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选穴特点与临床研究

2022-01-21 10:18王菊艳吴晓东
科学咨询 2021年49期
关键词:合谷复发性口腔溃疡

王菊艳 吴晓东

(1.甘肃省临夏市民族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2.甘肃省临夏市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粘膜类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疼痛感严重以及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当患者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时,会带来一定灼痛感,但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常发生于唇、颊、舌尖、牙龈等口腔黏膜部位。溃疡初阶段表现为极小的点状,同时伴有红肿、疼痛,而后直径渐渐变大,溃烂范围增加,灼痛感增强,影响患者的进食及生活质量。若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口臭、慢性咽炎、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白塞氏病失明甚至恶变。临床中将溃疡分为三类:轻度、重型、疱疹型。相关文献报道,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自身免疫缺陷有关,且存在家族遗传关系,父母其中任意一方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子女的患病机率高于常人。此外,多数研究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研究人员还发现缺血、营养不良、过度劳累、肝肠胃疾病、月经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都会引发该疾病。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多采用抗菌口腔清洁剂、免疫调节剂、镇痛药物等来减轻患者的症状,但尚无特效药。中医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归入“口疮”范畴,病理因素为“火热”[1-3]。随着近年来我国中医事业快速发展,因此针灸得到广泛临床应用。通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以及复发率较低等临床特点,因此表明,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实施针灸治疗,具有一定治疗优势。为研究针灸治疗选穴的关键位置以及穴位分布的临床特点,我院选取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1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67/150)44.67%,女患者(83/150)55.33%,年龄10~80岁,平均(45.00±0.19)岁;男女比例如表1所示,年龄分布如表2所示。

表1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男女比例

表2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年龄分布

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2.临床资料无明显缺损。排除标准:1.缺失较多临床资料。2.治疗配合度不佳。3.精神异常、语言沟通障碍患者。4.研究中途退出患者。

(二)方法

对来我院进行针灸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出患者的主要针灸穴位,并对所达到的效果进行观测。

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扎针方式:1.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红肿,伴有烧灼感,可见咽喉不利口渴,治疗原则为疏散风热,通络止痛,针灸处方为颊车、大椎、翳风。2.表现为舌尖、舌边溃疡疼痛、烧灼感明显伴有咽干烦躁失眠,治疗原则为,清心泄脾,荣疮止痛,针灸处方为劳宫穴、内庭、合谷、地仓。3.表现为反复的口腔溃疡,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治疗原则为滋阴清热、敛疮止痛,针灸处方为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大陵、廉泉、照海。4.表现为口舌生疮、周围淡红、疼痛轻微,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治疗原则为温补脾肾、生机敛疮,针灸处方为足三里、太溪、三阴交、脾俞、胃俞、金津、玉液。

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如:1.耳根放血:行针穴位主要在少府穴和合谷、颊车、地仓、三阴交也有明显效果。2.耳穴施压:使用针刺曲池、内庭、合谷、足三里穴位。

(三)评判标准

轻型:溃疡凹窝浅,圆形或楠圆形,直径5-l0mm,分散分布,数量3-5个,溃疡持续约10-14天,不留瘢痕,无其他并发症。

重型:溃疡大且凹窝深,直径大于10mm,凹窝周围红肿,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数量1-2个,持续时间超过14天,甚至可1-2个月或更长,愈后留有瘢痕,出现低热乏力等并发症。

疮疹型:溃疡直径约2mm-5mm,个数大于10个,分散分布,相邻溃疡可融合成片,持续10-14天,溃疡愈合,不留瘢痕,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并发症。

(四)数据分析

采用2*2析因设计,治疗前后分型情况为定性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针灸治疗前,150例患者中有65例65/150(43.33)为轻型,56例56/150(37.33)为重型,29例29/150(19.33)为疱疹型;针灸治疗后,150例患者中有57例57/150(38.00)痊愈,41例41/150(27.33)为轻型,35例35/150(23.33)为重型,17例17/150(11.33)为疱疹型。治疗后,有47例47/150(31.33)患者痊愈,轻型、重型、疱疹型显著减少,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分型情况[n(%)]

(一)穴位应用次数

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选择的穴位应用次数最高的是足三里,其次为合谷、三阴交、颊车、地仓等穴位。

表4 穴位应用次数

三、讨论

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方法具有较大差别,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不良副作用少且治疗费用较低,可满足大众的需求。中医治的方法也有较多的选择性,可以根据患者间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避免服用多种西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面,选择应用针灸疗法治效极佳,具有见效快、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特点。针灸主要是通过穴位对机体的系统调节功效进行改善,促进病患身体各器官的血液流通、营养运输等,从而使得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正常,此过程中溃疡得以痊愈,减轻患者的灼痛感,增加患者的食欲,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并保持心情愉悦[4,5]。虽然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位置,主要在患者口腔内,但根据中医辩证思想来看,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原因与患者自身肝脏、脾脏以及肾脏血管运行等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有效对患者体内脏器阴阳特性、气体运行以及血液通畅度进行调整,因此,有较高治疗安全性。但由于针灸治疗较为复杂,因此应当由专业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治疗时应当保障正确穴位以及操作要领,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此外,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还具有操作便捷、经济实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临床优点,因此,可以得到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中,150例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轻型、重型、疱疹型患者人数显著减少(P<0.05)。在治疗过程中,足三里是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应用频率最高的穴位,其次为合谷、三阴交、颊车、地仓等穴位。复发性口腔溃疡针灸治疗选穴特点: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口舌生疮范畴,是口腔常见病症之一。当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后,主要临床症状以口腔黏膜病变为主,其诱发原因与患者自身脾、胃、大肠、肾等器官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患者足三里、地仓等穴位进行针刺后,具有解毒生新、调和局部气血以及泄局部郁热等临床功效。通过对足三里穴位进行针刺后,有较好调理脾胃功效以及提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对合谷穴进行针刺后,可对头面部等顽疾进行治疗;曲池、合谷穴等穴位,具有开泄、可清泻阴阳经积热等临床功效;足少阴肾经具有壮水之主,补肾精元气等功效。此外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发现,大多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均存在显著消化功能紊乱、失眠严重以及机体疲劳等临床症状。由此表明,患者自身体质状态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足三里进行针刺,有效提升患者自身抵抗能力,以及提升修复能力。此外,由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原因与患者多种器官以及经脉有关,因此,应当对患者脏腑功能进行调理,因此在对金津、玉液等局部穴位进行针刺后,还应对患者三阴交、太息、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具有较好阴阳气血调理以及标本兼治等临床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合谷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
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的远近期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预防有招
如何对抗口腔溃疡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皮蛋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