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4 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2-01-26 08:22戈文舜李美平沈寅丁纳蔡红光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卵巢

戈文舜,李美平,沈寅,丁纳,蔡红光

2020 年第五版WHO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1]中将卵巢纤维性肿瘤分为纤维瘤、富于细胞性纤维瘤(CF)和纤维肉瘤(FS)。一部分镜下形态介于CF 与FS 之间,瘤细胞丰富,核缺乏显著异型,核分裂象≥4/10 HPF 的病例被命名为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MACF),由Irving等[2]于2006 年首先发现,生物学行为表现为良性或低度恶性潜能,预后与FS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收集4 例MACF,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诊断的4 例MACF 临床病理资料,年龄24~65 岁,中位年龄46.8 岁。2 例位于左卵巢,2 例位于右卵巢;均为B 超检查发现,1 例常规体检,1 例绝经后出血,1 例下腹胀痛,1 例因月经周期缩短。

1.2 方法 标本经10%甲醛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 染色,显微镜观察。4例均由本科室两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病理诊断医师复核。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法,所用抗体均购自DAKO公司,操作方法及步骤按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资料 肿瘤标志物:例1血清CA125 为46.23 U/ml(参考值0~35 U/ml),例4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为2.51 ng/ml(参考值0~1.5 ng/ml)。术中均未见肿瘤破裂,例1 行肿瘤剥除术,例2、3 行单侧附件切除,例4 行全子宫+单侧附件切除。见表1。

表1 4 例MACF 的临床病理特点

2.2 病理大体检查 肿瘤表面光滑,最大径2.5~7.3 cm,中位5.2 cm。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或两者相间,实性,灰白区质中偏硬,灰黄区质软较细腻,所有病例未见出血及坏死。镜检:4 例肿瘤与卵巢间质分界清楚,细胞呈交叉束状、席纹状排列(彩图1);细胞致密丰富,局部疏松,伴间质胶原化、透明变性;局灶区见黄素化细胞(彩图2);细胞核梭形、卵圆形,染色质均匀、淡染,偶见小核仁;核分裂象4~9/10HPF(彩图3)。

图1 MACF 呈束状交叉、席纹状排列(HE染色,×200)

图3 病例4 一个高倍视野可见2 个核分裂像(HE 染色,×400)

2.3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 Vimentin、WT1、CD56(+),Calretinin、inhibin(局部斑驳+)(彩图4),不同程度表达ER、PR、CD99,Ki-67 增殖指数2%~10%(彩图5),EMA、CD117、CD34、CD10、Des 均(—)。网状纤维染色:单个肿瘤细胞周围(+)(彩图6)。

图4 免疫组化inhibin呈局部斑驳(+)(Envision 法,×200)

图5 病例4 Ki67 热点区域约10%(Envision法,×200)

图6 特殊染色:网状纤维围绕单个肿瘤细胞(网状纤维染色,×400)

2.4 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2~31 个月,平均11.5 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3 讨论

1981 年Prat等[3]提出核分裂计数是区分卵巢CF 和FS 的特异性指标,建议核分裂象1~3/10HPF的肿瘤应被诊断为CF,而≥4/10HPF 者应被诊断为FS。2006 年Irving等[2]回顾分析了75 例CF,发现40 例核分裂象≥4/10HPF 但缺乏显著核异型;其中18 例平均随访57 个月,均存活,无复发。故将这部分肿瘤命名为MACF,同时也修正了卵巢FS的诊断标准(增加中-重度细胞异型)。卵巢FS 高度恶性往往存在致死性生物学行为,Huang 等[4]总结的13 例核分裂象≥4/10HPF、核中或重度异型的FS 患者,所有病例8 年内均死于该疾病,其中8 例2 年内死亡;2 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5.9%、45.4%。对比上述报道,MACF 与FS 的预后存在显著差异,大多表现为良性临床病程,但仍可见术后16 年复发的罕见报道[5],体现其低度恶性潜能,肿瘤粘连或破裂是其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长期随访。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MACF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发病年龄14~93岁,平均年龄41.8 岁[2,5-7]。大多数患者为偶然发现卵巢或盆腔包块,可伴有腹痛、腹胀、腹水、胸水、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肿瘤多见于左侧卵巢(62%见于左侧,38%见于右侧);偶见CA125 升高。肿瘤最大径1~18 cm,平均9.9 cm;表面光滑,切面灰白或伴有灰黄,灰白区质韧、灰黄区质地偏细腻。肿瘤实性,可伴囊性成分,局灶见出血梗死。体积较大时,易发生卵巢表面粘连、肿瘤破裂或卵巢外种植。镜下细胞丰富、密集,呈束状交叉、漩涡状、席纹状排列,转化为细胞稀疏区时,常伴间质水肿、透明变性。部分病例可见普通纤维瘤区域,少数病例伴有小灶的性索间质成分、黄素化细胞或钙化(一般<10%)。细胞核呈梭形、卵圆形,核膜光滑,染色质均匀,偶见小核仁;轻度或轻至中度异型;核分裂象4~20/10HPF,平均7/10HPF,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Vimentin、inhibin、calretinin、WT1、CD56、激素受体常呈(+),其中inhibin、calretinin 呈局灶或弱(+),但总体表达缺乏特异性。Ki67 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其阳性率似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一致,可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相关文献提示73.7%的卵巢FS病例Ki67 指数≥10%,58%的病例核分裂处于4~10/10HPF;其中Ki67≥10%、核分裂≥4/10HPF 者,平均随访9.5个月,半数死亡[4,8]。因此对于Ki67≥10%,而核分裂≥4/10HPF、细胞异型不明显的或者核分裂<4/10HPF、细胞接近中度异型等临界状态的CF或MACF病例,需要充分取材,防止FS漏诊。本文MACF病例Ki67 处于2%~10%,与核分裂计数4~9/10HPF基本呈正比;其中例4 核分裂达9/10HPF、Ki67 指数达10%,多次补充取材,肿瘤细胞异型性仍为轻度,故维持MACF 诊断不变。

本文例1 血清CA125 升高,患者除MACF 外,还可见卵巢及盆腔内异病灶,肿瘤切除后9个月复查CA125(62.05U/ml)未见下降。有研究报道,卵巢纤维性肿瘤组织免疫组化CA125 呈阴性,而血清CA125 升高可能源自腹膜间皮细胞,与腹膜的机械刺激或大型肿瘤和腹水引起的腹膜内压力增加相关[9]。例4 见SCCAg 略升高(2.51 ng/ml),由于患者无明显食道、肺、头颈、宫颈等部位的鳞状上皮病变,考虑可能与良性病变或炎症感染相关[10],目前该病例在随访中。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处理MACF的基本原则,但是腹腔镜下旋切可能存在一定隐患。国内文献报道1 例继发性卵巢FS并广泛盆腹腔种植[11],其初次治疗为腹腔镜下肿瘤旋切,病理为卵泡膜纤维瘤;术后20 个月肿瘤复发,恶变为卵巢FS 伴广泛腹腔种植;后肝脏、盆腔全面转移。国外学者报道1 例卵巢FS,部分区为CF 伴有性索成分,两者核分裂计数和ki67 增殖指数存在差异,体现病变过渡现象[12]。因此卵巢FS 既可源于卵巢未分化的卵泡膜外部的间叶组织和卵巢门的纤维成分,存在过渡性病变;也可能来自卵巢良性纤维瘤或卵泡膜纤维瘤的恶变。而腹腔镜下旋切可能造成预期外的恶性肿瘤扩散或良性/低度恶性潜能肿瘤扩散复发并刺激恶变。由于旋切后的标本为不规则或条索状的碎组织,病理医师在大体检查时无法还原其解剖结构,难以完全按照规范充分取材,可能低估其病变程度,甚至造成恶性肿瘤漏诊,最终导致术后病理分期增加,预后不良。因此,在核分裂计数及分析预后时,必须考虑肿瘤切除的完整性及取样的规范性。本文中4 例MACF 皆为腹腔镜下切除标本,术中将切除的标本放入相应大小的标本袋中进行旋切操作,避免瘤体播散,无菌标本袋可减少肿瘤粉碎中喷溅情况,但因无法完全封闭空间,故难以完全避免。术后按照病理规范取材,实体肿瘤间隔1 cm 连续性平行切开,基本原则是每1 cm 取材1 块。目前4 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

综上所述,MACF 是一组富于细胞、核分裂象≥4 个/10HPF、缺乏核显著异型的卵巢纤维性肿瘤,临床多为良性,少数病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可能局部复发,需长期临床随访。手术完整切除卵巢实质性肿瘤,尽量避免使用旋切器,保留其正常解剖结构,既是预防复发的治疗手段,也是病理医师充分取材和精确报告的诊断基础。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染色卵巢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保养卵巢吃这些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关于路的k-方图的邻点可区别-边全染色和第一类弱全染色
卵巢早衰,可以自然怀孕吗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卵巢按摩保养效果没想得那么大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