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生长效果分析

2022-02-04 07:42刘武恩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毛竹林保存率下坡

刘武恩

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生长效果分析

刘武恩

(三明市三元区城东林场 福建三明 365001)

在毛竹林下进行中东金花茶不同苗木类型(扦插苗、嫁接苗)、不同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套种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中东金花茶嫁接苗与扦插苗生长效果差异显著,嫁接苗生长效果较好,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生长量分别达76.1%、70.0%、2.44 cm、168.6 cm、92.2 cm;在毛竹林中坡位、下坡位种植中东金花茶的生长效果与上坡位差异显著,中坡位和下坡位生长效果较好。其中,中坡位的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生长量分别达74.2%、68.8%、2.02 cm、139.8 cm、76.0 cm;下坡位的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生长量为82.1%、77.1%、2.28 cm、160.8 cm、91.0 cm。因此,在三明地区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建议采用嫁接苗在中、下坡位种植。

金花茶;毛竹林;苗木类型;坡位效应;林下套种;生长效果

金花茶[(Merr.) Sealy]又名多瓣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色金黄,娇艳多姿、晶莹油润、耀眼夺目,被誉为神奇的“东方魔茶”,素有“世界珍品”“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之称[1-2]。金花茶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含有黄酮类、茶多酚、茶多糖,有机锌、硒、锗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降糖、降压、降脂以及抑菌、抗癌、抗炎、减肥等功效[3]。金花茶喜半荫、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对光照敏感,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良,甚至枯死。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可做林花、林药的林下经济植物,适宜在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下进行人工种植。

三明市于2007年开始从广西防城港引种试种中东金花茶()、凹脉金花茶()、薄叶金花茶()、毛瓣金花茶()、显脉金花茶()、东兴金花茶()、平果金花茶()、龙州金花茶()等14个品种,从金花茶苗木培育至毛竹林下套种,对引进的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试验筛选出中东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瓣金花茶3个适宜三明地区林下套种的金花茶品种。本试验在参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4],以中东金花茶为材料,分别采用扦插苗和嫁接苗进行毛竹林下套种试验,探讨三明地区适宜毛竹林下套种的金花茶苗木类型,为毛竹林下套种金花茶提供技术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南坑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17°38´35″,北纬26°9´57″。试验区气候特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 800 mm~1 900 mm,年平均气温19.5 ℃,年平均日照时数1 800 h,极端最高气温38 ℃,极端最低气温-6 ℃。全乡森林面积14 667 hm2,森林覆盖率达76%,其中毛竹林面积9 000 hm2,森林资源丰富,有“绿色宝库”之称。全乡有6个行政村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达233.5 hm2,是三明市发展中药材重点乡镇。试验地所在小班为29林班4大班1小班,面积16.5 hm2,优势树种为毛竹,年龄22年,毛竹平均密度2 350株/hm2,分布较均匀,平均胸径8.5 cm,平均株高12.5 m,郁闭度0.6~0.7,坡向为东南,土层厚度100 cm~120 cm,腐殖质层厚度8 cm~10 cm,土壤为山地红壤,立地质量为Ⅱ级,海拔530 m~706 m。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中东金花茶扦插苗和嫁接苗由三明市元盛金花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嫁接苗砧木用本地普通油茶,采用芽苗砧嫁接,均为2年生裸根苗木,苗木规格见表1。

表1 中东金花茶不同苗木类型2年生裸根苗木规格

2.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不同坡位按扦插苗、嫁接苗各设置3个25.82 m×25.82 m的毛竹林下套种小区,共计18个试验小区。2018年12月整地挖穴,挖明穴、回表土,挖穴规格40 cm×40 cm×30 cm,2019年3月定植,定植密度40株/亩。

2.3 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2019年12月调查种植成活率,2022年8月调查中东金花茶的保存株数、地径、株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DPS 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计算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苗木类型中东金花茶毛竹林下套种成活率、保存率比较

从表2可知,采用不同苗木类型的中东金花茶2年生裸根苗在毛竹林下进行套种,扦插苗种植当年的平均成活率为68.6%,第4年的平均保存率为60.8%;嫁接苗种植当年的平均成活率为76.1%,第4年的平均保存率为70.0%。嫁接苗种植当年的成活率比扦插苗高出7.5个百分点,嫁接苗第4年的保存率比扦插苗的保存率高出9.2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可知,中东金花茶嫁接苗的成活率、保存率与扦插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差异显著,因此认为中东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种适宜选用嫁接苗。

3.2 中东金花茶在毛竹林下不同坡位套种的成活率、保存率比较

从表3可知,坡位对中东金花茶种植当年的成活率影响很大,上坡位平均成活率为60.8%,中坡位为74.2%,下坡位为82.1%,下坡位分别比中坡位、上坡位高7.9个百分点、21.3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可知,下坡位、中坡位成活率与上坡位成活率差异极显著,因此认为中东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种适宜选择在中、下坡位。

表2 不同苗木类型中东金花茶毛竹林下套种成活率、保存率统计表

注:表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5),下同。

表3 不同坡位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成活率统计表

从表4可知,坡位对中东金花茶的保存率影响很大,上坡位种植第4年的平均保存率为50.4%,中坡位为68.8%,下坡位为77.1%,下坡位分别比中坡位、上坡位高8.3个百分点、26.7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可知,下坡位、中坡位的保存率与上坡位的保存率差异极显著,因此认为中东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种适宜选择在中、下坡位。

表4 不同坡位毛竹林下中东金花茶保存率统计表

3.3 不同苗木类型对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生长的影响

从表5可知,中东金花茶扦插苗在毛竹林下套种的平均地径为1.47 cm,平均株高为111.4 cm,平均冠幅为56.2 cm;中东金花茶嫁接苗在毛竹林下套种的平均地径为2.44 cm,平均株高为168.6 cm,平均冠幅为92.2 cm。嫁接苗的平均地径比扦插苗高出0.97 cm,嫁接苗的平均株高比扦插苗高出57.2 cm,嫁接苗的平均冠幅比扦插苗高出36.0 cm。经方差分析可知,嫁接苗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与扦插苗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差异极显著,因此中东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种适宜选择嫁接苗。

表5 不同苗木类型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地径、株高、冠幅统计表

3.4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生长的影响

从表6可知,在毛竹林下上坡位套种中东金花茶的平均地径为1.50 cm,平均株高为110.1 cm,平均冠幅为55.6 cm;中坡位套种中东金花茶的平均地径为2.02 cm,平均株高为139.8 cm,平均冠幅为76.0 cm;下坡位套种中东金花茶的平均地径为2.28 cm,平均株高为160.8 cm,平均冠幅为91.0 cm。下坡位的平均地径分别比中坡位、上坡位高出0.26 cm、0.78 cm,下坡位的平均株高分别比中坡位、上坡位高出21.0 cm、50.7 cm,下坡位的平均冠幅分别比中坡位、上坡位高出15.0 cm、35.4 cm。经方差分析可知,下坡位、中坡位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与上坡位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差异显著,因此中东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种适宜选择中坡位和下坡位。

表6 不同坡位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地径、株高、冠幅生长统计表

4 结论与讨论

不同苗木类型对毛竹林下套种的中东金花茶生长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因嫁接苗采用本地普通油茶为砧木进行芽苗砧嫁接,本地普通油茶对当地林地的适应性强,且砧木的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吸收营养和水分的能力较强,因而提高了金花茶的种植成活率、保存率,促进了金花茶的生长;扦插苗对当地林地的适应性较差,且抗逆性较弱,根系不发达,吸收营养和水分的能力均较弱,因而金花茶的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均较低。因此,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适宜选择嫁接苗种植。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下套种的中东金花茶生长效果具有显著影响。金花茶是一种典型的阴生植物,不能忍受阳光直射,在荫蔽度较大的环境下生长旺盛,在荫蔽度较小的地方则生长不良[5-7]。金花茶不耐干旱,水分的欠缺会抑制其光合作用,限制其种群扩散[8]。在毛竹林下坡位、中坡位种植中东金花茶的生长效果与上坡位差异显著,相比中、下坡位,上层林分的日照时间较长,透射到林内的光线相对较强,导致林内环境的空气湿度较低,土壤也较干燥,土壤的水分、养分也较低,因而金花茶的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均较低。与上坡位相比,中坡位和下坡位林分的日照时间较短,透射到林内的光线相对较弱,林内环境的空气湿度较高,因而金花茶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较高。因此,中东金花茶毛竹林下套种建议选择中、下坡位,其土壤的含水量和养分也相对较高,有利于金花茶的生长。

综上,毛竹林下套种金花茶选择嫁接苗种植较适宜,其生态适应性好,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均较高;同时中、下坡位的林分环境条件和林地土壤的水肥条件基本能满足金花茶的生长需求。因此,在三明地区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建议采用嫁接苗在中、下坡位种植。

[1]梁鼎业.金花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张宏达,任善湘.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7-88.

[3]林华娟,秦小明,曾秋文,等.金花茶茶花的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成分分析[J].食品科技,2010,35(10):88-91.

[4]黄健生.瑞金市毛竹产业经营现状与发展措施[J].广东蚕业,2021,55(11):116-117.

[5]韦记青,漆小雪,蒋运生,等.同群落金花茶与显脉金花茶叶片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2008,30(4):420-421,424.

[6]黄永林,陈月圆,文永新,等.不同溶剂提取及初步纯化的金花茶叶提取物降血脂功能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776-777.

[7]秦小明,林华娟,宁恩创,等.金花茶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8(2):189-191.

[8]韦璐,秦小明,林华娟,等.金花茶多糖的降血脂功能研究[J].食品科技,2008(7):247-249.

S795;S685.14

A

2095-1205(2022)12-27-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08

刘武恩(1970- ),男,汉族,福建上杭人,本科,营林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培育研究。

猜你喜欢
毛竹林保存率下坡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画与理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安吉践行“两山”的毛竹林碳汇研究*
高速公路长下坡交通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高速公路长下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