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联合加味逍遥散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2-01-26 08:22徐日周敏亚吴李秀俞坤强戴梦圆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功效评分临床

徐日,周敏亚,吴李秀,俞坤强,戴梦圆

抑郁性失眠是由于长期的抑郁情绪所引起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患者长期反复出现失眠和抑郁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患者失眠程度与抑郁程度有直接关系,70.0%~84.7%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失眠症状[2]。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中,西医以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催眠为主,但长期使用可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依赖性[3]。中医将抑郁性失眠归属于“郁症、不寐”,治疗以调节情志、安心养神、疏肝解郁为主。加味逍遥散在失眠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与针灸联合治疗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腹针联合加味逍遥散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 例抑郁性失眠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抑郁性失眠的诊断标准[4];(2)治疗前1 个月内未给予相关药物治疗;(3)能配合本研究,且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失眠;(2)有严重的心血管或其他系统疾病;(3)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等疾病;(4)生物节律睡眠障碍、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5)对本研究药物有禁忌;(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7)有服用咖啡因、茶类习惯及乙醇滥用史。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4 例;年龄32~55 岁,平均(41.3±6.1)岁;病程1~5 年,平均(3.52±0.74)年。对照组男20 例,女31 例;年龄30~58 岁,平均(41.6±6.4)岁;病程1~5.5 年,平均(3.74±0.87)年。两组上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规范作息时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加味逍遥散处方:酸枣仁18 g,白芍15 g,茯神15 g,白术12 g,当归10 g,柴胡9 g,薄荷5 g,甘草5 g,煨生姜4 g,加水500 ml,将药物浸泡约30 min,水煎约30 min 后得药液250 ml;再次加入温水300 ml继续煎煮约15 min,得汁150 ml;将两次药液混合约400 ml,早晚各服用200 ml,连续4 周。研究组给予腹针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腹部针刺法:采用十字坐标经典穴治疗,主穴:纵行为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横行为大横、天枢、神阙、天枢、大横。配穴:心脾两虚及阴虚火旺型配商曲、气穴;胃腑不和及肝火上扰型配左右上风湿点。患者取仰卧位并暴露腹部,局部消毒后按照十字坐标经典穴组行针,进针时动作轻缓,避开血管,针达到预计深度时使针感向四周和远处扩散,神阙穴加灸盒放艾条灸,留针30 min 后起针。前3 d,每天1 次,后隔天1 次,10 次为1 疗程,连续4 周。味逍遥散处方及用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1)疗效[5]。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达6 h 以上,醒后精力充沛,伴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每晚睡眠时间5 h 左右,伴随临床症状减轻,病情逐渐向痊愈方向发展;有效:每晚睡眠时间3~4 h,伴随临床症状好转不明显;无效:每晚睡眠时间不足2 h,伴随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2)睡眠质量。客观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包括总睡眠时间(入睡后总得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开始睡眠到睡眠结束的时间)、睡眠潜伏期(从开始睡眠到入睡的时间)、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 潜伏期:入睡至第一次快速动眼发生的时间)、快速动眼睡眠相(REM:整夜快速动眼的时间总和)等。主观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失眠严重指数(ISI)评价。(3)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6]。(4)安全性评价。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48/52)、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SRSS、ISI评分、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REM 潜伏期、RE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SQI、SRSS、ISI评分均降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升高(均P<0.05);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治疗前,两组SDS、SAS、HAMD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SDS、SAS、HAMD 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SDS、SAS 及HAMD 评分比较 分

2.4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伴随抑郁而导致的失眠问题亦随之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7]。目前临床抑郁性失眠的治疗重点在于抗抑郁和镇静催眠,虽然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使用能够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但易出现不良反应及依赖性,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抑郁性失眠在中医学上属于“郁症、不寐”范畴,与气机郁滞、情绪不畅、情志不舒、扰乱气机等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的症候,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中医经典的针刺治疗能够通过刺激神经系统调控大脑皮层的功能,调节各种神经递质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8]。腹部以神阙为中心,基于广泛的血管及神经网,为周身输布气血津液,是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腹针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达到调节脏腑、经络及体内气血功能的效果[9]。“十字坐标经典穴组”以神阙为中心,神阙位于脐中部,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中脘具有健脾和胃、降逆利水的功能;关元具有温肾补元、温阳固脱、益肾保健的功效;大横具有运转脾经水湿的功效。诸穴合用调节气血生化,使得心有所养,肝体柔和,共养先天之本,从而安宁神志,促进睡眠。加味逍遥散由酸枣仁、白芍、茯神、白术、当归、柴胡、薄荷、甘草及煨生姜等多种中草药组成,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增加姜黄、香附、酸枣仁等药物,能增强原方的疏肝健脾、宁心安神功效。其中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血安神的功效;柴胡主要作用为和解表里,疏解肝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茯神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川穹主要作用为理气宽中,解郁通达;夜交藤可有祛风、通络、安心、养神;当归具有养血和血的额功效;薄荷具有疏肝行气,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甘草具有益虚补血,通阳复脉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理气解郁之功效。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SQI、SRSS评分均降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升高,且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腹针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PSQI、SRSS、ISI 评分,提高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本研究还显示,两组治疗后SDS、SAS、HAMD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DS、SA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腹针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性失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腹针中天枢能调节生化气血,气海具有升阳益气、补肾固精、行气散滞的功效,与加味逍遥散合用协同发挥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10]。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提示腹针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抑郁性失眠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功效评分临床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我给爸爸评分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