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脱氢酶2 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肝脏生化学及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2022-01-26 08:22毛春杰李颖怡郭翠芬章瑞南汪余勤曹海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多态性脂质肝病

毛春杰,李颖怡,郭翠芬,章瑞南,汪余勤,曹海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取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成为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的第一大病因[1],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肝癌。研究表明,NAFLD 的发病机制认为是多重打击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进而诱发NAFLD,这些打击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炎症因子及肠道微生态等[2]。乙醛脱氢酶2(ALDH2)是醛类物质代谢的关键作用酶,与酒精性肝病及肿瘤性疾病等密切相关[3]。研究发现,ALDH2 基因多态性与NAFLD 发病密切相关,但ALDH2 不同基因型人群的临床特点未进一步分析[4]。本研究拟通过对NAFLD和健康体检人群ALDH2基因多态性的分析,观察NAFLD ALDH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分析ALDH2 基因多态性与肝脏生化学及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民医院的NAFLD 患者(237 例)和健康体检者(433例),其中男367例,女303例;平均年龄47.1 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实时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采用美国Philips B型超声影像仪。入组NAFLD 患者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2018 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超声显示:(1)肝区回声弥漫性增强或肝实质回声>肾回声;(2)肝内胆管回声模糊不清;(3)肝脏可呈现轻至中度肿大,边缘呈圆钝;(4)肝脏超声显示肝内血管走向较正常,而肝内血流信号相对减弱;(5)肝右叶横膈回声不完整;具有以上1条即诊断为脂肪肝。

1.2 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和血生化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信息,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所有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日本Hitachi 公司76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2)基因检测及分组。抽取静脉血3 ml,首先提取基因组DNA,经过PCR 扩增,使用美国ABI 测序仪测序。ALDH2 rs671 位点上游引物为5’-CAAATTACAGGGTCAACTGCTAT-3’,下游引物为5’-CAGCAGGTCCTGAACTTCCA-3’,由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合成并完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序和分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基因为野生型(ALDH2 *1/*1)定为GG 组,基因突变杂合子型(ALDH2*1/*2)与纯合子型(ALDH2*2/*2)定为GA/AA 组。

1.3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遗传平衡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DH2 基因检测结果 GG 型共439 例(65.25%),其中男253 例,女186例;GA 和AA 组共同组成基因突变型GA/AA 型,共231 例(34.48%),其中男114 例,女117 例。见表1。

表1 ALDH2 基因表型分布 例(%)

2.2 一般资料比较 GG 型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及清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GA+AA型(均P<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直接胆红素(D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3 两组代谢指标比较 GG 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明显高于GA+AA型(均P<0.05),两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代谢指标比较

3 讨论

肝功能指标中的ALT、AST及GGT作为肝细胞损伤的常用标志,可以反应肝病严重程度。NAFLD 的肝功能异常多以ALT 及GGT 升高为主。在本研究中,对GG 型和GA+AA 型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前者GGT、TBiL 及ALB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均P<0.05),这提示GG 型的患者可能具有更严重的肝脏脂肪变程度,ALDH2基因多态性可能还与胆红素和白蛋白代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进一步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肝脏是维持人体脂质平衡的重要器官,通过糖原和脂质代谢来发挥作用。NAFLD 通常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具有脂代谢紊乱的特征。高脂血症是NAFLD 发病的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5]。高脂血症能增加NAFLD 的发生风险,并且NAFLD 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往往提示了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6]。而另一方面,单纯性脂肪肝又能促进高TG 血症及高TC血症的发生[7],两者相互促进,密切相关。嗜酒者多有血脂代谢紊乱,既往多项研究提示ALDH2 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或影响了脂代谢过程:ALDH2 在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与肥胖呈负相关[8];在中国饮酒男性中,ALDH2 基因rs671 多态性与内脏脂肪面积有关[9];在日本饮酒男性中,ALDH2 基因rs671 多态性与高TG和低HDL-C 血症具有相关性[10]。本研究发现,基因型GG 型和GA+AA 型脂代谢指标比较,前者TG、TC、LDL-C 及Non-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后者。Non-HDL-C 是指除HDL 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目前已分别被国内指南和国际指南推荐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次要目标和首要目标[11]。研究表明,Non-HDL-C 也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比TC 或LDL-C 更能反应患者胆固醇的代谢异常,更好地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2]。本研究结果中,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差异提示ALDH2 rs671多态性可影响脂质代谢,尤其是GG型患者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肝脏脂肪变程度和更高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析NAFLD和对照组人群中ALDH2 rs671 基因多态性,揭示了ALDH2 多态性分布在人群中的特点。ALDH2 野生型(GG 型)与突变型(GA+AA 型)的肝脏功能有不同特点,野生型体内脂质代谢指标更高,进而可能会影响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于临床医生,需密切随访重视ALDH2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转归,及早干预患者的脂质代谢指标,防止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多态性脂质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miRNA-370沉默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