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避免“过度城市化”探讨

2022-02-06 19:27郝霞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过度城市化农村

□文/郝霞文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城市化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直接决定该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目前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比较迅速,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球化新格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和推动城乡互补发展,既是实现城乡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和内涵。但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严重地超过其工业化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过度城市化”的问题,而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地避免“过度城市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所走的这条道路是一条顺应自己国情、具有特殊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的道路。

引言

城市是一个由人工和自然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最大规模综合体,这个复合体里面包含着世界各种事物,而且这些事物所组成的整个城市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我们所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指的是一个地区由以前传统落后的农业和乡村社会逐渐地转变发展为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社会,城市化进程一般会受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变动的影响和制约。一般而言,城市化虽然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但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过快,严重地超过该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时,就可能会在当地出现“过度城市化”的现象,比如“空城鬼城”的出现、原始建筑被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浪费。而中国则成功地避免了这一困境,利用仇保兴为我们解读的中国的城镇化以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能触碰的底线,得到中国城市化与世界各国城市化相比所拥有的不同之处,通过对中国有效避免“过度城市化”困境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从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措施和对策,希望可以为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过度城市化”的危害

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城市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化的实现可以直接带动该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化和现代工业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城市是区域内的科技和文化中心,因此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将会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水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会带来整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但是,对于城市化发展应该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因为“过度城市化”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过度的城市化”就可能会致使大批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由于城市中居民人口的急剧增加,会给城市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影响。比如,城市的治安恶化、生活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浪费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房之风、圈地之风格外盛行,各种各样无实际用途的“形象工程”拔地而起,大量的沃土良田正在逐渐消失,这就造成一大批无保障、无土地、无技术的农民大量失业,进而造成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众所周知,“过度城市化”也会导致房地产产业的虚假泡沫化。由于城市化的过快发展,许多国家、地区建房的速度太快、数量太多,这样不仅会占用大量的银行资金,而且也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不匹配。以我国为例,我国的就业人口在本世纪将开始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根据我国就业政策设想,总就业人口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减少,这时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也会有所降低,但此时的房屋建造甚至比20世纪更加疯狂,这样就造成严重的供求不匹配,将会出现大量房屋空置以及烂尾楼,这种结果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过度城市化”有如此多的危害,所以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开“过度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空城鬼城”的形成。

二、中国避免“过度城市化”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大中城市还未进入“过度城市化”阶段。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城市化落后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避免了“过度城市化”的窘迫。2009年,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属于农牧业劳动者,但是农牧业的增长值只能占到GDP的10.3%。蓬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促使大城市对于人力资本的吸收相对有限,但需要大量资产,规模化运营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此外,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阻止大城市进入过度城镇化环节。我国的现代城市化又称之为城镇化,更多关注的是小城镇建设的趋势。它的含义主要是立足于农村人口“城镇化建设”,化解“三农”的困境。除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的特殊城市和大中型城市。北京、上海等一些特大城市依靠新时代国家优惠政策的帮助,成功地发展为我国的政治、文化、艺术、经济中心或者是国际金融集聚中心。

(二)制度政策方面

1、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户籍制度。随着我国城市二元化体制改革和户籍体制改革工作压力的进一步释放,农村产能过剩的人力资本可能会向二三线城市迁移。而我国城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服务行业的深度进步,需要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带来了我国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与大都会的大量转移。中国国情的独特性直接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以典型的大规模城市和小城镇“两条腿”式走路。众所周知,我国从古至今本身就是农业强盛的大国,但在一些乡村还必须依靠农业,才能养活更多的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土地总体生产率不断提升,单位土地的劳动力总投入量减少,单位土地总产出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一方面拉低了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的农民流浪和失业。之前受制于户籍制度,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处于“劣势”地位,后期由于户籍制度的放松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流通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人们不必为了追求城市化进程而进入城市,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2、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土地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顺利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城市化,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但是基本雏形已经建立起来,后期伴随土地的流转和现代农业的规模运作而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避开“过度城市化”这一困境,是因为我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城市的所有土地都是国有的,只有在国家所拥有的土地上建造房屋,这样才能拥有“大红本”,也就是城市拥有70年的完整财产权,某些农村临时搭建的房子不属于自己,这就有效防止了城市扩散,也不会造成“空城鬼城”。这一项制度起到了拦水坝的作用。

三、中国避免“过度城市化”的对策

(一)城乡协调发展

1、大中型城市、小城镇必须相互协调发展。大中型城市和小城镇必须相互协调、相互扶持,不能顾此失彼。以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我们应该在超大规模的城市群周围发展一系列的二线城市,使得这些二线城市和超大规模城市之间形成竞争、合作、对流的关系。不能仅仅是人才单向流入,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无法进一步得到改善,进而导致高端行业的断崖式跌落。因此,党中央已经提出一系列建议,要求政府去干预这个市场,在一些问题通过市场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政府制定一些规划办法,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调节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个地区各大城市的断代能够尽快弥补。各个规模不一的城市都要寻找自己的定位,比如:超大规模的城市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中等规模的城市应该着手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小城镇则应该专心的创造自己某一个方面的特色。

2、城市和农村须协调互补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也实施城乡二元化制度,企图把城市和农村人口固定下来,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走入了“城市独大”的误区。后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党中央发现城乡差别化、协调化发展的模式最适合中国的国情。这种模式要求城市和农村是一种互补式协调发展的关系,城市和农村在发展中都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城市的发展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在这种模式下,农村的发展就要起到一个支撑作用,成为一个不断为城市提供支撑的巨大的经济复合体。农村的发展就是要尽量保留原汁原味乡村特色,农村已经出现逆向整治改革,刻意保留和培育城里人们看不到的乡村景观,使得家家户户都建立了农家乐,从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繁荣,把城乡对接起来、融合起来,使城市和农村做到协调互补发展。

(二)城市紧凑发展,节能减排,不出现郊区化。习近平指出,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绝对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乱下行政指标,不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城市化进程。因此,现在的城市化由过去单纯追求速度与数量逐渐转化为了追求质量与稳定的发展状态。中国的城市化是双向的,它是一种个人或者社会可以得以充分选择的城市化,是一种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发展的城市化。由于当代社会中国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一条具有明显中国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并因时因事制宜地为城市自身选择了一条相应的过度城市化经济发展推进路径,所以能够使得一些大中型城市在新的发展过程中彻底进入“过度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能够成功地彻底避免“过度城市化”的发展困境。在该理念的指导和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下有效地防止了城市盲目扩散。

为了追求大型城市总体规模的快速扩张、经济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生态和可持续、“过度城市化”的经济困境与其作为解决问题途径的绩效均等平衡协调发展,具体就涉及到各个经济行业、城乡、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绿色发展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财富观予以贯彻,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和社会的发展,又要充分兼顾生态和社会文明建设,使得中国的这些城市都避免了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空气宜人、生态多样性仍然保持良好,成功地避免了“城市化”过度发展困境。

(三)防止“空城鬼城”出现。造成“空城鬼城”这一现象的原因,一种是由于该地区产业枯竭、产业转型后所造成的空城现象。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美国的“汽车之城”——底特律事件。在历史上底特律曾经是一个汽车城,在其辉煌时期风生水起,有几百万人在此就业,后来由于汽车市场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和发展,“汽车之城”随之衰落,于2013年正式宣告破产。而在中国,则有另一种现象。就是某些地方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政绩和业绩,总是想在从政期间给他们自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就开始大兴土木,不断圈地盖房,不考虑是否会需要如此之多的住宅。比如,某个地区的城市人口可能只有30万人,但目前正在建设的城市已经能够容纳100万人左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我国的国有土地制度和财政,要求领导者所开发的这些土地必须实现收支平衡,但也可能会直接造成“寅吃卯粮”的后果;二是来自于政绩上的冲动,领导人盲目疯狂圈地盖房;三是对新型城镇化进程错误判断,误以为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依旧缓慢。因此,我们要把土地政策都关进笼子里面,明确土地基金的用途,对构建“空城鬼城”的领导人终身追责。

(四)保护好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我们更多地应该保护原始建筑,保留自己的建筑风格,把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原原本本地传给下一代,这正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宗旨。文化遗产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保存好的话,可以不断流传、不断增值,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避免造成千城一面的悲剧。

结语

成功地避免“过度城市化”的当代中国人积累了许多智慧。习近平曾经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正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中国共产党在走向城市化的社会治理发展过程中所代表的是广大基层人民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因此,当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过度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型城中村、城乡居民结合部等“城市病”时,我国通常都会选择直接通过向这些贫困人口发放一些津贴、支持;通过社会援助救济,或者对贫困农民工进行短期职业教育,帮助他们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最终彻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猜你喜欢
过度城市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