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1-26 08:22吕春晓王越汤淋民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人员个性化

吕春晓,王越,汤淋民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普遍伴有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异常和神经功能障碍[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需求较高,寻求一种合适的护理模式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2]。个性化延续护理是指在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服务,利用电话、家庭访视监督和指导患者,在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之间建立从医院过渡至社区的护理模式[3]。本研究拟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 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 例,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4];(2)首次发病;(3)精神状态正常;(4)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1)伴有脑部手术史者;(2)伴有肝肾功能异常者;(3)伴有肿瘤类疾病者;(4)伴有老年痴呆症者;(5)伴有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者。

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将14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 例。观察组男36 例,女34 例;年龄41~73 岁,平均(55.3±11.2)岁;高血压病程2~6 年,平均(4.8±0.9)年;出血位置为皮层下5例,丘脑31 例,壳核24 例,小脑10 例。对照组男38 例,女32 例;年龄40~74 岁,平均(54.8±11.2)岁;高血压病程2~7年,平均(4.9±1.0)年;出血位置为皮层下7例,丘脑30 例,壳核25 例,小脑8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基础健康宣教,按照医嘱要求正确用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等,告知定期复查。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1)针对缺乏健康知识的问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患者提供正确饮食指导,提倡食用低脂、含蛋白质或维生素的食物,严禁食用刺激性、辛辣食物,严格控制患者盐摄入量。(2)为预防患者心理负担增加导致情绪变动,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建议患者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3)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4)患者出院后每天定时测血压,出院3 d后,护理人员应进行随访,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开展护理医疗转接。(5)为改善患者肢体活动障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应对患者开展相应指导护理。(6)出院1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再次随访,随访内容与第一次随访相同,运动护理重点调整为手指和上肢训练。此外,还应针对患者饮食、用药、心理等进行合理指导。(7)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对患者和家属提供有效帮助,积极答疑解惑,及时提醒未进行复诊的患者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接受干预护理和相应治疗。

1.3 观察指标(1)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3 个月时的高血压情况。(2)观察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 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 评分)。(3)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自理能力评分(FIM评分)[5]和生活质量评分(QLI 评分)。(4)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情况,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SDS及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 和SA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DS 及SAS 评分比较 分

2.3 FIM 评分和QLI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IM 及QL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FIM 及QLI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FIM 评分和QLI 评分比较 分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为非常满意40 例,基本满意28 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97.14%(68/70);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为非常满意26 例,基本满意32 例,不满意12 例,总满意度82.86%(58/7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9.69,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一种脑卒中疾病,多见于50~60 岁患者,治疗后往往出现肢体障碍、失语及神经功能异常等现象,大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在术后恢复阶段接受有效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节心理情绪[7]。常规护理是目前多见的护理方式之一,但难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临床护理效果仍有待提高。近年来,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在临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可为患者提供规律、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家庭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自我护理[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表明接受个性化延续护理可帮助改善患者血压情况,缓解疾病进展。干预后,观察组FIM 及QLI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表明个性化延续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锻炼,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干预后,观察组SDS 和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表明个性化延续护理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个性化延续护理可优化护患关系,患者对该护理方式更加认可,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情况,缓解疾病进展,明显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脑出血护理人员个性化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