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的途径、方式与机制

2022-02-08 11:20郑清文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素质思政图书馆

□郑清文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德育是五育之首,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学会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想事情,才能培养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加强文化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与中心环节,以文化人是立德树人的机制表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产生与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历来被视为文化的殿堂和宝藏,通过文献延续和传播文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要积极承担时代使命, 着力加强文化育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蕴涵,丰富优秀的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在方式上注重持续滋养和潜移默化,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有机统一,不断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效果。

实现以文化人是高校图书馆立德树人的特色优势。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和象征,是文化的中心和重镇。“文献是人类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播的重要手段”[1],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交融于此,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载体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方式方法,可以创设优良的文化环境,丰富立德树人的形式,创新以文化人的方式,满足不同场域、不同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际要求,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那么,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和方式实现以文化人,具体机制是怎样的?本文拟就此展开探讨。

2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人的途径与方式

以文化人,文是核心内容,化是方式方法。“渗透性是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育人也不可能脱离其他教育形式而孤立地进行。”[2]服务立德树人,推进以文化人,需要激活图书馆各类思政元素,拓展教育资源、丰富育人载体、创新服务手段,“如盐化水”般将其融入各类课程和文化活动,以实现“如鱼在水”的成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图书馆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笔者概括出图书馆以文化人的两种主要途径为环境滋养与活动培育,两种主要方式为濡化与涵化。

2.1 两种途径

2.1.1 环境滋养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的正是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生存的文化世界,文化环境是各种空间、各种时间进程中支持并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优化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4]。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中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底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其所建立的文化环境是知识海洋、智慧圣殿、文化宝藏和精神家园,经过认真甄选、序化和优化的浩如烟海的馆藏文献,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典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丰硕成果和文化果实,汇聚着古今中外专家学者们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学生置身其中可以感受真善美的魅力,思想得到启迪、心灵持续温润、人生不断陶冶。

除此之外,充满文化气息的布局设计,安静幽雅的阅览环境,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以人为本的暖心关怀,文明有序的制度规范,刻苦求知的良好风气,也能促进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涵育素养。这种熏陶和滋养是全方位、深层次、可持续的。

2.1.2 活动培育

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不仅体现在相对静态的环境熏陶和滋养上,还展现于动态的文化活动之中。活动整合环境中各类文化要素,需要经由主体的内化过程,才能达到“化人”的效果。信息服务的使用价值往往以“活动”的形式存在[5],“信息服务活动包括信息服务产品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行为的对接活动”[6]。

高校图书馆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文化盛宴,展览、讲座、沙龙、竞赛、工作坊、图书漂流、影视欣赏、创客活动、阅读服务、真人图书馆等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扩大了图书馆在校园内和学生中的影响。这些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将各类文化内涵渗透于活动的各个环节,作用于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在知识互动、情感升华、心灵触动中使得人的思想意识、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将这些资源和要素有机整合起来,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逻辑加以科学地组织和有序地呈现,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于具体的活动情境里获得更好的体验、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收获。图书馆要研究和认识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满足需要,同时要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学生生成新的发展需要。图书馆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从具体而微的环境布置,到一次温暖的检索体验或阅读收获,都蕴涵着文化和教育的价值。因此,图书馆是文化育人的独特场所和特色力量,文化活动可以让图书馆更富有教育意义,使学习生活于图书馆实体场所或虚拟空间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

2.1.3 环境滋养与活动培育的关系分析

上述两种途径,是从施教者或组织者的角度,基于相对的动与静的一种区分。其中环境滋养相对静态,预设各类文化资源,方式侧重潜移默化,更为日常化;而活动培育相对动态,随着活动推进串起一系列文化资源,更为行动化。在实际作用过程中,二者经常是互为支撑、贯通融合的。在环境滋养过程中,个体原有的认知需要同环境中的文化内容进行有效互动,进而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逐渐内化并转换成自己的认知,同时文化活动常常处于或创设一定的文化环境,在开展过程中个体也会不断接受环境的滋养和熏陶,时常隐性地处于环境的感化和润化之中。

2.2 两种方式

2.2.1 濡化

濡在汉语中有沾湿、润泽之义,濡化可解释为“滋润化育”。濡化在人类学领域常被界定为“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完成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的过程”,用以指代文化所代表的一套思维、信仰、价值观等与个体相融合的过程[7]。濡化更多指向同一文化群体中代际间的文化传递和延续,重在纵向传承,是一个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体悟的过程。个体受教者,在教育者所创造的蕴含社会群体的思想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掌握所属群体的信仰和价值,形成“原初的信仰”,并基于此对外界事物做出取舍,形成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8]。在外在文化环境和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认知、情感、信念等多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在高校图书馆中,既有有意而为的教化和灌输,也有隐性潜在的润化和感化,让相关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内化于心。

2.2.2 涵化

涵在汉语中有浸润、包容之义,涵化可解释为“涵养化育”。涵化在人类学中指的是“由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变迁。”[9]涵化更多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采借,重在横向交流,“相互采借、接受对方文化特质,从而使文化相似性不断增加的过程与结果”[10]。在教育过程中,涵化除了上述含义之外,还指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概念,在认识过程中,个体已有的文化结构与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将环境因素纳入个体已有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的涵化,是个体作为自主行为的主体对于环境中的文化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8]在新的文化与个体已有文化观念的交流碰撞中,实现文化的适应与认知的发展。文化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涵化以对文化的理解、接受、认同为前提,文化素质越高、视野越开阔,则对新的文化越有兴趣,更能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从中汲取精华,反之则兴趣越淡,汲取能力越弱。

2.2.3 濡化与涵化的关系分析

濡化侧重于纵向传承,描述同一文化内部的代际传递,类似同质性的保存和遗传,而涵化侧重于横向交流,描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采借有益文化因子,类似于更新性的变化和创新。濡化与涵化都是教育过程中所必需的,同一教育过程就有濡化、涵化两种情形同时发生。“对与教育者相同的文化背景的受教育者来说,教育是濡化,而对来自于一些亚文化的受教育者来说,教育则是涵化”[8]。

高校图书馆汇聚着多元的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需要区分不同群体的文化背景和需求特点,因材而化,促进濡化与涵化两种方式的协调统一、有机融合,汲取有益营养、避免冲突失调。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以文化人是以人为根本,以文为内容,以环境滋养和活动培育为途径,以濡化和涵化为方式,综合运用教化、浸化、润化和启发、暗示、感染等多种方法来实现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这种“化”是一个相对潜隐的、稳定持久的整合过程,经常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完成的。

3 高校图书馆的以文化人机制:基于学习服务活动视角

为了更进一步探究高校图书馆的以文化人机制,为文化育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需要从更为基础的学习服务机制入手。学习是“人向文而化或文化化人的中介”,在更深入的层次上对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机制加以揭示,并对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多种具体方式加以涵括[7]。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效用关系包括支应形、支持形、支撑型、交互形、交汇形、交融形等多种表现形式[11],图书馆整体上对学生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过程上持续、动态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支持在汉语中有支撑、支援、应付、供应等多种含义,可过程性、动态地表达服务的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高校图书馆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为目标,基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整合包括资源、工具、支架、认知、情感、策略等各种物质、社会、心理等要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活动或学习过程提供的支撑性或支援性的帮助和服务,笔者称之为学习支持服务[12],亦可简化为学习服务。透过学习服务活动视角分析图书馆促进学生学习、推动文化内化的发生机制,有助于对文化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以更深入地推进以文化人。本文拟从一种场景精神际会、两种形式协同增效、三种要素动静交融、四种特征整体呈现等四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的以文化人机制进行具体解析,并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建设大钊阅览室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说明。关于大钊阅览室的设立缘起、初创经历、实践经验可参见陈建龙等人的研究[13]。

3.1 一种场景精神际会

“‘场景’一词从字面到内涵,都强调‘场’的重要性及基础性,是一种以位置为基准的传播方式”[14]。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既集藏丰富的文化资源,又提供集中呈现之所,总体上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精神际会的文化场景。同时,图书馆又包含各类具体的活动场景。活动是分析学习的基本单位,“是理解个体行为的最基本的,具有意义的情境”[15]。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服务活动创设了以学生为中心、汇聚相关文化资源的学习环境,成为“作用于学习者并能够促进其学习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既包含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既是一种静态的系统结构,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16]。学生作为主体,置身于文化汇聚、精神际会的活动场景之中,获得多样化的支持,开展深层次的互动,在体验、交流、感悟中实现知识传承、价值传递和精神塑造。同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以文化人机制具体体现为资源服务和素质培育两种形式的协同增效,以及情境、资源、支架3种要素的动静交融,进而呈现出共生性的要素协同、沉浸化的整体化育、螺旋式的交互递进、共同体的动态生成等4种特征。

3.2 两种形式协同增效

信息资源服务与信息素质培育是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形式[17]。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素质培育形式与资源服务形式仍可作为图书馆服务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素质和资源的指向性有所拓展,内涵更为明确,既突出反映高校图书馆的特色与优势,又集中体现其职能与功能。基本形式是构成要件,既可以一种基本形式单独发挥作用,也可以两种基本形式共同发挥作用,而文化学习的相关活动经常同时包含了两种基本形式。

3.2.1 资源服务形式

支撑学习的资源包括任何可被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利用的各种物质或非物质性的条件,比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工具等。其中,信息资源是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构成,也是图书馆相比其他单位的最大优势和独特资源。空间、技术、人员是重要的支撑性资源,与两种基本形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体现图书馆的特色与优势,渗透于图书馆服务的方方面面,融合于学习支持服务的整个过程[17]。在以文化人过程中,馆员作为组织者或施教者开展或指导融合思政教育和信息素质教育的活动,空间作为容涵各类学习资源的场所支撑各类活动的进行,而技术便于情境创设,方便资源服务,利于深入互动,三者构成了学习环境的支撑条件。当然,以文化人的实现,还需要组织、政策、经费等方面的保障,以支持活动的开展。

丰富的信息资源承载了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生成多样的服务产品,包括文献资源服务、知识服务、数据服务、情报服务、智慧服务等,既为专业教育提供文献保障,又极大拓展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在进一步挖掘、整理、揭示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服务育人工作。同时,服务思政教育的信息资源需要满足一定的价值倾向性、内容选择性等要求,一方面体现在图书馆资源采集环节,要服务学校立德树人的导向,服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需求,做好资源的筛选和采集,另一方面体现在二次三次文献或相关信息服务产品上,对资源进行多角度揭示或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方便资源被选择和利用。此外,各高校图书馆都有体现本校建设发展或本馆历史文化的特色文献资源,比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收藏万余册革命文献,呈现了光荣历史,承载了优良传统,成为具有北大特色的革命文化教育资源。

在服务方式上,主要从资源内容和检索过程两个角度对学生学习形成直接支持,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创设了一种学习环境。虽然信息资源检索和传递是基础,但是也包含其他支持学习的多种要素、多个层面和多样方式[18]。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经过序化、优化、美化的信息资源,“文化味”更加浓郁,更为生动可感,在春风化雨中以文化人效果更佳。

3.2.2 素质培育形式

素质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文化属性,包括文化赋予人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规范,以及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19]。素质培育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基础,而以文化人是素质培育的有效方式,“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对人才发展良好的内在动力因素,从而使培养对象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生机勃发的文化生态,达到‘文而化之’的目的”[20]。立德树人之德,包含大德、公德、私德,包括政治、道德、法律等多个方面,与德智体美劳之德含义相同,为了便于阐述,本文将之统称为思政素质,包括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

思政素质与信息素质在目标内涵上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对于时代新人,思政素质是首要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政素质,在面对纷繁复杂、来源各异的信息时,能够进行准确甄别、正确判断,自觉接受正确价值规范信息,否定和抵制错误思想观念信息,而且在政治、思想、情感认同基础上经过批判性思考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地选择利用,助力自身的知识建构和素质提升。同时,信息素质是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与信息素养是一种共享的关系,评估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21],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意味着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这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信息获取、分析、研判、评价的能力,在获得更多有效信息用于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在开阔视野、持续比较、促进思考中推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

培育方式之间重叠交叉、相互依托。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思政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依托于彼此实践路径和方式,各自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已经日益丰富、渐成体系,包括独立课程讲授(线上、线下)、嵌入学科专业课程、讲座培训(通用或定制)等,还有丰富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包括信息素质游戏、信息检索大赛等,以此为依托在获取、选择、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适时融入思政元素,提升鉴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评判选择中深化思政教育,有利于提升思政素质。同时,信息素质培育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入手,在真实情境中有助于促进学生接受、激发参与热情。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或思政教育活动为基础,探索信息素质教育的适时嵌入或有机融入,围绕真实任务或问题拓展和丰富信息采集渠道,助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提升相关信息素质,实现思政教育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与学科专业培育目标的有机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服务活动经常同时包含资源服务与素质培育这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共同作用、协同增效。生态心理学关于“给养—效能”的相关理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两种基本形式之间的可能关系。“给养是环境的属性,由信息领域将其具体化,使行动得以进行。效能是个体采取行动的能力,要将二者理解为相互界定、相互决定对方内涵的概念。”[22]资源服务形式重在提供给养,强调的是外在资源的给予,提供选择的可能,经过图书馆序化、优化的信息资源质量更好,经过筛选、甄别的信息资源价值更高。而素质培育形式聚焦效能,强调的是内在素质的提升,关涉感知资源和吸收给养的水平,思政素质影响明是非、辨真伪、知取舍的能力,信息素质决定采集、筛选、加工、利用信息的效果。资源服务形式偏重于“授人以鱼”,素质培育形式偏重于“授人以渔”,二者可以动态交互、彼此促进、协同增效,在图书馆学习服务活动中二者经常是融合一体、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比如,大钊阅览室的革命文献展览,撷取《北京大学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纸、期刊及“亢慕义斋”藏书等原件,再现李大钊与北京大学的革命渊源。这些革命文献,作为资源兼具史料价值与文物价值,既是学习党史、校史、馆史的珍贵资料,又展现了大钊精神,传承了革命文化。观展的过程中,馆员或学生志愿者认真讲解,既让学生了解革命文献的藏用情况和检索途径,又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展现革命历程、解读优良传统,两种素质交融培育,两类资源一体服务,共同推进革命文化教育。

3.3 三个要素动静交融

3.3.1 情境:静态的情景设置与动态的情境创设

情境是个体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和社会环境,可以是人类学意义上的真实的、社会的情境,也可以是学校、课堂的功能性情境[23],包含了人、事、地点等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相互交织因素和关系,成为产生相关行为的具体条件。真实的情境促进真实的学习发生,推动文化的内化。在此,我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加以分析,即静态的情景设置与动态的情境创设。

首先,静态的情景设置,可以对应环境滋养的方式,是基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以学习为导向,汇聚各类资源、支撑条件等要素,按照一定的目的和主题进行专门的揭示和设置,便于相关学习者置身其中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大钊阅览室的布置,在门口复原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期间办公室、摆放青年毛泽东雕像、悬挂“曙光——李大钊与毛泽东在北大”大幅油画,室内展览区、阅览区、互动区统筹布局,展品、展签、展板交相呼应,书桌、书架、书柜有序排列,风景、风格、风范次第感悟。

其次,动态的情境创设,可以对应活动培育的方式,情境往往与使用分不开,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具体问题或任务不断发生变化,也在不断改变和创造着新的实践,激发新的兴趣,产生新的需求,锻炼新的能力,提升新的素质。不能只按学生兴趣来设计活动或情境,而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更具社会意义的动机和行为,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比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除了组织相应的观展活动之外,北京大学“传承北大人文精神”强基计划人文学生工作坊2021年春第一次活动在大钊阅览室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院系师生在大钊阅览室边观展边授课,这些都推进了革命文献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3.3.2 资源:静态的资源预设与动态的资源生成

正如前文所述,基于不同的标准,资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图书馆文化育人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资源,主要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包括人、财、物、空间等其他资源。这里主要从静态的资源预设与动态的资源生成来分析。

首先,静态的资源预设,关键要围绕以文化人的具体主题,对丰富的资源进行基于教育立场的转化,同时通过精心的筛选、用心的设计、有序的呈现,尽量避免增加认知负荷。好的学习资源应该有导航提示、问题设置、范例参考、评价工具等,以便于学习者理解目标设定、情境导入、自主探究、效果评价等环节,指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索的兴趣和动力,可以根据学习进度有机链接相关资源,适时呈现,使信息更好地被发现和利用,充分彰显其价值。比如,大钊阅览室展陈珍稀革命文献百余件、“书”说党史专题书架千余本、精选收藏革命文献万余册,丰富的资源、有机的揭示、立体的呈现,为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教育基地、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撑。

其次,动态的资源生成,根据学习过程的需求变化,内容随之增加,粒度更为细化,关联更加紧密,比如经过序化和优化的二、三次文献信息资源或信息服务产品,产生了新的内容和价值。同时,“动态生成性资源注重通过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质和创生取向,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重要的是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知识,获得发展”[24],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获取信息、感受文化,学生、老师、馆员之间的多维交流互动会产生新的知识,成为新的学习资源。比如,观展师生的学习体会、精神感悟和意见建议,被馆员或学生志愿者所记录、分享,经由展览的改进、内容的升级而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3.3.3 支架:静态的支架预设与动态的过程支持

支架是指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适时给予有效支持,其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实现能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主要基于静态的支架预设与动态的过程支持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首先,静态的支架预设,基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支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可以有概念支架、策略支架、产品支架等多种类型,可以表现为建议、向导、范例、图表等,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支架预设,可能涉及图书馆相关问题,也可能是非图书馆业务的其他专业性问题。学习支架的提供讲究适时和适度,适时是指恰好在学生有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适度是指支架不是越多越好,不能“越俎代庖”,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思考和努力的空间,重在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实现认知的提升。比如,在图书馆东区一层举办的“北京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其内容为更深入理解革命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大钊阅览室革命文献专题展览的展板、展签等导引解读为深入理解策展理念、布局思路提供了相关知识支持。

其次,动态的过程支持,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一种支架随着学习者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撤离,同时新的支架需求可能随之产生。当然,总体而言,学习者认知发展和自学能力增强之后,对于支架的整体需求数量可能降低,但需求层次可能提高。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和支架提供者参与到活动之中,注意把握和了解学生的认知变化和可能的学习需求,不仅做好及时的支持响应,也做好主动的支架支持。在获取信息阶段,可以让学习者尝试探索式检索,在此过程中给予支架(比如图表、范例、提示等),让学习者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反思和修改检索方式和手段。在处理信息阶段,可以通过可视化图表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和呈现,比如概念图、思维导图、语义网络等。这些支架可以传递见解、观点和知识,支持学习者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激发创造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助力信息的高效准确处理,进而帮助学习者获得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比如,大钊阅览室招募青年馆员和学生志愿者参与导引服务,边参观边讲解,边学习边互动,以讲促学,以学提质,努力把“有意义”的内容讲解得“有意思”,及时解疑释惑,既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又深化学生对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的认识。

3.4 四种特征整体呈现

3.4.1 共生性的要素协同

共生强调互相依赖、彼此有利。人与文化的整合需要多要素形成共生性协同关系,一方面体现在资源、情境、支架这三种要素在育人方向上保持一致,关联关系更为协调,动静交融于学习活动,促进资源服务形式与素质培育形式优势互补、劣势对冲,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实现支持学习、以文化人的更好效果。另一方面,作为资源富集的图书馆,在促进以文化人的过程中,“既通过将知识外化生成新的资源,动态地改造环境,使之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通过知识链接连通到人的链接,推动不同的学习者探索共同话题的兴趣,形成更广泛、更深度的社会化交互,促进多元主体的共同成长,推动知识网络与社会网络的螺旋式拓展和共生式发展”[18]。通过要素与形式的协同、知识网络与社会网络的交融,形成共生性的育人环境和可持续的育人生态。

互动是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既需要要素之间的协同增效,也需要主体与要素之间以及主体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元互动,通过交互促进要素发挥功效,基于互动协商产生意义、建构知识,在互相影响下引起观念、行为等的变化。人与文化环境的持续互动,包括个体层面的自我知识建构、个体与资源等物化要素的互动以及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带来整体性、持久性的文化获得和文化认同。

3.4.2 沉浸化的整体化育

文化是有机的整体,虽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做相对的区分,比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但在具体实践中,文化与人的整合是一个整体,多种素质交融成为人的整体素质,体现在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方面,而不只是某个方面的素质。文化“化人”主要是通过环境滋养和活动培育两种途径,经由濡化与涵化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化”是培养和塑造人的基本方法。《管子·七法》中有言:“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文化兼具无形性、渗透性、持久性、多样性等特点,通过文化的载体和方式化人、育人,既易于被接受,又能够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时尚,实现化人的目的[25]。

有意而为的教化、耳濡目染的浸化、春风化雨的润化、以情动人的感化……在沉浸化的整体化育中让文化浸润人的身心各个层面,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当然,还有榜样示范、言传身教等许多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作用于知情意行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直观感受、深入认识的过程中受到感染,进而效仿,在耳濡目染中情感得到净化,境界得以升华,“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26]。比如,在革命文化教育过程中,既有文化环境的全方位滋养,又有文化活动的多层次互动,鲜活的榜样、先进的事迹让学习更生动可感,学生通过学习校史、馆史更生动地学习党史,通过学习党史更深刻地认识校史、馆史,在感触和感动中深刻感悟大钊精神和革命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4.3 螺旋式的交互递进

笔者曾提出一个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活动体系的双螺旋模型,体现了给养与效能的动态演进过程[17]。以文化人也呈现双螺旋运行的特征,即素质培育与资源服务两条链既各自发挥作用又动态交互、协同耦合,形成类似双螺旋结构的模型。而活动的组织和场景的创设类似于双螺旋中的“键”,重在推动这两种基本形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人与文化的整合。略有不同的是,每个链之中各有两个部分在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即素质培育链中的思政素质与信息素质交互递进,资源服务链中专业教育信息资源与思政教育信息资源相互交织。此外,空间、技术、人员等作为支撑条件,与基本形式相结合,融入到以文化人的各个方面。

螺旋式的交互递进还体现在认知的改变、思想的变化、观念的更新,“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27],认知发展道路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向前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有机统一。运用文化的方式让学习者持续受力,在融入文化生活中持续受到熏陶和影响,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进阶,实现素质的螺旋式上升。

3.4.4 共同体的动态生成

共同体不只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社会心理因素凝聚而成的社会联结方式,也是知识创生和学习发生的社会结构和实践境脉。共同体虽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角度的探索研究,但是也呈现了共同事业和愿景、相互介入和互动、资源共建和分享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中国大学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关键在于它不仅具有‘知识共同体’属性,同时也兼具‘德育共同体’属性。”[28]知识共同体或学习共同体,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共用工具和资源,形成一个学习的环境,进行多层次的交互,滋养所有成员的学习活动。参与实践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基于共享的实践,能够在共同体中发生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以及文化的共享和传承。同时,德育共同体或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共同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媒介体系或场域体系相互作用,以多主体互动合作、资源共享为基本准则”[29],开展理想、价值、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增进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归属感和凝聚力更强。

高校图书馆协同校内外单位、教师等力量,发挥好环境创设、活动组织、咨询导航、资源架构、学习设计、社群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关注共同的追求和价值,推进两种形式、三种要素、多种支撑条件在图书馆文化场域中动态交融,以文化人促进实践共同体的动态生成,推进智育与德育的共同发展、信息素质与思政素质的共同提升,在深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道路认同的同时,深化学生对图书馆的文化育人理念、学习环境特色、资源服务优势、素质培育水平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在习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随着“四个正确认识”的树立,其新的身份也在不断建构,进而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图书馆通过以文化人,可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使之将蕴含真善美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素质思政图书馆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图书馆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去图书馆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