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绿色环保管理及对策探究

2022-02-05 13:05聂艾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矿井煤炭

◎聂艾琳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工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今社会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环境意识不断觉醒的同时,传统企业管理已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种新型管理理念—绿色环保管理应运而生。它的提出与发展,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引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煤炭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媒炭产量成倍增加,煤炭开采进程加快。在煤炭经济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表现比较严重的是环境问题和安全问题。煤炭开采伴生的废渣、废水及造成的地表塌陷和植被破坏,都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如何实现现代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重要课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显出了煤炭企业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煤炭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采取科学的措施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在确保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建设绿色煤炭企业的必要性

1.促进煤炭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促使各行业都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种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了企业领导层的经营理念,由较为传统的经济利益逐渐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创新,间接表明了社会在不断进步。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煤炭行业,更是需转型的重点,但想要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把控开采力度,并在此基础上,促使煤炭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进而充分发挥煤炭自身能源的价值,以此实现煤炭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行业,当前,有关于煤炭资源整合的战略也相继被提出,明确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向。该项工作的实施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且达到资源整合战略开展的目的,同时,能将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进而促进煤炭经济健康发展。

2.实施能源革命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6年底,国家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提出把推进能源革命作为能源发展的国策。2020年底,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煤炭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短期内能源主体的地位仍难以“撼动”。实施能源革命,推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由粗放式、低水平、高碳化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国实施能源革命战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对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在煤炭行业技术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在生产与开发的过程中,煤炭资源过度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煤炭资源整合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简言之,便是通过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淘汰不满足市场生产条件的煤炭企业,避免发展状况不良、企业违规开采的现象发生,进而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二、绿色环保管理的内涵

绿色环保管理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

企业绿色管理的几个基本内容:

1.树立绿色环保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为适应市场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只有将绿色管理理念导入企业的管理文化中,才能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使绿色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2.推广绿色管理技术绿色管理技术。

是指能够实现资源节约、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容。煤炭企业推广绿色管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煤矸石利用管理、矿井水综合利用管理,粉尘综合管理,耗能设备管理,循环经济建设,矿区绿化管理等。通过绿色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最终达到节能减排,实现矿区生态化的目的。

3.开展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计、筛选,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综合型措施。

4.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通过进行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企业能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实现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的统一,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竟争力。

5.建设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文化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作为人类应有的追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随着企业绿色生产的开展以及员工绿色需求的增长,营造绿色企业文化势在必行。绿色企业文化是以绿色文化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它是以发展绿色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绿色营销为保证,以满足员工的需求为动力,实现员工、企业、生态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它是绿色管理模式的灵魂。

三、绿化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其一,环保理念仍然需要加强。在我国的煤炭企业由于生产方式与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了管理层对于环境保护缺少足够的认识,管理层不重视想要员工重视显然是不能实现的。再加上煤炭的黄金十年成为了过去,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对于环保工作更加的不重视,甚至放弃环保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效益好的时期以经济效益为首位,效益不好的时期以减少成本为首位,使得环保问题在各个时期都不被重视,这就说明了企业从管理层到员工层都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为环保是企业的负担。在这一观念下,只是通过检查与整改,自然取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其二,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仍需加强。很多煤炭企业缺乏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也没有在岗位上配置专门的环保管理人员。虽然有些企业设立环保管理机构,但是在业务方面与其他部门进行合并,导致环保管理工作被弱化[1]。再加上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导致企业环保管理工作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

其三,首先煤矿企业的产业结构与我国提倡的节能减排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满足国民对煤炭的需求量,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的矿区,高产的矿井,这就大大增加了能源的浪费和废物的排放,给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次,煤矿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投资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煤矿企业作为国家重点实施节能减排的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自然放在了首位,但是由于投资跟不上排污的治理,导致能源不能再利用,废物排放量却持续增加。再次,有些地方的煤矿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国家关于煤矿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

四、绿色环保管理相关优化对策

煤炭企业绿色管理目标:一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通过合理设计、科学管理,使煤炭开采回收率最大限度提高。二是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实行矸石回填新技术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三是企业所消耗的各种能源、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利用新技术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余能,使单位产出达到最大最优。四是生产产品绿色化,实施精煤战略,开发、生产和销售绿色优质产品。五是加强环境治理,绿化美化环境,建设园林式矿区。六是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参与绿色管理意识。

(一)优化多煤种配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我国对于碳排放控制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在碳排放商品化的过程中,煤炭消费行业相对于煤炭质量的要求也在产生变化,煤炭企业生产运行模式也需要做好合理的调整。煤炭产品质量主要是由煤种类以及深加工、煤种搭配等因素来决定的,尤其是商品煤种类和其他类型的煤种进行搭配,其作为煤炭产品质量提升的基础,也是煤炭价格产生变化的主要依据。煤炭在形成当中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煤炭灰分、发热量、含硫量等指标也是不同的,煤炭产品的最终质量是需要满足客户标准要求,企业对于不同煤种进行搭配,以此可以有效满足客户要求。这就要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开采或者合理搭配的模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此摒弃企业传统当中“吃肥丢瘦”“先易后难”的开采方式,将煤层采用多样化的配采方式。对不同煤层进行配采是煤炭企业长期发展应重视的主要问题,传统配采模式是被动行为,但是在未来发展中,配采模式是各个煤炭企业的一种主动行为,从而满足煤炭资源的需求。

(二)对煤炭企业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不断完善

环保管理机构在煤炭企业环保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潜能,需要煤炭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岗位需求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对环保管理机构不断健全。煤炭企业在开展环保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专业化原则和简单化原则,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设立相关的环保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化的环保工作人员来开展环保管理工作。为了确保配备的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组织现有的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开展有效的培训活动,不断丰富环保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持。促进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和环保管理机构发挥合力作用,解决煤炭企业在环保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点,不断优化煤炭企业环保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矿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直接利用,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在煤炭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严把废物释放关,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各个生产工序中的排放。最终通过技术改造这一巨大的支持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地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这是防治煤炭生产污染的最根本的途径,也是煤炭企业迈向囯 际煤炭市场的唯一出路。煤矿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煤矿生产的经营管理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煤矿绿色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才能彻底改变“煤黑子″形 象。推行淸 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采用少废或无废采煤和洗煤工艺,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改善生产环境,防止跑、冒、滴、漏,选用清洁能源,同时,推广生产水煤浆、煤泥浆、洗精煤等凊洁产品,减少原煤的直接燃烧,推广使用型煤,杜绝燃烧散煤,有条件的矿区可实行集中供热,或实行煤气化,这些都是改善矿区环境的有效措施。

(四)加大对煤矿企业污染源治理的力度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矿井水污染,二是矿井矸石污染,三是矿井大气污染,四是矿井噪音污染。针对以上污染源煤矿企业要研究相关的举措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不断优化污染源治理的效果。

其一,针对矿井水污染采取的相关治理措施。首先,要分类管控矿井水。工作人员要对矿井井下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清污排放工作和清污分流工作,为接下来矿井水污染的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采取相关的措施治理矿井污水。工作人员要对采空区距离长的特点进行充分利用,污水在自然流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沉淀进行初步净化。随后要向矿井污水处理厂排放沉淀后的污水并开展污水二次处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污水处理的费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质量。再次,充分利用矿井清水。在开展清污分流之后排放出来的清水不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属于深层地下水,可以直接用作生产用水,比如可以用来洗浴、降尘或者用于矿井地面绿化等。最后,开展地面净化水厂的构建。矿井排放的清水和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不能直接当作饮用水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处理工作直到其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这样不仅可以为矿区生活、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还可以在矿区周边村镇连接相关的净水管网,将多余的水销售给周边村镇,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二,针对矿井矸石污染采取的相关治理措施。首先,相关政策充分利用。煤矿企业要对煤矸石方面的政策及时了解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治理方向有效明确,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其次,加大对污染治理的研究力度。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煤矸石特性进行准确掌握,加大研究力度和合作力度。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采用煤矸石复合肥和煤矸石发电的方法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矸石免烧砖和煤矸石井下填充的方法进行治理,同时也可以将以上方法进行综合利用,提高煤矸石污染治理的效果。最后,引入第三方进行治理。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引入针对煤矸石的消化和利用开展合作活动,也可以针对治理和复垦后矸石山所在的土地与第三方开展合作活动,从而将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有效落实。

其三,针对矿井大气污染采取的相关治理措施。首先是煤炭储存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必须采取密闭、除尘措施。其次,要对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和道路扬尘进行严格控制。加大对雾炮车、道路清扫车等相关环境治理设备的应用力度,通过喷雾、洒水和清扫来降低矿区环境的扬尘。同时要对拉煤车排放管排气方向进行改变,由原来的地面朝向转变为天空朝向,有效改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其四,针对矿井噪音污染采取的治理措施。首先,要对相关设备的组装质量和精度进行优化和提高。针对产生噪音的一些大型设备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组装,保障其组装的质量和组装精度,以免出现组装不合理增大噪音。其次,要加大设备的保养力度。要定期检查机器设备,及时更换废旧零配件,并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油。再次,要对通风设计进行优化。通过通风设计的有效优化和完善,合理减少通风器的使用个数。同时,给煤层注水。将水注入到煤层中,可以对煤的物理特性进行改变,这不仅可以减少煤尘,而且还可以削弱采煤机在作业过程中的截割噪音。最后,配置相关的消音设备。可以选择相关的消音器安装在通风机的排放口和进口处。此外,设置吸音材料。可以在设备机房进行双层隔音门窗的安装,或者在墙壁中进行环保吸声板材的铺设,这些都可以削弱矿井产生的噪音。

结语:

煤炭企业应以生态建设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己任,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绿色管理和生态矿山建设,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面对现代煤炭企业涉及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产品的现状,在制定发展总体战略的同时,根据各所属单位的特点,实行局部战略重点实施,战略成果全局推广的工作方法以总体发展战略为统领,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先导,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绿色文化,构建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立体化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矿井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