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沼虾春茬养殖过程中人工水草应用

2022-01-18 12:27金国胜曹迎庆沈小伟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水草水体人工

金国胜,曹迎庆,沈小伟

(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处,江苏 常州 213224)

国内养殖日本沼虾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伊乐藻等天然植物进行栽培,在对养殖空间进行增加的基础上,使水体环境得到改善,确保集约养殖产量最大程度接近预期。事实证明,大规模养殖天然水草有较为明显的问题存在,具体表现为管理难度大、成虾捕捞难度大、水草密度难以得到控制,导致沼虾养殖效果受限。所以,利用人工水草替代天然水草是大势所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生态水草

本次试验所使用的人工生态水草的材质为改性纤维无纺布,整体为条带状,长度为50 cm,宽度为30 cm,厚度为0.15 cm[1]。以40条生态草为一组,通过捆扎的方式将其固定在枯树枝上并沉入水池,确保水体表面有条带漂浮,为日本沼虾提供栖息空间。

1.1.2日本沼虾

本次试验的养殖对象为日本沼虾,在选择亲虾时,研究人员所遵循的原则为体型标准、体色纯正且肥满健硕,其中,雌沼虾的体型应达到6 cm,雄沼虾的体形应大于雌沼虾,二者体型比例需要控制在1∶4左右。

1.1.3池塘选择

虾池应建在水源好且水质清澈的区域,在池塘四周种植苦草等植物,通过定期换水的方式,确保水质良好。夏秋两季需要酌情增加换水频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虾沟内水位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尽量避免使用农药,若池塘内敌害数量过多,可选择施加低毒高效农药,在消灭敌害的基础上,避免沼虾大规模死亡。若试验在水泥池开展,要保证水泥池深度达到1 m,养殖密度以0.3 kg/m2为宜,如果试验所选用池塘为土池,则要确保土池面积达到1亩或1亩以上,其深度仍然需要被控制在1 m左右。

1.2 试验方法

在某养殖基地选择标准养殖池塘作为试验载体,池塘尺寸为4 m×667 m,池塘数量为3个。在池塘内养殖规格为3000尾/kg的沼虾虾苗,养殖密度为15 kg/亩。按照行业规范模式对养殖池塘进行科学管理,各池塘对水草处理的方法如下:

表1 各池塘处理水草的方法

每隔10~14天开展1次养殖水质检测工作,检测指标涵盖酸碱值等方面,根据国家标准确定检测方法。具体检测流程如下: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在各池塘内抽取100只日本雄沼虾、100只日本雌沼虾。对沼虾平均体质量进行测定,对比各池塘沼虾生长速度及水质情况。在日常工作中,研究人员应对管理养殖台账的环节引起重视,待养殖生产告一段落,对各池塘实际产量及效益进行统计[2]。

在完成试验后,研究人员应明确种养水草所采用的不同模式与沼虾生长速度、经济性状、水体化学指标及其他监测指标,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存在。

2 试验结果

2.1 沼虾产量及效益

以亩为基本单位,各试验组沼虾的实际产量和平均养殖效益等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各池塘沼虾实际产量与综合效益

2.2 沼虾体质量参数

不同生长阶段,各试验组沼虾的体质量均值和其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池塘沼虾平均体质量

2.3 水体化学指标

各池塘水体化学指标如表4所示。

表4 各池塘水体化学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人工水草在观赏鱼缸中较为常见,其作用主要是对天然水草进行模拟,使鱼缸内部环境更接近生态造景。近几年,人工水草的应用方向逐渐向治理水体生态延伸,可通过对微生物膜进行构建的方式,使水质得到净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所排放尾水质量需要达到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人工水草对净化循环水的系统进行构建成为大势所趋。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其内容多以淡水鱼、翘嘴红鲌的科学养殖为主,池塘原位处理相关内容鲜有涉及,在对多方因素加以考虑后,研究人员指出人工水草所具有的作用并不应局限于水质净化,还应涉及调整饵料系数、增产等方面,对虾蟹进行养殖期间合理应用人工水草,通常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为明确人工水草的应用价值,以下结合试验结果,对人工水草使用后沼虾产量、效益、平均体质量和池塘水体酸碱度、透明度进行分析。

结合产值与实际产量可知,在对沼虾进行高密度集约养殖期间,增加天然水草或养殖人工水草数量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相关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沼虾提供更为理想的栖息空间,二是为沼虾有效躲避敌害提供帮助。现有技术已经能够支持研究人员利用培育箱完成沼虾的产卵及虾苗的孵化工作,育苗用水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食盐,确保虾苗成活率达到预期。除特殊情况外,各育苗箱内抱卵沼虾的数量均应被控制在1000只左右,通常只需等待7天,虾苗便可完全脱离亲虾。如果受精卵的颜色已变为灰褐色,其表面有相应眼点出现,则表明该受精卵即将孵化,研究人员应密切关注孵化进程,并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每亩效益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如下:每亩效益最高的试验组为A2,该组别和A1的差异极为显著,同时,该组别和A3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人员考虑到A2、A3所获得差值并无明显差异,由此推断出导致二者实际效益产生显著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在沼虾养殖期间所投入的成本。A3所投入成本的种类较其他组别更多,主要包括对水草进行管理产生的人工成本、对水体透明度进行调节产生的肥料成本。

结合日本沼虾生长过程可知,天然水草塘具有较其他组别更高的水体透明度,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沼虾对池塘内敌害进行成功躲避的概率,与人工水草塘相比,其成活率自然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随着沼虾密度的降低,剩余存活沼虾可获取饵料食物量及生存空间,自然较之前有所增加。

在本次研究设立的试验组中,透明度相对较高的组别为A2,该组的透明度可达32 cm左右。对沼虾进行养殖期间,研究人员需要借助割草或追肥等方法,确保池塘水质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调控,以提供合适的养殖条件。

另外,在酸碱度和氨氮密度等方面,各试验组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浮动,其变化幅度及规律均不明显,与养殖沼虾对水质所提出要求相符,具体参数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天然水草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即使池塘内仅种植人工水草,养殖水体所具有的化学指标仍然能够达到预期,这表明天然水草、人工水草对水体所产生的影响大致相同。徐峻杰、张来荣、冯南京,在“罗氏沼虾池塘水质及浮游藻类监测与分析”中,对池塘水体的酸碱度进行研究,所得结论与本文上述观点具有一致性。由此证实了人工水草在沼虾养殖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3]。

试验证实,对日本沼虾进行春茬养殖时,有关人员可选择用人工水草对天然水草进行替代,根据沼虾特性配合采取相应管理方法,其产量同样能够达到预期。对沼虾养殖而言,人工水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为沼虾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及活动空间,但在加快沼虾生长和改善水体水质方面,通常无法表现出突出优势,这一结论和张波等学者利用人工水草、水桶对凡纳滨对虾进行养殖的结果大致相同。在管理水草时投入成本、调节水体浓度成本均有所降低的影响下,对人工水草加以应用的池塘,其经济效益通常较天然水草池塘更高,这表明利用人工水草对天然水草进行替代的做法可行。

综上,在我国,人工水草用于人工养殖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缺少应用标准、机理研究有待深入和相关试验数量较少等方面的不足。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水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的重点应落在对人工水草所适用的全新构型及材料找寻上,通过深入探究水草混合应用模式、基于人工水草开展沼虾秋茬养殖要点的方式,推动我国虾蟹养殖朝着安全且绿色的方向前进,为提质增效目标的达成助力。

猜你喜欢
水草水体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人工“美颜”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人工制冷
人工降雪
水草冒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