事不张扬,经常埋头苦干,不会宣传和包装自己,多少真才实学的人才像山药一样,被埋没在土里。平鲁人从外表到内里,都和山药一样的朴实无华。老实厚道的性格闻名遐迩,外地人很喜欢与平鲁人共事。不论家境多么贫困,都会大大方方地招待客人。平鲁人说话嗓门较高,不懂得“舌头打个滚,夸人不亏本”,不会抬举,就会抬杠。直言直语,有什么话当面都要说完,掏心掏肺地与人共事交往。

山药放在家里,储在窖里,甚至口袋朝下倒进窨子里,毫无怨言。平鲁人很实在,无论人们说的话对不对,都会随声附和。对于不正确的主张,很少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这也影响了平鲁地区,耽误了发展机遇。个人受了委屈,也苦在心里,表面上还要露出微笑。

平鲁人吃山药,山药改造平鲁人。山药耐瘠薄,适应性强;平鲁人过惯了苦日子,受惯了苦力活,再苦再累都不吱声。有时他们就像一头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思路一条线。山药几乎无所不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平鲁人下煤窑、种地,外出打工,只要国家需要,什么苦都能受。

平鲁山药十几年都是一个样,缺少一些改良培优的方法。平鲁人思想、生活较为传统,很少出去创业,他们习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富豪大亨极少投资发展新兴产业。老百姓经商也只是开饭店、商店。所以大家常说,平鲁人的思想应该更加开放,进一步开阔眼界,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山药几乎可以和任何蔬菜、米面搭配,不计较是主还是辅,而且味道绝佳。平鲁人祖祖辈辈善良淳朴,为人处世和和气气,不愿因为争名夺利而伤了和气,更不会尔虞我诈、计较得失。即使遇到实在委屈的事,也是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哪怕是干一架,完了各回各家,一切烟消云散。

山药自古土眉土眼,从未进行过文化包装。平鲁人不重视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企业不景气,表面上是管理和技术原因,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不足。旅游、饮食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家庭缺少适当的文化熏陶,各项事业发展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发展壮大。

平鲁人豪爽大气。山药是个小地球,地球就是一个大山药。一个山药,一粒米,一大一小,一豪一微。平鲁人久住塞外,紧邻长城,长期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练就了他们豪爽的气魄。各民族交往融合,全国各地南来北往的商贩,平鲁人都与其大方相处。

吃饭拿糕,打架镰刀

山药的吃法有几百种,可能是世界上花样最多的食材。最好吃的还是山药拿糕,有道是:“吃饭拿糕,打架镰刀。”楼房的煤气锅灶做不好拿糕。想吃地道的拿糕,要在农村的大铁锅里做。先在锅里盛上半锅水,把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放入锅里,煮到八成熟,把莜面均匀地撒入水面上,盖好锅盖,焖五分钟左右。

做山药拿糕的关键是焖好后的“缠”“搅”“铲”。用结实的铁匙,在锅里把山药铲烂,将山药和莜面搅在一起,不停地搅拌,若锅底有了锅巴,及时将锅巴铲起来,缠入拿糕内,就这样不断地搅拌、不断地铲锅巴,至少需要十几分钟时间,做出来的拿糕才筋道好吃。谁家的煤气灶、小锅灶能承受如此长时间、大力度的搅拌、铲动?也只有农村的大铁锅可以做到了。

2019年,平鲁的山药获得了历史大丰收,有的山药重达十几斤。有个胆小的村民,起山药时,看到山药的个头越来越大,而且奇形怪状,撒腿就跑回家。不停地喃喃自语道:“见鬼了,见鬼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了……”

山药就是乌龙下的蛋

平鲁区掌柜窑村的赵生厚,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试验,发明了山药非油炸休闲食品——乌龙蛋。他深知我国是山药种植大国,但不是加工大国,山药的经济价值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以山药作为原料的休闲食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人们对它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该产品立足平鲁山药主产地,开发山药深加工,拉动当地农民收入。

乌龙蛋的主要加工流程是:清洗去皮,预处理,脱水脱毒,腌制调味,高温蒸熟,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加工出来的产品,很像头年山药地里没有捡尽,第二年遗留下的黑山药。

这项发明,赵生厚已经申请了专利。

为什么叫乌龙蛋?在掌柜窑村南二十里,有一个乌龙洞,是龙王之子乌龙额的修炼之地,民间传说:先有乌龙洞,后有五台山。早年,乌龙洞香火旺盛,外地本土的善男信女,求取功名、祈雨抗旱、生儿育女、避难化凶等等,纷纷来到乌龙洞虔诚地上香许愿。乌龙洞现在是平鲁的旅游景点,人们经常去滴水洞取“神水”,他们相信,喝上“神水”,将会强身健体,无病无灾。

猜你喜欢
乌龙山药
令人啼笑皆非的考古乌龙
阴差阳错闹乌龙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山药记
乌龙泄密事件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山药贮藏留种技术
行走涞源之五 乌龙沟的长城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