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知

2022-01-20 02:29
中华环境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刘贺遗存科研人员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分别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纸花转)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浮力消失实验,通过天地对比向同学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在水中失去浮力的现象;水球光学实验向同学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光干涉现象;泡腾片实验则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水球形态和内部变化以及颜料的扩散现象。

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奋斗者”号已完成21次万米深潜

12月5日,“探索一号”科考船顺利结束第21个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共计搭载我国27名科研人员进行了21次万米深潜。参航科研人员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深渊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为对比开展不同深渊特种环境、地质与生命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天津大学仰大勇团队研发“环境友好型”DNA生物塑料

近日,天津大学教授仰大勇团队联合中石油石化研究院,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DNA生物塑料,该塑料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全过程均与生态环境友好兼容,且可以低能耗无损回收,有望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石油基塑料。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粮库出土五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据悉,科研人员在海昏侯刘贺墓粮库内发现植物遗存材料。经形态对比与鉴定,确定为水稻、粟、麻、甜瓜、梅五种可食用植物遗存,且在墓主人刘贺的遗体中也发现有少量甜瓜籽。专家表示,经综合分析,可推测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福建省发现新鸟种斑头雁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河田塅发现了5只新鸟种——斑头雁,它们通体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素有“高原精灵”之称,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经确认,斑头雁为首次在福建被记录到,使福建增添一种新鸟类。

猜你喜欢
刘贺遗存科研人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谁是对你有情的人
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
刘贺
——海昏侯的“Two Faces”(上)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从西汉刘贺墓说到中国古代的金银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