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思路研究

2022-01-27 10:43曲明
财经问题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财务管理

摘 要:如何发挥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优势及特色是当前会计学科下的财务管理学科发展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会计学科优势,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图从反映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报表出发,探讨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发展思路。笔者先论述了资产负债表在基于会计报表的财务管理中的地位;然后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分别结合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探讨了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流动性经营管理、资本增值经营管理和公司财务治理的思路及内容;明确了当前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发展思路是,既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改革创新,又要基于财务管理创新需求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财务管理;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会计报表

中图分类号: F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22)02‐0095‐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双重成本约束下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机理及方法研究”(19AGL01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财务管理从学科划分角度看存在三足分立的状况:从国务院学位办学科划分看,财务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即基于企业管理的财务管理;从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现状看,绝大部分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设置在会计学院的会计学科之中,即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从国际财务金融学科定位看,财务管理与金融学都归属于同一学科,即基于金融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不同学科定位,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的思路及内容是不同的。基于企业管理的财务管理显然要定位在企业财务范畴或以公司理财为主。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范畴定位将超出企业财务范畴,而扩展到会计信息应用范畴的财务管理。基于金融的财务管理则定位为金融市场和公司金融等领域。财务管理不同的学科定位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不同学科定位的优势和特色。那么,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才能保证其生存与发展。

那么,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优势与特色体现在哪里?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发挥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优势与特色呢?从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内涵出发,其根本优势和特色就是财务管理与会计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管理,促进财务管理与会计互动发展。但是,从国内外财务管理学术研究及教材建设状况看,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从当代西方财务管理研究范畴及主题看[1],基于金融市场的财务问题研究占主导地位,主要研究资本市场与资产定位,货币市场与银行体系;基于公司视角的财务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融资问题研究,其次是投资并购、公司战略及治理研究等。西方的财务管理教材也是以金融市场、融资及投资为基本内容[2-3-4],财务与会计独立性较强,没有重视和形成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体系。我国的财务与会计一直是相伴发展的,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理论界一直在探讨财务与会计的关系[5-6];特别是随着我国财务管理学科与会计学科相对独立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思路研究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7-8-9]。从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范畴及主题看[10-11],主要是基于公司视角研究财务基础理论、融资理论、投资理论、分配理论及企业并购重组理论等。我国的财务管理教材也基本上是借鉴西方财务管理教材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体系,通常将西方的公司财务与投资学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虽然基于公司视角的财务研究也涉猎金融市场领域,但金融市场研究还主要是金融学科研究的主题及领域。而在我国基于会计学独立出来的财务管理,在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上并没有形成或充分体现出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特色。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开始重视与强调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特色问题[12-13],一些学者在大量的财务管理研究中,虽然有些研究从会计视角[14],或基于会计报表信息[15-16]探讨财务管理问题。

从上述国内外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现状看,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财务管理实践中对会计信息的利用也不够充分,没有发挥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优势和特色。要搞好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就要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利用会计报表信息。会计报表信息可分为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和对内报告的管理会计报表信息,实际上财务管理也可分为基于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财务管理和基于内部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财务管理,这就意味着会计报表信息对内外部财务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所谓“求新”“求变”往往追求一些新提法、新名词,而忽视基于财务基本理论和会计基本理论在研究中和实践中的应用。现代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无论是“业财融合”,还是“智能财务”“智能会计”等,都需要重视和解决会计信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这些基本问题或基础问题。在众多的反映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体系中,不同的会计报表各有不同的作用,财务管理中对不同会计报表的信息重视和使用程度,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出其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水平。目前在仅有的基于会计信息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通常也主要重视基于利润表信息的财务管理,而忽视基于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财务管理。针对上述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论述基于会计报表的财务管理思路,特别是突出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发展思路,希望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重视,特别是希望在“求新”“求变”时重视和围绕会计与财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问题进行创新。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研究目标及逻辑框架

为什么要强调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地位?这主要是针对当前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财务管理主要重视对财务活动的动态管理,忽视对财务资源的静态管理。我们财务教科书中财务管理内容通常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等,这些内容大都是从财务活动动态角度介绍或研究如何进行相关财务决策问题,而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后的财务资源静态情况,或者是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的配置与使用等情况却很少涉及。第二个问题,财务管理主要重视对利润的管理,忽视对资产价值、股东价值和负债的管理。特别是财务实践中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往往主要看实现利润情况,以利润增长额和增长率作为判断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却忽视对资产价值和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第三个问题,财务管理是不是要以现金管理为中心问题。有一种提法叫“现金为王”,企业的财务活动确实都离不开现金流量,但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只是保证企业财务活动正常运行,避免出现财务危机,而企业价值创造和资本增值才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因此,明确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的地位,对于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充分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功能与作用,并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决定了基于资产负债表财务管理的地位

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财务管理的理念和会计的观念。我国的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从产出最大化、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到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转变。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决定了财务管理中基于价值的管理理念,即围绕资本增值进行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基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本)”这一会计基本等式,资本增值或资本增减的变化直接受制于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化,会计的资产负债表观在这种背景下必然取代利润表观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中,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就处理主导和支配地位,基于其他会计报表或会计信息的财务管理最终都要依附于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以基于利润表的财务管理为例,利用“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关系式,利润的增减变化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增减变化,而收入、费用、利润的增减变化都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就是说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可以反映基于利润表财务管理的结果,更能全面体现财务管理的理念。

(二)资产负债表在会计报表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在会计报表体系中,财务会计报表作为对外报表,要基于会计准则进行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管理会计报表作为对内报表,没有法定的报表种类,主要基于自身经营管理需要进行报告,通常有基于经营决策的管理会计报表和基于管理控制的管理会计报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报表在会计报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主要用于满足股东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管理会计报表还是要依附于财务会计报表。因为基于管理会计报表的财务管理最终还是要通过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带来更大的价值。在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报表,它可全面反映某个时点企业的全部资产价值或企业的整体价值,以及企业全部价值中所有者的价值和债权人的价值。通过不同时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可反映企业整体价值变化和股东价值的增减变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动态报表,其结果都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这个角度看,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单位在某一时点全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通常人们将资产负债表主要看成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反映经营成果或财务成果的报表。但实际上,在资产负债表观下,某一时期企业的利润(或财务成果),也可通过这一时期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期末与期初的增减额来计算(假设股权投资不变)。同理,现金流量表的变动结果可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来体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果可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来体现。

(三)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逻辑框架

明确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为我们在财务管理中更好地利用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会计报表体系,充分发挥各个会计报表功能及作用指明了方向。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角度出发,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就是要以会计信息中的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将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进行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结合进行企业资本的收益性管理,将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合进行财务治理的有效性管理,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本不断增值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资产流动性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没有资产流动性就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就会产生支付风险。资本收益性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只有资本增值才能使企业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得到理想的回报。治理有效性是财务管理的保障,股东、债权人与经营者相互制衡才有利于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出正确的决策。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三、基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资产流动性经营管理

资产流动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没有资产流动性就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资产流动性要保证企业三方面的资金需求:首先,要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如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购买材料、支付工资和各项费用等的资金需求。其次,要保证企业投资在研发等项目的资金需求。最后,要保证偿还债务本息和支付股东股利等的资金需求。如果企业资产流动性出现问题将会引发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从这个角度讲,资产流动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要搞好资产流动性管理,主要应抓好货币资金持有量管理、流动资产变现管理和资產的有效性管理,而这三项管理实际上都与现金流量管理紧密相关。

(一)货币资金持有量与现金流量管理

要保证企业经营中的资金需求,既要在某时点有足够的货币资金,又要在某时期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是货币资金,特别是货币资金中的现金。企业应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满足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需求。但是,资产的货币资金形态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即使是银行存款有一定的利息,但考虑货币资金成本实际上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值。因此,企业应在保证正常经营管理所需流动性资金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货币资金持有量。而目前一些公司,特别是有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后没有合理投向,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大量的货币资金,这本身就反映了其资产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科学确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使货币资金既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又能避免大量货币资金闲置的状况发生。应当注意,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变化直接受现金流量表中正常经营现金流量变化的影响,因此,企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是由这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变化所决定的。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量管理必须与现金流量管理紧密结合。

(二)流动资产变现与现金流量管理

虽然企业不应该持有过量货币资金,而应该将货币资金投向生产经营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流动资产变现不重要,恰恰相反,流动资产变现至关重要。一是所有流动资产都是要通过变现来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二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不确定情况下,经营过程中会随时发生资金需求,这些资金需求往往是正常货币资金持有量所无法满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中要时刻关注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在流动资产变现管理中,要特别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变现管理。应收账款是本企业的资金被他人无偿占用,这部分资产变现(收回)越快,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存货变现能力最主要的是存货中的产成品的变现能力,即完工产品及时销售并收到货款。当然,对于存货中的材料和在产品的流动性管理,还涉及最佳采购量和最佳生产批量等问题,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量,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的存货变现管理。流动资产的变现过程将体现在现金流量表的经营现金流量之中,因此,在流动资产营运管理中,一定要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管理结合起来,提升流动资产的变现速度和经营现金流入的速度。

(三)資产有效性与现金流量管理

所谓“资产有效性”是指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充分使用并创造价值。反映资产有效性的财务指标主要是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越快,反映资产的流动性越好。要提升资产的有效性,一是要合理配置资产。二是要充分利用资产。三是要及时处置闲置与浪费资产。其中资产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可通过提升资产的收益性和资本增值来加速资产的流动性,这将在资本增值性管理部分进一步论述,本部分主要论述及时处置闲置和浪费资产对流动性的影响。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产业调整、产品调整和产量调整等,企业某些资产出现闲置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出现闲置资产,首先应判断闲置资产是暂时闲置还是不需用的资产,对于不需用的资产应该及时处置。对于闲置资产的及时处置,从理论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这样可以减少无效率资产占用,收回资金。但在实践中处置闲置资产却存在许多障碍,造成企业资产闲置问题成为资产有效性管理中的严重问题。不能及时处置闲置资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资产处置需要审批,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产处置审批程序还比较复杂,往往不能及时处置。二是资产处置合理定价比较复杂,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产处置中经营管理者往往会因避免受到估价质疑宁可不处置。三是资产处置通常会产生损失,增加当期的费用,造成当期的资产和利润同时减少,对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考核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些企业宁可将闲置资产存放几年甚至十几年也不处置,对企业资产有效性和流动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资产处置损失应从会计处理和财务业绩考核方面加以改革,如对资产处置损失是否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是否可将资产处置损失对利润的影响从业绩考核中加以调整,对资产处置回收资金加入到业绩考核中,等等。只有搞好资产处置优化管理,才能鼓励经营管理者及时处置闲置资产,提升资产周转率。资产处置既可直接增加现金流量,也可通过提升资产效率间接增加现金流量。因此,在基于现金流量表的财务管理中,应当处置闲置和浪费资产以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将资产有效性与现金流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四、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资本增值经营管理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者是指企业的股权投资者,股权投资者以投入的资本为限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因此,资本保值增值实质上是指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这既是企业所有者投资的目标所在,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所在。应当指出,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增长并不一定是资本增值。正确理解资本增值内涵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资本增值是以资本保全和保值为前提的,即在当期股本不变前提下,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为资本保全;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无风险报酬率),为资本保值;只有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无风险报酬率),才是资本增值。其次,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时,资本增值是指财务资本增值,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实物资本保值增值的影响。要实现资本增值目标,涉及资本的投入、运营及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因此,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财务状况信息和利润表反映的财务成果信息,对于企业搞好资本增值经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一)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资本经营及资本结构优化管理

企业为实现资本增值目标需要通过资本经营以有限的资本投入控制更多的资产。基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如果企业负债为零,则企业全部价值都是所有者权益,企业的价值增长也是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即实现了资本增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完全用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进行资产经营,资产的价值增值就是所有者的资本增值,实际上企业并不存在资本经营。而真正的资本经营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用别人的钱(债权人投资)来为企业所有者赚钱。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增值管理,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负债经营和资本运作,扩大企业规模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负债规模或负债价值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创造价值越大,所有者权益越大,资本增值就越大。或者说在企业所有者投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创造价值的增长速度快于负债价值的增长速度,所有者权益就会增长,就会带来资本的增值。这些都是资本经营管理的成效。企业负债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方式有许多,既可以直接通过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效应取得杠杆收益;又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并购、重组等控制权扩张方式以较少的所有者权益控制更大规模的资产,最终都会使所有者权益增长、资本增值。

应当指出,这种为取得更高收益的资本经营必然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中的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要求企业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必须优化资本结构,注重风险防控能力,避免出现财务危机。基于资产负债表进行资本结构优化经营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全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优化。二是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优化。三是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配置优化。四是负债内部结构优化,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结构优化,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的结构优化。五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优化是协调及均衡收益与风险,保证资本增值持续性的有效手段。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资本经营及产品结构优化管理

前面谈到资本经营是以有限的资本投入控制更多的资产,而真正要实现资本增值则需要这些资本有效经营产生更大的收益。资产有效性和收益性是资本经营的目标所在。

1.资本经营有效性管理

要保证资产经营有效性,资产结构优化管理和资产利用优化管理是关键。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分类可计算的资产结构包括: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结构,对外投资与自营资产结构,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结构,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结构等。资产结构优化通常是基于资产使用效率、风险与收益均衡等角度进行,不同的资产结构优化的标准或目标可能是不同的。从资产使用效率角度进行优化,主要涉及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结构优化,流动资产内部的存货资产结构优化,速动资产结构优化,固定资产内部的设备与厂房等结构优化,各类设备结构优化等。这些资产结构优化的结果就是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设备和厂房等都有明确的最佳占用量和占用额,使各项资产都能得到合理利用。从这个角度看,优化资产结构是提升资产有效性的关键。

在資产结构一定条件下,提升资产有效性的另一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各项资产,既要保证各项资产在用,又要保证在用资产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未使用的资产效率最低,这意味着该项资产只占用资金或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使用中的资产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因为有的资产虽然在用,但利用率只有50%甚至更低,而有的资产利用率可能是90%或达到100%。只有在用资产利用率达到100%时,才不存在资产效率损失。因此,搞好资产利用优化管理,首先应对企业存量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利用情况进行定期统计与分析,明确哪些资产使用率不高,哪些资产利用率不高;然后针对这些资产有效性差的资产进行存量盘活,除通过生产经营安排提升资产使用率和利用率外,还可通过优化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生产规模盘活存量资产,及时处置闲置浪费资产等方式提升资产使用率和利用率。

2.资本经营收益性管理

资本经营有效性管理主要是解决资产使用率和利用率问题,以加速资产周转为目标。但资产周转越快,并不意味着资金周转带来的收益或增值越大。从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看,要实现资本增值,加强资产经营收益性管理更加重要。要提高资产收益性,从资本经营管理角度看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权衡各类资产收益与风险,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收益性。资产负债表上的各类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收益与风险同高,有的收益与风险同低。要保持企业资产收益的长期稳定性,资产经营收益性管理就是要对收益与风险程度不同的各类资产合理配置,避免为追求高收益而风险过高,也不能为规避风险而降低收益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优化不同类别资产的结构,如优化自营资产与对外投资的结构,优化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结构,优化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结构,优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结构,提高资产收益率。(2)前瞻新经济、新技术变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产收益性。影响企业资产结构的深层因素是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企业只有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前瞻性地洞察新经济、新技术可能对产业和产品的影响并及时作出优化调整,使企业的资产应用于高收益性的行业和产品,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产的收益率持续稳定提高。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则势必会造成生产线减产及停工、产品滞压,资产有效性和收益性下降。(3)跟踪商品市场需求价格动态,优化存货结构提高资产收益性。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影响企业资产收益水平的主要是企业的收入与成本,即利润水平。前面谈的优化资产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实际上就是将资产投向利润率水平高的行业和产品。那么企业的存货结构如何影响资产收益性呢?在制造业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完工产品的销售,成本主要由料工费组成,通常原料成本占较大比重。完工产品和材料是存货,从资金占用角度看,存货应该是越少越好,精益管理通常强调零存货,即需要的原料由供应商根据生产批量需要直接投向生产车间,完工产品直接销售出去,库存没有材料及产品。但如果考虑商品市场原料及产品价格动态,也许零库存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当判断商品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价格有上升趋势时,原料及产品的库存伴随着价格上升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资产收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存货结构也是提升资产收益率的重要途径。

五、基于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财务治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决定着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的经营业绩,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同样取决于财务契约关系下的财务治理水平。上述资产的流动性管理和资本的增值性管理表面上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但从深层次看则主要受制于公司治理水平和财务治理水平,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资本主要来自股东和债权人的投资,他们的投资目标和治理能力将决定着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因此,财务治理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正好提供反映财务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激励与约束状况及其经济后果的信息,为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股权治理和债权治理奠定了信息基础。

(一)基于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股权治理

股权治理是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股东与债权人、经营者等之间的制衡机制,包括股东与债权人、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关系及制衡问题。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股权相对债权和经营权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大股东相对小股东同样具有支配地位。处理好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中的股权治理的关系,使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1.股权结构与股东之间的制衡

股权结构是股权治理的基础和核心问题。通过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股权结构及其变动情况,例如,该企业是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相对控股中的股权分散程度如何?不同的股权结构,股权之间的制衡方式和制衡程度是不同的。当股权分散时,股东会的制衡作用将比较突出;当股权集中时,董事会的制衡作用可能更加有效;在上市公司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情况下,代表中小股东的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制衡作用不可忽视。

股权结构问题表面上看反映的是股东之间关系问题,特别重要的是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关系问题,但实际上远不止于此。企业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企业的股权治理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股权治理在财务治理和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也会不同,特别是与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契约关系也会有所区别。

2.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

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经营者与股东之间是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委托人股东的制度设计是如何使受托人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受托人经营者的经营目标是通过实现受托责任绩效目标获取自身更多的报酬。二者既利益攸关又存在利益冲突。股权治理要解决二者的关系,往往通过薪酬契约规定双方的责任与权利,特别是股东通过薪酬契约给予经营者以激励和约束,促使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股权结构可能影响或决定着薪酬契约制定双方的博弈程度。例如,国有控股企业薪酬契约制定中,可能由于存在所有者缺位或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经营者在薪酬契约制定中占有主导地位;股权分散的企业,也容易发生类似的经营者主导薪酬契约制定的情况;而在非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可能在薪酬契约制定中占主导地位;家族企业中,如果大股东同时又是经营者,则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或二者制衡问题。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基于企业股权结构和股权治理的特点,在业绩考核、薪酬设计和管理控制过程中权衡各方的权责利,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合作与制衡相结合。

3.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制衡

股东与债权人都是企业的投资者,二者的目的都希望企业经营业绩好、资本增值快,各自取得预期回报。但由于股权性质与债权性质不同,二者在企业中的控制权、收益索取权及风险承担等都有所区别。股东作为企业的股权所有者和企业的所有者,由于其对企业控制权及剩余收益索取权的优势地位,往往希望利用债权人的投资进行资本运作,以取得更大的剩余收益。债权人投资的预期收益是固定的,希望风险越小越好。因此,股权治理中,股东会权衡企业资本结构合理性和资本成本高低,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债权人则要权衡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程度,利用信贷契约明确限定贷款的投资项目,避免所有者和经营者变更投资项目,将资本从低风险项目投向高风险项目。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债权治理

所谓“债权治理”是指债权人与被投资企业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通过债权治理既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又促使企业财务治理的完善并提升企业价值。债权治理从制衡关系角度看,涉及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制衡、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以及债权人之间的制衡。债权治理从治理机制角度看,可分主银行治理、信贷契约治理和信贷过程治理等。

1.债权结构与债权治理机制

企业的负债按偿债期限可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按是否付息可分为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按筹资方式可分为借款、债券和应付款项等。债权结构是指各种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由于各种负债的成本不同、风险不同、收益不同、规模不同,因此,债权人基于不同债权的治理机制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如银行借款的治理机制与债券的治理机制不同,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治理机制不同,债权规模大的债权治理机制与债权规模小的债权治理机制也不同。债权人在债权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着债权人在债权治理和财务治理中的地位及方式。当企业的主要债权人是某一大银行时,主银行治理机制可能成为债权治理的主要机制,如日本企业的主银行相机治理机制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典型代表。当然,主银行治理机制实施的条件不仅仅是企业的主要债权人是某大银行,而且是企业的股权结构具有特殊性,如法人相互持股,经营者控制企业等的情况。当企业为投资某项目而进行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时,契约治理机制将发挥作用,信贷契约则可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对经营者和股东的监督治理。而其他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等的债权治理,信贷和授信过程监督与控制将发挥重要的债权治理作用。

2.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

债权治理中的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营者对债权人投入资金的使用是否是按信贷契约执行,如是否存在短期负债长期使用问题,是否存在将契约中的低风险投资项目变更为高风险投资项目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在债权人收益不变情况下增加债权人的风险。(2)对经营者使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过程中的约束。如对经营者举借新债的约束,对经营者费用支出及薪酬的约束等。(3)在主银行相机治理机制下,债权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接管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权,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债权治理中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这些制衡机制,对于降低债权人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制衡

债权治理中的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制衡与股权治理中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制衡,在治理或制衡内容上基本相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债权治理中基于债权人的主导地位,往往将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防控作为重点。因此,债权治理中债权人必然会重视对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负债状况的分析,防止资不抵债出现财务危机;对于股东热衷于利用债权人资金依据信贷契约的资本经营进行监控与制衡,防止加大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债权治理中债权人与股东的制衡方式,既受债权结构的影响,也受股权结构的影响。基于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的债权结构和股权结构状况,确定正确的债权治理方式,制定合理的信贷契约,这是充分发挥债权治理作用的关键所在。

六、结 语

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思路研究,可以得出四点结论:首先,现代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会计报表信息为基础,这是基于会计报表的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其次,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资本增值目标,决定了从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确立了资产负债表在会计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而确立了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的地位。再次,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创新与完善了资产流动性经营管理、资本增值性经营管理和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这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三大重要领域。最后,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突出了资产经营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将商品经营的利润管理与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有机结合,拓展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为充分发挥基于会计报表的财务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和创新基于会计报表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当前需要进一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完善:首先,如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会计的目标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反映会计本质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都是为了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而财务管理作为基于价值的管理,理所应当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然而目前无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教材建设,还是财务管理实践中,会计信息都沒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缺乏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理论探索,财务管理教材中的理论与方法往往忽视会计报表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财务管理实践中的财务决策和财务管控也没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可见,要建立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体系,需要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其次,如何基于财务管理创新需求完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报表信息没有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充分有效使用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除了前面论述的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没有很好地重视和利用会计信息外,从会计角度看,会计报表信息本身是否满足财务管理相关的信息需求可能是另一个原因。如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信息能否满足财务管理中资产经营管理的需求?资产负债表右边的权益信息能否满足财务管理中资本经营管理和财务治理的需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能否满足财务管理中股东价值增值管理的需求?利润表的信息能否满足企业商品经营收益、资产经营收益和资本经营收益管理的需求?因而要建立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体系,会计报表体系和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当然,虽然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在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它只是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而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也只是我国三足分立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学派。本文的目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表视角强调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要推动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则需要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等各学科及领域的协同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先治,晏超,王兆楠.当代西方财务金融学研究的范畴与主题———基于国际财务金融期刊的文献研究[J].财务研究,2016,(1):18-28.

[2] Damodaran,A.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Jersey:John Wiley,2001.

[3] Quiry,P.Corporate Finance:Theory and Practice[M].New Jersey:John Wiley,2011.

[4] Wright,M.,Watkins,T.Marketing Financial Services[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2010.

[5] 陸正飞.浅谈中西方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武汉财会,1987,(4):21-22.

[6] 郭复初.新中国七十年财务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J].财务研究,2019,(6): 3-14.

[7] 王庆成,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0,(4):1-7.

[8] 王棣华.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J].会计与控制评论,2014,(4): 104-110.

[9] 汤谷良,夏怡斐.公司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的重构———扎根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设想[J].财会月刊,2020,(24): 3-8.

[10] 王化成,佟岩.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后20年中国财务理论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 2001,(12):37-45.

[11] 李心合.企业财务理论研究40年:回望、反思与前瞻[J].会计研究,2018,(7):3-12.

[12] 周守华,张敬峰.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兼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变革[J].会计研究, 2006,(12):3-7.

[13] 张先治.新中国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发展历程及改革探索[J].会计研究,2020,(8): 3-17.

[14] 张先治.基于管理会计的财务管理发展思路探讨[J].财务研究,2017,(6):39-45.

[15] 谢志华,杨龙飞.对资产负债表的再认识———基于资产负债表误读的视角[J].财会月刊,2021,(3):3-8.

[16] 陈宁,秦璇,方军雄.财务报表格式调整、凸显效应与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基于2007年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变更的证据[J].会计研究,2021,(2):16-29.

(责任编辑:刘 艳)

[DOI]10.19654/ j.cnki.cjwtyj.2022.02.010

[引用格式]曲明.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管理思路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2,(2):95-103.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管理功能研究
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与研究
完善新制度下高校会计报表体系的思考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对现代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