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2-01-26 08:22汪军峰许远帆王芳晓梁江涛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浸润性符合率肿块

汪军峰,许远帆,王芳晓,梁江涛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以往X 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较多,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漏诊和误诊。超声检查也是诊断乳腺癌最常用的辅助手段,但超声检查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增多,尤其是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MRI-DCE)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等功能性MRI 技术的应用,使得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提高。其中,MRI-DCE可增强乳腺病灶组织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度,提高图像对比度[1];而DWI 可显示乳腺病灶组织内部水分子扩散运动变化情况,生成信号强度图像[2]。为探讨MRI 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120 例乳腺肿块患者行MRI 平扫、MRI-DCE 及DWI检查,并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杭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检查的120 例乳腺肿块患者,年龄30~64 岁,平均(47.6±9.4)岁;均为女性。纳入标准:(1)因乳房疼痛、乳房扪及包块而就诊,初步诊断为乳腺肿块,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乳腺肿块性质;(2)年龄≥18 岁;(3)患者对检查方法知情,自愿参与研究;(4)有穿刺活检病理。排除标准:(1)合并胸部手术史;(2)合并危急重症;(3)伴有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 公司Discovery750 型3.0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相控阵体部线圈),先对患者进行MRI平扫,检查时患者体位为俯卧位,使双侧乳房置于线圈中,让患者自然呼吸,无需屏气,扫描序列为横断面T2WI、不抑脂T1WI 及抑脂T2WI。获取MRI 平扫图像后,由两名MRI 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给出诊断意见,如诊断意见不统一,需进行商讨后得出统一意见。如乳腺肿块边缘模糊,肿块形态不规则,即可判断为乳腺癌。然后对患者进行MRI 功能成像检查,包括MRI-DCE 和DWI。(1)MRI-DCE 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将12 ml Gd-DTPA对比剂经肘前静脉注入,再注入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TE 为2.1 ms,TR 为4.5 ms,层厚为2.5 mm,激励角度为12°,持续扫描15 s,获取MRI-DCE的快速单期扫描图像后,由两名MRI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给出诊断意见,如诊断意见不统一,需进行商讨后得出统一意见。如乳腺肿块边缘存在毛刺,周边出现强化,肿块形态不规则,即可判断为乳腺癌。(2)DWI检查:将3.0T 磁共振扫描仪调整为DWI模式,对患者乳房部位进行横断面扫描,b值分别为600、800、1 000 s/mm2,在不同b值下对乳房进行扫描,采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校正相位图,对磁矩图进行叠加处理,由2 名MRI 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和诊断,并测量DWI图像中不同b 值下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如乳腺肿块的ADC值小于阈值(1.195),即可判断为乳腺癌,如ADC 值大于阈值,即可判断为乳腺良性肿块。

1.3 观察指标 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MRI 平扫、MRI-DCE 及DWI 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乳腺肿块患者分为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肿块组,比较两组不同b 值DWI 图像中的ADC 值。比较MRI 平扫、MRI-DCE 及DWI对不同类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分析 120 例乳腺肿块患者中,有83 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乳腺癌,其余37 例确诊乳腺良性肿块。83 例乳腺癌确诊患者中,有69 例浸润性导管癌,14 例浸润性小叶癌。MRIDCE、DWI 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 平扫(均P<0.05),而MRI-DCE与DW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2。

表1 诊断结果分析 例

2.2 诊断符合率比较 MRI-DCE、DWI 对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MRI 平扫(均P<0.05),而MRI-DCE 与DWI 对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诊断符合率比较 例(%)

2.3 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ADC值比较 在不同b 值的DWI 图像中,乳腺癌患者的ADC值均低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P<0.05)。见表4。

表4 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在不同b 值的DWI 图像中的ADC 值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出现增高趋势,我国乳腺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比为7%~10%,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严重危害到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3-5],故临床上主张尽早检出乳腺癌,尽早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以控制乳腺肿瘤进展。

临床上对乳腺癌的诊断“金标准”为手术病理诊断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但手术病理诊断需在手术后对手术中切取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无法在术前对乳腺癌进行诊断;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被作为术前诊断的“金标准”,其检查时需进行穿刺,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临床不建议将其作为乳腺癌的初步诊断手段,建议作为最终诊断手段。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中,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最高,MRI 凭借这一优势成为乳腺癌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该检查方法可从多个平面和方位对患者乳腺部位进行扫描,获取清晰的乳腺病灶图像,对乳腺解剖结构予以清晰显示[6-8]。但MRI 常规平扫对部分乳腺病变的显示易出现遗漏情况,临床上多采用MRI常规平扫来对一些乳腺良性征象进行排除,如导管扩张、囊肿及出血等。随着MRI 技术的不断发展,MRI-DCE 和DWI 这两种新兴的MRI 功能成像技术逐渐在乳腺癌诊断中得到应用。MRI-DCE 是一种动态增强扫描技术,通过将Gd-DTPA对比剂经静脉注入,可增强显示乳腺病灶的轮廓,从而更加清晰地显示乳腺病灶与乳腺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便于医师进行阅片和判断病灶性质[9-10]。DWI 是一种加权扫描技术,主要是利用射频脉冲波,通过射频脉冲博在人体不同组织中的敏感梯度场,不同的信号强度形成阶梯状的图像,再测量图像中的信号强度,测量不同b 值下的ADC值,可观察患者乳腺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内部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变化情况,从而对乳腺病灶性质进行判断[11-13]。

表2 诊断价值分析 例(%)

本研究中针对乳腺肿块患者实施了MRI 平扫、MRI-DCE及DWI检查,对比3 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后发现MRIDCE及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平扫(均P<0.05);MRIDCE 及DWI 对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MRI 平扫(均P<0.05)。这说明MRI-DCE 及DWI 这两种MRI 功能成像技术均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减少乳腺癌漏诊和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断乳腺癌时,建议采用MRI-DCE 及DWI 进行综合诊断。在不同b 值的DWI 图像中,乳腺癌患者的ADC 值均低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P<0.05),这说明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DWI图像中ADC值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乳腺癌病灶组织中的水分子活动受到限制,其水分子扩散运动不及乳腺良性病变,在定性诊断乳腺肿块时,临床上可根据DWI图像中乳腺病灶组织的ADC 值来鉴别区分乳腺良恶性肿块。

综上所述,MRI-DCE 及DWI 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良好,可准确鉴别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还可对不同类型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浸润性符合率肿块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