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研究初报

2022-01-22 09:16姜欣雨杜占军郭天凯陈凤林
北方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龄期胡桃体长

姜欣雨 杜占军 郭天凯 韩 冰 陈凤林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胡桃大蚕蛾(DictyoplocacacharaMoore)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胡桃大蚕蛾属(ActiasLeach)的完全变态野生泌丝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山东、云南等地[1]。主要取食植物有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栎(Quercus)等[2]。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日益恶化,以及近年来林木害虫防治大量农药的使用,使野生胡桃大蚕蛾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为了保护辽宁地区胡桃大蚕蛾资源,2019年开始通过室内人工饲育与野外放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龄期经过、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详尽地观察与研究,初步掌握了胡桃大蚕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 胡桃大蚕蛾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1.1.1 卵

椭圆形,刚产出时为乳白色,表面有一层黏液,粘附在卵壳表面,孵化前为灰褐色,长约2 mm,宽约1.4 mm,厚约0.7 mm(见图1)。

图1 卵 图2 1龄幼虫

1.1.2 幼虫

幼虫期经过4眠5龄;幼虫体躯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由13个体节构成;胸部3个体节,腹部10个体节;胸足3对,腹足4对和尾足1对。5月下旬开始孵化,卵孵化为每日4:00—10:00,5:00—9:00为孵化盛期。蚁蚕刚孵化时群体常呈弧状排列,初孵蚁蚕头壳黑色,体部黄色,有黑色线条,体长约4 mm,在室温16~22 ℃条件下,一龄幼虫体长约10 mm,龄期6~7 d,就眠约24 h后进入二龄(见图2)。

二龄期幼虫体部淡蓝、黄、黑相间,体背和体侧有明显的黄色疣状凸起,每一凸起上有黄色刚毛,气门线为黄色,背部黑色线条状,3对胸足为黑色,腹足和尾足黄黑相间色。体长14~17 mm,二龄幼虫期7~8 d,就眠约24 h后进入三龄期(见图3)。

图3 2龄幼虫 图4 3龄幼虫

三龄期幼虫头部黑色,略呈半球形,头壳十分坚韧,表面具有对称的刚毛,体色由浅蓝逐渐变深,有黑色不规则形状,背部黑色线条颜色加深,腹部颜色与背部相似,体背和体侧疣状凸起颜色加深,气门上线每个体节对应一个黄色疣状突起,刚毛变硬,在室温22~25 ℃条件下,幼虫期经过8~9 d,体长为24~27 mm,就眠约48 h后进入四龄(见图4)。

四龄期幼虫头部蓝黑相间,头壳正面“人”形沟为乳白色。胸足由黑色变为褐色,体长38~42 mm,四龄幼虫期为9 d左右,就眠约48 h后进入五龄(见图5)。

图5 4龄幼虫 图6 5龄幼虫

五龄幼虫期头部蓝黑相间,胸足棕褐色,腹足末端黄色刚毛簇生,背中线黑色线条状,有刚毛11簇,每簇5~7根黄色刚毛,亚背线黄色,有刚毛11簇,每簇5~7根黄色刚毛,气门上线淡蓝色和黑色相间,淡蓝色偏多,有刚毛11簇,每簇4~6根黄色刚毛,气门线黄色,有刚毛11簇,每簇5~7根黄色刚毛,气门下线淡蓝色和黑色相间,以黑色偏多,刚毛黄色,刚毛簇生,等距离分布,气门瓣黑色椭圆形,基节簇生刚毛,腹足末端也有刚毛簇生。五龄幼虫体长63~75 mm,五龄幼虫经过13 d左右开始吐丝营茧,经过6~8 d后化蛹(见图6)。

1.1.3 茧和蛹

茧长椭圆形,无柄,茧壳深棕褐色,茧层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多角形网眼,外壳坚硬,茧长41~45 mm,茧幅15~18 mm,茧羽化端,封口不严。蛹黄褐色,蛹尾端有2个凸起,中间略凹,雌蛹体长26~30 mm,雄蛹体长19~24 mm(见图7)。

图7 茧、蛹 图8 成虫

1.1.4 成虫

成虫体被黄褐色麟毛,蛾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很小,胸、腹部发达,雌蛾腹部尤其膨大。头壳为浓密的麟毛所覆盖,头部有触角、复眼和口器。触角1对,位于头部背面两侧,呈双栉齿状,雄性触角较粗壮发达,雌性触角较纤细。成虫胸部分为前、中、后胸三部分,中胸最发达,后胸次之,前胸最小。有3对胸足,着生在前、中、后胸的腹面,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有2对翅展,生于中、后胸背板两侧,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前翅大于后翅,前、后翅均略呈三角形,但后翅外缘稍圆,翅展57~62 mm,体翅为黄褐色,雄性体颜色偏黄,雌性体颜色偏褐,前翅前端各有黑色三角斑纹1个,肩板与前胸间有灰黄色横带;前翅狭长,顶角外突;内线至翅基为棕褐色,中线色浅波状,外线由两条黑褐色波状纹组成,端线及外缘棕褐色,前翅翅脉一共分6 种,分别为前缘脉、亚前缘脉、径脉、中脉、肘脉和臀脉。后翅无前缘脉,亚前缘脉和径脉合并,其余径脉合并成为径分脉,其他翅脉同前翅。前翅及后翅的中室端有紫褐色圆形眼型斑1个,中间有白色细纹,外围有土黄色、紫红色及黑色轮廓,后翅圆形眼型斑外围黑色半圆形纹显著,雌性体型大于雄性(见图8)。

1.2 胡桃大蚕蛾的生活习性

胡桃大蚕蛾系完全变态昆虫,一化性。胡桃大蚕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下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以卵越冬。成虫每年9月下旬气温转凉后才能开始羽化,羽化后约半小时翅膀展开,成虫不取食,有趋光性,羽化后2 h左右即可交配,雌蛾只交配一次,雄蛾可2次或多次交配。10月上旬产卵结束,以卵越冬。生活史见表1。

表1 辽宁地区胡桃大蚕生活史

幼虫孵化后很快取食,一至三龄幼虫常群居在一起取食,头向叶缘排列取食,1片叶上多达20至30头,取食量较少。四至五龄幼虫分散取食,取食量明显增加,常将整个叶片吃光,幼虫期46~49 d。7月中下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结茧时,老熟幼虫绕身体织个稀疏的外圈,黏连相补,茧丝较粗,质地坚硬,各茧丝空隙间大,成纱笼状。

2 人工饲养

2.1 消毒

将胡桃大蚕卵在孵化前1~2 d采用盐酸、甲醛和水配成的消毒液(比例为1∶1∶9)进行卵面消毒,适宜温度为24~26 ℃,浸泡时间为30 min。消毒后的卵用清水冲洗后阴干,放在铺有已消毒吸湿纸的塑料盆内,吸湿纸等室内养蚕物品可参考柞蚕室内养蚕准备。

2.2 饲养

2019年春季主要采取全龄室内塑料盆饲养,辅助野外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经过对胚子解剖观察幼虫头壳呈红褐色时表明幼虫即将孵化,这时将采回的核桃楸嫩叶覆盖在卵上,待蚁蚕孵出爬到叶片上取食后经过3~5 d分盆饲养,一般底径为20 cm的塑料盆可养幼虫10头至营茧。每天喂叶2次,分别为早6时和晚18时,每日定时清除粪便及残留叶片。为防止幼虫逃逸和饲料萎蔫,可用等口径的塑料盆扣在蚕盆上。三龄前可喂食核桃楸树顶叶,后期可喂食核桃树上部叶,雨天要将叶片上的水分甩净防止盆内湿度过大。饲养期室内相对湿度在75%左右为宜。

2.3 病害

在野外及室内饲育胡桃大蚕均发现有软化病发生。胡桃大蚕软化病的病症是初期不爱食叶,趴在叶片上不动,发育迟缓,严重时停止取食,幼虫排泄黑褐色稀粪,随着病势加重蚕体逐渐收缩,体暗淡无光;在这些软化病病蚕中,也有类似柞蚕空胴病病症的病蚕。在饲养中应注意被病蚕污染的树叶、蚕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采用卵面消毒法,良叶饱食可有效减少胡桃大蚕软化病的发生。

3 讨 论

野外调查发现,辽宁地区仅在庄河市有少量野生胡桃大蚕蛾,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主要取食核桃楸,栎等。鉴于目前野蚕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采取人工饲养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环境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快速提高胡桃大蚕的数量。考虑到人工及养蚕场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大蚕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增加,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则是一个更为经济的选择。

本项研究由于条件所限,还没有对胡桃大蚕发育的有效积温、食下量、制种技术、越冬卵适宜的保护方法等做进一步研究,有望在今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龄期胡桃体长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五大场景
甜蜜の烘焙课堂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
不同规格圆口铜鱼幼鱼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国槐尺蛾幼虫毛序及龄期特性观察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
高温后长龄期在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