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分析

2022-01-21 14:28王太兰王晋祥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4期
关键词:调查表情志援助

王太兰,王晋祥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古称“瘟疫”“疫”“天行时疫”“疫疠”等[1]。新冠肺炎病毒对任何人群均具备攻击性,可以借助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2]。截至2020年3月3日,国内共报告确诊病例80270例,死亡病例2981例,其中武汉市共报告确诊病例49540例,死亡病例2282例。山西省共派出1516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由于多数医务人员并无应对此类事件的经验,返回山西省后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恐惧、躯体化症状等。中医情志疗法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中广泛应用[3],本研究采用«新冠肺炎防控医务人员心态健康调查表»调查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以便于应用中医技术改善其心理健康。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9日至3月30日期间援鄂并在抗击新冠肺炎后返回当地的山西省医护人员225人,其中男46人,平均年龄(42.1±3.5)岁;女174人,平均年龄(39.8±2.7)岁;有急救经验医护人员77人,无急救经验医护人员143人;援助时间33~58d,平均(46.5±1.2)d;援助医院包括袁家台医院、优抚医院、方舱医院等;根据新冠肺炎临床分型标准[4],援助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69人,其中包括重型53人,危重型16人,援助非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151人,其中轻型50人和普通型101人。

2 调查方法

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医务人员心态健康调查表»。调查表分为11个题目,分为几乎总是、经常、有时、不经常、几乎从不5个级别。

3 调查结果

3.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结果

(1)心理健康状态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220份,回收调查表220份,包括纸质调查表30份,线上调查表190份。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经常”的条目主要为注意力集中、缺乏自信,选择“有时”的条目主要为沉浸在疫情中、担心被感染、过度亢奋、失眠多梦易醒、沉浸在英雄的光环中、自我感觉良好,选择“从不”的条目主要为对新冠信息敏感、与人交往主动性降低,选择“经常”的条目主要为警觉性增高。具体见表1。

表1 220名援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基本情况[名(%)]

(2)援助重症与非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比较 援助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出现压力过大、入睡困难问题做噩梦易惊醒、疲劳紧张、抑郁悲伤、感觉麻木的比例高于援助非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援助重症患者与非重症患者的返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名(%)]

(3)不同性别援鄂返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比较 出现压力过大、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疲劳紧张、抑郁悲伤、感觉麻木的女性医护人员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援鄂医护人员心理情况比较[名(%)]

(4)有无急救经验援鄂返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比较 在220名医护人员中,压力过大、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疲劳紧张、抑郁悲伤、感觉麻木在无急救经验医护人员中的比例高于有急救经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 有无急救经验援鄂返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名(%)]

4 讨论

参与援助的医护人员普遍存在焦虑状态,其中援助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女性医护人员及无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更容易出现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

引起各类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①处理各类公共突发性事件的经验不足。医护人员因处理公共突发性事件的经验不足,在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首要的心理反应就是恐惧、紧张,即为应激状态,部分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即心理应激障碍。②工作负荷较高。处于隔离病区中的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重,这是引发心理应激十分关键的因素[5]。这种情况在女性医护人员中表现更为明显。③担心感染。由于新冠肺炎具有较多传染性和危险性,当医护人员支援重症区域时,对职业暴露的忧虑会导致医护人员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归于中医“情志病”范畴,情志失常会出现气血失调、气机逆乱,进而导致五脏病变,即所谓“七情内伤”。当情志失常损及不同脏腑时,会引发不同的症状,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忧伤肺”。«灵枢·本神»言:“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表明多愁善感、消沉不乐、抑郁不解会导致肺气不利而出现心胸满闷、长吁短叹、音低声微等。中医情志护理可通过语言、行为等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主要包括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静志安神法。以情胜情法指用一种情志淡化、消除另外一种情志,如引导患者讲开心事,用喜悦取代各类负性情绪,即“喜胜忧”;移情易性法是通过听轻音乐、看视频、练习八段锦、跳舞等方式,让患者放松身心状态,促进康复;静志安神法是通过静立、静坐、静卧、调节呼吸等方式,使患者静志安神,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减少各类不适感。

综上所述,对于援鄂医护人员而言,不仅要注重隔离修养,更要加强心理干预,在平时的生活中可借助精神养生、起居养生、运动训练等方式,从而调节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调查表情志援助
爱心援助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