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APP在妇女流产后关爱项目延续干预中的应用

2022-01-26 08:22冯骏赵晓张伟珍叶伟娟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避孕措施流产月经

冯骏,赵晓,张伟珍,叶伟娟

人工流产是采取药物或手术终止妊娠,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1-2]。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流产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就越高,还会影响生殖健康,甚至死亡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降低重复流产发生率是临床研究重点[3]。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消炎治疗则多位于家中休养,临床干预手段仅能在院内生效,出院后干预效果不佳,因此延续性干预十分关键。流产后关爱(PAC)定义是一种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包括流产并发症的医疗服务、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后社区服务及流产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在一对一咨询、集体宣教过程中,对人工流产女性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避孕相关知识,降低重复流产发生率[4]。当前主要以电话随访为主,无法满足临床延续性干预需求。本研究将移动APP 应用在流产后妇女延续干预中,分析对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9 月在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要求行人工流产妇女644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单号纳入观察组(n=322),双号纳入对照组(n=322)。观察组年龄19~43 岁,平均(31.3±3.2)岁;妊娠时间5~13 周,平均(9.21±1.33)周;妊娠次数1~4 次,平均(2.59±0.23)次。对照组年龄20~42 岁,平均(31.3±3.2)岁;妊娠时间6~12 周,平均(9.23±1.21)周;妊娠次数1~5 次,平均(2.58±0.21)次。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停经6~12 周,尿妊娠试验(+),经B 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2)行人工流产。排除标准:(1)胚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手术者[5];(2)生殖器炎症、肿瘤、畸形及重度的全身性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PAC干预,建立医护结合型干预小组,并依据流产女性对PAC需求制定相关内容,并进行培训。项目实施:(1)设立专职咨询员1 名,培训PAC 相关知识,并取得PAC 咨询资格证。(2)设置独立咨询室、宣教室,并准备避孕药具展示柜,免费提供避孕工具,将咨询文件保密储存。(3)宣教内容:人工流产后危害及术后并发症、流产手术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及避孕知识。手术当天在宣教室宣教手术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术后避孕的方式、重要性,向患者发放图文并茂的术后女性健康关爱宣传单,结合患者对生育需求、以往避孕经历及身体状况,指导患者采用高效避孕方式,了解未采取避孕措施女性的具体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分析后协助避孕。

观察组采用移动APP 进行PAC 干预:(1)术后当天利用医院提供的免费wifi,立即告知流产妇女安装移动APP,帮助她们顺利加入,并按编号修改昵称;(2)告知其随时可以网络提问人工流产及避孕知识,并由智能小助手系统回答,如小助手未答问题,每天由专人在固定时间里答疑解惑;(3)移动APP 定期推送流产后关爱宣教资料,如术后保健知识(人工流产术10 问、人工流产术后保健7 要点)、避孕知识(人工流产后使用的避孕方法比较、口服避孕药注意事项、认识安全套)、人工流产危害性(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等;(4)由PAC 成员专人负责移动APP 随访,术后1、3、6、12 个月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移动APP 推送链接表单-PAC 咨询/随访表评价并记录结果。对照组则给予常规PAC:(1)术后当天医护和患者互留联系方式,发放人工流产及避孕知识宣传资料,告知患者术后如有问题可以在工作日及工作时间随时电话咨询,由PAC 专人负责解答;(2)由PAC 成员专人负责电话随访指导,评价时间及内容与观察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半年内及1 年内重复流产率。(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情绪状态,HAMA共含14 个条目,满分14~56 分,14 分以上即为有焦虑。HAMD 量表共含17 个条目,满分17~53 分,得分越高,抑郁越严重。(3)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估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 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行为、环境、认知3 个分量表,38 个条目,5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量表信效度0.856。(4)记录两组半年内未避孕率及避孕措施占比情况,避孕措施包括紧急避孕、安全期避孕、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及使用安全套。(5)记录两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及2 个月内性生活恢复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重复流产情况比较 观察组1年内及半年内重复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重复流产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各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避孕措施的构成情况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未避孕率、紧急避孕、安全期避孕及其他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且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完美使用安全套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避孕措施的构成情况比较 例(%)

2.5 两组术后1 个月月经及性生活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但性生活恢复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1 个月月经及性生活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有研究提出有意外妊娠、流产史妇女再次意外妊娠的可能性显著高于无流产病史女性,且人工流产手术并未减少二次意外妊娠的发生,PAC 为一对一咨询、集体宣教,针对人工流产女性进行避孕知识宣教,并落实避孕方式,降低意外妊娠及流产发生率[6-7]。但PAC在院内干预效果较佳,在延续性干预中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找寻合理、有效的手段对患者PAC 干预进行延续管理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己经广泛普及,互联网+医疗的结合是当前热门方向之一,且随着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高速网络的发展,均为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8-9]。当前网络工具-移动APP 逐渐应用在临床宣教健康知识上,利用移动APP 可以将医学知识和健康促进策略远程接入服务对象,这使得移动APP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干预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0-11]。且移动APP 的应用在促进健康、远程治疗、监控疾病、预防疾病及提高治疗依从性上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 年及半年内重复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移动APP 在流产后妇女PAC 项目中进行延续干预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再次流产率。分析可能是因为电话随访中流产后妇女处于被动地位,接受度差,且在公共场所不方便接电话,伴随身体的康复,流产后患者慢慢减少对随访的需求,影响PAC 服务效果[12-14]。本研究采用移动APP 进行随访指导,利用网络优势,定期推送术后健康知识、避孕知识及人工流产危害知识等,避免错误的人工流产宣传广告对患者误导,为PAC随访方式提供更多的途径,可极大提高患者对人工流产手术危害及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负性情绪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移动APP进行延续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分析可能是因为移动APP 的应用,能极大程度满足患者对人工流产及避孕知识的需求,避免去他处询问,改善其心理状态。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认知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移动APP 进行延续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干预后未避孕率、紧急避孕、安全期避孕及其他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且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完美使用安全套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采用移动APP进行延续干预可有效促进避孕措施的落实。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但性生活恢复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移动APP 进行延续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月经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改善月经恢复情况。

猜你喜欢
避孕措施流产月经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关于自然流产的知识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刍议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做阴超(经阴道超声检查)会引起流产吗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术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观察
流产者的饮食调理
月经带的改朝换代产品:月经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