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倍注射液点阵注射法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

2022-02-01 10:48刘晓军蒋于阳胡继旭张日明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6期
关键词:注射法腋臭汗腺

刘晓军,蒋于阳,胡继旭,张日明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腋臭,俗称狐臭,好发于青春期,与顶浆分泌腺分泌的物质有关[1,2],我国汉族人群腋臭发病率约为4.56%~6.41%[3]。手术治疗是腋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好,但常留下较大瘢痕,患者难以接受。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腋臭非手术治疗方法非常必要。有研究[4]证实芍倍注射液中的芍药苷能够显著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促进汗腺细胞的凋亡,为了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芍倍注射液对腋臭治疗效果,我们通过收集2020年5月~2021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53例腋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该53例狐臭患者均使用点阵注射法(即固定注射深度、固定进针间距、固定每点注射剂量、固定药物浓度)注射芍倍注射液治疗腋臭,随访观察12个月疗效评估分析。通过该研究明确芍倍注射液点阵注射法治疗腋臭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共53例,均为液部多汗且伴有异常臭味。男性20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为20∶33;年龄为18~50岁,平均年龄27.6±7.7岁,病程1~20年,具体见图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及以上诊断为腋臭的患者;②有治疗需求的患者[5];③自愿参与本研究者;④无手臂活动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腋窝有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皮肤病者;②有其他重大疾病不适合行相关治疗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图1 53例腋臭患者治疗前腋臭严重程度分级评估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药物采用河南泰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中药芍倍注射液,规格为每支10mL;注射针头为定制的3针头排针,针长3mm、针间距为3mm,详见图2。① 签订治疗同意书及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② 腋窝备皮,完成淀粉试验,确定注射范围与剂量。画标记线并做好术前记录与拍照。③ 用0.5%利多卡因注射液6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8mL分两侧局部浸润麻醉。④ 根据芍倍注射液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0.5%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芍倍注射液20mL配置成浓度为66.7%混合液。⑤ 消毒、铺巾、0.5%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⑥ 用排针按点阵模式,即每个针长3mm,针间距均为3mm,平均每个针头每次推注量为0.06mL,精准注射到皮下3mm的固定深度。⑦ 注射完后,局部按摩使药液均匀弥散,消毒皮肤,予红霉素软膏外用,加压包扎。⑧ 术后24~4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沐浴,忌辛辣及易致敏食物。⑨ 所有患者均治疗1次后分别评估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

图2 三针头排针

1.2.2 评定标准 目前国际普遍使用的是 Park[6]等提出的腋臭严重程度分级方法[1,5],结合亚洲人的心理和临床疾病诊治特点,将治疗前腋臭患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愈后情况分级。治疗前病情分级:在任何情况下,都未能闻及臭味,为0 级;剧烈活动后,仅自己才能闻到轻微臭味,为1级;轻微活动后,可闻及较强烈臭味,但仅在30cm内闻到,为2 级;休息状态下,可闻到强烈的臭味,超30cm外也可以闻到,为3 级。

治疗后疗效分级:腋部无臭味,即达到0级,为治愈;体力劳动或出汗后有轻微臭味,达到1级,为显效;休息状态下,可闻及较强烈臭味,但仅在30cm内闻到,达到2级,为有效;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2.3 质量控制 治疗前病情评估及愈后评估由相同的两名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工作经验>5年的皮肤、性病专业执业医师共同完成,2名评估医师经过统一培训,标准一致性检测Kappa 值为 0.902,检查结果完全可靠。

1.2.4 统计学方法 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数据记录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患者53例,注射 48~72h 后出汗减少,异味明显减轻,1周后异味基本消失。治愈4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2%。随访12个月,疗效均维持较好。不良反应主要有皮下瘀斑和皮下结节,4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随访1周后消失,3例患者出现腋窝硬结,随访1月后消失。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后不同时间腋臭严重程度情况(n)

3 讨论

现有的研究显示[1,7],腋臭的发病机制与腋窝部位的顶浆分泌腺分泌物相关,顶泌汗腺分泌物被分布在腋窝处的细菌分解,载脂蛋白D将其运输至体表从而发出气味,即腐胺和尸胺的味道也就是腋臭。腋臭患者多出生至青春期无明显异味,青春期性腺的发育,激素水平升高[8],腋臭患者开始散发出难闻气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气味又会逐渐地消退,这种现象说明可能性激素与腋臭有关。且多数腋臭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其中ABCC11基因多态性与腋臭发病显著相关[9]。顶泌汗腺及小汗腺都受神经支配,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支配顶泌汗腺分泌更多的E-3-甲基-2-己烯酸复合物。同时,富含烯或类胡萝卜素的食物以及肉类可能加重腋臭气味。由此说明,腋臭的发病机制复杂,性激素、腋窝处的菌群、基因因素、神经调节和饮食等均为腋臭发病的影响因素[1,10]。这为腋臭的治疗带来了挑战和多维度的思考。

国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外用抑汗剂、抗菌剂、除臭剂、芳香剂四类常用药物;皮下注射药物包括 A 型肉毒毒素[11,12]、消痔灵注射液、无水酒精等;黄金微针[13];微波治疗;激光治疗[14],如CO2激光、超脉冲 CO2点阵激光、Nd:YAG 激光等。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如吸脂术、修剪刮除术和复合式微创手术以及切除大汗腺等。国外文献综述结论表明[14],轻度至中度症状可通过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但是需要持续、多次治疗,对于难治性的病例,目前激光治疗比微波治疗疗效更好,如果病情严重且对其他治疗方案不敏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其治疗经济性、患者依从性效果并不佳。因此,探索一种患者易接受且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十分有意义。

表2 芍倍注射液点阵注射法治疗腋臭的疗效(n,%)

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芍倍注射液治疗腋臭有一定的疗效。芍倍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芍药苷、没食子酸(五倍子)和柠檬酸,国外已通过大鼠模型证实芍药苷对平滑肌细胞可产生影响,且有保护神经、化血瘀、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的作用[17];没食子酸除抗氧化、抗菌、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外,还有收敛、降低细胞活力作用[18,19]。芍倍注射液自1991年发明使用以来,主要用于治疗痔疮、慢性血虚风燥型肛周湿疹等,其可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并作用于血管,使大血管管腔和管壁结构消失达到治愈痔疮的目的[20]。目前国内已有研究[4]证实芍倍注射液中的芍药苷能够显著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促进汗腺细胞的凋亡,同时上调汗腺细胞LC3B、Beclin1的表达,降低p62的表达,下调p-P13k和p-Akt的表达,进而抑制腋臭的产生。2014年来,仅有少数学者[21]使用芍倍注射液治疗腋臭的少量临床病例观察,治愈率85.71%,治疗后随访1年无明显复发。其样本量少和注射方法对药物的疗效影响较大,本次研究根据汗腺的解剖深度首次采用“点阵注射法”将中药芍倍注射液定量、精准注射到皮下3mm的固定深度,使药物均匀直接作用于汗腺,评估腋臭患者治疗疗效。本次试验的53例患者均有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66.6%浓度的芍倍注射液点阵注射治疗腋臭的方法,疗效确切、简单、安全、微创无痕;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相比注射肉毒素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为中药芍倍注射液治疗痔疮以外的新用途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但更高浓度的芍药是否能带来更高的治愈率及其安全性评估有待进一步的实验佐证。本研究首次采用点阵注射方法,使药物用量及注射范围和深度更加精准。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注射法腋臭汗腺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内镜下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排胶出血的临床观察
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美容式小切口腋臭的综合护理干预探析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的分布特点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