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探微

2022-02-05 03:22何金生谭培文
长白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本体论感性马克思

何金生,谭培文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自近代以降,空间掠夺、侵略与扩张是资本主义抢夺世界霸主王冠之主要手段。资本主义以空间问题搅乱世界,集中表现于海洋空间、陆地空间、宇宙空间等领域。跨入21世纪门槛,空间博弈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突出特征。随着全球化时代尤其是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于社会空间的研究成为主流。空间主要包括自然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以及由社会空间所衍生的虚拟空间如赛博空间、网络空间、数字空间等当代社会空间形态。社会空间究竟是如何生成的?研究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对于回应全球化空间博弈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空间及其生成的本体论解析

受到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站在自身的立场去理解社会空间,并将社会空间问题政治化。在他们看来,社会空间是一种工具理性和权力象征,并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如福柯所言,在以现代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政治结构中,“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1]14。权力可以通过对领土的移植、支配、划界以及对区域组织的控制,实现地缘政治。权力与空间的互动使得社会空间成为主权争夺、资本空间、政府权威的象征。西方国家对空间的诉求在于实现对空间秩序的控制和统治,这是一种精于计算、隐性持久的权力机制。总而言之,社会空间博弈归因于社会空间的当代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对“社会空间”的不同认识。如何正确理解社会空间及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成为回应全球化空间博弈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一)何谓社会空间

对于社会空间的理解,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广义的社会空间泛指一切由人类活动所创造和生产出来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列斐伏尔指出,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活动所涉及之处就不存在自然空间,而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空间。[2]第二,狭义的社会空间特指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空间结构形态,不包括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所创造的人化自然空间。如庄友刚所言,由人类所创造的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的物质生存空间始终保留着自然空间的基本特性,它并不必然具有社会性和表征一定的社会关系。[3]社会性是指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属性,社会空间主要指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广度。

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笔者认为理解社会空间应当从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基本内涵出发。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社会”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社会是包含人的能动性和现实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赋予社会以本质内容,没有感性的实践活动,社会只是一种失去了实际内容和意义的感性直观。因此,实践活动成为社会的存在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是体现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关系性总和。因此,社会既指人的能动性和对象性所表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指人的生命本质所表征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论述物质生产活动与社会历史生成的内在关系。首先,人作为社会历史产生的前提,其在本体论意义上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是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而生成的。其次,物质生产以个人之间的彼此交往为前提。交往性是人的类属性,生产活动是一种交往性活动。可见,这里指称的社会是一种由人所创造的物质生产活动和关系性交往活动。综合文本语境,社会是指由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体现一切生产关系总和的关系性共同体,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4]875。在此意义上的空间是指广义的社会空间,即空间关涉人类活动及其生产,它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必然要素。

基于马克思对社会、空间等内涵的相关论述,本文将社会空间理解为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物质资料空间形式和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结构空间形态,马克思更倾向于从后者阐释其社会空间思想。笔者认为,以人与自然为基础的物质资料空间形式已然不具有纯粹的自然性,“自然的退却”必然呈现为一种人化的自然空间。人化自然空间虽还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性,但已具有属人性。如果没有属人性,则无所谓社会性。社会空间不等同于空间的社会性,社会性只是社会空间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社会空间是物质性、属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何谓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

本体,具有本原、根本、基础等多重涵义,意指事物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终极性或始原性根据。[5]从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看,本体论所要追问的是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主要划分为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在现代哲学意义上,本体论所要追问的是超越世界本原性而探究世界某种存在的基本的、重大的地位和意义。[6]海德格尔认为,本体论追问的是“在者由何根据而来?在者处于何根据之上?在者照何根据行事?”[7]4也就是关于“在者何以可能”“在者何以存在的依据”的问题。简言之,本体论是关于本原和存在的学说,它所追问的是何者为世界本原以及何物存在的问题。本体论具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何者是世界本原。如古希腊哲学本体论是一种以水、火、气等物质具体形态为世界本原的自然实在本体论,近代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精神实在本体论;二是何者存在,即何者存在的基本性地位和意义。追问何者是某种具有重大意义的存在,也就是追问何者存在的社会意义即社会存在本体论。如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是一种以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空间本体论属于社会存在本体论范畴,它所追问的是社会空间在社会存在中的基本地位、作用和意义。因此,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即是对社会空间生成何以可能的探究。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空间主要归类为以物的客观形式存在着的物质生存空间和以人的主体形态存在着的社会关系结构。其中,社会关系结构性空间形态是本文主要指涉的狭义的社会空间。物质生存空间是指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着的可感知的有形空间,它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和结果。社会关系结构空间以物质生存空间为依托,并在一定的条件和方式下促进社会空间形态的向前发展。社会空间是以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资料存在形式为基础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反映。因此,对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探讨要求对社会空间生成的物质性、能动性、动力因和实现方式等问题进行解答。社会空间具有物质性、属人性和社会性,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所要探究的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

二、批判与阐释: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探析

基于资本主义非物质空间生产的现状,现代西方社会空间本体论者过分夸大空间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将社会空间视为其实现自我生产的本体论基础,最终没能真正解决社会空间生成的物质性、动力因等问题。马克思哲学物质-劳动本体论对此作出了科学解答,并表明劳动是社会空间的创生基础和根本动力。

(一)社会空间“自我生产”的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批判

基于资本主义非物质空间生产的特征,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者展开了与马克思物质生产理论的话语权竞争,并宣称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空间缺场、劳动理论失效等挑战。话语是一种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权的博弈意味着西方空间本体论者意图建立资本主义空间本体论甚至是空间决定论的强势话语体系。

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者突出强调空间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核心地位,并把空间视为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容纳实践活动的容器,而应被视为由其自身内在地生产出来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因素、过程和结果。“生产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存在,或者说是一种空间存在;它们将自身投射到空间里,在其中打上烙印,与此同时它们本身又生产着空间。”[2]129因此,空间的自我生产过程也就是社会关系的不断重组和自我建构的过程。濮兰查斯视空间为社会创生的物质根据和真正来源。“空间是社会的母体,是一种基本的物质框架而不是单纯的表征方式。”[8]于是,空间是生成社会关系的根源。大卫·哈维则认为,空间是资本运动的内生性构成要素,“把经验的、实证的‘空间’内化到资本矛盾及其性质中,将资本矛盾及其性质置换为空间生产的矛盾及其性质,从而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被挪移为人的地理空间的解放”[9]。最终,他以空间的能动性力量代替马克思劳动-资本意义上的资本运行逻辑,以资本矛盾性质的空间化否认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时代解释力。总而言之,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者以现代资本主义的空间运行逻辑重构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结构,空间似乎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唯一的推动力。尤其是列斐伏尔晚年过分强调空间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吉登斯以时空动力论研究社会结构性变迁的问题,使得社会空间具有决定论色彩。

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者视社会空间为一种自我生成物,以试图超越马克思的实践、劳动等核心范畴。他们热衷于在空间自身内寻找其发展的动力因,剥离物质基础和人的现实需要,没有看到物质的先在性和实在性,并脱离生产劳动理解空间生产问题。因此,最终没能真正解决社会空间如何生成的本质问题。

(二)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阐释

从历史发展逻辑看,劳动具有先于人类及其社会而存在的更为本质的逻辑先在性。劳动是一切社会存在物、社会产物的物质基础和根据,它不仅创造着物质生活资料,还创造着人自身及其社会生活本身。马克思指出,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东西,而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0]528作为感性世界的一部分,社会空间是历史的物质感性活动的产物。进言之,劳动作为一种物质感性活动,它是以人之关系为表征的社会空间生成的根源和动力。

1.社会空间生成的物质本体论基础

首先,物质相对于社会空间具有第一性,社会空间是物质的形态表征。在马克思文本语境中,物质与自然界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并承认物质自然界优先于一切社会存在物和社会生产活动。相较于人的感性活动和感性世界,物质自然界始终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11]58。这说明:物质相对于人的感性活动和人类社会具有逻辑先在性,物质先于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产物即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空间形态而存在。无涉任何人类活动的物质自然界是不可能现实存在的,人的感性活动必然使物质自然界转化为现实的感性世界,并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简言之,感性活动是感性世界的基础,社会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也是对物质的表征。因此,物质相对于社会物质和社会存在物具有先在性,社会空间的生成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运动的发展。其次,物质劳动相对于社会空间的生成具有逻辑先在性。逻辑先在性强调逻辑主体先于客体而存在,这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客体必须以主体“我”的存在为前提。劳动是一种物质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任何对象只有被纳入主体现实的劳动生产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客体,作为感性客体的社会空间是主体性的感性活动的结果。主体先于客体而存在,主体性先于对象性而存在,这说明劳动的主体性是第一性,社会空间是劳动主体创造的产物。从这层意义上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从“解释世界”的逻辑层面说明了社会空间生成的物质性。实际上,马克思坚决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在物质和物质过程中寻找一切思想和精神现象的根据。[12]26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不能仅仅被规定为物质本体论,运动着的物质过程并不是一切社会思想和行动的根源。应当深入现实的社会实践领域,并从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劳动来理解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劳动本体论。

2.社会空间生成的劳动本体论基础

马克思在批判传统哲学本体论和德国古典哲学理性精神时指出,“这些哲人一方面只在最片面、最一般的本体论规定中表现绝对的东西;而另一方面他们本身又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实体在现实中的显露”[13]66。物质本体论意义上的空间强调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性,空间只是自然性上的空间,忽视空间的生成性以及人类存在的能动性一面。毛勒堂指出,马克思哲学劳动本体论阐释了人的本质以及社会交往关系的实质,确证人的自由属性和社会性,进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内在逻辑。[14]相较于物质本体论,劳动本体论更能体现出属人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马克思哲学劳动本体论归属于社会存在本体论范畴,它所要追问的是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那么,劳动何以可能具有这样的本体意义?这是理解劳动本体论及其与社会空间生成关系的关键。

社会关系结构与社会活动结构密切相关,社会关系意义下的社会空间与人的社会性劳动活动及其生产方式相关。马克思指出,“社会结构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0]524。只有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前提条件,社会活动才能得以进行。个人在从事活动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10]532。这蕴含着两层重要意义:一是社会活动所表征的条件、方式和目的是解释社会关系结构的基本出发点。二是社会关系结构自身蕴含着客观条件、主观目的、实现方式等生成性基础要素。因此,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具有同构性,社会关系的生产必然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目的和方式下进行的。而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共同活动方式也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分工,“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0]521。即社会关系结构关涉社会规律性、劳动目的性和方式等因素。物质生产劳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因果律并进行目的设定,并通过一定的劳动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进而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关系空间形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入阐述了在不同劳动力水平下所产生的三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及其社会空间结构形态,表明劳动对于社会空间历史性生成的意义。由是观之,社会关系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形态,这种关系结构具有历史性,它必然随着生产力和劳动性质的变化而改变。马克思语义中的社会关系蕴含着条件性、属人性、动力因等要素,理解社会空间的生成问题必须立足于具体的劳动活动当中。

社会空间主要指社会关系结构形态,因此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亦即解释社会关系结构形态及其各要素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基本方式,也是人实现自我本质、自我确证的基本手段。劳动使人真正成为其自身,“因为人在劳动中‘成为什么’和‘是什么’是由自己决定的”[12]104。因此,劳动具有属人性,并内含着目的论设定和动力因。其中,满足生存需要是人类首要而深刻的行为动机,但关键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现实手段——物质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5]207,208劳动是一个人类不断满足需要的物质变换和物质生产的过程。在此意义上,劳动与物质生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物质生产劳动的终极关怀是实现人的自由本质,而自由的实现与社会因果律和目的论设定密切相关,劳动本体论为实现人的自由提供可能性依据。简言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劳动本体论。其中,物质本体论是基础前提,它从解释世界的逻辑层面说明物质劳动相对于社会空间生成所具有的先在性。独特精神在于劳动本体论,它从改造世界的实践层面论证物质劳动是社会空间生成的现实基础。劳动本体论关于人的本质存在、目的性、因果性、必然与自由等问题的解析,成为解释社会空间生成的现实根据。

三、物质生产意义上的劳动是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

物质生产劳动是指人创造自己并建构社会历史的一种关系性、建构性的社会行为活动,主要包括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劳动属于实践论范畴,它排斥一切先验的东西,是解释社会空间生成的能动性、动力因、方式等问题的现实根据。

(一)物质、劳动与社会空间的关系

在德国古典哲学领域,康德把空间和时间视为感性知觉的普遍基础,即主体感知和把握经验对象的先验直观形式。人们通过先验时空形式把握事物的经验质料,经验质料也只有在分有人的先验时空形式中才能获得时空特性。因此,空间是一种先于现象界而存在的自然存在物,也是与客观事物无关的先天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一种思维形式。基于此,康德否定空间的社会性和客观存在性。黑格尔试图调和康德无涉物自体的先验直观形式,首次把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联系起来,并用运动着的物质规定空间。然而,为了让理性精神在运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他将精神世界的本原归因于运动而不是物质,强调物质因运动而存在,而不是运动因物质而存在。由是,空间作为运动物质的客观形式因精神的运动而存在,空间的发展最终归因于精神的运动而不是运动的物质。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或者抽象理解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或者把自然时空与社会时空同质化,时空始终没有真正进入人的现实活动中。尤其是黑格尔颠倒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劳动被理解为抽象的精神劳动,劳动过程不过是自我意识通过自身异化又克服异化的精神运动过程。马克思将劳动和空间放置于社会历史领域,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空间不仅包括自然空间,也包括与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空间。在马克思语义下,劳动赋予时空以社会性,社会时空是后天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

从辩证唯物主义看,马克思恩格斯尤其是恩格斯从物质本体论层面阐述空间与物质存在的关系,论证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恩格斯通过分析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批判康德的脱离物质运动的先验空间思想和黑格尔的物质的运动意义上的空间运行逻辑。恩格斯指出,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任何物质运动都具有时空特性。“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6]56无论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都必然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其自身得以显现的形式。在这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物质和空间的逻辑关系,但是表达了自然空间是一种物质的自然存在物,是物质存在的一种自然属性的观点。物质的各种形式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得以认识,运动着的物质的性质只有在运动的形式中才能得以显示。“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即时间与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仅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因为物质本身和运动本身还没有人看到过或以其他方式体验到;只有现实地存在着的各种物和运动形式才能看到或体验到。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本身无非是一切感官可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16]500在恩格斯看来,“物质是不能创造的,因而它是自己的终极的原因”[16]510,511。空间是表征物质的一种属性,它离开运动着的物质就是一种“虚空”。同时,空间实际上也是一种“感性事物”,物质需要通过物质的运动形式——时间和空间显示出来。基于此,恩格斯批判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把空间视为思想之物以及颠倒物质与运动关系的观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从物质出发论述时空问题,实现了对黑格尔“抽象空间”的理论反思。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在空间中运动的思想,启发了马克思探究由原子组成的物的空间性问题即原子空间的生成问题。马克思没有在文本中专门开辟“空间”的章节,但在探讨时间与感性的关系中,将空间与人的感性联系起来并确立感性知觉在空间中的基础性地位①在俞吾金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新论》和李春敏的《〈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等学术论文中均表达了同一个观点:根据马克思的“感性知觉是时间的源泉”,可以推演出“感性知觉是空间的源泉”。。在文本的第二部分第二章中,马克思提到一个新概念——感性空间[13]39,以此说明具有质的原子之间只有量的差别即原子的位置、体积和形状等变化。原子是一种物质基质,空间则表征原子的外在变化如位置、体积和形状等关系变化。可见,马克思已初步认识到空间的物质性以及空间所具有的认识论向度:一是后天的感性是时空的源泉;二是物质与空间是一种物质与形式的关系。但是,这里的“感性”是指人对外界事物包括自然的静态感知,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空间所具有的深层次的属人性、社会性等特征。只有在确立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后,马克思才真正赋予空间以社会特性,并揭示社会空间的生成问题。

从历史唯物主义看,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层面阐述了劳动与空间、社会空间的关系,论证劳动是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不仅生产出人与自身的对立关系,还生产出他对他人的关系。[10]165换言之,劳动生产出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0]196人的劳动使自然空间转化为世界历史的空间,并成为世界历史性空间诞生的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是一种关系性共同体,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意味着不同的空间形态,它们分别代表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不同的空间组合。因此,社会具有共时性的空间维度。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生产力与分工具有同质性,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化、差异化,形成不同属性的空间如商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等,以及不同阶层的空间如工人区、农业区、工业区和别墅区等。劳动分工不仅促进空间的分化,且引起时空分离和时空重组。尤其是工业革命建构世界市场并促进普遍交往,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扩大并分化出新的活动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较为丰富的、全面的交往关系形态,并引起时空分离。时空可以单独“存在”,不再需要借助对方来表示自己,并脱离具体事件、具体行动而“虚空”化。资本主义通过扩大世界市场和压缩时间,增强空间的共时性,实现以空间消灭时间,并建构起以物的关系为社会存在基础的空间形式。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物的易逝性,物的暂时性,这种易逝性和暂时性表现为这些物通过活的时间而被赋予形式”[17]73。作为耗费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结果,物质劳动产品必然以一定的空间为存在形式。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由劳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物,也表征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以商品为标志的空间性劳动产物揭示了劳动创造社会空间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异化劳动使得以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变为一种抽象的物性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物化和交往关系的异化,以物为依赖的抽象的主体间性,最终导致社会关系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和固化,并加深各社会阶层的隔阂。总而言之,异化劳动创造出抽象的生产空间和交往空间,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虚幻”的共同体。在未来社会,应消灭劳动和分工以重构新的社会关系形态,即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中与工人阶级相对立的劳动生产条件和交往关系,摆脱物对人的统治和物化关系以及不自由的生产生活条件,建构新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关系,使人在劳动中获得现实性和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不再表现为物对人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关系。同时,社会交往关系极大地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束缚,形成广泛的全面的社会关系网,人的社会关系成为现实的主体间性。这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空间概念,也没有直接论述劳动、物质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在各个不同的文本中,科学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蕴含着劳动创造社会空间的思想。

(二)劳动是社会空间产生的基础

劳动创造物质生产条件,为社会空间的产生奠定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活动必然以一定的社会空间存在为前提,社会空间为物质生产活动提供实践场域。一切物质生产同时也就是社会空间中物的生产,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空间首先是物质生存空间。物质生产劳动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0]163。人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首先解决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需要,“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531。人的生命存在及其需要的满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即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感性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0]529。感性的现实世界,包括物质生产空间或现实的生存空间。因此,社会空间是物质生产和物质变换的结果,即感性劳动的产物。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存条件的过程,也就是生产具有属人性的物质资料以及创造这些物质资料空间形态的过程。

马克思并不否定空间能够生产,但这种生产的前提不是空间自身,而是人类劳动。物质生存空间既是人类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空间的结果,它创造出具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拓展其活动空间的基础,它生产着新的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空间形态。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需要并创造基本生存空间的同时,必然产生新的需要并要求改善和提高现有的生存条件。因此,物质生存空间同时作为物质生产的场域和构成要素,即空间自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到物质再生产过程当中,并发生重组和重构,形成人类的社会发展空间,社会发展空间的建构过程亦即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可见,人的劳动活动使社会空间的生成获得物质基础并具有现实意义。

(三)劳动是社会空间生成的根本动力因

劳动创造社会关系结构,推动社会空间的生成。现实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501任何一种物质生产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并生产出一定的社会产品和新的社会关系。社会空间生产的实质,也就是人通过劳动实现物质资料在空间重组和重构进而创造出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新的结构性空间形态的过程。

第一,从理论逻辑的劳动目的看,劳动是社会空间生成的根本推动力。劳动的终极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人在劳动过程中必然进行目的论设定,以保证有效地创造出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目的论设定要求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发现并利用社会因果律,使得目的论预设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也即使改造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和实现自由具有现实可能性。

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的应然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目的性设定正是体现这种劳动活动的自由和自觉性。人在劳动活动开始前就在思维中预建构出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作为规律作用于整个劳动活动过程,并影响着人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劳动目的的预设定不仅改变自然物质形式,同时还使自然物质人化,即劳动目的的具体形态显现。[15]208人在劳动过程中生产出包含着人类目的需求和主观意志的非自然物即社会物,其中包括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社会空间。劳动目的性预设并不是纯粹单个人的主观臆造和抽象的思维预设,而是主观目的性与客观因果性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合目的性设定。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行动及其社会活动的目的是可预知的,但行动的实际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关键在于发现其规律。没有认识社会因果律,目的论设定就没有基础和方向,劳动目的也就不可能实现。任何社会规律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人的自觉意识和活动能力。“没有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任何社会规律都是一句空话”,这种活动就是人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劳动是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的前提,它揭示客观规律以使社会空间的生成具有方向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劳动的目的论设定则使社会空间的生成具有现实性和动力因。劳动实现因果性与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推动人的自由实现和社会空间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发现社会规律并进行有效的目的预设,进而达到创造社会关系结构和实现自由的真正目的。在根源上,劳动的合目的性所产生的“劳动合力”成为社会空间生成的根本动力。

第二,从实践逻辑的劳动手段看,劳动工具的使用是社会空间生成的直接推动力。“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0]602不同的劳动工具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形态,也就创造出不同的社会空间形态。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蕴含着历史性维度,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使用不同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推动着社会空间形态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在恩格斯看来,以石制工具为基本劳动工具的原始社会,形成了狭隘的社会关系结构空间。“人口是极其稀少的;只有在部落的居住地才比较稠密,在这种居住地的周围,首先是一片广大的狩猎地带,其次是把这个部落同其他部落隔离开来的中立的防护森林。分工是纯粹自然产生的,它只存在于两性之间。”[18]178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以手推磨为代表的“主奴劳动”,创造等级森严和阶级分明的奴隶和封建社会。尤其在封建社会,主奴劳动关系导致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阶层化,社会阶层空间过于分明甚至断裂。随着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脱胎于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已经不再适应高度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这种关系已经阻碍了工业的生产。“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不断进行变革,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10]34于是,工业生产引起劳动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推动资本主义空间的重组。进言之,资本主义劳动的变革和分工,使得农村从属于城市,东方从属于西方,边缘从属于中心,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可见,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发展是推动社会空间生成的现实的实现方式。

四、结语

资本主义国家将社会空间视为一种政治权力工具,社会空间的生成过程被理解为权力空间化和全球化的争夺过程。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者夸大空间的社会地位、作用和意义,空间成为其自身生成的本体论基础,最终无力解释社会空间生成的物质性、属人性、动力因等问题。马克思哲学物质-劳动本体论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体现了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社会空间的本体论基础是人类劳动,无论是海洋空间、陆地空间还是数字空间,都离不开人们长期的劳动活动。由是,以数字空间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全球空间霸权具有非正义性,以空间自身生产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空间本体论是不成立的。

猜你喜欢
本体论感性马克思
马克思像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本体论还是非本体论
——围绕《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若干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