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1-26 08:22王维维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延续性腰椎间盘研究组

王维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日常生活中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及工作姿势不良者等,早期可通过康复锻炼、针灸及中药等改善症状[1]。此病若腰腿痛症状严重、有明显神经受累表现,且病情呈现逐渐加重趋势,建议手术治疗[2]。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是多专业人员完成的综合照护模式,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护理方式,在妊娠期高血压、冠脉搭桥术后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等多种疾病中的效果已经得到肯定[3-4]。本研究拟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6 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 例,纳入标准:(1)年龄60~80 岁;(2)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3)认知功能良好,依从性好,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60 岁,或>80 岁者;(2)患有严重心、脑及肺疾病而无法耐受行手术治疗者;(3)患有恶性肿瘤、HIV及脊柱肿瘤等患者;(4)术前不能站立、步行或瘫痪患者;(5)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初次手术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男69 例,女31 例;年龄62~76 岁,平均(73.5±8.2)岁;L3~4突出36 例,L4~5突出56 例,L5~S1突出42 例;病程10 个月至4 年,平均(2.54±1.12)年。研究组男66 例,女34例;年龄60~75 岁,平均(72.2±8.7)岁;L3~4突出39 例,L4~5突出55 例,L5~S1突出45 例;病程11 个月至4 年2 月,平均(2.71±1.18)年。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术后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运动恢复及按时随访等并进行健康宣教,为期2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模式:(1)组建多学科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主治医师、疼痛专科护士、心理辅导师、营养师及康复医师等。(2)制定护理方案:出院前小组成员共同评估患者状态,主治医师负责病情评估、制定用药方案及随访计划;疼痛专科护士为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疼痛及应对策略,普及镇痛药物常识;心理辅导师评估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定期组织团体活动;营养师评估营养状况,与家属沟通制定饮食策略;康复医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普及物理治疗常识,制定训练计划。(3)随访策略:出院后1 周内上门随访,后续每月上门随访1 次,根据患者家庭状况调整护理计划,每周电话随访1 次,每天微信推送相关健康信息,微信随时解疑答惑,为期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疼痛数字评分(NRS 评分)[5]、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量表(ODI)评分[6]、平衡功能[采用计时站-走测试(UGT)法评估[7]]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8]),术后随访6 个月,统计两组认知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 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及术后2 个月NRS评分、ODI评分、UGT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术前,两组NRS评分、ODI评分、UGT评分及Barthel 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个月,两组NRS、ODI及UGT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Barthel 指数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2 个月NRS 评分、ODI 评分、UGT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5 例,深静脉血栓3 例,褥疮10 例,并发症发生率18.00%(18/100);研究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 例,深静脉血栓1 例,褥疮5 例,并发症发生率7.00%(7/1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53,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之一,主要由骨质疏松、长年辛苦劳作及早期未积极规划化治疗等原因引起,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老年人由于存在医疗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对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延续护理改变了出院后就终止护理服务的传统观念,是院内护理的延伸,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现代护理的新方向,在改善病情、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0]。多学科延续性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新理念,从疾病、心理、康复、宣教等多方面共同制定护理措施,尽可能增加患者获益[11]。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NRS评分、ODI评分、UGT 评分及Barthel 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个月,两组NRS、ODI及UGT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Barthel指数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猜你喜欢
延续性腰椎间盘研究组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