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李种苗质量分级研究

2022-02-04 07:42陈泰国顾春姣余洪涛杨一山唐健民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主根金丝冠幅

陈泰国 顾春姣 余洪涛 杨一山 唐健民 邹 蓉 韦 霄

金丝李种苗质量分级研究

陈泰国1,2顾春姣1,2余洪涛1,2杨一山1,2唐健民1邹 蓉1韦 霄1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541006; 2.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为了研究制定金丝李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从而为繁育金丝李优质种苗和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分别采集两年生、四年生、六年生金丝李种苗各35株,在测定株高、冠幅、地径、主根长、主根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质量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种苗进行质量分级。结果显示:两年生金丝李种苗中,Ⅰ级种苗株高≥37.00 cm,地径≥0.27 cm,冠幅≥24.82 cm;Ⅱ级种苗株高24.30 cm~37.00 cm,地径0.18 cm~0.27 cm,冠幅19.72 cm~24.82 cm。四年生金丝李种苗中,Ⅰ级种苗株高≥47.12 cm,地径≥0.48 cm,冠幅≥28.38 cm;Ⅱ级种苗株高35.36 cm~47.12 cm,地径0.45 cm~0.48 cm,冠幅25.39 cm~28.38 cm。六年生金丝李种苗中,Ⅰ级种苗株高≥77.46 cm,地径≥0.64 cm,冠幅≥40.84 cm;Ⅱ级种苗株高60.00 cm~77.46 cm,地径0.51 cm~0.64 cm,冠幅35.18 cm~40.84 cm。

金丝李;种苗;质量分级;统计描述;聚类分析

金丝李()系藤黄科(Guttiferae)藤黄属()常绿乔木,与格木、铁力木、枧木并称广西“四大硬木”[1],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其质地坚韧致密,耐腐、耐磨、耐水性特强[2]。金丝李主要分布于广西南部、西部、东北部和云南东南部海拔194 m~830 m坡度较陡的石灰岩地貌山地上,为石山特有树种[3-4]。金丝李分布区狭窄,零星生长,由于过度采伐,大树已很少见,且其种子萌发比较困难,天然状态下更新不良,已逐渐陷入濒危状态[5]。因而制定出金丝李的质量分级标准,增加其规范化生产的可行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金丝李相关行业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两年生、四年生、六年生金丝李种苗进行质量分级,旨在为金丝李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为制定国家金丝李种苗分级标准奠定基础。

1 材料来源

本实验选用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种植园两年生、四年生、六年生金丝李种苗各35株,共计140株。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种植园位于北纬25°01′,东经110°17′,当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约180 m,全年平均气温约19.2 ℃。

2 研究方法

2.1 种苗质量相关指标的测定

分别测定每株金丝李种苗的株高、冠幅、地径、主根长、主根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地径测定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苗木地际直径,即苗干基部土痕处粗度,株高测定采用卷尺测量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主根长用卷尺测量自根茎基部到最长根须末端的长度,主根粗用游标卡尺测量根基部粗度,用电子秤称量地上地下鲜重和地上地下干重。

2.2 种苗质量分级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种苗进行分级。先采用SPSSStatistics 26对各金丝李种苗的株高、冠幅、地径、主根长、主根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9个质量指标的测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主成分,并根据结果对种苗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得到金丝李种苗聚类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金丝李种苗分级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质量分级

3.1.1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的统计描述

对两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质量指标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各指标变异程度分别为株高18.50 cm~44.50 cm,地径0.11 cm~0.47 cm,冠幅15.20 cm~34.06 cm,主根长15.00 cm~25.00 cm,主根粗0.13 cm~0.23 cm,地上鲜重2.55 g~6.83 g,地上干重2.30 g~5.80 g,地下鲜重0.97 g~3.90 g,地下干重0.70 g~2.70 g。

3.1.2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对两年生金丝李种苗各指标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株高、冠幅、地径三个指标两两显著相关(<0.05),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株高、冠幅、地径三个指标可以真实反映出种苗质量信息,具有代表性。

表1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的统计学描述

表2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0.01水平下e双尾)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下(双尾)显著相关。

3.1.3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分析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株高、冠幅、地径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6.253%,故可认为这3个主成分可代表全部指标信息。结合相关分析结果,确定选用株高、冠幅、地径3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表3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变量解释

3.1.4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聚类分析

使用SPSSStatistics 26对两年生金丝李种苗的株高、地径、冠幅3个指标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得出,各级两年生金丝李种苗指标值范围如下:Ⅰ级种苗株高≥37.00 cm,地径≥0.27 cm,冠幅≥24.82 cm;Ⅱ级种苗株高24.30 cm~37.00 cm,地径0.18 cm~0.27 cm,冠幅19.72 cm~24.82 cm。若株高、地径、冠幅中有一项未达到标准,或所有指标中多项未达到标准,则降低一级。Ⅲ级种苗为不合格苗。

表4 两年生金丝李种苗聚类分析结果

3.2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质量分级

3.2.1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的统计描述

对四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质量指标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各指标变异程度分别为株高30.00 cm~55.00 cm,地径0.20 cm~0.65 cm,冠幅16.97cm~38.34 cm,主根长20.00 cm~40.00 cm,主根粗0.21 cm~0.41 cm,地上鲜重15.54 g~22.61 g,地上干重9.70 g~14.00 g,地下鲜重3.16 g~4.61 g,地下干重2.20 g~3.10 g。

表5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的统计学描述

3.2.2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主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对四年生金丝李种苗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株高、冠幅、地径三个指标两两显著相关(<0.05),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株高、冠幅、地径三个指标可以真实反映出种苗质量信息,具有代表性。

表6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0.01水平下(双尾)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下(双尾)显著相关。

3.2.3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分析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株高、冠幅、地径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5.876%,故可认为这3个主成分可代表全部指标信息。结合相关分析结果,确定选用株高、冠幅、地径3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表7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变量解释

3.2.4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聚类分析

使用SPSSStatistics 26对四年生金丝李种苗的株高、地径、冠幅3个指标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得出,各级四年生金丝李种苗指标值范围如下:Ⅰ级种苗株高≥47.12 cm,地径≥0.48 cm,冠幅≥28.38 cm;Ⅱ级种苗株高35.36 cm~47.12 cm,地径0.45 cm~0.48 cm,冠幅25.39 cm~28.38 cm。若株高、地径、冠幅中有一项未达到标准,或所有指标中多项未达到标准,则降低一级。Ⅲ级种苗为不合格苗。

表8 四年生金丝李种苗聚类分析结果

3.3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质量分级

3.3.1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统计描述

对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质量指标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见表9。由表9可知,各指标变异程度分别为株高45.00 cm~90.00 cm,地径0.39 cm~0.87 cm,冠幅28.28 cm~54.92 cm,主根长15.00 cm~47.00 cm,主根粗0.68 cm~0.81 cm,地上鲜重45.53 g~72.70 g,地上干重25.40 g~43.20 g,地下鲜重7.60 g~15.92 g,地下干重4.90 g~10.90 g。

表9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统计学描述

3.3.2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主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对六年生金丝李种苗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0。由表10可知,株高、冠幅、地径三个指标两两显著相关(<0.05),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株高、冠幅、地径三个指标可以真实反映出种苗质量信息,具有代表性。

表10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质量指标的两两相关分析

注:**表示在0.01水平下(双尾)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下(双尾)显著相关。

3.3.3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分析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由表11可知,株高、冠幅、地径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1.792%,故可认为这3个主成分可代表全部指标信息。结合相关分析结果,确定选用株高、冠幅、地径3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表11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主成分变量解释

3.3.4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聚类分析

使用SPSSStatistics 26对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株高、地径、冠幅3个指标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由表12可得出,各级六年生金丝李种苗指标值范围如下:Ⅰ级种苗株高≥77.46 cm,地径≥0.64 cm,冠幅≥40.84 cm;Ⅱ级种苗株高60.00 cm~77.46 cm,地径0.51 cm~0.64 cm,冠幅35.18 cm~40.84 cm。若株高、地径、冠幅中有一项未达到标准,或所有指标中多项未达到标准,则降低一级。Ⅲ级种苗为不合格苗。

表12 六年生金丝李种苗聚类分析结果

4 不同年份金丝李生物量变化及质量分级标准

综上,得到不同年份金丝李生物量变化及质量分级标准,如表13、表14、表15、表16所示。

表13 两年生、四年生和六年生金丝李生物量变化

表14 两年生金丝李质量分级标准

表15 四年生金丝李质量分级标准

表16 六年生金丝李质量分级标准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择两年生、四年生、六年生金丝李种苗的株高、冠幅、地径、主根长、主根粗等9个指标作为质量分级指标,得出质量分级标准如下:(1)两年生金丝李种苗中,Ⅰ级种苗株高≥37.00 cm,地径≥0.27 cm,冠幅≥24.82 cm;Ⅱ级种苗株高24.30 cm~37.00 cm,地径0.18 cm~0.27 cm,冠幅19.72 cm~24.82 cm。(2)四年生金丝李种苗中,Ⅰ级种苗株高≥47.12 cm,地径≥0.48 cm,冠幅≥28.38 cm;Ⅱ级种苗株高35.36 cm~47.12 cm,地径0.45 cm~0.48 cm,冠幅25.39 cm~28.38 cm。(3)六年生金丝李种苗中,Ⅰ级种苗株高≥77.46 cm,地径≥0.64 cm,冠幅≥40.84 cm;Ⅱ级种苗株高60.00 cm~77.46 cm,0.51 cm~0.64 cm,冠幅35.18 cm~40.84 cm。

本文测定了不同年份金丝李种苗的地径、株高、冠幅等9个质量指标数据,进行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金丝李种苗生产实际,将种苗地径、株高、冠幅作为金丝李种苗质量分级的指标,既直观容易测量,又简化了分级流程,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7]。其中聚类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简单、方便、可靠的种苗分级方法[8-9]。有研究证明[10-13],不同等级的种苗对药材生长、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观察金丝李种苗质地是否坚实,树皮是否有光泽,有无损伤、病斑、霉烂、虫蛀等状况[14]。本实验所得到的种苗等级划分结果,旨在为金丝李栽培标准化和金丝李产业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1]韦霄.岩溶珍贵用材树种金丝李保护生物学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2019-01-02.

[2]冯志舟.硬木—金丝李[J].云南林业,2012,33(2):69.

[3]韩愈,秦新民,王满莲,等.金丝李生化性质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7,33(3):218-222.

[4]张俊杰,韦霄,吴少华,等.金丝李果实、种子形态分化及外源物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8,38(4):509-520.

[5]张俊杰,柴胜丰,王满莲,等.珍稀濒危植物金丝李种子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J].广西植物,2019,39(2):199-208.

[6]唐健民,秦惠珍,潘子平,等.十万大山苏铁种苗质量分级研究[J].河南农业,2022(32):19-21.

[7]肖淑贤,侯沁文,蔡子平,等.潞党参的种苗质量分级标准[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675-1678,1688.

[8]徐金光,解孝满,刘和风.聚类分析法在苗木质量分级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1994(4):20-21.

[9]余远焜.用逐步聚类进行苗木质量分级的方法[J].广西林业科技资料,1983(1):9-14.

[10]陈翠,康平德,汤王外,等.云南重楼种苗分级栽培生长情况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52-54,60.

[11]邓才富,申明亮,易思荣,等.垫江牡丹种苗分级试验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8(4):46-47.

[12]席旭东,姬丽君,晋小军.蒙古黄芪种苗分级移栽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4):284-288.

[13]崔秀明,王朝梁,陈中坚.种苗分级对三七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药材,1998(2):60-61.

[14]王婷,安淑静,韩彬凯,等.山茱萸种苗质量分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2):463-466.

S792.99

A

2095-1205(2022)12-18-06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08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0GXNSFAA259029);广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2]GT23;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类项目(桂科ZY21195035);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ZRJJ2020- 6)

陈泰国(1997- ),男,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邹蓉(1982- ),女,汉族,广西桂林人,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保护生物学及可持续利用。

猜你喜欢
主根金丝冠幅
不同施肥种类对屏边县秃杉种子园林木生长的影响
三七主根皂苷组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植物的“嘴巴”
峨眉含笑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镶金丝祥龙壶》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