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作业管理需要全面发力

2022-02-08 12:41梁好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规范

梁好

“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回归学校主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双减”工作需要校内外共同努力。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学校教育回归理性轨道,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才能真正将“双减”工作落细、落实。作业管理,不仅需要压减作业总量、推行作业公示制度以及实行教育教学监控制度,更需要以系统思维解决问题,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作业管理改革,从而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学环境良性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此外,严格规范作业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的认同度,形成教育的“组合拳”,更有利于落实“双减”政策。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其一,规范作业管理行为。关于作业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硬性规定,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书面作业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不超过90分钟,实行作业公示制度,分层布置作业,等等。这些规定是“双减”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必须遵守的教育原则。学校需要切实将国家的政策规定执行到位,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做到丰富作业内容,改变作业形式;精心设计原创作业,科学遴选推荐作业,增加生活实践作业,建立分层菜单作业;细化作业管理的规定与流程,建立科学的作业监控机制;全面把握每班学生的作业总量,实施预警与约谈机制,对于超量行为进行规范管理。

其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双减”工作的核心在学校,关键在课堂。作业是巩固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旨在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综合运用。就学生个体而言,完成作业的时间是相对的,要提高作业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唯有从源头做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切实将作业总量减下来。学校要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完善备课机制,实行课堂教学诊断机制,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成长,以课堂的高效优化作业管理;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有效时间,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当日监测,个性化辅导,做到问题不留夜、课程日日清。

其三,改革评价方式。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一些学校作业减不下来,究其根源,还是以分数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的错误观念导致的。作业管理改革需要以系统的教育评价改革为支撑,全面引导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因材施教、關注特长、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自觉摒弃题海战术,严格规范作业行为;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重视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立体性评价,以此规范作业管理,真正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下来。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双减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众里寻她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