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金融发展视角的绿色物流金融探析

2022-02-05 07:21宋洁
商展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物流金融绿色

宋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 100029)

绿色经济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崇,同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此将绿色经济融入物流业的发展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绿色物流运营中,金融领域也涉足其中,绿色物流金融由此产生。针对绿色物流运营,金融机构研发出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降低物流运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最大化发挥物流资源的作用,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绿色物流业的货币资金进行科学调配。绿色物流金融,作为资金流、绿色物流、信息流的综合产物,要在不断关注自身效益发展最大化的同时,从长远利益考虑,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行低碳式发展,最终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推动绿色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和绿色发展。

1 绿色物流金融的理论基础

1.1 绿色物流金融

针对绿色物流运营模式,设计开发出各类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以有效降低物流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确保物流环境的绿色化及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物流运营中的资金进行科学的调配和高效的利用。绿色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融为一体,由此产生了绿色物流金融。

1.2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是指为绿色物流运营提供融资信贷、支付结算、分散风险等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方式或组织形式。目前,我国的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金融业主体模式、物流业主体模式及核心企业主体的供应链模式。

1.3 绿色物流供应链理论

绿色物流供应链,从字面意义可以看出,即以物流供应链为基础,考虑物流与环境的关系,在物流运营的各个环节,即运输、仓储、搬运、流通、配送等环节中都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其中,在整个物流业务流程中引入绿色的概念,从根本上降低物流运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配置,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绿色物流供应链理论,是我国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该理论以环境问题为根本出发点,物流运营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对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即对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废弃物如何处理等进行考虑,加强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积极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资源最优化。通过集中资源的配送,最大化节约资源和降低产品库存,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

1.4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既相互推动又彼此制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完善的金融体制能够将闲置资金进行利用,不断引导资金投向生产性投资上,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民收入因此提高,而相应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以进金融领域的发展,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制度金融发展理论认为,制度因素是决定交易成本大小、风险管理水平及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关键因素,强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利益集团等制度因素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在对绿色物流金融研究的过程中,金融发展理论是基础的理论,为绿色物流在实际运营中创设良好的融资环境,金融发展理论不断推动着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对绿色物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基于物流金融发展视角下绿色物流金融模式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实现物流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改进传统的物流金融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绿色物流运营模式成为新的行业发展模式,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2.1 运营模式创新后劲不足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是对传统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该模式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实际应用价值上,对于物流金融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就目前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在供应链金融、抵(质)押融资、物流财务、租赁服务、付款及保险服务等方面均能关注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但由于金融组织自身、物流企业及外部经营环境等问题,造成了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建立及应用动力不足,发展创新无后劲支撑,更多的是在思想上创新而非实际创新与推广。

2.2 绿色物流金融参与者少

日前,在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上实践的大部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凭借自身实力的优势,为追求商业利润和树立组织形象推出针对物流企业的金融产品,并在金融服务上注重绿色金融服务。而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多为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物流企业,造成供需双方参与者少,对于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及绿色物流金融的实现都是不利的。

2.3 绿色物流金融专业产品短缺

现如今,面向物流企业的专业绿色金融产品类别甚少,创新能力不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如大型国有银行在多变的金融环境下,自身的组织功能、产品结构、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调整与创新都略显吃力,更何况新型的绿色物流金融专业产品。此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还要注重安全谨慎、运作风险及回报问题。因此,造成了绿色物流金融专业产品开发进度迟缓无力,从而导致绿色物流金融产品短缺。

3 基于物流金融发展视角下探析绿色物流金融模式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3.1 绿色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3.1.1 整合利用多方力量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建立,不能单靠政府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包括政府、国有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社会及国外资本的参与。在各个参与者之间建立绿色物流金融利益主体联盟、建立适应绿色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激励相容机制,从而使绿色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尤其是政府要加强发挥产业方向引导并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扶持与鼓励多方力量联合。

3.1.2 强化绿色物流金融业务的拓展与产品创新

对于绿色物流金融的金融组织而言,不断扩大其业务量和业务范围是关键,使银行业通过向物流产业链内的经销商进行融资,从而间接盘活供应链资金,最终实现产业链成员共赢。另外,不断加强对绿色物流金融产品创新及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积极拓宽绿色物流金融业务,开发绿色物流金融模式及融通仓模式,可针对不同实力的物流企业开发专业的绿色仓单质押、绿色保兑仓、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等。

3.1.3 逐步实现绿色物流金融信息化、网络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物流金融的价值,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赢的目的,在绿色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建立金融信息网络,实现金融信息共享,更及时有效地为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信息,保证物流企业金融环节功能的高效实现。绿色物流金融信息平台,应包括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信息项、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信息交换项、绿色金融业务跟踪项,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绿色物流金融各个环节,满足物流企业的信息需求。

3.2 发展方向

3.2.1 服务模式的创新

业务模式不再局限于绿色物流的质押模式和担保模式,而是从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上进行思考,从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3.2.2 组织形式的创新

根据现实情况,建立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物流金融组织,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与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等具有专业化、时效性的组织,使绿色物流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完善。

3.2.3 绿色物流金融与最新技术的结合

面对发展起步阶段的现状,未来的绿色物流金融发展需要在客户、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中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体系,实现高度信息化,同时要求引进最新的物流技术、管理技术等。

3.2.4 系统工程与绿色物流金融的结合

未来,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建立高效的组织、信息、服务模式体系等,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绿色物流金融是目前乃至未来关乎金融业和物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势所趋。在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地推动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是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对现阶段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对其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创新,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为物流企业服务,并为其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物流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